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悬架固定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后悬架固定结构,其由后悬架前固定部和后悬架后固定部构成,包括:对称设置的连接板、外槽型横梁、后气囊支架、后减震器支架及斜撑,后气囊支架焊接于两个外槽型横梁的下翼面,后减震器支架焊接于两个外槽型横梁之间,斜撑焊接于两个外槽型横梁之间,并将两个外槽型横梁焊接于连接板上,最终将连接板铆接于汽车车架后纵梁上。本实用新型减少了车架整体安装后气囊、减震器、稳定杆测量尺寸的次数,提高了制作准确性,较少了制作工时。
【专利说明】一种汽车后悬架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指代一种汽车后悬架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汽车后悬架固定结构一般包含有:后气囊前左支架、后气囊前右支架、后气囊后左支架、后气囊后右支架、后减震器前左支架、后减震器前右支架、后减震器后左支架以及后减震器后右支架,上述的汽车部件都是在车架制作好后各自独立焊接在车架外横梁上,极易出现各安装点定位不准,焊接变形,强度不够,导致后悬架安装不准确,后减震器安装容易倾斜,影响后悬架装配效率、降低后悬架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后悬架固定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后悬架中各部件的安装点定位不准,焊接变形,强度不够,导致后悬架安装不准确,后减震器安装容易倾斜,影响后悬架装配效率、降低后悬架的使用寿命等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后悬架固定结构,其由后悬架前固定部和后悬架后固定部构成,其中:
[0005]该后悬架前固定部包括:前左连接板、前右连接板、前左第一外槽型横梁、前右第一外槽型横梁、前左第二外槽型横梁、前右第二外槽型横梁、后气囊前左支架、后气囊前右支架、后减震器前左支架、后减震器前右支架、第一斜撑及第二斜撑;该前左连接板分别与前左第一外槽型横梁和前左第二外槽型横梁的一端槽型面焊接,该前左第一外槽型横梁与前左第二外槽型横梁的开口背对设置,该后气囊前左支架焊接于前左第一外槽型横梁及前左第二外槽型横梁的下翼面上,该后减震器前左支架焊接于前左第一外槽型横梁及前左第二外槽型横梁之间,该第一斜撑焊接于前左第一外槽型横梁及前左第二外槽型横梁之间,上述焊接在一起的前左连接板、前左第一外槽型横梁、前左第二外槽型横梁、后气囊前左支架、后减震器前左支架及第一斜撑通过前左连接板铆接在汽车车架后左纵梁上;该前右连接板分别与前右第一外槽型横梁和前右第二外槽型横梁的一端槽型面焊接,该前右第一外槽型横梁与前右第二外槽型横梁的开口背对设置,该后气囊前右支架焊接于前右第一外槽型横梁及前右第二外槽型横梁的下翼面上,该后减震器前右支架焊接于前右第一外槽型横梁及前右第二外槽型横梁之间,该第二斜撑焊接于前右第一外槽型横梁及前右第二外槽型横梁之间,上述焊接在一起的前右连接板、前右第一外槽型横梁、前右第二外槽型横梁、后气囊前右支架、后减震器前右支架及第二斜撑通过前右连接板铆接在汽车车架后右纵梁上;
[0006]该后悬架后固定部包括:后左连接板、后右连接板、后左第一外槽型横梁、后右第一外槽型横梁、后左第二外槽型横梁、后右第二外槽型横梁、后气囊后左支架、后气囊后右支架、后减震器后左支架、后减震器后右支架;该后左连接板分别与后左第一外槽型横梁和后左第二外槽型横梁的一端槽型面焊接,该后左第一外槽型横梁与后左第二外槽型横梁的开口背对设置,该后气囊后左支架焊接于后左第一外槽型横梁及后左第二外槽型横梁的下翼面上,该后减震器后左支架焊接于后左第一外槽型横梁及后左第二外槽型横梁之间,上述焊接在一起的后左连接板、后左第一外槽型横梁、后左第二外槽型横梁、后气囊后左支架及后减震器后左支架通过后左连接板铆接在汽车车架后左纵梁上;该后右连接板分别与后右第一外槽型横梁和后右第二外槽型横梁的一端槽型面焊接,该后右第一外槽型横梁与后右第二外槽型横梁的开口背对设置,该后气囊后右支架焊接于后右第一外槽型横梁及后右第二外槽型横梁的下翼面上,该后减震器后右支架焊接于后右第一外槽型横梁及后右第二外槽型横梁之间,上述焊接在一起的后右连接板、后右第一外槽型横梁、后右第二外槽型横梁、后气囊后右支架及后减震器后右支架通过后右连接板铆接在汽车车架后右纵梁上。
