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度控制的行程卸荷阀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4062161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角度控制的行程卸荷阀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角度控制的行程卸荷阀,属汽车转向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循环球动力转向器在没有安装行程卸荷阀时,在汽车转向过程中,当前轮上的限位凸台与转向节上的限位螺栓相碰时,前轮被刚性限位,此时转向阻力无限大,液压系统的压力升到最高,液压泵会大量发热,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将加速恶化。同时,转向杆系将承受极大的负荷,使转向系统的工作寿命大大降低。为了提高动力转向器及转向系统的使用寿命,在进行动力转向器总成设计时,通常会设计一种行程卸荷阀来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技术方法是在壳体底部及转向螺母上增加行程卸荷装置,但此方法增加了动力转向器壳体底部到臂轴中心的距离,造成壳体底部行程卸荷阀部件与底盘其它零件干涉;而且此种行程卸荷阀加工及检测方法较为复杂,增加了加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改变壳体底部到臂轴中心的距离,克服现有技术中在壳体底部及转向螺母上增加行程卸荷装置,增加了壳体底部到臂轴中心的距离,造成卸荷阀部件与底盘其它零件干涉的现象,从而提高动力转向器及转向系统的使用寿命,且与现有动力转向器具有互换性,零件加工工艺及检测方法简单,加工成本低的角度控制的行程卸荷阀。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种角度控制的行程卸荷阀,它由侧盖、转向臂轴及卸荷阀总成构成,其特征在于卸荷阀总成对称安装在侧盖中心的左右两侧,并通过平垫圈和六角螺母固紧;侧盖中心装有转向臂轴,转向臂轴的非输出端制有一圆弧形凸台。 所述的卸荷阀总成由卸压阀座、限位螺柱、弹簧、导杆、顶杆及防松螺母构成,卸压阀座中心制有阶梯通孔,阶梯通孔的上部装有限位螺柱,阶梯通孔的下部装有顶杆,限位螺柱与顶杆之间装有导杆,导杆上套装有弹簧。 所述的限位螺柱上装有防松螺母,卸压阀座外部装有两圈o形橡胶密封圈。[0008]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该角度控制的行程卸荷阀在保证壳体底部到臂轴中心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在侧盖中心的左右两侧对称安装行程卸荷阀总成,使动力转向器卸压后还保持约3. 5-6. 5MPa的残余压力,司机利用卸压后的残余压力来完成转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要在壳体底部及转向螺母上增加行程卸荷装置,增加了动力转向器壳体底部到臂轴中心的距离,造成卸荷阀部件与底盘其它零件干涉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动力转向器及转向系统的使用寿命,并且能在现有车型所装的动力转向器上直接加装行程卸荷阀总成,使动力转向器具有互换性,节省了开发费用,避免了产品重新开发所产生的风险。且加工工艺及检测方法简单,制造成本低。


图1为一种角度控制的行程卸荷阀的装配示意图;[0011] 图2为卸荷阀总成的结构示意图;[0012] 图3为转向臂轴圆弧凸台的结构示意图;[0013] 图4为图3的A向视图。 图中1、侧盖,2、转向臂轴,3、卸压阀座,4、限位螺柱,5、弹簧,6、导杆,7、顶杆,8、防松螺母,9、 o形橡胶密封圈,10、平垫圈,11、六角螺母,12、阶梯通孔,13、圆弧形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该角度控制的行程卸荷阀由侧盖1、转向臂轴2及卸荷阀总成构成。