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动力转向装置,是在远离交流电动机的位置,例如车辆的车厢内配置驱动控制交流电动机的驱动控制装置,并在它们之间用电缆连接。在该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电缆本身重量的增加或电缆的噪声会给驱动控制装置带来恶劣影响。为了消除这些影响,开发出将驱动控制装置与交流电动机一体地设置,由此縮短或取消电缆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具体而言,已知有将驱动控制装置配置在交流电动机的定子的后端部的装置,和配置在定子和蜗轮减速机构之间的装置。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2-120739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由于在与交流电动机的旋转轴的同轴线上并排地配置有定子和驱动控制装置,因此交流电动机向旋转轴方向的突出变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交流电动机的突出较小、搭载性优越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具备旋转轴,其与车辆的转向
盘一体旋转;蜗轮减速机构,其设置在旋转轴中间且由蜗轮和与该蜗轮啮合的蜗杆齿轮构
成;机构壳体,其在覆盖蜗轮的第一壳体部的侧部一体形成覆盖蜗杆齿轮的第二壳体部;
交流电动机,其配置在蜗杆齿轮的同轴上并固定于第二壳体部,驱动蜗杆齿轮;电动机驱动
控制电路,其包括与交流电动机连接的开关逆变电路,控制交流电动机;容纳电动机驱动控
制电路的控制箱,在根据驾驶状况辅助转向盘的转向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将控制箱固
定面形成于机构壳体的旋转轴的轴向的一端部,在重叠于从旋转轴的轴向所见的机构壳体
的俯视图上可设定四边形,该四边形具有由与蜗杆齿轮的旋转轴平行的一对纵边,和与这
对纵边正交的一对横边构成的四条边,该控制箱固定面的大小是容纳在第一壳体部或第二
壳体部分别内切于这四条边的最小四边形中的大小,控制箱具备从控制箱固定面竖起并
且闭合的环状构造的环状侧壁;封堵环状侧壁中远离控制箱固定面侧的端部开口的顶壁,
安装有开关逆变电路的逆变电路基板,以与控制箱固定面重叠的状态被固定。 根据上述方式,由于容纳有电动机驱动控制电路的控制箱,与形成于机构壳体中
旋转轴轴向的一端部的控制箱固定面重叠设置,因此与以往相比能够减小交流电动机向旋
转轴方向的突出。 在此,即使作成将控制箱与控制箱固定面重叠设置的构造,与从旋转轴的轴向观察以往的机构壳体时的大小相比,该控制箱固定面的大小也变得非常大,因此向车辆的搭载性未得到改善。 与此相对,由于本方式的控制箱固定面的大小为在从旋转轴的轴向观察的机构壳体的俯视图上可重叠设定的四边形中,具有由与蜗杆齿轮的旋转轴平行的一对纵边,和与这一对纵边正交的一对横边构成的四条边,控制箱固定面是容纳在第一壳体部或第二壳体部分别内切于这四条边的最小的四边形中的大小,因此与从旋转轴的轴向观察以往的机构壳体时的大小相比,控制箱固定面不是非常大。 此外,由于安装了开关逆变电路的逆变电路基板,以重叠的状态固定于控制箱固定面,因此能够将逆变电路基板的热有效地释放到机构壳体。 在上述方式中,机构壳体具有从控制箱固定面竖起的多个支柱,因而能够将控制
电路基板固定在多个支柱的顶端部,并保持在使其从控制箱固定面浮起的状态,其中控制
电路基板,安装有用于对开关逆变电路的开关元件进行导通截止控制的控制电路。 独立于逆变电路基板,设置安装有用于对开关元件进行导通截止控制的控制电路
的控制电路基板,并保持使控制电路基板从控制箱固定面浮起的状态,因此能够将逆变电
