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机动二轮车的仪表装置配设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二轮车,特别涉及一种仪表装置配设结构的改良。该机动二 轮车在车体前部配设有至少覆盖头灯的前罩,在所述前罩自其上方靠近并配置有仪表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已知有在车体前部配置有头灯和该头灯上方的仪表装置的机动 二轮车。在这种机动二轮车中,为了防止从头灯及仪表装置之间的间隙看到内部的线束类, 使头灯及仪表装置极其靠近地配置。而且,在专利文献2中也已公开有利用前罩覆盖头灯 及仪表装置的机动二轮车。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7-276624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01-262275号公报但是,对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机动二轮车而言,若使头灯及仪表装置过于靠 近,则有可能因车体的振动而产生相互干涉,并产生振动噪音或产生损伤等。而且,对于上 述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机动二轮车而言,为了防止因车体的振动而导致仪表装置及前罩产 生干涉,需要使前罩大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动二轮车的仪表装置配 设结构,可以提高车体前部的外观性、防止仪表装置与其它部件产生干涉,并且可以避免前 罩的大型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仪表装置配设结构构成为,该机动二 轮车在车体前部配设有至少覆盖头灯的前罩,在所述前罩自其上方靠近并配置有仪表装 置,该机动二轮车的仪表装置配设结构的第一特征在于,在所述前罩的上部,设有朝上方及 后方敞开的开口部,在以自上方覆盖该开口部的方式配置的所述仪表装置上,以从侧面看 与所述开口部的上缘重叠的方式设有沿着所述开口部周缘的突出壁,在所述突出壁固定有 利用所述开口部的周缘与所述前罩抵接的缓冲部件。而且,在第一特征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二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件仅固定于所述 突出壁中的前部。在第一特征或第二特征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三特征在于,在所述前罩的内面,形 成有抵接并支承所述缓冲部件的支承面。在第三特征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四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面在其中间部配置弯曲 部且整体上形成为具有呈大致L字形的横截面形状,所述缓冲部件抵接于所述弯曲部。在第三特征或第四特征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五特征在于,在所述头灯及所述前 罩之间,设有用于确定该前罩内的所述头灯的位置的定位部,配置于所述定位部两侧的一 对所述支承面形成于所述前罩的内面。
并且,在第二特征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六特征在于,所述突出壁由沿车宽方向延 伸且形成为直线状的前壁部、自该前壁部的左右两端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侧壁部构成, 所述缓冲部件固定于所述前壁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特征,由于沿着在前罩上部设置的开口部周缘的突出壁,以从 侧面看与开口部的上缘重叠方式设置于仪表装置,因此,可以避免从侧面看时在前罩及仪 表装置之间产生间隙,从而可以提高车体前部的外观性。而且,由于朝上方及后方敞开的开 口部设置于前罩的上部,以自上方覆盖该开口部的方式配置有仪表装置,因此,可以谋求前 罩的小型化。而且,由于利用开口部的周缘抵接于前罩的缓冲部件固定于突出壁,因此,容 易进行仪表装置及前罩的对位,可以提高对位精度,并且可以将仪表装置靠近前罩而配置, 从而可以抑制自前罩侧向仪表装置侧传递振动,且可以防止因振动而产生相互干涉时的噪 音或损伤。并且,突出壁设置于仪表装置侧而不是设置于前罩侧,突出壁和缓冲部件配置于 前罩的内侧,由此,可以提高外观性。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特征,由于缓冲部件仅固定于突出壁的前部,因此,自机 动二轮车的侧面难以看到缓冲部件,可以进一步提高外观性。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特征,由于在形成于前罩内面的支承面,抵接并支承有缓冲部 件,因此,在自机动二轮车外侧难以看到的位置使缓冲部件抵接于前罩,从而可以提高外观 性,并且,利用面来对缓冲部件进行支承,可以提高缓冲效果,并且也容易进行前罩及仪表 装置的对位。