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床式婴儿车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4102807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吊床式婴儿车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为了散步或购物等将婴幼儿带出到户外时使用的婴儿车,特别是把婴幼儿乘坐的座位吊设于婴儿车主体上的吊床式婴儿车。
背景技术
这种吊床式婴儿车在婴儿车主体的手推杆及左右连杆(连接前脚与后脚的左右杆)上装座位。更具体来说,在手推杆的左右手柄管上安装座位靠背部,座位的座部装在左右连杆上。并且,座位的座部由相互连接左右连杆状设置的撑杆支撑着其下面。
在上述吊床式婴儿车中,在用上述撑杆支撑座位的座部的情况下,座位的座部会以撑杆为中心前后摆动。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吊床式婴儿车中一般在左右连杆上还设置有支撑带,与撑杆一起支撑座位的下面,以防止座位座部摆动。
另外,对现有技术中的吊床式婴儿车来说,还提案有能变更装在婴儿车主体上的座位靠背部(背对应部及头托)倾斜角度的婴儿车。即,建议婴儿车在手推杆左右手柄管上设置有倾斜角度变更用带,对应着座位靠背部中的婴儿背面,用于支撑背对应部,通过调节该倾斜角度变更用带的长度就能变更背对应部的倾斜角度。另外,在这种吊床式婴儿车中,在手推杆的左右手柄管上还设置有长度一定的头托支撑带,用于支撑对应着座位靠背部中的婴儿头部的头托(与背对应部上缘连接的部分);调节倾斜角度变更用带长度使背对应部倾斜角度变小时,与背对应部相对的头托就能变成升起状态。
现有技术中的吊床式婴儿车中,已知的构成结构还包括婴幼儿乘用座位由装在婴儿车主体上的底座和放置在底座上的可装卸座构成的结构。其中,底座具有底部座部和底部背部,可装卸座具有座部和靠背部,底部座部支撑着可装卸座的座部,底部背部支撑着可装卸座的靠背部。在这种结构中,构成婴幼儿乘用座位的底座和可装卸座在婴儿车主体上按顺序配置,一般来说,底座是用厚的合成树脂材料制成的,可装卸座是用薄的合成树脂材料制成的。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对现有技术中的吊床式婴儿车来说,利用设置在左右连杆间的撑杆和支撑带支撑座位的座部下面,能防止座位座部摆动。但这种吊床式婴儿车在婴儿车主体为折叠状(为三层折叠等)时,支撑带会妨碍婴儿车主体各部分的移动(折弯动作),存在的问题是,为把婴儿车变成折叠状,必须要有较大的操作力。虽然这个问题可能通过把支撑带设长来解决,但这样存在的问题是使用婴儿车时不能完全支撑座部,婴幼儿乘用座位时座位后部会下沉较多。
另外,对现有技术中的吊床式婴儿车来说,利用设置在手推杆左右手柄管上的倾斜角度变更用带及头托支撑带,调节倾斜角度变更用带长度使背对应部的倾斜角度变小的同时,与背对应部相应的头托会成升起状态,从而能保护乘坐在座位上的婴幼儿的头部。但是,对这种吊床式婴儿车来说,由于倾斜角度变更用带及头托支撑带是作为不同部件设置在手推杆左右手柄管上的,因此,存在问题是把这些部件缝制到座位靠背部(背对应部及头托)要花费时间等。
此外,对现有技术中的吊床式婴儿车来说,因座位(特别是底座)是由厚合成树脂制成的,所以,存在通气性差的问题和乘坐在座位上的婴幼儿易于出汗的问题。
本发明是考虑了这些问题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的敞蓬式婴儿车能提高座位座部的稳定性,同时,在把婴儿车主体变成折叠(为三层折叠等)时容易进行操作。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的敞蓬式婴儿车使用比先有技术更少的部件就能够选择性地变更座的背对应部和头托的倾斜角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的吊床式婴儿车非常能提高座位(特别是底座)的通气性,具有能解决婴幼儿出汗问题的效果。
作为第一特征,本发明提供的吊床式婴儿车是把婴幼儿乘坐用座位吊设在婴儿车主体上的吊床式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具有婴儿车主体、装配在前述婴儿车主体上且有座部的座位、设置在前述婴儿车主体与前述座位之间的吊带;前述婴儿车主体具有分别装配前轮的左右一对前脚、分别装配后轮的左右一对后脚、把前述各前脚和各后脚分别连接的左右一对连杆、用于把力传递给前述各前脚和前述各后脚的手推杆;前述座位安装在前述婴儿车主体的前述手推杆与前述各连杆上;前述吊带以把前述座位的前述座部吊起到上方的方式设置在前述婴儿车主体的前述手推杆与前述座位的前述座部之间。