路基板与控制电路基板重叠配置。 在上述方式的控制电路基板上安装微型计算机,该微型计算机和逆变电路基板的开关元件,在控制电路基板与逆变电路基板的对置方向错开配置。 由于将微型计算机和开关元件,在控制电路基板与逆变电路基板的对置方向错开配置,因此能够使开关元件产生的热难于传递到微型计算机。 在上述方式中,环状侧壁具备第一侧壁部,其在控制箱固定面的第二壳体部侧的区域中沿着在第二壳体部的长边方向延伸的外缘部延伸;第二侧壁部,其从第一侧壁部中交流电动机侧的端部起以直角弯曲而成;第三侧壁部,其从第一侧壁部中远离交流电动机侧的端部起以直角弯曲而成;第四侧壁部,其连接第二侧壁部和第三侧壁部的端部间并且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控制箱固定面的第一壳体部侧区域。 另外,第二侧壁部为,从第一侧壁部起以直角弯曲并延伸到超过第一壳体部侧区域中的旋转轴的位置,第四侧壁部为,隔着第一侧壁部经过旋转轴的相反侧,连接第二侧壁部和第三侧壁部之间的构造,将控制电路基板或逆变电路基板作成沿着第一侧壁部和第二侧壁部延伸的L字形状。 可以跨越控制箱固定面的第二壳体部侧区域和第一壳体部侧区域设置控制箱。在此,控制电路基板和逆变电路基板,只要容纳在控制箱内,则可以以只偏向控制箱固定面的第二壳体部侧区域或第一壳体部侧区域中的任意一方的区域的方式配置,也可以将控制电路基板及逆变电路基板作成沿着环状侧壁的第一侧壁部和第二侧壁部延伸的L字形状,并以跨越第二壳体部侧区域和第一壳体部侧区域的方式配置。 在上述方式中,是将从控制箱固定面突出并从侧方覆盖旋转轴的中间部的轴中间
包围壁,配置在环状侧壁的内侧,并在顶壁形成有使旋转轴贯穿的轴贯穿孔。 旋转轴贯穿控制箱的内侧,然而从控制箱固定面突出的轴中间包围壁从侧方覆盖
旋转轴,电动机驱动控制电路可以配置在轴中间包围壁的外侧。由此,例如,能够防止涂敷
于旋转轴和蜗轮减速机构的润滑油,在控制箱内飞散而附着于电动机驱动控制电路的情况。 在上述方式中,环状侧壁,是汇流条贯穿内外的树脂的注塑成形品,具备从环状侧壁的外表面突出并包围汇流条周围的连接器筒壁,汇流条,在环状侧壁的内侧与电动机驱动控制电路连接。由于将环状侧壁作成汇流条贯穿内外的树脂的注塑成形品,因此省去另外安装汇流条的麻烦,并且消减了部件数量。
在上述方式中,逆变电路基板是金属基板。 通过将逆变电路基板作成热传导性优越的金属基板,因此与使用由非金属部件构
成的通常的基板的情况相比,能够有效地进行从逆变电路向机构壳体的放热。 通过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的描述,参照附图并对其中元件标记符号,本发明的上述
特征及优点会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搭载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车辆的概念图。 图2是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剖视图。 图5是图4的A-A线剖视图。 图6是拆下控制箱中罩体的状态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拆下罩体和控制电路基板的状态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拆下控制箱、控制电路基板及逆变电路基板的状态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具有的电路的电路图。 图10是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立体图。 图11是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基于图1 图11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图l表示搭载了本发明涉及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0的车辆81。在该车辆81的一对转向轮82之间架设齿条83,该齿条83插通于筒形的齿条箱85的内部。齿条83的两端,经由横拉杆(tie-rod)83T与各转向轮82连结,齿条箱85固定于车辆81的主体。另外,在转向轮82附近,设置有基于转向轮82的旋转检测车速用的车速传感器84。 在齿条83上啮合有从侧方贯穿齿条箱85的中间部的小齿轮86。在小齿轮86和
转向盘(handle)88之间,多个转向轴11、110、111排成一列以未图示的万向联轴器相互连
