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树脂地板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4069737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车辆的树脂地板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在上部地板(20)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部及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分别延伸有作为框架部的门槛部(34)及通道部(40)。另一方面,在下部地板(22)的前端部及后端部处,分别直立设置有车厢前壁(16A)或后板(18A)。在此,在门槛部(34)及通道部(40)的前端部处,分别设置有碰触部(42)、(48),且碰触部(42)、(48)与车厢前壁(16A)的内表面面接触。另外,在门槛部(34)及通道部(40)的后端部处,分别设置有碰触部(44)、(50),碰触部(44)、(50)与后板(18A)的内表面面接触。
【专利说明】车辆的树脂地板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由树脂制的地板部构成的车辆的树脂地板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作为为了确保车辆的地板部的强度及刚性而容易实现成形性的金属制的地板结构,例如,可以列举出日本特开平3-84286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如果简单进行说明,则地板部以分成平板形状的地板和截面形状呈大致U字状的通道部件的方式而形成,通道部件被固定于地板的上表面上。此时,通道部件的前端部与直立设置于地板的前端部处的前壁(车厢前壁)结合,通道部件的后端部与直立设置于地板的后端部处的后壁(后板)结合。另一方面,近年来,提出了通过纤维强化塑料而形成地板部的技术(例如,日本特开2008-155700 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3]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提高车辆前后方向的强度及刚性的车辆的树脂地板结构。
[0005]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0006]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车辆的树脂地板结构,具有:下部地板,其为树脂制,并构成地板部的下部;上部地板,其为树脂制,并重叠于所述下部地板之上而构成所述地板部的上部,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两端部及中央部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分别延伸有框架部;纵壁,其被设置于所述下部地板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两端部处,并且被朝向车辆上方直立设置,而且所述框架部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端部或后端部、或者前后端部分别与所述纵壁碰触。
[0007]在上述方式中,以树脂制的上部地板重叠于树脂制的下部地板之上的状态而构成了地板部。在上部地板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部及中央部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分别延伸有框架部。由此,提高了地板部的强度及刚性。
[0008]另外,在下部地板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两端部处,朝向车辆上方而直立设置有纵壁。被设置于上部地板上的框架部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端部或后端部、或者前后端部分别与该纵壁碰触。因此,在车辆中,当冲击载荷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被输入时,该冲击载荷将被朝向下部地板的纵壁传递。由于上部地板的框架部的端部分别与纵壁碰触,因此,被朝向下部地板的纵壁传递的冲击载荷将经由该纵壁而被朝向上部地板的框架部传递。也就是说,能够通过地板部整体来承受冲击载荷。
[0009]本发明的第二方式可以设定为,在本发明的第一方式中,在所述框架部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端部或后端部、或者前后端部上,分别设置有面接触于所述纵壁的碰触部。
[0010]在上述结构中,在框架部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端部或后端部、或者前后端部处分别设置有碰触部,碰触部以与形成于下部地板上的纵壁面接触的方式而形成。如此,通过在框架部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端部或后端部、或者前后端部处分别设置与纵壁面接触的碰触部,从而例如经由粘合剂而将该框架部接合(粘合)在纵壁上。此时,与将框架部的前端面或后端面、或者前后端部接合在纵壁上的情况相比,能够以与形成有碰触部的面积相对应的量,而增大与纵壁之间的接合面积。因此,能够提高接合强度。
[0011]本发明的第三方式可以设定为,在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中,所述框架部被设为门槛部和通道部,所述门槛部被分别突出设置于所述上部地板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部处,所述通道部被突出设置于所述上部地板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处,所述门槛部以及所述通道部分别在与所述下部地板之间构成封闭截面。
