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车身第二支撑和具有该车身第二支撑的车辆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身第二支撑和具有该车身第二支撑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车身第二支撑设在车辆的纵梁上且位于车轮后方。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车身的前部容易出现变形,从而出现车轮向后移动到驾驶室中伤害驾驶人员的问题。通过在纵梁上设置车身第二支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车轮后移侵入驾驶室。但是,现有的车身第二支撑存在结构强度低的缺陷,不能有效地阻挡车轮向后移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
在于提出一种车身第二支撑。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所述车身第二支撑的车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身第二支撑,所述车身第二支撑包括:下板;和上板,所述上板设在所述下板上,其中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之间限定出空腔。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第二支撑通过在所述上板上设置所述下板且在所述下板与所述上板之间形成所述空腔,从而可以使所述车身第二支撑具有封闭结构,由此可以提高所述车身第二支撑的结构强度。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第二支撑具有结构强度高、结构简单、重量轻、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第二支撑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之间的距离由内向外减小。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所述车身第二支撑的结构强度,进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所述车辆的安全性。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板包括上板本体和设在所述上板本体上的上翻边。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所述车身第二支撑的结构强度以及所述车身第二支撑与所述纵梁的连接强度。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板本体包括:上子板,所述上翻边的外沿与所述上子板的内沿相连且从所述上子板向内延伸;前子板,所述前子板的上沿与所述上子板的前沿相连且从所述上子板向下延伸;后子板,所述后子板的上沿与所述上子板的后沿相连且从所述上子板向下延伸;和外子板,所述外子板的上沿与所述上子板的外沿相连且从所述上子板向下延伸。由此可以使所述车身第二支撑的结构更加简单、合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子板、所述前子板、所述后子板、所述外子板和所述上翻边一体形成。由此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所述车身第二支撑的结构强度,而且可以简化所述车身第二支撑的制造工艺,降低所述车身第二支撑的制造成本。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下板包括下板本体和设在所述下板本体上的下翻边。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所述车身第二支撑的结构强度以及所述车身第二支撑与所述纵梁的连接强度。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下翻边包括:第一子板,所述第一子板的上沿与所述下板本体的内沿相连且从所述下板本体向下延伸;和第二子板,所述第二子板的外沿与所述第一子板的下沿相连且从所述第一子板向内延伸。由此可以使所述车身第二支撑的结构更加简单、合理。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纵梁;车身第二支撑,所述车身第二支撑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车身第二支撑,其中所述车身第二支撑设在所述纵梁的外侧面上且从所述纵梁向外延伸。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第二支撑,从而在所述车辆发生碰撞时可以避免所述车辆的车轮后移侵入驾驶室的现象发生,进而可以保护驾驶员安全。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具有结构强度高、安全性高等优点。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翻边设在所述纵梁的上表面上。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所述车身第二支撑的结构强度以及所述车身第二支撑与所述纵梁的连接强度。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下翻边设在所述纵梁的下表面上。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所述车身第二支撑的结构强度以及所述车身第二支撑与所述纵梁的连接强度。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第二支撑的爆炸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第二支撑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第二支撑的上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第二支撑的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沿A-A方向的剖视图。车辆1、车身第二支撑10、下板100、下板本体110、下翻边120、第一子板121、第二子板122、前翻边130、后翻边140、上板200、上板本体210、上子板211、前子板212、后子板213、外子板214、上翻边220、空腔300、纵梁20、上表面201、下表面202、外侧面203、纵梁内板205、纵梁外板206前后方向B、内外方向C、上下方向D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
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1,如图1-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I包括纵梁2和车身第二支撑10。首先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第二支撑10,如图1-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第二支撑10包括下板100和上板200。上板200设在下板100上,其中上板200与下板100之间限定出空腔300。车身第二支撑10设在纵梁2的外侧面203上且车身第二支撑10从纵梁2向外延伸。其中,上下方向如图3-图5和图7中的箭头D所示,内外方向如图1-图7中的箭头C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第二支撑10通过在上板200上设置下板100且在下板100与上板200之间形成空腔300,从而可以使车身第二支撑10具有封闭结构,由此可以提高车身第二支撑10的结构强度。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第二支撑10具有结构强度高、结构简单、重量轻、生产成本低等优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I通过设置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第二支撑10,从而在车辆I发生碰撞时可以避免车辆I的车轮后移侵入驾驶室的现象发生,进而可以保护驾驶员安全。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I具有结构强度高、安全性高等优点。具体地,车身第二支撑10的下板100和上板200可以通过焊接相连。纵梁20可以包括纵梁内板205和纵梁外板206,纵梁内板205和纵梁外板206可以为内外扣合结构。如图2、图3和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板200与下板100之间的距离可以由内向外减小。也就是说,空腔300的横截面的面积可以由内向外减小(空腔300的横截面可以与内外方向正交)。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车身第二支撑10的结构强度,进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车辆I的安全性(在车辆I发生碰撞时,车身第二支撑10与纵梁20的连接处受力最大)。有利地,上板200与下板100之间的距离可以由内向外逐渐减小。由此可以使车