结。而且,这些转向轴11、110、111将转向盘88的旋转向小齿轮86传递。 如图l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0的构成为,从交流电动机30(以
下称为"电动机30"),对多个转向轴11、110、111中转向盘88侧的转向轴ll施予辅助扭矩。 详细而言,在转向轴11上装配有蜗轮减速机构15。另外,蜗轮减速机构15整体被固定于车辆81的齿轮壳体40(参照图2及图IO,相当于"机构壳体")覆盖。
齿轮壳体40,例如是铝铸件,如图2及图IO所示,一体地具备以转向轴11为中心的扁平圆筒形的蜗轮容纳部42 (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壳体部"),和配置在其侧部的细长圆筒形的蜗杆齿轮容纳部41(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壳体部")。而且,转向轴ll贯穿蜗 轮容纳部42的中心部,可一体旋转地固定于该转向轴11的蜗轮18(参照图l及图4)容纳 于蜗轮容纳部42。另外,与蜗轮18啮合的蜗杆齿轮19(参照图1及图5),容纳在蜗杆齿轮 容纳部41的内部并且其两端部被可旋转地轴支承。 蜗杆齿轮容纳部41朝向形成于轴向的一端部的电动机固定筒部41A呈圆锥筒状 扩径,并以堵塞电动机固定筒部41A的开口的方式安装有电动机30。如图5所示,电动机 30,从圆柱状的定子30A的一端面的中心突出设置旋转输出轴30B。如图2、图3以及图10、 图ll所示,一对电动机固定部34、34(在图2、图3以及图10、图11中,只表示一方的电动 机固定部34)从定子30A外周面的蜗杆齿轮容纳部41侧的端部起,向相反方向伸出。与此 相对, 一对电动机固定部47、47,也从蜗杆齿轮容纳部41的电动机固定筒部41A的外周面向 相反方向伸出。而且,通过将贯穿定子30A的电动机固定部34、34的螺栓(未图示),紧固 在形成于蜗杆齿轮容纳部41的电动机固定部47、47的阴螺纹孔(未图示)中,从而电动机 30 (定子30A)被固定于齿轮壳体40 (蜗杆齿轮容纳部41)。 定子30A,内置有U、V、W三相的线圈32,这些各相线圈32的终端分别与端子接口 31U、31V、31W连接。端子接口 31U、31V、31W,露出设置在定子30A的外侧(参照图8)。另 外,如图5所示,在定子30A中蜗杆齿轮容纳部41侧的端部,具备用于检测旋转输出轴30B 的旋转位置9 2的旋转位置传感器29 (分解器)。 旋转输出轴30B,从电动机固定筒部41A的开口向蜗杆齿轮容纳部41的内侧延伸, 借助联轴器17可一体旋转地与蜗杆齿轮19连结。由此,将电动机30的扭矩从电动机30 的旋转输出轴30B传递到蜗杆齿轮19。 如图2、图3以及图10、图11所示,从蜗杆齿轮容纳部41中电动机固定筒部41A 的外周面,伸出有与电动机30的旋转轴正交的平板状的板90,从侧方覆盖蜗轮容纳部42。 然而,也可以没有板90,因此在图4 图8以及图10、图11中未图示。
齿轮壳体40中的蜗轮容纳部42,由于在内部插入组装有蜗轮18,因此在其扁平方 向,即,在转向轴11轴向的中间位置,可分割为第一容纳部构成体43和第二容纳部构成体 44。从第一容纳部构成体43的外周面,向相反的方向突出设置有一对固定突出部43T(在 图2、图3以及图10、图11中只表示一方的固定突出部43T)。在这一对固定突出部43T上 贯穿形成有阴螺纹孔43N。 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从第二容纳部构成体44的外周面,也向相反的方向突出设 置有一对固定突出部44T(在图2、图3以及图10、图11中只表示一方的固定突出部44T)。 在这一对固定突出部44T上贯穿形成有螺栓插通孔44N(参照图4)。 而且,通过将贯穿第二容纳部构成体44中螺栓插通孔44N的螺栓(未图示),紧固 于第一容纳部构成体43的阴螺纹孔43N,从而将第一、第二容纳部构成体43、44相互固定, 构成蜗轮容纳部42。 在第二容纳部构成体44上,形成有转向轴11贯穿的圆形的轴贯穿孔45,从其开口 边缘部朝向转向轴11的上端侧,突出设置有传感器容纳筒部46(相当于本发明的"轴中间 包围壁")。传感器容纳筒部46,构成上下方向扁平的筒形构造,在其内部,容纳有检测转向 盘88的转向角和转向轴11的转向扭矩的转向角/扭矩传感器87(参照图9)。