[0007]优选地,上述的前左连接板与前右连接板带有翻边结构,该前左连接板的上翻边分别与前左第一外槽型横梁和前左第二外槽型横梁的上翼面塞焊连接;该前右连接板的上翻边分别与前右第一外槽型横梁和前右第二外槽型横梁的上翼面塞焊连接。
[0008]优选地,上述的后左连接板与后右连接板带有翻边结构,该后左连接板的上翻边分别与后左第一外槽型横梁和后左第二外槽型横梁的上翼面塞焊连接;该后右连接板的上翻边分别与后右第一外槽型横梁和后右第二外槽型横梁的上翼面塞焊连接。
[0009]优选地,上述的前左第二外槽型横梁与前右第二外槽型横梁呈Z字型。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1]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悬架固定结构,通过采用后悬架前固定部和后悬架后固定部构成后以铆接的方式固定于汽车车架上,减少了车架整体安装后气囊、减震器、稳定杆测量尺寸的次数,提高了制作准确性,较少了制作工时;减少了整车制作的复杂性,工种分配细化;将外槽型横梁、减震器支架及后气囊支架设计为一体铆接在汽车车架上,增加了结构强度及安装的准确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绘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悬架固定结构固定于汽车车架上的结构俯视图。
[0013]图2绘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悬架固定结构固定于汽车车架上的的立体结构图。
[0014]图3绘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悬架固定结构中后悬架前左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绘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悬架固定结构中后悬架后左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绘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悬架固定结构中前左第一外槽型横梁的结构主视图。
[0017]图6绘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悬架固定结构中前左第一外槽型横梁的结构俯视图。
[0018]图7绘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悬架固定结构中前左第二外槽型横梁的结构主视图。
[0019]图8绘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悬架固定结构中前左第二外槽型横梁的结构俯视图。
[0020]图9绘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悬架固定结构中前左连接板的结构主视图。
[0021]图10绘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悬架固定结构中前左连接板的结构俯视图。
[0022]图11绘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悬架固定结构中后左连接板的结构主视图。
