一种山地自行车人体支撑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091497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山地自行车人体支撑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山地自行车人体支撑装置,通过设置能够夹持在自行车体上的夹具,夹具经可伸缩的连接杆连接至横杆,横杆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呈“L”型的左连杆和右连杆,且与横杆垂直段分别套有弹簧,且弹簧的顶部分别固定有用于支撑人体两肩部的右托肩垫和左托肩垫。从而能够通过右托肩垫和左托肩垫支撑人体两个肩部,从而避免人长时间骑车时会感到两肩酸痛;且由于夹具和横杆之间的连接杆为可伸缩连接杆,从而使得装置能够适用于高度不同的人使用此装置。且通过旋转左连杆和右连杆可以实现左右连杆之间距离可调,从而适应两肩宽度不同的人使用此装置。
【专利说明】一种山地自行车人体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山地自行车人体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自行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曾经为人们的工作和出行做出巨大贡献,但随着更为便利的电动车、摩托车和汽车等现代化交通工具日新月异的发展,自行车逐渐被淘汰。然而,近年来随着人们逐渐意识到现代交通工具的高耗能、高污染,环保人士呼吁采用不仅环保而且对身体有益的自行车;加之许多市民积极从事公用自行车事业,鼓励市民自行车出行,于是,自行车又重新受到人们的青睐,特别是近年来山地自行车更是受人们的极大追捧,由此出现了许多退休职工或年轻人组建山地自行车车队,他们利用空闲期间去郊游,亲近大自然的一幕。经过对山地自行车骑行实践、特别是长时间骑行的研宄,发现使用者的胳膊会出现酸痛和麻木,甚至短时间失去知觉,造成两胳膊不能掌控方向,甚至导致山地自行车侧翻。这主要是因为,骑行山地自行车时,人体的重心向前倾斜,两胳膊承受大部分重量,现有山地自行车无重量分担支撑。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山地自行车人体支撑装置,具有能够分担人体重量,减轻骑车者胳膊负担的优点。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能够夹持在自行车体上的夹具,夹具经可伸缩的连接杆连接至横杆,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呈“L”型的左连杆和右连杆,且与横杆垂直段分别套有弹簧,且弹簧的顶部分别固定有用于支撑人体两肩部的右托肩垫和左托肩垫。
[0005]所述的夹具包括夹具右橡胶垫、夹具左橡胶垫和钢板;
[0006]所述的连接杆包括依次经螺纹连接的下连杆、中间连杆和上连杆;
[0007]所述的下连杆的一端与夹具相固定,上连杆的一端与横杆相连接。
[0008]所述的下连杆与夹具之间经螺栓连接。
[0009]所述的上连杆与横杆之间经横杆螺钉连接。
[0010]所述的下连杆和上连杆与中间连杆连接端分别开设有螺纹旋向相反的外螺纹,中间连接杆两端开设有内螺纹。
[0011]所述的右托肩垫和左托肩垫上分别设置有橡胶垫。
[0012]所述的横杆与左连杆和右连杆之间为螺纹连接。
[0013]所述的夹具的夹持处设置有夹具右橡胶垫和夹具左橡胶垫。
[0014]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相比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能够夹持在自行车体上的夹具,夹具经可伸缩的连接杆连接至横杆,横杆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呈“L”型的左连杆和右连杆,且与横杆垂直段分别套有弹簧,且弹簧的顶部分别固定有用于支撑人体两肩部的右托肩垫和左托肩垫。从而能够通过右托肩垫和左托肩垫支撑人体两个肩部,从而避免人长时间骑车时会感到两肩酸痛;且由于夹具和横杆之间的连接杆为可伸缩连接杆,从而使得装置能够适用于高度不同的人使用此装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的正视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0017]图3是螺栓示意图;
[0018]图4是螺母示意图;
[0019]图5是夹具主剖视图;
[0020]图6是夹具左视图;
[0021]图7是下连杆示意图;
[0022]图8是中间连杆剖视图;
[0023]图9是上连杆示意图;
[0024]图10是夹具螺钉示意图;
[0025]图11是左连杆示意图;
[0026]图12是右连杆示意图;
[0027]图13是横杆螺钉;
[0028]图14是横杆主剖视图;
[0029]图15是左右连杆和横杆组合示意图;
[0030]图16是弹簧示意图;
[0031]图17是托肩垫主视图;
[0032]图18是托肩垫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4]参见图1-18,本实用新型包括能够夹持在自行车体上的夹具1,夹具I经可伸缩的连接杆连接至横杆6,横杆6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呈“L”型的左连杆12和右连杆13,且与横杆6垂直段分别套有弹簧7,且弹簧7的顶部分别固定有用于支撑人体两肩部的右托肩垫16和左托肩垫9。连接杆包括依次经螺纹连接的下连杆3、中间连杆4和上连杆5 ;下连杆3的一端与夹具I相连接,上连杆5的一端与横杆6相连接。下连杆3与夹具I之间经螺栓2连接,上连杆5与横杆6之间经横杆螺钉11连接。下连杆3和上连杆5与中间连杆4连接端分别开设有螺纹旋向相反的外螺纹,中间连接杆4两端开设有内螺纹。右托肩垫16和左托肩垫9上分别设置有橡胶垫8。横杆6与左连杆12和右连杆13之间为螺纹连接。夹具I的夹持处设置有夹具右橡胶垫14和夹具左橡胶垫17。