另外,在传 感器容纳筒部46的外侧,设有用于输出转向角/扭矩传感器87的检测结果的端子插销组46P。 然而,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IO,为了縮短或取消连接电动机30和电动 机驱动控制装置20之间的电缆,将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20在转向轴11的轴向上与齿轮壳 体40重叠配置,从而将它们组装为一体。因此在上述的齿轮壳体40上一体形成有固定辅 助板50。 固定辅助板50从蜗轮容纳部42的第二容纳部构成体44的侧面向蜗杆齿轮容纳 部41侧伸出。固定辅助板50,构成与转向轴11正交并且与蜗杆齿轮容纳部41平行的平 板状,从上方(转向盘88侧)覆盖蜗杆齿轮容纳部41的整体(参照图2、图8、图10)。另 外,固定辅助板50中朝向转向盘88侧的上表面50F为,与蜗轮容纳部42中朝向转向盘88 侧的上表面42F处于同一平面的平坦面。而且,由固定辅助板50的上表面50F、和蜗轮容纳 部42的上表面42F,构成本发明涉及的控制箱固定面51。 在此,如图8所示,在从转向轴11的轴向所见的俯视图中,控制箱固定面51,局部 从蜗杆齿轮容纳部41及蜗轮容纳部42的外轮廓线露出,然而若其露出量非常大时,会使电 动动力转向装置10向车辆81的搭载性变差。为了改善搭载性,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箱固定 面51的大小如下所述地构成在从转向轴11的轴向所见的齿轮壳体40的俯视图(例如图 8)上可重叠设定的四边形中,具有包括与蜗杆齿轮19的旋转轴平行的一对纵边SY1、SY2和 与这对纵边SY1、SY2正交的一对横边SX1、SX2的四条边,蜗杆齿轮容纳部41及蜗轮容纳部 42分别内切于这四条边SY1、SY2、SX1、SX2的最小的四边形设定为最小四边形SQ1,将控制 箱固定面51的大小做成容纳在该最小四边形SQ1内的大小。 更详细而言,控制箱固定面51容纳于四边形SQ1,四边形SQ1的四条边为蜗杆齿 轮容纳部41的电动机固定筒部41A的侧面内切的纵边SY1、蜗轮容纳部42的侧面内切的纵 边SY2、电动机固定筒部41A的开口端面内切的横边SX1、蜗轮容纳部42的固定突出部43T、 44T内切的横边SX2。 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20为,将控制电路基板21和逆变电路基板22安装在上述控 制箱固定面51,并用控制箱60覆盖它们整体的构造。 如图6所示,控制电路基板21,设置为跨越控制箱固定面51中蜗杆齿轮容纳部41 侧的区域和蜗轮容纳部42侧的区域。详细而言,控制电路基板21为,从控制箱固定面51 中靠近电动机30的位置起,向与蜗杆齿轮19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和与蜗杆齿轮19的旋 转轴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大致L字形状。另外,控制电路基板21,载置于从控制箱固定面51 竖起的多个支柱48(参照图8)的顶端部,并通过将贯穿控制电路基板21的螺栓紧固在设 置于支柱48的阴螺纹孔48N内,如图5所示,控制电路基板21,以从控制箱固定面51浮起 的状态被固定。 在控制电路基板21中蜗轮容纳部42侧的区域,安装有由CPU24A、存储器24B、定 制IC24C等构成的微型计算机24,它们构成如图9所示的控制电路21C。另一方面,在控制 电路基板21中蜗杆齿轮容纳部41侧的区域,安装有在微型计算机24与后述的开关逆变电 路22C(以下,称为"逆变电路22C")之间进行中继的中继回路(未图示)。
而且,控制电路21C根据驾驶状况决定电动机驱动电流的目标值。具体而言, CPU24A基于车速传感器84、旋转位置传感器29、转向角/扭矩传感器87的各检测结果,决 定U、 V、W相的电流指令值。另外,在控制电路基板21的规定位置形成有插销插孔。转向角/扭矩传感器87的端子插销组46P插入在蜗轮容纳部42侧的区域形成的插销插孔,将 控制电路基板21和转向角/扭矩传感器87进行电连接。 另一方面,逆变电路基板22,如图7所示只偏于控制箱固定面51中蜗杆齿轮容纳 部41侧的区域设置,如图5所示那样以与控制箱固定面51面抵接的状态固定。逆变电路 基板22,构成在蜗杆齿轮19的旋转轴方向变长的大致长方形,通过将贯穿逆变电路基板22 角部的未图示的螺栓,紧固在形成于控制箱固定面51的阴螺纹孔53中而被固定。
