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汽车车身的下部框架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车身的下部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及科技的迅速发展,对汽车的人性化要求也越来载高,特别是对驾乘人 员的保护越來越受到重视。目甜,公认的汽车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能的理念是在汽车发生 前碰撞事故时,要最大限度地保护车内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并确保车内驾乘人员的有效 生存空间。因此,要求汽车结构设计要有良好的前舱碰撞吸能效果,即要尽量减少碰撞过 程中驾驶室的变形。经过检索,中国专利公报公开了一些车辆车身结构,这些结构在对驾 乘人员的保护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仍未能很理想地解决前舱碰撞吸能效果,其主 要问题是,现有的车身下部框架结构一般都采用钣金冲压件焊接而成,例如,现有的一种 车身下部框架结构包括有各为一对的前纵梁、前底板纵梁、前纵梁后部及门槛连接板,前 纵梁后部连接于前纵梁及前底板纵梁。上述结构中一对甜纵梁后部均呈"Z"字形,在发 生前碰撞过程中,此"Z"字形结构区域非常容易发生溃散,从而导致驾驶室的严重变形, 威胁驾乘人员的生存空间;并且,由于此处结构的溃散,致使前纵梁结构吸能区域不能充 分吸收前碰撞所产生的能量,从而致使驾乘人员在碰撞过程中受到巨大的撞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前纵梁后部"Z"字形结构区域非常容易发生溃散的 问题,并针对性提供一种汽车车身下部框架结构,该结构在汽车发生意外碰撞时,能有效 的分散碰撞力,并将碰撞力传导给汽车框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汽车车身的下部框架结构,包括有均为 一对的前纵梁、前底板纵梁、前纵梁后部及门槛连接板,前纵梁后部连接于前纵梁及前底 板纵梁之间,每一门槛连接板分别与一前纵梁后部的外侧连接,在两前纵梁后部之间连接 有横梁,在每一相连的前纵梁后部及门槛连接板之间连接有一加强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每一相连的前纵梁后部及门槛连接板之间连接一加强 板,在发生正面碰撞时,通过加强板可支撑所产生的对驾驶室的冲击力,分散从前纵梁传 向前底板纵梁的碰撞力,并将冲击所产生的能量通过门槛连接板传导车身框架,使前纵梁 吸能区域发生充分变形、从而最大限度的吸收前碰撞所产生的能量,以有效的减小驾驶室 的变形及降低驾乘人员的减速度,减小对驾乘人员的伤害值。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可靠,与现有技术相比,安全性大大提高。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
现有汽车车身的下部框架结构,包括有一对前纵梁l、前底板纵梁2、 Z字型的前纵梁 后部3及门槛连接板5,前纵梁后部3连接于前纵梁1及前底板纵梁2之间,在两前纵梁. 后部3之间连接有横梁6,每一门槛连接板5分别与一前纵梁后部3的外侧连接。上述框 架结构在前纵梁1受到正面碰撞时,Z字型的前纵梁后部3非常容易发生溃散,由于此处 结构的溃散,致使前纵梁结构吸能区域不能充分吸收前碰撞所产生的能量,从而致使驾乘 人员在碰撞过程中受到巨大的撞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车身的下部框架结构,在上述已有的汽车车身的下部框架结构 的基础上,在每一相连的前纵梁后部3及门槛连接板5之间连接有一加强板4,加强板4 为由板材弯折成的框架结构。通过焊接的方式,加强板4的底部与前纵梁后部3的上端连 接,加强板4的前端及后端分别与横梁6及门槛连接板5的前端连接。另外,加强板4的 外形轮廓近似于三角形,加强板4与前纵梁后部3、横梁6及门槛连接板5之间相互连接 部位的轮廓彼此吻合。
图2所示框架结构在前纵梁1受到正面碰撞时,如图中箭头所示,通过加强板4即能 支撑所产生的对驾驶室的冲击力,又能通过加强板4将一部分碰撞力传递给门槛连接板5, 分散从前纵梁1传向前底板纵梁2的碰撞力,并使冲击所产生的能量通过门槛连接板5传 导给车身框架,从而保证前纵梁l吸能区域发生充分变形、最大限度的吸收前碰撞所产生 的能量,以有效的减小驾驶室的变形及降低驾乘人员的减速度,减小对驾乘人员的伤害值。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车身的下部框架结构,包括一对前纵梁(1)、前底板纵梁(2)、前纵梁后部(3)及门槛连接板(5),前纵梁后部(3)连接于前纵梁(1)及前底板纵梁(2)之间,每一门槛连接板(5)分别与一前纵梁后部(3)的外侧连接,在两前纵梁后部(3)之间连接有横梁(6),其特征在于在每一相连的前纵梁后部(3)及门槛连接板(5)之间连接有一加强板(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的下部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板(4) 为由板材弯折成的框架结构,加强板(4)的底部与前纵梁后部(3)的上端连接,加强板(4)的前端及后端分别与横梁(6)及门槛连接板(5)的前端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汽车车身的下部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加强板(4)的外 形轮廓呈三角形,加强板(4)与前纵梁后部(3)、横梁(6)及门槛连接板(5)之间相 互连接部位的轮廓彼此吻合。
专利摘要汽车车身的下部框架结构,包括一对前纵梁(1)、前底板纵梁(2)、前纵梁后部(3)及门槛连接板(5),前纵梁后部连接于前纵梁及前底板纵梁之间,每一门槛连接板分别与一前纵梁后部的外侧连接,在两前纵梁后部之间连接有横梁(6),其特征在于在每一相连的前纵梁后部及门槛连接板之间连接有一加强板(4)。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可靠,它在受到正面碰撞时,可保证前纵梁吸能区域发生充分变形,从而最大限度的吸收前碰撞所产生的能量,以有效的减小驾驶室的变形及降低驾乘人员的减速度,减小对驾乘人员的伤害值。
文档编号B62D23/00GK201165250SQ200720030728
公开日2008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12日
发明者程 李, 王勤新, 胡群林, 解保新, 陈晓锋 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