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特征,由于支承面形成为具有呈大致L字形的横截面形状且在 其支承面的中间部的弯曲部抵接有缓冲部件,因此,可以利用支承面的宽广范围对缓冲部 件进行支承而进一步提高缓冲效果,并且通过增大抵接面积,可以提高支承强度。根据本发明的第五特征,由于避开在头灯及前罩之间设置的用于对前罩内的头灯 位置进行定位的定位部,一对支承面形成于前罩的内面,因此,可以提高前罩及头灯的组装 性。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第六特征,由于缓冲部件固定于由前壁部和自前壁部的左右 两端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侧壁部构成的突出壁中的直线状前壁部,因此,易于增大缓冲 部件的支承面积,通过增大支承面积,可以谋求提高缓冲效率。
图1是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图2是机动二轮车的前部放大左侧视图;图3是在省略前叉及仪表装置的状态下的图2的3-3线向视图;图4是图2的4向视图;图5是图4的5向视图;图6是图2的6向视放大图;图7是沿图6的7-7线将前罩的上部切除而表示的前罩及仪表装置的局部切口纵 剖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40头灯 41前罩 42仪表装置
4
60定位部 76开口部 77突出壁77a前壁部 77b侧壁部 78缓冲部件80支承面 80a 弯曲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图1 图7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在图1中,该机动二轮车的 车架F具有头管13,其可转向地支承前叉11以及与该前叉11的上部相连的转向手柄12, 该前叉11在下端部轴支承前轮WF ;左右一对主管14…,其具有自该头管13稍向后下方延 伸的前半倾斜部14a以及相比前倾斜部14a倾斜度大地自前倾斜部14a的后端向后下方延 伸的后半倾斜部14b ;左右一对下降管15…,其相比该主管14…的前半倾斜部14a陡峭地 倾斜并自所述头管13向后下方延伸;左右一对座位导轨16…,其自所述主管14…中的前半 倾斜部14a的后部向后方延伸;左右一对辅助管17…,其自所述主管14…中的后半倾斜部 14b…的下部向后上方延伸并与所述两座位导轨16…的中间部相连设置。在车架F上,以被所述主管14…中的后半倾斜部14b···的下部以及所述下降管 15…的下部支承的方式搭载有发动机E的发动机本体18。而且,在所述车架F的主管1如·· 的前半倾斜部14a…上,搭载有在发动机本体18的上方配置的燃料箱19,在该燃料箱19的 后方,以被所述车架F中的座位导轨16…支承的方式配置有串列式乘车用座位20。在发动机本体18的下部即曲轴箱21,旋转自如地支承有具有沿车宽方向的轴线 的曲轴22,并且,收纳有用于对来自所述曲轴22的旋转动力进行变速的变速器(未图示), 在曲轴21的后部,旋转自如地支承有将来自所述变速器的旋转动力输出的输出轴23。在所述车架F的主管14…的后半倾斜部14b…的下部,固定有枢轴板24…。在后端 对后轮WR进行轴支承的摇臂25的前端,经由支轴26摇动自如地支承于所述枢轴板24…。 而且,在车架F的座位导轨16以及所述摇臂25的后部之间,设有后缓冲装置27。而且,来 自所述输出轴23的旋转动力经由链式传动机构28传递至所述后轮WR。在发动机本体18的缸盖30的后部侧面连接有进气系统31,该进气系统31具有 配置于乘车用座位20的前部下方的空气滤清器32、上游端与该空气滤清器32连接的汽化 器33、将该汽化器33的下游端及所述缸盖30之间连接的入口管34。在所述缸盖30的前部侧面连接有排气系统35,该排气系统35具有自缸盖30的 前部侧面向下方延伸的排气管36、配置于发动机本体18下方并与所述排气管36的下游端 连接的催化剂转换器37、与该催化剂转换器37的下游端连接且配置于后轮WR右侧的排气 消音器38。在车体前部,以位于所述头管13前方的方式配置有头灯40,并且,配设有至少覆 盖头灯40的前罩41,并以自上方靠近该前罩41的方式配置有仪表装置42。一并参照图2及图3,所述头灯40、所述前罩41及所述仪表装置42利用安装于所 述前叉11的支柱43来支承,该支柱43具有在左右隔着间隔的位置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一 对杆44、44、分别固定于这些杆44…的上下方向中间部的一对第一支承板45、45、设于两杆 44…的上部之间的第二支承板46。所述杆44、44 一体地具有上下延伸的铅直部44a、44a ;随着自这些铅直部44a…的上端朝向后方而相互靠近地倾斜且向后侧下方延伸的上倾斜部44b、44b;自上倾斜部 44b…的后端稍微向上方延伸的上支承部44c、44c ;随着自所述铅直部44a…的下端朝向后 方而相互靠近地倾斜且向后侧下方延伸的下倾斜部44d、44d ;自这些下倾斜部44d…的后 端向下方延伸的下支承部44e、44e。