逆变电路基板22构成为,将图9所示的逆变电路22C例如安装于金属基板,生成 与由控制电路基板21决定的电流指令值对应的电动机驱动电流。具体而言,在逆变电路基 板22上,安装有构成逆变电路22C的开关元件UH、 VH、 WH、 UL、 WL、继电器SW1、 SW2、分流电 阻SR1、SR2、SR3、电解电容C1、C2、C3(参照图4、图5)。另外,为了在逆变电路基板22和控 制电路基板21之间进行电连接,而在与控制箱固定面51正交的方向上竖起多个端子插销 组28。另外,由控制电路21C和逆变电路22C构成电动机驱动控制电路。
开关元件UH、 VH、 WH、 UL、 VL、 WL,例如是N信道型的M0SFET,这些M0SFET的栅极, 经由端子插销组28P与控制电路基板21的CPU24A连接。 如图9所示,逆变电路22C为,在蓄电池BT的正极和与GND同电位的负极之间并联 连接U、 V、 W的相电路25U、25V、25W所具备的三相桥电路。而且,在各相电路25U、25V、25W 的各上位侧,配置开关元件UH、 VH、 WH,另一方面在各相电路25U、25V、25W的各下位侧具备 开关元件UL、VL、WL。另外,从U、V、W的相电路25U、25V、25W中的上位和下位的开关元件之 间延伸的三个输出线26U、26V、26W的终端,连接有图7所示的汇流条27U、27V、27W(相当于 本发明的"电路")。这些汇流条27U、27V、27W,与逆变电路基板22平行地向电动机30侧延 伸,其前端部螺旋固定在露出设置在电动机30中的定子30A外侧的端子接口31U、31V、31W。
而且,逆变电路22C的开关元件UH、 VH、 WH、 UL、 VL、 WL,以将与测量电流指令值对 应的U、V、W相的电流向电动机30的各相线圈通电的方式,以规定的组合由CPU24A进行导 通截止控制,从而将蓄电池BT的直流输出变为三相交流输出。 在此,继电器SW1、SW2,分别设置在逆变电路22C的三个输出线26U、26V、26W中的 例如U、 V相的输出线26U、26V的中途,在车辆81点火截止时或异常时断开,来阻断从逆变 电路22C向电动机30的通电。另外,分流电阻SR1、SR2、SR3,分别设置在各相电路25U、25V、 25W中的、下段侧的开关元件UL、 VL、 WL与蓄电池BT的负极之间,检测流向电动机30的各 相线圈的电流。 电解电容器C1、C2、C3,横置于逆变电路基板22和控制电路基板21之间(参照图 4、图5),吸收伴随开关元件组UH、VH、WH、...的导通截止动作的电流的纹波成分并平滑化。
在控制箱固定面51中蜗杆齿轮容纳部41侧的区域中,未被逆变电路基板22覆盖 的空置空间内,设有防止噪声用的环形线圈TC1,防止伴随开关元件组UH、VH、WH...的开关 截止动作的噪声泄漏到控制箱60的外部。 另外,通过将电解电容Cl 、C2、C3横置,能够实现逆变电路基板22和控制电路基板 21在对置方向上的小型化。 此外,如图4所示,设置于控制电路基板21的微型计算机24(CPU24A、存储器24B、 定制IC23等),和设置于逆变电路基板22的开关元件组UH、 VH、 WH、...,在控制电路基板 21与逆变电路基板22的对置方向错开位置配置。详细而言,微型计算机24,配置于控制箱固定面51中蜗轮容纳部42侧的区域,开关元件组UH、VH、WH、...,配置于控制箱固定面51 中蜗杆齿轮容纳部41侧的区域。由此,因开关元件UH、VH、WH的开关动作产生的热,难于传 递到微型计算机24,因而能够防止微型计算机24的误动作。 上述的控制电路基板21和逆变电路基板22容纳于控制箱60。控制箱60,如图2、 图3以及图10、图11所示,构成扁平的箱形构造,被重叠地安装在齿轮壳体40的控制箱固 定面51。控制箱60开放扁平方向的一端,其开口被控制箱固定面51封堵。另外,控制箱 60,覆盖控制箱固定面51中蜗杆齿轮容纳部41侧的区域整体以及蜗轮容纳部42侧的区域 的一部分,转向轴11贯穿覆盖蜗轮容纳部42侧区域的部分。 在此,从控制箱固定面51突出的传感器容纳筒部46,从侧方覆盖转向轴11中位于 控制箱60内的部分,控制电路基板21和逆变电路基板22,配置在传感器容纳筒部46的外 侧,因此例如能够防止涂敷于转向轴11和蜗轮减速机构15的润滑油,在控制箱60内飞散 而附着于控制电路基板21和逆变电路基板22的情况。