[0023]图12绘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悬架固定结构中后左连接板的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5]参照图1至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后悬架固定结构,其由后悬架前固定部和后悬架后固定部构成,其中:
[0026]该后悬架前固定部包括:后悬架前左固定部及后悬架前右固定部;参照图1-图3所示,该后悬架前左固定部包含:前左连接板11、前左第一外槽型横梁12、前左第二外槽型横梁13、后气囊前左支架14、后减震器前左支架15及第一斜撑16,该前左连接板11分别与前左第一外槽型横梁12和前左第二外槽型横梁13的一端槽型面焊接,该前左第一外槽型横梁12与前左第二外槽型横梁13的第一开口 121与第二开口 131背对设置,该后气囊前左支架14焊接于前左第一外槽型横梁12及前左第二外槽型横梁13的第一下翼面122及第二下翼面132上,该后减震器前左支架14焊接于前左第一外槽型横梁12及前左第二外槽型横梁13之间,该第一斜撑16焊接于前左第一外槽型横梁12及前左第二外槽型横梁13之间,上述焊接在一起的前左连接板11、前左第一外槽型横梁12、前左第二外槽型横梁13、后气囊前左支架14、后减震器前左支架15及第一斜撑16构成的后悬架前左固定部(具体结构参照图3)通过前左连接板11铆接在汽车车架后左纵梁50上。
[0027]参照图5、图6所示,上述的前左第一外槽型横梁12呈槽型,槽型面上设有多个第一减重孔123及第二减重孔124,用于应力分散。参照图7、图8所示,上述的前左第二外槽型横梁13呈槽型Z字状,槽型面上设有多个第三减重孔133,用于应力分散。参照图9、图10所示,上述前左连接板11的表面上设有第一塞焊孔111和第一铆接孔112,通过第一塞焊孔111焊接于汽车车架的方管上(图中未作标识),通过第一铆接孔112将前左连接板11铆接于汽车车架后左纵梁50上,前左连接板11的端面上还设有翻边结构,其中的第一上翻边113分别与前左第一外槽型横梁12和前左第二外槽型横梁13的上翼面(图中未作标识)通过塞焊孔进行塞焊连接,翻边结构增加了结构强度。
[0028]参照图1、图2所示,该后悬架前右固定部包含:前右连接板21、前右第一外槽型横梁22、前右第二外槽型横梁23、后气囊前右支架24、后减震器前右支架25及第二斜撑26 ;该前右连接板21分别与前右第一外槽型横梁22和前右第二外槽型横梁23的一端槽型面焊接,该前右第一外槽型横梁22与前右第二外槽型横梁23的第三开口 221与第四开口(图中未作标识)背对设置,该后气囊前右支架24焊接于前右第一外槽型横梁22及前右第二外槽型横梁23的第三下翼面222及第四下翼面(图中未作标识)上,该后减震器前右支架25焊接于前右第一外槽型横梁22及前右第二外槽型横梁23之间,该第二斜撑26焊接于前右第一外槽型横梁22及前右第二外槽型横梁23之间,上述焊接在一起的前右连接板21、前右第一外槽型横梁22、前右第二外槽型横梁23、后气囊前右支架24、后减震器前右支架25及第二斜撑26构成的后悬架前右固定部(其结构与上述后悬架前左固定部的结构相同,二者对称设置,故具体结构可参照参照图3)通过前右连接板21铆接在汽车车架后右纵梁60上。
[0029]上述的前右第一外槽型横梁22呈槽型,槽型面上设有多个减重孔(图中未作标识),由于与上述前左第一外槽型横梁12对称设置,结构相同,故具体结构可参照图5及图6,用于应力分散。上述的前右第二外槽型横梁23呈槽型Z字状,槽型面上设有多个减重孔(图中未作标识),由于与上述前左第二外槽型横梁13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故具体结构可参照图7及图8,用于应力分散。参照图9、图10所示,上述前右连接板21的表面上设有塞焊孔和铆接孔(图中未作标识),由于与上述前左连接板11对称设置,结构相同,故结构可参照图9、图10,通过塞焊孔焊接于汽车车架的方管上(图中未作示意),通过铆接孔将前右连接板21铆接于汽车车架后右纵梁60上,前右连接板21的端面上还设有翻边结构,其中的第二上翻边(图中未作标识)分别与前右第一外槽型横梁22和前右第二外槽型横梁23的上翼面(图中未作标识)通过塞焊孔进行塞焊连接,翻边结构增加了结构强度。