所述杆44、44通过将金属棒材弯曲成形而构成,第一支 承板45…分别固定于所述铅直部44a···,第二支承部46设于左右的上倾斜部44b…之间。所述上支承部44c…及下支承部44e…平行于头管13的轴线而延伸,上支承部 44c···自下方插入设置于前叉11的顶桥接部47的上支承孔49…。而且,下支承部44e···自 上方插入设置于所述前叉11的底桥接部48的下支承孔50…。在两下支承部44e…上,分 别固定有与所述底桥接部48的上表面抵接的凸缘部件51、51。而且,在分别将所述两下支 承部44e···插入下支承孔50…直至凸缘部件51…与底桥接部48的上表面抵接的状态下,通 过将上支承部44c···自下方插入上支承孔49…,从而将支柱43安装于前叉11。所述前罩41利用螺栓53、53固定于所述支柱43所具有的第一支承板45、45。以 使透镜55面临在该前罩41的前部设置的前部开口 54的方式配置于前罩41内的头灯40的 头灯壳体56,被前罩41支承。即、在头灯壳体56的上部两侧,设有一对上部安装板部56a、 56a,在头灯壳体56的下部,设有左右一对下部安装板部56b、56b,上部安装板部56v利用 螺栓57、57联结于前罩41的上部,下部安装板部56b…利用螺栓58、58联结于前罩41的下 部。而且,在头灯40及前罩41之间,设有用于确定该前罩41内的头灯40的位置的定 位部60,该定位部60由设于头灯壳体56的上部中央的定位孔83和以与该定位孔83嵌合 的方式突出设置于前罩41的上部中央的销84构成。在所述支柱43的第一支承板45…的上部,利用螺栓61、61联结有方向指示灯支 柱62、62,以将前罩41的左右两侧壁夹在所述方向指示灯支柱62…之间的方式,利用各一 对螺栓64、64将方向指示灯63…安装于所述方向指示灯支柱62…。在图4及图5中,仪表装置42构成为,速度计65、转速计66及油表67设置于由合 成树脂形成的仪表壳68内,插入仪表壳68而接合的一对螺栓69、69穿透设置于所述支柱 43的第二支承板46的一对通孔70、70(参照图3),通过将螺母71…(参照图2)与这些螺 栓69…螺合并进行紧固,从而将所述仪表壳68安装于所述支柱43的上部。而且,在所述速度计65附带设置有里程表72及短距离里程表73,短距离里程表清 零旋钮74以与所述短距离里程表73相连的方式配置于所述仪表壳68的左侧方。一并参照图6及图7,在所述前罩41的上部,设有朝上方及后方敞开的开口部76, 并以自上方覆盖该开口部76的方式配置有所述仪表装置42。在该仪表装置42的仪表壳68 上,以从侧面看与所述开口部76的上缘重叠的方式设有沿着所述开口部76的周缘的突出 壁77。该突出壁77由沿车宽方向延伸且形成直线状的前壁部77a、自该前壁部77a的左右 两端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侧壁部77b、77b构成。并且,两侧壁77b···由自所述前壁部77a 的左右两端相互大致平行地向后方延伸的第一侧壁部分77ba…和随着朝向后方彼此靠近 地弯曲且与第一侧壁部分77ba…的后端相连的第二侧壁部分77bb…构成。突出壁77整体 形成为与所述开口部76的形状对应的形状。并且,在所述突出壁77,固定有利用所述开口部76的周缘与所述前罩41抵接的缓 冲部件,在该实施方式中,仅在所述突出壁77中的前部、即呈直线状的前壁部77a,例如通
6过弹性嵌合而固定有由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的缓冲部件78。另一方面,在所述前罩41的上部内面形成抵接并支承所述缓冲部件78的支承面 80,80的一对支承突出部79、79,如图3所示,一体地突出设置于定位部60的两侧,该定位 部60设置于头灯40及前罩41之间,用于对前罩41内的头灯40的位置进行定位。在所述 支承突出部79…及前罩41的内面之间,一体地设有多个例如各三个加强肋85、85、85…。各 支承面80…在其中间部配置弯曲部80a、80a且整体上形成为具有呈大致L字形的横截面形 状。所述缓冲部件78抵接于所述弯曲部80a···。接着,说明该实施方式的作用。由于在前罩41的上部设有向上方及后方敞开的开 口部76,在配置成自上方覆盖该开口部76的仪表装置42上,以从侧面看与开口部76的上 缘重叠方式设有沿着开口部76的周缘的突出壁77,因此,可以避免从侧面看时在前罩41及 仪表装置42之间产生间隙,从而可以提高车体前部的外观性。并且,通过将仪表装置42配 置成自上方覆盖开口部76,从而可以谋求前罩41的小型化。而且,由于在突出壁77固定有利用开口部76的周缘与前罩41抵接的缓冲部件 78,因此,容易进行仪表装置42及前罩41的对位,可以提高对位精度,并且,可以使仪表装 置42靠近前罩41而配置,从而可以抑制自前罩41侧向仪表装置42侧传递振动,且可以防 止因振动而产生相互干涉时的噪音或损伤。并且,突出壁77设置于仪表装置42侧而不是 设置于前罩41侧,突出壁77和缓冲部件78配置于前罩41的内侧,由此,可以提高外观性。而且,由于缓冲部件78仅固定于突出壁77中的前部,因此,自机动二轮车的侧面 难以看到缓冲部件78,可以进一步提高外观性。而且,由于在前罩41的内面,形成有抵接并支承缓冲部件78的支承面80···,因此, 在自机动二轮车外侧难以看到的位置使缓冲部件78抵接于前罩41,从而可以提高外观性, 并且,利用面来对缓冲部件78进行支承,可以提高缓冲效果,并且也容易进行前罩41及仪 表装置42的对位。