另外,由于传感器容纳筒部46是与 齿轮壳体40 —体形成的铝制品因而具有阻断噪声的效果。 如图5所示,控制箱60是将铝钣金制的罩体70组装于树脂制的环状侧壁61而 成。环状侧壁61,做成从控制箱固定面51向上方(转向盘88侧)竖起并且闭合的环状构 造。另一方面,罩体70构成为包括顶壁71,其封堵环状侧壁61中远离控制箱固定面51 侧的上端开口 61A,并与控制箱固定面51相对置;外围侧壁72,其将顶壁71的边缘部向控 制箱固定面51直角弯曲,来覆盖环状侧壁61的外侧。另外,从罩体70的顶壁71中供转向 轴11贯穿的轴贯穿孔71A的周围,向转向盘88侧突出设置有大致菱形的阶梯状突出部73。 而且,环状侧壁61与罩体70,例如用粘接剂固定。另外,由于是用树脂构成控制箱60的一 部分,因此与用金属构成控制箱60整体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轻量化。另外,由于用铝钣金 制的外围侧壁72覆盖环状侧壁61,因而能够在控制箱60的内部和外部之间阻断噪声。
环状侧壁61构成为包括沿着控制箱固定面51的外缘部延伸的第一 第三侧壁 部611 613、和配置在控制箱固定面51外缘部的内侧的第四侧壁部614。详细而言,具 备第一侧壁部611,其沿着控制箱固定面51中与蜗杆齿轮19的轴向大致平行的外缘部笔 直地延伸;第二侧壁部612,其从第一侧壁部611中电动机30侧的端部起向蜗轮容纳部42 侧的区域直角弯曲,并笔直地延伸到超过转向轴11的位置;第三侧壁部613,其从第一侧壁 部611中远离电动机30侧的端部起,朝向蜗轮容纳部42侧的区域直角弯曲并且短于第二 侧壁部612 ;第四侧壁部614,其连接第二侧壁部612和第三侧壁部613之间,并且隔着转向 轴11经过第一侧壁部611的相反侧。 更详细而言,第四侧壁部614为,以在传感器容纳筒部46的外侧弯曲延伸的圆弧 部,连接从第二侧壁部612起以直角弯曲的直线部、和从第三侧壁部613起以直角弯曲的直 线部之间的构造。 在第二侧壁部612中蜗杆齿轮容纳部41侧的区域,形成有汇流条插通孔62 (参照 图5,相当于本发明的"电路插通孔"),该汇流条插通孔62用于使连接在逆变电路基板22 和电动机30之间的汇流条27U、27V、27W穿过,从汇流条插通孔62的开口边缘向电动机30 侧突出形成有汇流条罩壁63(相当于本发明的"电路罩壁")。并由汇流条罩壁63从上方 及侧方覆盖并保护汇流条27U、27V、27W。 如图5所示,环状侧壁61是汇流条64内外贯穿第三侧壁部613的树脂的注塑成形品,从第三侧壁部613的外表面,突出形成有方筒状的连接器筒壁67,该连接器筒壁67包 围汇流条64中突出于环状侧壁61外侧的部分的周围。另外,汇流条64中突出于环状侧壁 61(第三侧壁部613)内侧的端部,与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20连接。而且,在汇流条64,连 接器连接有从蓄电池BT延伸的未图示的电力电缆。 在构成环状侧壁61的各侧壁部611、612、613、614彼此交叉的部分,分别贯穿形成 有固定孔66,通过将贯穿这些固定孔66的螺栓(未图示)紧固于在控制箱固定面51形成 的阴螺纹孔52 (参照图8)中,从而将环状侧壁61固定于控制箱固定面51 (齿轮壳体40及 固定辅助板50)。 以上是关于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0的构成的说明,接下来,对将电动
机驱动控制装置20组装于齿轮壳体40的顺序进行说明。首先,在图8所示的状态下,在将
逆变电路基板22螺旋固定于控制箱固定面51的同时,安装环形线圈TC1。 接下来,将从逆变电路基板22突出的汇流条27U、27V、27W分别螺固于电动机30
的端子接口 31U、31V、31W。在该时刻汇流条27U、27V、27W露出于外部。 接下来,将控制箱60中的环状侧壁61紧贴于控制箱固定面51并螺旋固定。于是
汇流条27U、27V、27W被与环状侧壁61 —体地形成的汇流条罩壁63从上方及侧方覆盖(图