[0030]其中,上述的前左第二外槽型横梁13及前右第二外槽型横梁23呈Z字型,目的在于Z字型外槽型横梁的折弯处安装有后悬架上推力杆座铸件(图中未示意),用于避让后悬架上推力杆座铸件的安装位置,由于汽车在运行中后悬架上推力杆座铸件受力方向是整车前进方向,第一斜撑16和第二斜撑26也起到了加强的作用。
[0031]后悬架后固定包括:后悬架后左固定部及后悬架后右固定部;参照图1、图2及图4所示,该后悬架后左固定部包含:后左连接板31、后左第一外槽型横梁32、后左第二外槽型横梁33、后气囊后左支架34、后减震器后左支架35 ;该后左连接板31分别与后左第一外槽型横梁32和后左第二外槽型横梁33的一端槽型面焊接,该后左第一外槽型横梁32与后左第二外槽型横梁33的第五开口 321与第六开口 331背对设置,该后气囊后左支架34焊接于后左第一外槽型横梁32及后左第二外槽型横梁33的第五下翼面322及第六下翼面332上,该后减震器后左支架35焊接于后左第一外槽型横梁32及后左第二外槽型横梁33之间,上述焊接在一起的后左连接板31、后左第一外槽型横梁32、后左第二外槽型横梁33、后气囊后左支架34及后减震器后左支架35构成的后悬架后左固定部(具体结构参照4所示)通过后左连接板31铆接在汽车车架后左纵梁50上。
[0032]上述的后左第一外槽型横梁32及后左第二外槽型横梁33均呈槽型,槽型面上设有多个减重孔,二者结构与上述前左第一外槽型横梁12的结构相同,故具体结构可参照图5及图6所示。参照图11、图12所示,上述的后左连接板31的表面上设有多个铆接孔311,通过其将后左连接板31铆接于汽车车架后左纵梁50上,其端面设有翻边结构,其中的第三上翻边312分别与后左第一外槽型横梁32及后左第二外槽型横梁33的上翼面(图中未作标识)通过塞焊孔进行塞焊连接,翻边结构增加了结构强度。
[0033]该后悬架后右固定部包含:后右连接板41、后右第一外槽型横梁42、后右第二外槽型横梁43、后气囊后右支架44、后减震器后右支架45 ;该后右连接板41分别与后右第一外槽型横梁42和后右第二外槽型横梁43的一端槽型面焊接,该后右第一外槽型横梁42与后右第二外槽型横梁43的第七开口 421与第八开口(未作标识)背对设置,该后气囊后右支架44焊接于后右第一外槽型横梁42及后右第二外槽型横梁43的第七下翼面422及第八下翼面(未作标识)上,该后减震器后右支架45焊接于后右第一外槽型横梁42及后右第二外槽型横梁43之间,上述焊接在一起的后右连接板41、后右第一外槽型横梁42、后右第二外槽型横梁43、后气囊后右支架44及后减震器后右支架45构成的后悬架后右固定部(其结构与上述后悬架后左固定部的结构相同,二者对称设置,故具体结构可参照参照图4)通过后右连接板41铆接在汽车车架后右纵梁60上。
[0034]上述的后右第一外槽型横梁42及后右第二外槽型横梁43均呈槽型,槽型面上设有多个减重孔,用于应力分散,二者结构与上述前左第一外槽型横梁12的结构相同,故具体结构可参照图5及图6。上述的后右连接板41的表面上设有多个铆接孔,通过其将后右连接板41铆接于汽车车架后右纵梁60上,其端面设有翻边结构,其中的第四上翻边(图中未作标识)分别与后右第一外槽型横梁42及后右第二外槽型横梁43的上翼面(图中未作标识)通过塞焊孔进行塞焊连接,翻边结构增加了结构强度,由于其结构与上述后左连接板31的结构相同,故具体结构可参照图11、图12所示。
[0035]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悬架固定结构,将带有翻边的连接板按照尺寸位置与前后两个外槽型横梁的槽型面焊接,然后将气囊支架分别焊接于前后两个外槽型横梁的下翼面上,后减震器支架焊接于前后两个外槽型横梁的内侧,最终将焊接于一体的连接板铆接于汽车车架后纵梁上。按照以上结构工艺制作汽车后悬架固定结构减少车架整体安装气囊、减震器、稳定杆测量尺寸的次数,提高制作准确性,减少制作工时;设计为一体铆接在车架纵梁上,增加了强度和安装的准确性。