所述的卸荷阀总成由卸压阀座3、限位螺柱4、弹簧5、导杆6、顶杆7及防松螺母8构成,卸压阀座3的中心制有阶梯通孔12,阶梯通孔12的上部通过螺纹装有限位螺柱4,阶梯通孔12的下部装有顶杆7,限位螺柱4与顶杆7之间装有导杆6,导杆6上套装有弹簧5 ;限位螺柱4上装有防松螺母8,卸压阀座3外表面的中部和下部分别装有一圈o形橡胶密封圈9。卸荷阀总成通过卸压阀座3上的外螺纹与侧盖1内孔的内螺纹联接,对称安装在侧盖1中心的左右两侧,并通过平垫圈10和六角螺母11固紧。侧盖1的中心装有转向臂轴2,转向臂轴2的非输出端制有一圆弧形凸台13。 该角度控制的行程卸荷阀装配时,先将顶杆7装入卸压阀座3内,将导杆6装入顶杆7上端的内孔内,将弹簧5套装在导杆6上,将两个o形橡胶密封圈9装入卸压阀座3的外表面上,再将上述总成装入侧盖1的内孔中,将防松螺母8装在限位螺柱4上,将防松螺母8拧到位,固定卸压阀座3,然后将限位螺柱4装在侧盖1上,将平垫圈10及六角螺母11装在限位螺柱4上,最后将六角螺母11拧紧即可。 该角度控制的行程卸荷阀工作时,当输入轴转动时,转向臂轴2顺时针旋转至一定角度后,转向臂轴2的圆弧形凸台13与左侧的卸荷阀总成中的顶杆7接触,利用转向臂轴2的力使顶杆7产生一定的位移,从而使卸荷阀总成中的弹簧5产生压縮,此时动力转向器开始卸压。反之,当转向臂轴2逆时针旋转至一定角度后,其工作原理同上。由于动力转向器卸压后还保持一定的残余压力(约3. 5-6. 5MPa),司机即可利用卸压后的残余压力来完成转向。 该角度控制的行程卸荷阀取消了壳体尾部卸荷阀孔位,减小壳体底部到臂轴的中心距离,将卸荷阀孔位移到侧盖1上,同时取消了转向螺母卸荷阀孔位,在转向臂轴2的非输出端设计一圆弧形凸台13来进行左右卸荷角度的限制。该角度控制的行程卸荷阀在保证规定角度内自动卸荷的条件下,通过上述结构的优化,能够保证壳体底部到臂轴中心距离不发生改变,能在现有车型所装的动力转向器上直接加装该行程卸荷阀,使动力转向器具有互换性,从而提高了角度控制的行程卸荷阀的适用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角度控制的行程卸荷阀,它由侧盖(1)、转向臂轴(2)及卸荷阀总成构成,其特征在于卸荷阀总成对称安装在侧盖(1)中心的左右两侧,并通过平垫圈(10)和六角螺母(11)固紧;侧盖(1)中心装有转向臂轴(2),转向臂轴(2)的非输出端制有一圆弧形凸台(1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控制的行程卸荷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卸荷阀总成由卸压阀座(3)、限位螺柱(4)、弹簧(5)、导杆(6)、顶杆(7)及防松螺母(8)构成,卸压阀座(3)的中心制有阶梯通孔(12),阶梯通孔(12)的上部装有限位螺柱(4),阶梯通孔(12)的下部装有顶杆(7),限位螺柱(4)与顶杆(7)之间装有导杆(6),导杆(6)上套装有弹簧(5)。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角度控制的行程卸荷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螺柱(4)上装有防松螺母(8),卸压阀座(3)的外部装有两圈Q形橡胶密封圈(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角度控制的行程卸荷阀,属汽车转向器技术领域。它由侧盖、转向臂轴及卸荷阀总成构成,卸荷阀总成由卸压阀座、限位螺柱、弹簧、导杆、顶杆及防松螺母构成;卸荷阀总成对称安装在侧盖的左右两侧,由六角螺母固紧,侧盖中心装有带圆弧形凸台的转向臂轴。该角度控制的行程卸荷阀在保证壳体底部到臂轴中心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在侧盖中心上对称安装行程卸荷阀总成,使转向器卸压后还保持约6MPa的残余压力,司机利用该残余压力来完成转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要在壳体底部及转向螺母上增加行程卸荷装置,增加了动力转向器壳体底部到臂轴中心的距离,造成卸荷阀部件与底盘其它零件干涉的问题。且使用寿命长,制造成本低。
文档编号B62D5/08GK201472462SQ200920227600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1日
发明者罗爱玲 申请人:沙市久隆汽车动力转向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