而且,由于支承面80…在其中间部配置弯曲部80a…且整体上形成为具有呈大致 L字形的横截面形状,缓冲部件78抵接于所述弯曲部80a···,因此,可以利用支承面80…的 宽广范围对缓冲部件78进行支承而进一步提高缓冲效果,通过增大抵接面积,可以提高支 承强度。而且,在头灯40及前罩41之间,设有用于确定前罩41内的头灯40的位置的定位 部60,配置于该定位部60两侧的一对支承面80…形成于前罩41的内面,因此,两支承面 80…避开定位部60而形成于前罩41的内面,可以提高前罩41及头灯40的组装性。并且,所述突出壁77由沿车宽方向延伸且形成为直线状的前壁部77a、自该前壁 部77a的左右两端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侧壁部77b、77b构成,缓冲部件78固定于前壁部 77a,因此,通过将缓冲部件78固定于直线状的前壁部77a,易于增大缓冲部件78的支承面 积,通过增大支承面积,可以谋求提高缓冲效率。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权利 要求所记载的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设计变更。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仅在仪表装置42的突出壁77前部的两个部位固定有缓 冲部件78,但也可以将遍及突出壁77整个长度的缓冲部件固定于突出壁77。
权利要求
一种机动二轮车的仪表装置配设结构,该机动二轮车在车体前部配设有至少覆盖头灯(40)的前罩(41),在所述前罩(41)自其上方靠近并配置有仪表装置(42),该机动二轮车的仪表装置配设结构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前罩(41)的上部,设有朝上方及后方敞开的开口部(76),在以自上方覆盖该开口部(76)的方式配置的所述仪表装置(42)上,以从侧面看与所述开口部(76)的上缘重叠的方式设有沿着所述开口部(76)周缘的突出壁(77),在所述突出壁(77)固定有利用所述开口部(76)的周缘与所述前罩(41)抵接的缓冲部件(7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的仪表装置配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件 (78)仅固定于所述突出壁(77)中的前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的仪表装置配设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罩 (41)的内面,形成有抵接并支承所述缓冲部件(78)的支承面(8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的仪表装置配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面 (80)在其中间部配置弯曲部(80a)且整体上形成为具有呈大致L字形的横截面形状,所述 缓冲部件(78)抵接于所述弯曲部(80a)。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的仪表装置配设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头灯 (40)及所述前罩(41)之间,设有用于确定该前罩(41)内的所述头灯(40)的位置的定位部 (60),配置于所述定位部(60)两侧的一对所述支承面(80)形成于所述前罩(41)的内面。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的仪表装置配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壁 (77)由沿车宽方向延伸且形成为直线状的前壁部(77a)、自该前壁部(77a)的左右两端向 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侧壁部(77b)构成,所述缓冲部件(78)固定于所述前壁部(77a)。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二轮车的仪表装置配设结构。在车体前部配设有至少覆盖头灯的前罩,在前罩自其上方靠近并配置有仪表装置。该机动二轮车可以提高车体前部的外观性,并防止仪表装置与其它部件的干涉,并且可以避免前罩的大型化。在前罩(41)的上部,设有朝上方及后方敞开的开口部(76),在以自上方覆盖该开口部(76)的方式配置的仪表装置(42)上,以从侧面看与开口部(76)的上缘重叠的方式设有沿着开口部(76)周缘的突出壁(77),在突出壁(77)上固定有利用开口部(76)的周缘与前罩(41)抵接的缓冲部件(78)。
文档编号B62J99/00GK101920742SQ20101019866
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0日
发明者舒国勇, 蔡菊香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