[0036]本实用新型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后悬架固定结构,其由后悬架前固定部和后悬架后固定部构成,其特征在于: 该后悬架前固定部包括:前左连接板、前右连接板、前左第一外槽型横梁、前右第一外槽型横梁、前左第二外槽型横梁、前右第二外槽型横梁、后气囊前左支架、后气囊前右支架、后减震器前左支架、后减震器前右支架、第一斜撑及第二斜撑;该前左连接板分别与前左第一外槽型横梁和前左第二外槽型横梁的一端槽型面焊接,该前左第一外槽型横梁与前左第二外槽型横梁的开口背对设置,该后气囊前左支架焊接于前左第一外槽型横梁及前左第二外槽型横梁的下翼面上,该后减震器前左支架焊接于前左第一外槽型横梁及前左第二外槽型横梁之间,该第一斜撑焊接于前左第一外槽型横梁及前左第二外槽型横梁之间,上述焊接在一起的前左连接板、前左第一外槽型横梁、前左第二外槽型横梁、后气囊前左支架、后减震器前左支架及第一斜撑通过前左连接板铆接在汽车车架后左纵梁上;该前右连接板分别与前右第一外槽型横梁和前右第二外槽型横梁的一端槽型面焊接,该前右第一外槽型横梁与前右第二外槽型横梁的开口背对设置,该后气囊前右支架焊接于前右第一外槽型横梁及前右第二外槽型横梁的下翼面上,该后减震器前右支架焊接于前右第一外槽型横梁及前右第二外槽型横梁之间,该第二斜撑焊接于前右第一外槽型横梁及前右第二外槽型横梁之间,上述焊接在一起的前右连接板、前右第一外槽型横梁、前右第二外槽型横梁、后气囊前右支架、后减震器前右支架及第二斜撑通过前右连接板铆接在汽车车架后右纵梁上; 该后悬架后固定部包括:后左连接板、后右连接板、后左第一外槽型横梁、后右第一外槽型横梁、后左第二外槽型横梁、后右第二外槽型横梁、后气囊后左支架、后气囊后右支架、后减震器后左支架、后减震器后右支架;该后左连接板分别与后左第一外槽型横梁和后左第二外槽型横梁的一端槽型面焊接,该后左第一外槽型横梁与后左第二外槽型横梁的开口背对设置,该后气囊后左支架焊接于后左第一外槽型横梁及后左第二外槽型横梁的下翼面上,该后减震器后左支架焊接于后左第一外槽型横梁及后左第二外槽型横梁之间,上述焊接在一起的后左连接板、后左第一外槽型横梁、后左第二外槽型横梁、后气囊后左支架及后减震器后左支架通过后左连接板铆接在汽车车架后左纵梁上;该后右连接板分别与后右第一外槽型横梁和后右第二外槽型横梁的一端槽型面焊接,该后右第一外槽型横梁与后右第二外槽型横梁的开口背对设置,该后气囊后右支架焊接于后右第一外槽型横梁及后右第二外槽型横梁的下翼面上,该后减震器后右支架焊接于后右第一外槽型横梁及后右第二外槽型横梁之间,上述焊接在一起的后右连接板、后右第一外槽型横梁、后右第二外槽型横梁、后气囊后右支架及后减震器后右支架通过后右连接板铆接在汽车车架后右纵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悬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前左连接板与前右连接板带有翻边结构,该前左连接板的上翻边分别与前左第一外槽型横梁和前左第二外槽型横梁的上翼面塞焊连接;该前右连接板的上翻边分别与前右第一外槽型横梁和前右第二外槽型横梁的上翼面塞焊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悬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后左连接板与后右连接板带有翻边结构,该后左连接板的上翻边分别与后左第一外槽型横梁和后左第二外槽型横梁的上翼面塞焊连接;该后右连接板的上翻边分别与后右第一外槽型横梁和后右第二外槽型横梁的上翼面塞焊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悬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前左第二外槽型横梁与前右第二外槽型横梁呈Z字型。
【文档编号】B62D21/11GK204210570SQ201420600602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6日
【发明者】王雷, 汪先锋, 段术林, 游海涵, 陈青生, 徐强 申请人: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