[0012]在上述结构中,作为框架部,在上部地板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部处分别突出设置有门槛部,在上部地板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处突出设置有通道部。由此,提高了上部地板自身的强度及刚性。而且,通过使这些门槛部及通道部在与下部地板之间分别构成封闭截面,从而能够提高地板部的强度及刚性。
[0013]本发明的第四方式可以设定为,在本发明的第三方式中,在所述上部地板上设置有将所述门槛部与所述通道部连接在一起的连接部。
[0014]在上述结构中,通过在上部地板上设置有将门槛部与通道部连接在一起的连接部,从而能够经由该连接部而使门槛部和通道部一体化。
[0015]发明效果
[0016]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第一方式具有如下的优异效果,即,在车辆的树脂地板结构中,能够提高车 辆前后方向上的强度及刚性。
[0017]本发明的第二方式具有如下的优异效果,即,能够从纵壁向框架部切实地传递冲击载荷。
[0018]本发明的第三方式具有如下的优异效果,即,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在地板部中提高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强度及刚性。
[0019]本发明的第四方式具有如下的优异效果,即,能够通过一体成形而形成设置有门槛部及通道部的上部地板,从而能够削减部件个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表示本实施的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树脂地板结构的立体图。
[0021]图2为表示本实施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树脂地板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0022]图3为沿着图1的3-3线而被切断的剖视图。
[0023]图4为沿着图1的4-4线切断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根据图1至图4,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树脂地板结构进行说明。并且,图中适当标记的箭头标记FR表示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箭头标记UP表示车辆上下方向的上方,箭头标记W表示车辆宽度方向。
[0025](车辆的树脂地板结构的结构)
[0026]在图1中,图示了应用本实施的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树脂地板结构的树脂地板12的立体图。树脂地板12被构成为,包括在俯视观察时呈大致矩形形状的板状的地板部14、从地板部14的前端部起向上直立设置的隔板部16、和从地板部14的后端部起向上直立设置的后部18。
[0027]在图2中,图示了树脂地板12的分解立体图。如图2所示,树脂地板12通过上部地板20及下部地板22上下重叠并相互接合而构成。该上部地板20及下部地板22由纤维强化树脂材料形成,作为纤维强化树脂材料,例如可以列举出含有碳素纤维、玻璃纤维、聚芳基酰胺纤维等的强化纤维的纤维强化塑料。
[0028]下部地板22具备板状的地板下部14A,该地板下部14A在俯视观察时呈大致矩形形状并构成树脂地板12的地板部14的一部分。从该地板下部14A的前端部起朝向车辆上方直立设置有,作为构成隔板部16的纵壁的车厢前壁16A。另外,作为构成后部18的纵壁的后板18A从地板下部14A的后端部起而被朝向车辆上方直立设置。
[0029]车厢前壁16A及后板18A具有横跨地板下部14A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的长度。另外,在车厢前壁16A及后板18A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两端侧,为了防止与轮胎(省略图示)之间的干涉,从而分别设置有向地板下部14A的中央部侧进入的圆弧状的进入部24,26ο
[0030]前侧壁28分别从车厢前壁16Α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两端部起朝向车辆后方延伸,凸缘36从该前侧壁28及车厢前壁16Α的上端部起朝向下部地板22的外侧在大致水平方向上伸出。另一方面,后侧壁30分别从后板18Α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两端部起朝向车辆前方延伸,凸缘38从该后侧壁30及后板18Α的上端部起朝向下部地板22的外侧在大致水平方向伸出。
[0031]前侧壁28的下部和后侧壁30的下部通过截面形状呈大致倒L字状的下壁32而被架设。而且,通过该下壁32、前 侧壁28及后侧壁30,从而在下部地板22的侧壁上形成了切口部33,而在下壁32的上部,设置有座面32Α,且其上能够放置后文所述的门槛部34的上壁34Α(参照图4)。
[0032]另一方面,上部地板20具备地板上部14Β,该地板上部14Β在俯视观察时呈大致矩形形状并构成树脂地板12的地板部14的一部分。在该地板上部14Β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处,突出设置有截面形状呈大致倒U字状的作为框架部的通道部40,该通道部40横跨车辆前后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而形成。
[0033]另外,在地板部14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部处,分别突出设置有作为框架部的门槛部34,该门槛部34被配置为与该通道部40大致平行,其截面形状呈大致倒L字状,并横跨车辆前后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而形成。而且,门槛部34的高度设定为与通道部40的高度大致相同。