身第二支撑10的结构更加合理。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3、图4、图6和图7所示,上板200可以包括上板本体210和设在上板本体210上的上翻边220。上翻边220可以设在纵梁20的上表面201上。由此可以进一步增加车身第二支撑10与纵梁20的连接部分的横截面的面积,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车身第二支撑10的结构强度以及车身第二支撑10与纵梁20的连接强度。有利地,上翻边220可以焊接在纵梁20的上表面201上。如图4所示,具体地,车身第二支撑10的上板200还可以包括设在上板本体210上的前翻边130和后翻边140,前翻边130和后翻边140可以焊接在纵梁20的外侧面203上。如图1-图4、图6和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中,上板本体210可以包括上子板211、前子板212、后子板213和外子板214。上翻边220的外沿可以与上子板211的内沿相连,且上翻边220可以从上子板211向内延伸。前子板212的上沿可以与上子板211的前沿相连,且前子板212可以从上子板211向下延伸。后子板213的上沿可以与上子板211的后沿相连,且后子板213可以从上子板211向下延伸。外子板214的上沿可以与上子板211的外沿相连,且外子板214可以从上子板211向下延伸。其中前后方向如图1和图6中的箭头B所示。由此可以使车身第二支撑10的结构更加简单、合理。其中,下板100的外沿可以焊接在外子板214上,下板100的前沿可以焊接在前子板212上,下板100的后沿可以焊接在后子板213上。有利地,如图2_图4所不,上子板211、前子板212、后子板213、外子板214和上翻边220可以一体形成。由此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车身第二支撑10的结构强度,而且可以简化车身第二支撑10的制造工艺,降低车身第二支撑10的制造成本。进一步地,上子板211、前子板212、后子板213、外子板214、上翻边220、前翻边130和后翻边140可以一体形成。具体地,上翻边220的外沿与上子板211的内沿可以通过圆弧过渡,前子板212的上沿与上子板211的前沿可以通过圆弧过渡,后子板213的上沿与上子板211的后沿可以通过圆弧过渡,外子板214的上沿与上子板211的外沿可以通过圆弧过渡。前翻边130的后沿可以与前子板212的内沿相连,且前翻边130可以从前子板212向前延伸。后翻边140的前沿可以与后子板213的内沿相连,且后翻边140可以从后子板213向后延伸。如图1-图4、图6和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下板100可以包括下板本体110和设在下板本体110上的下翻边120。下翻边120可以设在纵梁20的下表面202上。由此可以进一步增加车身第二支撑10与纵梁20的连接部分的横截面的面积,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车身第二支撑10的结构强度以及车身第二支撑10与纵梁20的连接强度。具体地,如图2、图5和图7所示,下翻边120可以包括第一子板121和第二子板122。第一子板121的上沿可以与下板本体110的内沿相连,且第一子板121可以从下板本体110向下延伸。第二子板122的外沿可以与第一子板121的下沿相连,且第二子板122可以从第一子板121向内延伸。换言之,下板100可以是大体Z字形。由此可以使车身第二支撑10的结构更加简单、合理。有利地,第一子板121的上沿与下板本体110的内沿可以通过圆弧过渡,第二子板122的外沿与第一子板121的下沿可以通过圆弧过渡。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 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身第二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板;和 上板,所述上板设在所述下板上,其中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之间限定出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第二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之间的距离由内向外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第二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包括上板本体和设在所述上板本体上的上翻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第二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本体包括: 上子板,所述上翻边的外沿与所述上子板的内沿相连且从所述上子板向内延伸; 前子板,所述前子板的上沿与所述上子板的前沿相连且从所述上子板向下延伸; 后子板,所述后子板的上沿与所述上子板的后沿相连且从所述上子板向下延伸;和 外子板,所述外子板的上沿与所述上子板的外沿相连且从所述上子板向下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第二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子板、所述前子板、所述后子板、所述外子板和所述上翻边一体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第二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包括下板本体和设在所述下板本体上的下翻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第二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翻边包括: 第一子板,所述第一子板的上沿与所述下板本体的内沿相连且从所述下板本体向下延伸;和 第二子板,所述第二子板的外沿与所述第一子板的下沿相连且从所述第一子板向内延伸。
8.—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纵梁; 车身第二支撑,所述车身第二支撑为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第二支撑,其中所述车身第二支撑设在所述纵梁的外侧面上且从所述纵梁向外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第二支撑为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第二支撑,所述上翻边设在所述纵梁的上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第二支撑为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车身第二支撑,所述下翻边设在所述纵梁的下表面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身第二支撑和具有该车身第二支撑的车辆。所述车身第二支撑包括下板和上板,所述上板设在所述下板上,其中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之间限定出空腔。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第二支撑具有强度高、结构简单、重量轻、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文档编号B62D21/15GK103213621SQ20131015867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8日
发明者黄勇, 徐波, 王志明, 王学军, 宋红双, 孟令洲, 薛旭强 申请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