另外,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一个特征中,优选前述婴儿车主体还具有撑杆,该撑杆设置成能把前述连杆相互连接起来的方式,且支撑着前述座位的前述座部下面中央部;并且,前述吊带以把前述撑杆支撑的前述座位之前述座部下面后部吊起到上方的方式设置在前述婴儿车主体的前述手推杆与前述座位的前述座部下面后部之间。另外,优选婴儿车主体的前述手推杆具有与前述各连杆相对应的的左右一对手柄管;前述吊带具有一对带片,所述带片设置在前述手推杆的前述手柄管与前述座位的前述座部后部下面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特征,因把吊带设置在婴儿车主体的手推杆与座位的座部之间,从而吊起支撑着被装配在婴儿车主体上的座位座部,所以能防止座位座部以婴儿车主体的撑杆等为中心进行摆动和前后移动,能提高座位座部的稳定性。另外,即使在婴儿车主体为折叠状态(为三层折叠等)时,支撑带也不会妨碍婴儿车主体各构件的移动(折弯作动),并且容易操作把婴儿车主体变成折叠状态(为三层折叠等)。
作为第二个特征,本发明提供的吊床式婴儿车是把婴幼儿乘坐用座位吊设在婴儿车主体上的吊床式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具有婴儿车主体、装配在前述婴儿车主体上的座位和倾斜变更机构;所述座位具有座部、连接到该座部且可起伏的背对应部、连接到该背对应部上缘且可起伏的头托;前述倾斜变更机构变更前述座位的前述背对应部和前述头托的倾斜角度;前述倾斜变更机构具有头托支撑带和倾斜角度变更用带;头托支撑带支撑着前述座位的前述头托;倾斜角度变更用带支撑着与前述婴儿车主体对应的前述座位的前述背对应部,且通过调节其长度来变更与前述婴儿车主体相对的前述背对应部的倾斜角度;前述倾斜角度变更用带和前述头托支撑带形成一体。
另外,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二个特征中,优选前述婴儿车主体具有分别装配前轮的左右一对前脚、分别装配后轮的左右一对后脚、与前述左右一对前脚和后脚相对应的左右一对手柄管,该左右一对手柄管是用于把力传递给前述各前脚和前述各后脚的手推杆;前述倾斜变更机构的前述头托支撑带以横穿过前述座位的前述头托上的方式伸展在前述手推杆的前述左右一对手柄管之间;前述倾斜角度变更用带作为延伸部延长前述头托支撑带两端。另外,优选前述座位的前述背对应部具有左右一对筒状开口部,用于插入前述倾斜角度变更用带;从前述各筒状开口部中的前述背对应部里面侧中央部形成的穴孔拉出前述倾斜角度变更用带,就能调节其长度。此外,优选前述倾斜角度变更用带把构成前述座位的前述背对应部的材料缝制在规定位置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特征,由于支撑座位头托的头托支撑带和相对婴儿车主体对座位背对应部的倾斜角度进行变更的倾斜角度变更用带形成一体,所以能减少零部件个数,因此,能减少缝制时间等。
作为第三个特征,本发明提供的婴儿车是把婴幼儿乘坐用座位吊设在婴儿车主体上的吊床式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具有婴儿车主体和装配在前述婴儿车主体上的座位;前述座位具有放置在前述婴儿车主体上的底座和在该底座上的可装卸座;前述底座至少一部分是网眼结构体。
另外,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三个特征中,优选前述底座的网眼结构体是用合成树脂制成的,且具有通气孔的孔径平均为3.5mm。另外,优选前述底座具有底部座部及底部背部,其中底部背部是网眼结构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特征,因在婴儿车主体上装配的座位中的可装卸座放置的底部座位至少一部分是网眼体构成的,所以,能极大提高座位的通气性,所以,乘坐在座位上的婴幼儿不易出汗。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吊床式婴儿车基本构成的局部剖开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婴儿车主要部分从背面(座位后方)观看状态的放大斜视图;图3是表示图1及图2所示婴儿车三折状态时吊带状态的视图;图4是表示与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吊床式婴儿车相比较的一般婴儿车基本构成的局部剖开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图4所示婴儿车三折状态时支撑带状态的视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吊床式婴儿车基本构成侧视图,是表示座位背对应部立起状态(倾斜角度变大状态)的示图;图7是表示图6所示婴儿车座位背对应部从背面(座位后方)观看状态的放大斜视图;图8是表示图6所示婴儿车中座位背对应部倒伏状态(倾斜角度变小状态)的视图;图9是表示与图6至图8所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吊床式婴儿车相比较的一般婴儿车基本构成的局部透视图;是表示座位背对应部立起状态(倾斜角度变大状态)的视图;图10是表示图9所示婴儿车座位背对应部从背面(座位后方)观看状态的放大斜视图;图11是表示图9所示婴儿车中座位背对应部倒伏状态(倾斜角度变小状态)的视图;图12是表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方式中吊床式婴儿车基本构成斜视图;图13是表示图12所示婴儿车中所用座位(底座)细节的斜视图;图14是表示图12及图1 