[0034]另外,包含门槛部34的前端部及通道部40的前端部在内的上部地板20的地板上部14Β的前端部13 (参照图3)配合下部地板22的车厢前壁16Α的内表面形状而形成,并被设为能够与该车厢前壁16Α的内表面接触。
[0035]在此,大致矩形状的碰触部42从形成于地板上部14Β上的门槛部34的前端部起,并从以包围门槛部34的前端部的外缘的方式而构成该前端部的各边起,朝向门槛部34的外侧(车辆上方及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伸出。该碰触部42与车厢前壁16Α的内表面面接触,在上部地板20被重叠在下部地板22之上的状态下,该碰触部42通过粘合剂等而被接合(粘合)在车厢前壁16Α上。并且,碰触部42在下部地板22的进入部24处沿着该进入部24的形状而被形成为圆弧状。
[0036]另外,地板上部14B的后端部15(参照图3)配合后板18A的内表面形状而形成,并被设为能够与该后板18A的内表面接触。大致矩形状的碰触部44从门槛部34的后端部起,并从以包围门槛部34的后端部的外缘的方式而构成该后端部的各边起,朝向门槛部34的外侧(车辆上方及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伸出。该碰触部44与后板18A的内表面面接触,在上部地板20被重叠于下部地板22之上的状态下,该碰触部44通过粘合剂等而与后板18A接合。并且,碰触部44在下部地板22的进入部26处沿着该进入部26的形状而被形成为圆弧状。
[0037]另外,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形成的大致矩形形状的接合片46从门槛部34的上壁34A的侧端部起朝向车辆上方伸出,并被设为能够与前侧壁28及后侧壁30的内表面接触。而且,在上部地板20被重叠于下部地板22之上的状态下,该接合片46通过粘合剂等而被接合在前侧壁28及后侧壁30上。
[0038]而且,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形成的大致矩形形状的接合片46从门槛部34的侧壁34B的下端部起朝向门槛部34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伸出,并被设为能够与地板下部14A接触。而且,在上部地板20被重叠于下部地板22之上的状态下,该接合片46通过粘合剂等而被接合在地板下部14A上。
[0039]另外,大致矩形形状的碰触部48从形成于地板上部14B上的通道部40的前端部起,并从以包围通道部40的前端部的外缘的方式而构成该前端部的各边起,朝向通道部40的外侧(车辆上方及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伸出。该碰触部48与车厢前壁16A的内表面面接触,在上部地板20被重叠于下部地板22之上的状态下,该碰触部48通过粘合剂等而与车厢前壁16A接合。
[0040]另外,大致矩形形状的碰触部50从通道部40的后端部起,并从以包围通道部40的后端部的外缘的方式而构成该后端部的各边起朝向通道部40的外侧(车辆上方及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伸出。该碰触部50与后板18A的内表面面接触,在地板上部14B被重叠于地板下部14A之上的状态下,该碰触部50通过粘合剂等而被接合在后板18A上。
[0041 ] 而且,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形成的大致矩形形状的接合片52从通道部40的侧壁40A的下端部起,朝向通道部40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伸出,并被设为能够与地板下部14A接触。而且,在上部地板20被重叠于下部地板22之上的状态下,该接合片52通过粘合剂等而被接合在地板下部14A上。
[0042]在此,在通道部40的车辆前后方向中央侧及门槛部34的车辆前后方向中央侧,该门槛部34的侧壁34B的下端部与通道部40的侧壁40A的下端部通过呈大致矩形形状的连接部54而被连接在一起。该连接部54被设为能够与地板下部14A接触,并在上部地板20被重叠于下部地板22之上的状态下,通过粘合剂等而被接合在地板下部14A上。而且,在该状态下,如图4所示,门槛部34及通道部40在与地板下部14A之间,分别形成有在正面剖面观察时成为矩形框状的封闭截面结构。
[0043](车辆的树脂地板结构的作用和效果)
[0044]如图2所示,在上部地板20的地板上部14B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部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延伸有作为框架部的门滥部34。另外,在该地板上部14B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延伸有作为框架部的通道部40。如此,通过在地板上部14B上设置门槛部34及通道部40,从而能够提高地板部14的强度及刚性。
[0045]另外,在下部地板22的地板下部14A的前端部处直立设置有车厢前壁16A,在该地板下部14A的后端部处直立设置有后板18A。另一方面,在上部地板20的门滥部34及通道部40的前端部处,分别设置有碰触部42、48,碰触部42、48与车厢前壁16A的内表面面接触。另外,在门槛部34及通道部40的后端部处,分别设置有碰触部44、50,碰触部44、50与后板18A的内表面面接触。
[0046]例如,在车辆发生前面碰撞的情况下,由该前面碰撞而产生的冲击载荷被朝向下部地板22的车厢前壁16A传递。由于门槛部34及通道部40的碰触部42、48分别与该车厢前壁16A面接触,因此,被朝向车厢前壁16A传递的冲击载荷将经由碰触部42、48而被朝向门槛部34及通道部40传递。也就是说,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地板部14整体来承受冲击载荷。并且,在车辆发生后面碰撞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与上述内容相同的效果。