7的状态)。 然后,将控制电路基板21与逆变电路基板22重叠安装。即,将控制电路基板21载 置于从控制箱固定面51竖起的多个支柱48的顶端部,并螺旋固定。此时端子插销组46P、 28P插入控制电路基板21的插销插孔而电连接。 最后,安装罩体70来封堵环状侧壁61的上端开口 61A。以上是向齿轮壳体40安 装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20的顺序。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IO,将逆变电路基板22及 控制电路基板21容纳于控制箱60而构成的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20,由于与形成于转向轴 11的轴向一端部的控制箱固定面51重叠设置,因此能够将电动机30向轴向的突出抑制得 比以往小。 另外,由于将控制箱固定面51的大小作成容纳在四边形SQ1内,该四边形SQ1是, 在从转向轴11的轴向所见的齿轮壳体40的俯视图(例如图8)上可重叠设定的四边形中, 具有与蜗杆齿轮19的旋转轴平行的一对纵边SY1、 SY2,和与这对纵边SY1、 SY2正交的一 对横边SX1、 SX2构成的四条边,蜗杆齿轮容纳部41及蜗轮容纳部42分别内切于这四条边 SY1、SY2、SX1、SX2的最小四边形,因此与从转向轴11的轴向观察以往的齿轮壳体时的大小 相比,控制箱固定面51的不会变得非常大。因此,在车辆81的搭载性方面不会造成不利。
另外,由于将逆变电路基板22作成金属基板,并且以面抵接的状态固定于控制箱 固定面51,因此能够使逆变电路基板22产生的热有效地释放到齿轮壳体40及固定辅助板 50。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 术范围内,此外,除下述以外在不脱离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来实施。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用铝钣金制构成的罩体70的外围侧壁72覆盖树脂制的 环状侧壁61的外侧,然而也可以用具有遮断噪声效果的树脂构成环状侧壁61本身。由此, 能够取消罩体70中的外围侧壁72而只由顶壁71构成,从而能够实现轻量化。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将控制箱固定面51形成于齿轮壳体40中转向轴11的 轴向的转向盘88侧,然而也可以将控制箱固定面51配置在转向盘88的相反侧(小齿轮86 侧)。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控制箱60是覆盖控制箱固定面51中蜗杆齿轮容纳部41 侧的区域整体、和蜗轮容纳部42侧的区域的一部分的构造,然而也可以是只覆盖蜗杆齿轮 容纳部41侧的区域,或覆盖控制箱固定面51的全部面的构造。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蜗杆齿轮容纳部41 一体地形成有平板状的板90,然而 也可以取消该板90进行轻量化(参照图10、图11)。
权利要求
一种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包括旋转轴,其与车辆的转向盘一体旋转;蜗轮减速机构,其设置在上述旋转轴中间且由蜗轮和与该蜗轮啮合的蜗杆齿轮构成;机构壳体,是在覆盖上述蜗轮的第一壳体部的侧部一体地形成覆盖上述蜗杆齿轮的第二壳体部而成;交流电动机,其配置在上述蜗杆齿轮的同轴上且固定于上述第二壳体部的一端部,驱动上述蜗杆齿轮;电动机驱动控制电路,其包括与上述交流电动机的动力线连接的开关逆变电路,对上述交流电动机进行驱动控制;容纳上述电动机驱动控制电路的控制箱,其中,上述机构壳体,在上述机构壳体的上述旋转轴的轴向的一端部,具有固定上述控制箱的控制箱固定面,在重叠于从上述旋转轴的轴向所见的上述机构壳体的俯视图上可设定四边形,该四边形具有由与上述蜗杆齿轮的旋转轴平行的一对纵边和与这对纵边正交的一对横边构成的四条边,上述控制箱固定面的大小是容纳在上述第一壳体部或上述第二壳体部分别内切于上述四条边的最小的四边形中的大小,上述控制箱包括环状侧壁,其是从上述控制箱固定面竖起并且闭合的环状构造;顶壁,其封堵上述环状侧壁中远离上述控制箱固定面侧的端部开口,其中,安装有上述开关逆变电路的逆变电路基板,以与上述控制箱固定面重叠的状态被固定。