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具有多用型纵梁的轻型汽车车架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车架,涉及轻型汽车车架。
背景技术:
在目前国内皮卡车型中两驱大多采用1020底盘平台,四驱采用三菱猎豹底盘设 计平台,两种底盘完全不同,车架结构相差很大,其纵梁走向及截面尺寸也不同。并且这两 类车架各自对单一的特定车型独立设计,没有充分体现通用性和系列生产的需要。随着产 品的更新换代和市场需要,同一汽车厂家常常需要生产种类繁多的车型,包括两驱、四驱车 型的多种轴距等系列变形车。这种情况下车架的选用会存在以下问题①、现有两种车架由 于已经定型,配套厂家不易进行更改,不便于汽车厂生产不同轴距的变形车及不同车型两 驱四驱之间的切换;若生产不同轴距的变形车时,常常需要将纵梁从中间断开,通过加长或 缩短纵梁然后焊接的方式来满足要求,这样会造成纵梁局部焊接应力集中,焊接偏差增大, 影响车架的安装尺寸和强度,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性。②、由于这些车架是针对特定车 型设计的,当采用拼焊的方式用于变形车时,往往只注重安装尺寸而忽略整车的承载性能 分析,特别是有许多用户超载用车时,有时会造成车架弯曲变形甚至断裂;③、由于两款车 架差异很大,造成各种车架零部件品种繁多,需要大量的模具及夹具,不利于配套厂大规模 的组织生产,且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为了能在不改变原有两种车架的主要安装尺寸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统 一纵梁设计提供满足两种完全不同型号的底盘所需的具有多用型纵梁的轻型汽车车架。具体的结构改进技术方案如下具有多用型纵梁的轻型汽车车架包括左纵梁、右纵梁和五根以上的横梁,所述左 纵梁和右纵梁的前部均向上凸后水平向前延伸,左纵梁和右纵梁的后部均向上凸后水平向 后延伸,左纵梁和右纵梁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的前端之间的间距为760毫米;左纵梁和右纵梁的前部相对 应的内侧上部为斜面,且两相对应的斜面形成倒喇叭状;左纵梁和右纵梁中部的横截面尺 寸为120X70毫米。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①、由于纵梁形状及截面尺寸改进, 提高了车架的抗弯与抗扭刚度,增强了整车的承载能力,延长了整车的使用寿命,提升了企 业的品牌影响力;②、统一了系列车型的车架纵梁,有利于整合同一配套厂家的资源,节约 了开发周期及开发费用,降低了整车成本,便于大批量组织生产;③、由于纵梁的巧妙设计, 不同轴距的车架都是整体式纵梁,增强了车架的制造稳定性,加快了开发速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两驱底盘的车架示意图,[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纵梁主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纵梁俯视示意图,图4为图2的A-A剖视图,图5为图2的B-B剖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四驱底盘的车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实施例1 参见图1,用于两驱底盘的具有多用型纵梁的轻型汽车车架包括左纵梁1、右纵梁 2和五根以上的横梁,左纵梁1、右纵梁2前部两侧分别安装有前悬架左支架4和前悬架右 支架3。左纵梁1和右纵梁2的前部均向上凸起后水平向前延伸,左纵梁1和右纵梁2的 后部均向上凸后水平向后延伸,见图2和图3 ;左纵梁和右纵梁的横截面为矩形,见图4和 图5,左纵梁1和右纵梁2的前部相对应的内侧上部为斜面,且两相对应的斜面形成倒喇叭 状;左纵梁和右纵梁中部的横截面尺寸为120X70毫米。左纵梁和右纵梁的前端之间的间 距为760毫米。实施例2:参见图6,用于四驱底盘的具有多用型纵梁的轻型汽车车架包括左纵梁1、右纵梁 2和五根以上的横梁,其中左纵梁1、右纵梁2结构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具有多用型纵梁的轻型汽车车架,包括左纵梁、右纵梁和五根以上的横梁,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的前部均向上凸后向前延伸,左纵梁和右纵梁的后部均向上凸后水平向后延伸,左纵梁和右纵梁的横截面为矩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的前端之间的间距为760毫米;左纵梁和右纵梁的前部相对应的内侧上部为斜面,且两相对应的斜面形成倒喇叭状;左纵梁和右纵梁中部的横截面尺寸为120×70毫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轻型汽车多用型车架,包括左纵梁、右纵梁和五根以上的横梁,改进在于左纵梁和右纵梁的前部均向上凸起后水平向前延伸;左纵梁和右纵梁的前端之间的间距为760毫米;左纵梁和右纵梁的前部相对应的内侧上部为斜面,且两相对应的斜面形成倒喇叭状;左纵梁和右纵梁中部的横截面尺寸为120×70毫米。本实用新型由于纵梁形状及截面尺寸改进,提高了车架的抗弯与抗扭刚度,增强了整车的承载能力,延长了整车的使用寿命,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本实用新型统一了系列车型的车架纵梁,有利于整合同一配套厂家的资源,节约了开发周期及开发费用,降低了整车成本,便于大批量组织生产;由于纵梁的巧妙设计,加快了开发速度。
文档编号B62D21/02GK201633779SQ20102015337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日
发明者刘学峰, 吴带迪, 孙秀兵, 谢有浩 申请人:安徽长丰扬子汽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