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摩托车避震器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摩托车避震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摩托车避震器结构,特别是关于一种可达到降低避震器产生共 振音的结构。
背景技术:
为适应不平整的路况及坑洞,一般摩托车均会借由装设避震器来降低车身的晃动 及跳动,以避免摩托车相关构件不因震动而导致损伤,并且可增加乘客乘坐的舒适性,而不 论避震器的外观型态为何,弹簧是为主要的避震元件之一,利用弹簧受力后的伸缩变形量, 来吸收行驶中摩托车的震动。而现有的避震器1,请参阅图1所示,该避震器1包含有一上座11,该上座11向下 结合有一作动杆12,该作动杆12套设有一阻尼13,该阻尼13下方设有一下座14,其中,于 上座11与下座14之间设有一弹簧15,该弹簧15,该弹簧15依簧圈间距的疏密程度区分为 密部151及疏部152。该避震器1于实施时,是将上座11以上连结部111固设于摩托车的车架上,而下 座14则以下连结部141固设于动力单元上,当避震器1受到承载力时,借由弹簧15的密端 151及疏端152,可有效的吸收因路况冲击所产生的振动力,借此,来有效达到骑乘时的舒 适性以及避免摩托车相关零件因震动产生损坏的目的。现有的避震器1借由上述的构造,虽然可有效达到吸震及避震的目的,由于动力 单元于运转时,会使弹簧15会产生震动,而弹簧15的簧圈间因有足够的空间,因此避震器 1不会产生拍打音,然而,当摩托车有负载且行经不平整的路面而造成冲击时,因弹簧15的 簧圈空隙变少,因此弹簧15的密部151的簧圈会有上、下簧圈拍打的现象,加上动力单元运 转所造成弹簧15的震动,此时,弹簧15会因此产生音叉效应,进而造成噪音的产生。有鉴于现有的避震器具有上述的缺点,所以,要如何开发出一可降低共振音的避 震器结构,实为目前摩托车制造业者所亟待克服的课题。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的避震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托车避震器结构。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避震器结构,该避震器至少包括有一 上座、一下座、一阻尼及一弹簧,该上座具有一上连结部可与车架结合,而下座则设有一下 连结座可与动力单元结合,于阻尼的中央设有一作动杆,该弹簧依簧圈间距的疏密程度区 分为密部及疏部,其中,该阻尼上套设有一支撑件,该支撑件周围设有数个凸部,且该凸部 是与弹簧簧圈的内侧面略为接触,借此,该避震器的作动杆受负载而作动时,该弹簧可沿着 凸部滑动,而达到消除弹簧因动力单元运转而发出共振噪音的功效。
图1是现有避震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避震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发明避震器安装实施例。图4是本发明避震器支撑件的侧视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避震器支撑件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避震器支撑件另一剖面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避震器支撑件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避震器支撑件又一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避震器支撑件再一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1避震器11上座 111上连结部12作动杆13阻尼14下座I5弹簧151密部152疏部2避震器21上座 211上连结部212螺孔22下座221下连结部 222凸缘23阻尼23a上端部231作动杆 2311螺纹段232支撑件 2321穿孔2322 凸部 2323 凸环24弹簧24a簧圈内侧面241密部242疏部3动力单元M 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能更易于了解本发明的结构及所能达成的功效,兹配合图式说明如后首先,请参阅图2、3所示,本发明的避震器2,至少包括有一上座21、一下座22、一 阻尼23及一弹簧24。上座21,上方具有一上连结部211,该上连结部211可与摩托车的车架连结,上座 21的中央设有一螺孔212。下座22,下端设有一下连结部221,该下连结部221是与摩托车的动力单元3相连结,该下座22上方环设有一凸缘222,于下座22的上方设有一阻尼23。阻尼23,是设置于下座22上,该阻尼23中央设有一作动杆231,该作动杆231上 方设有一螺纹段2311,该螺纹段2311是可与上座21的螺孔212相螺合,其中,该阻尼23的 上端部23a套设有一支撑件232,该支撑件232是由塑胶材质(PP或PE)所制成,并且于中 央设有一穿孔2321,该穿孔2321可供作动杆231穿出,于支撑件232的周围设有数个凸部 2322,该凸部2322是为纵向的圆弧状。弹簧24,是可套设于阻尼23上,且弹簧24依簧圈间距的疏密程度区分为密部241 及疏部242,其中,该弹簧24簧圈的内侧面24a是与支撑件232的凸部2322相配合,并是略为接触。次请参阅图4所示,本发明于实施时,是将支撑件232套设于阻尼23的顶端,并将 弹簧24套设于阻尼23的外侧,接着将作动杆231的螺纹段2311与一螺帽M及上座21的 螺孔212螺设结合,借此,弹簧24可被限制于上座21与下座22的凸缘222之间,当动力单 元3运转时,由于该支撑件232的凸部2322是与弹簧24簧圈的内侧面24a略为接触,如图 5所示,因此,当摩托车的动力单元3运作时,可以减少避震器2的弹簧24的震动量,借此 当摩托车有负载且行经不平整的路面而造成冲击时,由于该弹簧24可沿着支撑件232的凸 部2322作直下的滑动,进而当摩托车行经恶劣地形时,弹簧24的密部241的簧圈有上、下 间的拍打时,即可借由支撑件232的凸部2322来吸收动力单元3所造成弹簧24的震动、以 及弹簧24上、下簧圈拍打的共振,借此可以消除弹簧24因上述共振所发出的共振噪音。