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可折叠摩托车离合刹车把手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把手,特别涉及一种可以折叠的可折叠摩托车离合刹车把手。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摩托车车把的握把是一体成型的,在摩托车发生倾倒时,容易使得车把的握把因撞击而发生变形甚至损坏,需要经常更换握把,增加摩托车的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折叠摩托车离合刹车把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折叠摩托车离合刹车把手,包括固定座、握把部件、第一连接轴和卡位机构。固定座设有第一容置槽,第一容置槽包括两个侧壁和后壁,两个侧壁上均设有同轴的穿孔。握把部件设有凸接端,凸接端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连接轴穿过穿孔和第一通孔,握把部件通过第一连接轴与固定座铰连接。卡位机构夹持在后壁和凸接端之间。本实用新型 的握把部件通过第一连接轴与固定座铰连接,并且在握把部件与固定座之间设有卡位机构,在外力作用下可以将握把部件进行折叠,在摩托车发生意外倾倒时,握把部件可以相对固定座转动,避免了握把部件因受到撞击而被损坏,造成车辆行驶中途无法正常操控车辆,确保驾驶者可以安全到达目的地,延长了摩托车握手的使用寿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握把部件可以包括握把、衔接件、第二连接轴、复位弹簧、弹簧罩和第二锁紧件,握把上设有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凸接端设于衔接件的一端,衔接件的另一端设有两个圆柱状凸耳,凸耳上设有同轴的第四通孔,两个凸耳之间形成一个第二容置槽,复位弹簧的插脚插接在第三通孔中,第二连接轴可以穿过第四通孔、第二通孔、复位弹簧和弹簧罩,第一锁紧件设于第二连接轴的末端。由此,握把可以通过第二连接轴进行旋转,在摩托车发生碰撞时,握把自身可以发生旋转,避免因受到碰撞而被损坏,同时握把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可以复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螺栓,握把部件设有螺孔,螺栓设于螺孔中,螺栓帽与第一连接轴接触。由此,可以通过旋转螺栓调节握距。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卡位机构可以包括弹性件及球体,后壁上可以设有容置孔,第一通孔的外壁上可以设有圆弧形的卡槽,卡槽的一侧与平面衔接,另一侧与弧面衔接,弧面上设有滑槽,弹性件设于容置孔内,球体一端与弹性件抵接,另一端卡接在卡槽中。由此,握把部件有外力作用时,握把部件可以绕着第一连接轴进行旋转,即可折叠;在无外力作用时,握把部件与固定座之间能实现自锁,不会轻易发生旋转。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设于第一连接轴末端的第一锁紧件。由此,可以防止第一连接轴脱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轴与第一锁紧件可以为螺纹连接。由此,可以方便地对握把部件与固定座进行装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轴与第二锁紧件可以为螺纹连接。由此,可以方便地对握把与衔接件进行装拆。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摩托车离合刹车把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可折叠摩托车离合刹车把手的立体图。图3为图1所示的可折叠摩托车离合刹车把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可折叠摩托车离合刹车把手的衔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摩托车离合刹车把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图1所示的可折叠摩托车离合刹车把手的立体图。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图1所示的可折叠摩托车离合刹车把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图1所示的可折叠摩托车离合刹车把手的衔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可折叠摩托车离合刹车把手包括握把部件1、固定座2、第一连接轴3和卡位机构4。此外,还可以包括螺栓5和第一锁紧件6。握把部件I包括握把11、衔接件12、第二连接轴13、复位弹簧14、弹簧罩15和第二锁紧件16。握把11上设有第二通孔111、第三通孔112和螺孔113。如图4所示,衔接件12的一端设有凸接端121,凸接端121上设有第一通孔1211,凸接端121包括平面1212和弧面1213 ;衔接件12的另一端设有两个圆柱状凸耳122,两个凸耳122上设有同轴的第四通孔1221,两个凸耳122之间形成第二容置槽123 ;第一通孔1211的外壁上设有圆弧形的卡槽124,卡槽124的一侧与平面1212衔接,卡槽124的另一侧与弧面1213衔接,弧面1213上设有滑槽125。复位弹簧14的插脚插接在第三通孔112中,弹簧罩15罩在复位弹簧14上。第二连接轴13依次穿过第四通孔1221、第二通孔111、复位弹簧14和弹簧罩15,将衔接件12、握把11、复位弹黃14和弹黃罩15连接起来;在车体发生倾倒或碰撞时,握把11受到外部推力,握把11自身可以绕着第二连接轴13发生旋转,避免因受到撞击而被损坏,同时握把11在复位弹簧14的弹力作用下可以复位。第二连接轴13的末端设有第二锁紧件16,防止第二连接轴13脱出。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轴13和第二锁紧件16为螺纹连接,第二连接轴13为螺栓,第二锁紧件16为螺母。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连接轴13的末端可以设有通孔,第二锁紧件16可以为轴棒,轴棒插入在第二连接轴13末端的通孔中。固定座2设有第一容置槽21,第一容置槽21包括两个侧壁211和后壁212,两个侧壁211上均设有同轴的穿孔213,后壁212上设有容置孔214。第一连接轴3依次穿过穿孔213和第一通孔1211,将握把部件I和固定座2连接起来。第一连接轴3的末端设有第一锁紧件6,防止第一连接轴3脱出。