3所示婴儿车所用可装卸座的斜视图;图15是表示图12所示婴儿车折叠状态的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种实施方式首先,参照图1至图5对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吊床式婴儿车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婴儿车10是把婴幼儿乘坐用座位吊设在婴儿车主体上的吊床式婴儿车,具有装配双轮式前轮11的左右一对前脚12、装配双轮式后轮13的左右一对后脚14、弯曲成近倒U字状的手推杆15、左右一对臂架16、横挂在各臂架16间的护栏17;由这些部件构成婴儿车主体10a。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手推杆15是用于把力传递给左右前脚12及左右后脚14以使婴儿车10a主体向前方及后方移动的部件,具有左右一对手柄管18。在手推杆15的左右手柄管18下端附近分别用枢轴连接着各臂架16的一端,各臂架16的另一端用枢轴与左右前脚12的各顶端相连。另外,左右后脚14的各顶端也用枢轴与各臂架16的中间部相连,在各后脚14的中间部用枢轴连接着被弯曲成[ㄑ]字状的托架19的一端。并且,把各托架19的中间部与手推杆15的各手柄管18下端分别用枢轴相连,在婴儿车10的展开状态下,托架19上端部形成的配合部与可在各手柄管18下端滑动枢轴连接的锁定部件20相配合,就能维持这种展开状态。
另一方面,左右前脚12用设置有足垫20a的前连杆21连接,左右后脚14用后连杆22连接。另外,在一方前脚12与一方后脚14间以及另一方前脚12与另一方后脚14间分别由左右一对连杆23连接。
即,在各前脚12中间部枢轴连接着各连杆23前端,各连杆23的后端与托架19一起用枢轴连接到各手柄管18的下端。此外,左右连杆23中间部用在左右方向伸展的撑杆24相互连接。
另外,手推杆15的左右手柄管18上安装着用于装配蓬39的管状蓬装具31。在分别连接左右前脚12和左右后脚14的左右连杆23上还安装有框篮40。
此外,在这种结构构成的婴儿车主体10a中,手推杆15的各手柄管18下端设置的锁定部件20通过与托架19上端形成的配合部相配合,就能把婴儿车10保持成可使用的展开状态。
另一方面,在这种状态下,操作设置于手推杆15上的操作装置25,就能解除上述锁定部件20和托架19间的配合。这样,臂架16和连杆23就能相对手推杆15的各手柄管18以各枢轴点为中心向上方摆动,前脚12和后脚14摆动成近平行状态。这样,把婴儿车10折叠便于携带。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对婴儿车10a来说,手推杆15、前连杆21、后连杆22及撑杆24能在二个相同垂直面内的各中间部的二个位置利用接头15a、21a、22a、24a折叠。因此,上述前脚12及后脚14成平行状折叠后,一旦使手推杆15的左右手柄管18移动到前方,手推杆15、前连杆21、后连杆22及撑杆24就能在各接头15a、21a、22a、24a的位置向前方折叠成〖コ〗字状,就能把婴儿车10折叠成三折状态。
不过,在这种结构构成的婴儿车主体10a中,在手推杆15的左右手柄管18及左右连杆23上,安装有婴幼儿乘坐用座位26。具体来说,婴幼儿用座位26的靠背部26a两侧部安装在左右手柄管18上,座部26b的两侧部安装在左右连杆23上,吊设成所谓的到悬挂状态。另外,在这种状态下,座位26的座部26b由其下面中央部的撑杆24来支撑。
一般来说,在这种吊床式婴儿车10中,因座位26的座部26b内内装有片状芯材,所以,座部26b稳定,不会在左右方向上移动。不过,由于座位26的座部26b在左右方向上只由伸展的一个撑杆24支撑,因座部26b的前部及后部会以撑杆2 4为中心上下摆动,存在的问题是其前部及后部的稳定性极差。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如图4所示,提案有婴儿车10’,在中间部连接有撑杆24的左右连杆23中,在撑杆24后方还设置有支撑带27,由该支撑带27与撑杆24支撑座位26的座部26b,从而能防止座位26的座部26b摆动。