再请参阅图6、7所示,本发明的支撑件232于实施时,该支撑件232的断面形状是 可为具有圆弧面的多边形断面,如图6所示,或是椭圆形的断面,如图7所示,借此,可令支 撑件232与弹簧24的内侧面24a略为接触,并使弹簧24可支撑件232的外缘做滑移的动 作。又请参阅图8所示,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该支撑件232是套设于上座21的下方, 并延伸至阻尼23的上端部23a,且支撑件232的外部设有数个凸部2322,该凸部2322与弹 簧24的内侧面24a略为接触,该支撑件232于上座21的下方环设有一凸环2323,该凸环 2323可供弹簧24的最上端予以抵靠。请再参阅图9所示,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该支撑件232亦可设置于下座22的上 方,并延伸至阻尼23的上端部23a,且支撑件232的凸部同样与弹簧24的内侧面24a略为 接触,借此,因此,当摩托车的动力单元3运作时,可以减少避震器2的弹簧24的震动量,借 此当摩托车有负载且行经不平整的路面而造成冲击时,由于该弹簧24可沿着支撑件232的 凸部2322作直下的滑动,进而当摩托车行经恶劣地形时,弹簧24的密部241的簧圈有上、 下间的拍打时,即可借由支撑件232的凸部2322来吸收动力单元3所造成弹簧24的震动, 及弹簧24上、下簧圈拍打的共振,借此可以消除弹簧24因上述共振所发出的共振噪音。本发明的功效在于,借由于避震器2的阻尼23上设置一支撑件232,并于该支撑 件232的周围设有数个凸部2322,该凸部2322是与弹簧24的内侧面24a略为接触,借此, 因此,当摩托车的动力单元3运作时,可以减少避震器2的弹簧24的震动量,借此当摩托车 有负载且行经不平整的路面而造成冲击时,由于该弹簧24可沿着支撑件232的凸部2322 作直下的滑动,进而当摩托车行经恶劣地形时,弹簧24的密部241的簧圈有上、下间的拍打 时,即可借由支撑件232的凸部2322来吸收动力单元3所造成弹簧24的震动,及弹簧24 上、下簧圈拍打的共振,借此可以消除弹簧24因上述共振所发出的共振噪音。综上所述,本发明借由上述的摩托车避震器结构,确实能达到所诉求的目的及功 效。
权利要求
一种摩托车避震器结构,该避震器至少包括有一上座、一下座、一阻尼及一弹簧,该上座具有一上连结部可与车架结合,而下座则设有一下连结座可与动力单元结合,于阻尼的中央设有一作动杆,该弹簧依簧圈间距的疏密程度区分为密部及疏部,其特征在于该阻尼上套设有一支撑件,该支撑件周围设有凸部,该凸部与弹簧簧圈的内侧面略为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避震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套设于阻尼的上端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避震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的凸部为纵向的圆 弧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避震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的断面形状为具有 圆角的多边形型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避震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的断面形状为椭圆 形的型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避震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套设于上座的下方, 并延伸至阻尼的上端部。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避震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设置于下座的上方, 并延伸至阻尼的上端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避震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设有一凸环,且该凸 环可供弹簧予以抵靠。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避震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凸部为数个。
全文摘要
一种摩托车避震器结构,该避震器至少包括有一上座、一下座、一阻尼及一弹簧,该上座具有一上连结部可与车架结合,而下座则设有一下连结座可与动力单元结合,于阻尼的中央设有一作动杆,该弹簧依簧圈间距的疏密程度区分为密部及疏部,其中,该阻尼上套设有一支撑件,该支撑件周围设有数个凸部,且该凸部是与弹簧簧圈的内侧面略为接触,借此,该避震器的作动杆受负载而作动时,该弹簧可沿着凸部滑动,而达到消除弹簧因动力单元运转而发出共振噪音的功效。
文档编号B62K25/04GK101875386SQ20091013229
公开日2010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30日
发明者傅任辉, 陈玉坤 申请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