[0047]另外,通过在门槛部34及通道部40的前端部处设置碰触部42、48,从而例如经由粘合剂而使门槛部34及通道部40接合在车厢前壁16A上。此时,与使门槛部34及通道部40的前端面接合在车厢前壁16A上的情况相比,能够以与形成有碰触部42、48的面积相对应的量,而使与车厢前壁16A之间的接合面积增大。因此,能够提高门槛部34及通道部40与车厢前壁16A之间的接合强度。并且,关于设置于门槛部34及通道部40的后端部处的碰触部44、50,也能够获得与上述内容相同的效果。
[0048]另外,通过以包围门槛部34及通道部40的前端部的外缘的方式而设置碰触部42、48,从而能够抑制碰触部42、48的变形。由此,能够切实地向门槛部34及通道部40传递冲击载荷。另外,在门槛部34处,通过由碰触部42及接合片46来包围该门槛部34的前端部及侧壁34B的下端部,从而能够抑制门槛部34的变形。在通道部40处也与门槛部34同样,能够通过由碰触部48及接合片52来包围该通道部40的前端部及侧壁40A的下端部,从而抑制通道部40的变形。并且,关于设置于门槛部34及通道部40的后端部上的碰触部44、50,也能够获得与上述内容相同的效果。
[0049]另一方面,在通道部40的车辆前后方向中央侧及门槛部34的车辆前后方向中央侦牝该门槛部34的侧壁34B的下端部与通道部40的侧壁40A的下端部通过连接部54而被连接在一起。也就是说,通道部40和门槛部34被一体化。因此,能够通过一体成形而形成设置有门槛部34及通道部40的上部地板20,从而能够削减部件个数。
[0050]另外,通过采用将该连接部54接合在地板下部14A上的结构,从而使门槛部34及通道部40在与地板下部14A之间分别形成了在正面剖面观察时成为矩形框状的封闭截面结构,由此,能够提高地板部14的强度及刚性。
[0051](本实施方式的补充)
[0052]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如下结构,即,使图1所示的通道部40及门槛部34的前端部与车厢前壁16A接触,且使通道部40及门槛部34的后端部与后板18A接触。但是,由于只需能够通过地板部14整体来承受冲击载荷即可,因此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使门槛部34及通道部40的前端部与车厢前壁16A接触、或者使门槛部34及通道部40的后端部与后板18A接触这两者中的任意一方。另外,也可以采用至少使门槛部34及通道部40的前端部与车厢前壁16A接触的结构。
[005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别在门槛部34及通道部40的前端部及后端部处设置了碰触部42、48、44、50,并分别使该碰触部42、48、44、50碰触车厢前壁16A及后板18A,但是,碰触部42、48、44、50并非必须为该形状。例如,也可以通过门槛部34的前端部和后端部来改变碰触部的形状。另外,例如,在碰触部42中也可以为仅向车辆上方伸出的形状。
[0054]而且,该碰触部42、48、44、50并非是必需的,也可以使门槛部34及通道部40的前端面及后端面直接接合在车厢前壁16A或后板18A上。并且,门槛部34及通道部40和车厢前壁16A及后板18A的接合并不限定于通过粘合剂而实现的接合方法。例如,也可以为通过热熔敷或螺栓而实现的结合。
[0055]以上,作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而利用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非仅仅限定于这样的一个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在上述的一个实施例上加以各种改变及置换。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的树脂地板结构,具有: 下部地板,其为树脂制,并构成地板部的下部; 上部地板,其为树脂制,并重叠于所述下部地板之上而构成所述地板部的上部,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两端部及中央部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分别延伸有框架部; 纵壁,其被设置于所述下部地板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两端部处,并且被朝向车辆上方直立设置,而且所述框架部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端部或后端部、或者前后端部分别与所述纵壁碰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树脂地板结构,其中, 在所述框架部的车辆前后 方向上的前端部或后端部、或者前后端部上,分别设置有面接触于所述纵壁的碰触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树脂地板结构,其中, 所述框架部被设为门槛部和通道部,所述门槛部被分别突出设置于所述上部地板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部处,所述通道部被突出设置于所述上部地板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处,所述门槛部以及所述通道部分别在与所述下部地板之间构成封闭截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树脂地板结构,其中, 在所述上部地板上设置有将所述门槛部与所述通道部连接在一起的连接部。
【文档编号】B62D25/20GK103906675SQ201180074624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7日
【发明者】日原靖之, 池田光希, 前田翔, 外山祥崇 申请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