但是,对这种现有技术中的婴儿车10’来说,在三折婴儿车主体10a’状态时,如图4及图5所示,由于由撑杆24及前连杆21推压着座位26移动到后方,支撑带27阻挡婴儿车主体10a’各部件的移动(折弯作动),所以存在的问题是要把婴儿车主体10a’变成三折状态就必须花费较大操作力。另外,这个问题虽然可能通过把支撑带27设长来相应解决,但在种情况下,存在的问题是婴儿车10使用时不能确实支撑座位26的座部26b,婴幼儿乘坐时,座部26b后部下沉较多等。
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是考虑了这些问题后研发的,如图1所示,在座位26的座部26b下面后部缝上二条吊带(左右一对带片)30的下端(参照图2中的标号30a)。并且把各吊带30上端分别固定在手推杆15的左右手柄管18上,使吊带30设置在手推杆15的各手柄管18与座位26的座部26b后部下面之间。
另外,对图1所示的婴儿车10来说,展开婴儿车主体10a使用时,使婴儿车10a装配的座位26吊设在左右连杆23上,同时,其座位26b下面中央部由左右方向伸展的撑杆24来支撑。并且,把座位26的座部26b下面后部用吊带30吊升到上方,与撑杆24的支撑互相辅助能有效地防止座位26座部26b的摆动。
另一方面,在要把婴儿车10a折叠成二折状态的情况下,由于左右连杆23以与手推杆15的左右手柄管18的枢轴点为中心移动到上方,如图2所示,对于吊带30来说,安装到座位26座部26b的位置与安装到手柄管18的位置间的距离变短,结果吊带30松驰。因此,随后在婴儿车主体10a三折状态时,吊带30不会阻挡各构件的移动(三折作动),能容易地进行把婴儿车主体10a’变成三折状态的操作。
第二种实施方式下面,参照图6至图11对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吊床式婴儿车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的婴儿车110是是把婴幼儿乘坐用座位吊设在婴儿车主体上的吊床式婴儿车,具有装配双轮式前轮111的左右一对前脚112、装配双轮式后轮113的左右一对后脚114、弯曲成近倒U字状的手推杆115、左右一对臂架116、横挂在各臂架116间的护栏119;由这些部件构成婴儿车主体110a。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手推杆115是用于把力传递给左右前脚112及左右后脚114以使婴儿车110a主体向前方及后方移动的部件,具有左右一对手柄管117。在手推杆115的左右手柄管117下端通过各自的托架152枢轴连接着连杆118,各连杆118前端枢轴连接至前脚112上。另外在各连杆118上安装着筐篮151。
在这种结构构成的婴儿车主体110a上装配上座位120。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座位120由底座120a和放置在该底座120a上的可装卸座120b构成。
其中,底座120a具有座部122、连接到该座部122上且成可起伏状的背对应部123、连接到该背对应部123上缘且成可起伏状的头托124。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座部122的两侧部(未示出)安装在连杆118上,背对应部123及头托124的两侧部121装在手推杆115的左右手柄管117上,从而作为整体由婴儿车主体110a支撑底座120a。
这种吊床式婴儿车110必须要能变更背对应部123及头托124的倾斜角度。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护乘坐在座位120上的婴幼儿的头部,把背对应部123的倾斜角度变小时,相对背对应部123的头托124就必须变成能升起的状态。
因此,以现有技术中提案的类型为例,如图9所示,在手推杆115的左右手柄管117上设置支撑背对应部123的倾斜角度变更用带128,通过调节倾斜角度变更用带128的长度,就能变更背对应部123的倾斜角度。
具体来说,如图9所示,在头托124的里面侧装有头托支撑带125,把该头托支撑带125的两端与背对应部123及头托124的两侧部121一起固定在左右手柄管117上。另一方面,如图10所示,在背对应部123的里面侧在其左右部位形成有缝制成筒状的筒状开口部126,在左右筒状开口部126上分别插入有左右倾斜角度变更用带128。其中,在各倾斜角度变更用带128一端安装有与固定在左右手柄管117上的钩(未示出)相配合的扣127。并且,在各倾斜角度变更用带128的另一端缝装有软绳129,把各软绳129从背对应部123里面侧中央部形成的穴孔130中分别拉到外部,在上方把两方的软绳129系在一起,从而就能调节倾斜角度变更用带128的长度。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各倾斜角度变更用带128初期状态如图9所示,背对应部123由倾斜角度变更用带128支撑,背对应部123与头托124成近同一平面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放松各倾斜角度变更用带128的软绳129调节两方软绳129的长度,就能变更背对应部123倾斜角度(倾斜角度)。这时,一旦背对应部123的倾斜角度变小背对应部123整体移动到下方,因头托124由头托支撑带125吊设在手柄管117上,所以,如图11所示,头托124相对背对应部123成升起状态,具有用作保护板的功能,保护乘坐在座位120上入睡婴幼儿的头部。