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其中, 上述机构壳体具有从上述控制箱固定面竖起的多个支柱,将控制电路基板固定在上述多个支柱的顶端部,并保持在使其从上述控制箱固定面浮 起的状态,其中控制电路基板安装有用于对上述开关逆变电路的开关元件进行导通截止控 制的控制电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其中, 上述控制电路基板,具有微型计算机,上述微型计算机和上述逆变电路基板的上述开关元件,在上述控制电路基板与上述逆 变电路基板的对置方向错开配置。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其中, 上述环状侧壁具备第一侧壁部,其在上述控制箱固定面的上述第二壳体部侧的区域中沿着在上述第二壳 体部的长边方向延伸的外缘部延伸;第二侧壁部,其从上述第一侧壁部中上述交流电动机侧的端部起以直角弯曲而成; 第三侧壁部,其从上述第一侧壁部中远离上述交流电动机侧的端部起以直角弯曲而成;第四侧壁部,其连接在上述第二侧壁部和上述第三侧壁部的端部间并且至少一部分配 置在上述控制箱固定面的上述第一壳体部侧区域。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其中,使上述逆变电路基板的一个角部,与上述环状侧壁中上述第一侧壁部与上述第二侧壁 部交叉的角部内侧耦合配置,在上述第二侧壁部形成电路插通孔,用于使连接上述交流电动机和上述逆变电路基板 之间的电路穿过,具备从上述电路插通孔的开口边缘延伸到上述交流电动机侧,覆盖上述电路的电路罩壁。
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其中,上述第二侧壁部为,从上述第一侧壁部起以直角弯曲,并延伸到超过上述第一壳体部 侧区域中的上述旋转轴的位置,上述第四侧壁部为,隔着上述第一侧壁部,经过与上述旋转轴的相反侧,连接上述第二 侧壁部和上述第三侧壁部之间的构造,将上述控制电路基板或上述逆变电路基板,作成沿着上述第一侧壁部和第二侧壁部延 伸的L字形状。
7.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其中,将从上述控制箱固定面突出并从侧方覆盖上述旋转轴的中间部的轴中间包围壁,配置 在上述环状侧壁的内侧,并在上述顶壁形成有使上述旋转轴贯穿的轴贯穿孔。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其中, 上述环状侧壁,是树脂的成型品,被固定于上述机构壳体。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其中, 上述环状侧壁,是汇流条贯穿内外的树脂的注塑成形品,具备从上述环状侧壁的外表面突出并包围上述汇流条周围的连接器筒壁,上述汇流条,在上述环状侧壁的内侧与上述电动机驱动控制电路连接。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其中, 上述机构壳体和上述控制箱均由导电性部件构成,在上述控制箱的内部和外部之间阻断噪声。
11. 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其中,上述逆变电路基板 是金属基板。
全文摘要
在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将逆变电路基板及控制电路基板容纳于控制箱而构成的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与形成于转向轴的轴向一端部的控制箱固定面重叠设置,因此能够将电动机向轴向的突出抑制得比以往小。另外,由于将逆变电路基板作成金属基板,并且以面抵接的状态固定于控制箱固定面,因此能够使逆变电路基板产生的热有效地释放到齿轮壳体及固定辅助板。
文档编号B62D5/04GK101722982SQ20091020724
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4日
发明者丹羽智宏, 山口茂利 申请人:株式会社捷太格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