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轴3和第一锁紧件6为螺纹连接,第一连接轴3为螺栓,第一锁紧件6为螺母。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轴3的末端可以设有通孔,第一锁紧件6可以为轴棒,轴棒插入在第一连接轴3末端的通孔中。握把部件I通过第一连接轴3与固定座2铰连接,即握把部件I可以绕着第一连接轴3进行旋转。卡位机构4夹持在后壁212和凸接端121之间。卡位机构4包括弹性件41和球体42,弹性件41插入在容置孔214中,球体42的一端与弹性件41抵接,另一端卡接在卡槽124中。握把部件I受到外部推力时,球体42受压,带动弹性件41向容置孔214内收缩,球体42脱离卡槽124,进入到滑槽125中,握把部件1绕着第一连接轴3就可以进行旋转。在无外力作用时,球体42卡接在卡槽124中,使握把部件1与固定座2之间实现自锁,不会轻易发生旋转。螺栓5拧接在握把11的螺孔113中,螺栓5的螺栓帽51与第一连接轴3接触,即通过旋转螺栓5就可以调节握距。将本实施例安装在越野摩托车上。
当越野摩托车发生倾倒或碰撞时,握手部件I受到碰撞,握把11受到外部推力,握把11绕着第二连接轴13发生旋转,使得握手部件I没有受到撞击而被损坏;当越野摩托车恢复正常状态后,握把11在复位弹簧14的弹力作用下复位。当用户需要调整握距时,旋转螺栓5,调整到合适的握距即可。在摩托车发生意外倾倒时,握把部件I受到外部推力,球体42受压,带动弹性件41向容置孔214内收缩,球体42脱离卡槽124,进入到滑槽125中,此时握把部件I绕着第一连接轴3进行旋转,即实现了握把部件I的折叠,避免了握把部件因受到撞击而被损坏,造成车辆行驶中途无法正常操控车辆,确保驾驶者可以安全到达目的地,延长了摩托车握手的使用寿命。握把部件I在无外力作用时,球体42卡接在卡槽124中,使握把部件I与固定座2之间实现自锁,不会轻易发生旋转,提高了握把部件I工作的稳定性。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的右侧把手,本实例的左侧把手与右侧把手对称,构造相同。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可折叠摩托车离合刹车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握把部件、第一连接轴和卡位机构; 所述固定座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包括两个侧壁和后壁,两个侧壁上均设有同轴的穿孔; 所述握把部件设有凸接端,所述凸接端上设有第一通孔; 所述第一连接轴穿过所述穿孔和第一通孔,所述握把部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固定座铰连接; 所述卡位机构夹持在所述后壁和凸接端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摩托车离合刹车 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部件包括握把、衔接件、第二连接轴、复位弹簧、弹簧罩和第二锁紧件,所述握把上设有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凸接端设于所述衔接件的一端,所述衔接件的另一端设有两个圆柱状凸耳,所述凸耳上设有同轴的第四通孔,所述两个凸耳之间形成一个第二容置槽,所述复位弹簧的插脚插接在所述第三通孔中,所述第二连接轴穿过第四通孔、第二通孔、复位弹簧和弹簧罩,所述第二锁紧件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轴的末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摩托车离合刹车把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栓,所述握把部件设有螺孔,所述螺栓设于所述螺孔中,所述螺栓帽与所述第一连接轴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摩托车离合刹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机构包括弹性件及球体,所述后壁上设有容置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外壁上设有圆弧形的卡槽,所述卡槽的一侧与平面衔接,另一侧与弧面衔接,弧面上设有滑槽,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容置孔内,所述球体一端与所述弹性件抵接,另一端卡接在所述卡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的可折叠摩托车离合刹车把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轴末端的第一锁紧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摩托车离合刹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第一锁紧件为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摩托车离合刹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第二锁紧件为螺纹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折叠摩托车离合刹车把手,包括固定座、握把部件、第一连接轴和卡位机构,固定座设有第一容置槽,第一容置槽包括两个侧壁和后壁,两个侧壁上均设有同轴的穿孔,握把部件设有凸接端,凸接端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连接轴穿过穿孔和第一通孔,握把部件通过第一连接轴与固定座铰连接,卡位机构夹持在后壁和凸接端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握把部件通过第一连接轴与固定座铰连接,并且在握把部件与固定座之间设有卡位机构,在外力作用下可以将握把部件进行折叠,在摩托车发生意外倾倒时,握把部件可以相对固定座转动,避免了握把部件因受到撞击而被损坏,造成车辆行驶中途无法正常操控车辆,确保驾驶者可以安全到达目的地,延长了摩托车握手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62L3/02GK203142928SQ20132003214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1日
发明者蔡淡发 申请人:蔡淡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