[0035]上连杆5的右端横截面呈矩形,横杆6的中间部分具有矩形通孔,上连杆5的右端与横杆6的矩形通孔配合并用螺钉锁紧实现连接;横杆6与左连杆12、右连杆13通过螺纹连接;左右连杆与左托肩垫9、右托肩垫16通过弹簧7实现连接。
[0036]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山地自行车,如图5、图6和图10所示:夹具右橡胶垫14与钢板15连接,钢板15和夹具右侧壁具有内螺纹并通过夹具螺钉10连接,钢板15内螺纹螺距小于夹具右侧壁内螺纹螺距;当旋转夹具螺钉10时,夹具螺钉10带动钢板15和夹具右橡胶垫14左右移动,从而实现夹具固定于山地自行车车架;如图5所示:夹具左橡胶垫17和夹具右橡胶垫14中间部分设计成圆弧状,两端设计成平面,当山地自行车车架的横截面为圆形或圆弧形时,夹具左橡胶垫17和夹具右橡胶垫14中间部分的圆弧面与车架接触,承担主要的夹紧力;当山地自行车车架的横截面为矩形或近似矩形时,夹具左橡胶垫17和夹具右橡胶垫14两端的平面与车架接触,承担主要的夹紧力,从而实行本实用新型装置适合于不同类型的山地自行车;通过旋转左连杆和右连杆可以实现左右连杆之间距离可调,从而适应两肩宽度不同的人使用此装置。右橡胶垫14和夹具I之间设置有钢板15。
[0037]本实用新型装置长度可调功能实现:如图7、图8和图9所示,长度可调主要依靠下连杆3、中间连杆4和上连杆5的相互配合实现。下连杆3的右端和上连杆5的左端具有外螺纹,并且下连杆3的右端和上连杆5的左端的螺纹旋向相反,中间连接杆4左右两端具有内螺纹,与下连杆3的右端和上连杆5的左端的螺纹相配合。当用手旋转中间连杆4时,上连杆5实现伸缩移动;
[0038]本实用新型装置宽度可调功能实现:如图15所示,宽度可调主要依靠横杆6、左连杆12和右连杆13相互配合实现。左连杆12的右端和右连杆13的左端具有旋向相同的外螺纹,横杆6的左右两端具有内螺纹,通过旋转左连杆12和右连杆13可以实现左右连杆在横杆6上左右移动,改变左连杆12和右连杆13的宽度,从而实现宽度可调功能;
[0039]本实用新型装置左连杆12、右连杆13与左托肩垫9、右托肩垫16通过弹簧7实现连接,在复杂路况下,弹簧7对人体具有缓冲作用;左托肩垫9和右托肩垫16内安装有柔软的橡胶垫8,与人体两肩接触时能减少麻木、酸疼感,适合长距离骑行。
【权利要求】
1.一种山地自行车人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夹持在自行车体上的夹具(1),夹具(I)经可伸缩的连接杆连接至横杆¢),横杆¢)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呈“L”型的左连杆(12)和右连杆(13),且与横杆(6)垂直段分别套有弹簧(7),且弹簧(7)的顶部分别固定有用于支撑人体两肩部的右托肩垫(16)和左托肩垫(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地自行车人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包括依次经螺纹连接的下连杆(3)、中间连杆(4)和上连杆(5); 所述的下连杆(3)的一端与夹具(I)相固定,上连杆(5)的一端与横杆(6)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地自行车人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连杆(3)与夹具⑴之间经螺栓(2)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地自行车人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连杆(5)与横杆(6)之间经横杆螺钉(1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地自行车人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连杆(3)和上连杆(5)与中间连杆⑷连接端分别开设有螺纹旋向相反的外螺纹,中间连接杆(4)两端开设有内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地自行车人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托肩垫(16)和左托肩垫(9)上均设置有橡胶垫(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地自行车人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杆(6)与左连杆(12)和右连杆(13)之间为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地自行车人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具(I)的夹持处设置有夹具右橡胶垫(14)和夹具左橡胶垫(17)。
【文档编号】B62J99/00GK204264364SQ201420707648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1日
【发明者】司癸卯, 彭文博, 张启龙, 侯国强, 徐欣 申请人:长安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