但是,在这类现有技术的婴儿车110’中,由于利用头托支撑带125与倾斜角度变更用带128变更背对应部123的倾斜角度,同时,与其背对应部123的倾斜角度相应的头托124也要能相对背对应部123成升起状态,就必须要有把安装扣127的倾斜角度变更用带128上的二点、把软绳129连接到倾斜角度变更用带128上二点以及相应于背对应部123倾斜角度使头托124升起的头托支撑带125一点共计五点,缝制到座位120(底座120a)的背对应部123及头托124上,存在的问题是更花费时间等。
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是考虑了这些问题研发的,如图6所示,头托支撑带131与倾斜角度变更用带132形成一体。
即,如图6及图7所示,在头托124里面侧把头托支撑带131缝制成插入状,通过该头托支撑带131把头托124与座位120(底座120a)的背对应部123一起利用其两侧部121连接到左右手柄管117上。从而,头托124由头托支撑带131对着婴儿车婴儿车主体110a进行支撑。
头托支撑带131以穿过头托124的方式在手推杆115的左右手柄管117间左右延伸,作为延长到其两端的延长部形成有倾斜角度变更用带132。倾斜角度变更用带132是相对婴儿车主体110a支撑背对应部123的部件,通过调节其长度就能相对婴儿车主体110a变更背对应部123的倾斜角度。另外,由头托支撑带131和倾斜角度变更用带132构成倾斜变更机构,变更背对应部123和头托124的倾斜角度。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倾斜角度变更用带132如图7所示,具有左右一对带部分132a。倾斜角度变更用带132的各带部分132a以与头托支撑带131一部分相交叉的方式延伸,插入进设置在背对应部123左右的筒状开口部126中,把其先端缝制着的左右软绳133从各筒状开口部126中背对应部123里面侧中央部形成的穴孔130拉出。
在两方软绳133上安装有用于调节软绳133长度的调节部件134,一旦利用调节部件134调节软绳133的长度把倾斜角度变更用带132的长度变短,如图6所示,背对应部123的上部由倾斜角度变更用带132提上,能把其倾斜角度变大的方式变更其状态。这样,背对应部123变成升起状态,背对应部123与头托124成近同一平面的状态。
另一方面,一旦由调节部件134调节软绳133的长度把倾斜角度变更用带132的长度变长时,如图8所示,背对应部123倒伏到后方,其倾斜角度变小就能变更其状态。这时,由于头托124由头托支撑带131吊设到手柄管117上,随着背对应部123倒伏到后方,使头托124变更成相对背对应部123升起的状态。
另外,在上述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倾斜角度变更用带132的一端固定在背对应部123及头托124的两侧部121,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把倾斜角度变更用带132缝制在构成座位120(底座120a)的背对应部123的材料上规定位置处。即,如果把倾斜角度变更用带132的适宜位置缝制在手柄管117上固定部附近的底座120a的材料上,在该缝制位置与手柄管117间倾斜角度变更用带132不伸缩,使其长度调节范围受限,就不会使背对应部123的升起超过一定倾斜角度。
另外,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头托支撑带131和倾斜角度变更用带132除了可以完全由一个部件构成外,也可以由不同部件相互连接作为一个部件形成。
另外,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虽然在座位120的底座120a上安装头托支撑带131和倾斜角度变更用带132,但不言而喻,也可以在座位120中的底座120a与可装卸座121b不分离的情况下,把头托支撑带131及倾斜角度变更用带132直接安装在这种座位的主体上。
第三种实施方式下面,参照图12至图15,对本发明第三种实施方式中的吊床式婴儿车进行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方式中婴儿车210是把婴幼儿乘坐用座位吊设在婴儿车主体上的吊床式婴儿车,具有装配双轮式前轮211的左右一对前脚212、装配双轮式后轮213的左右一对后脚214、弯曲成近倒U字状的手推杆215、左右一对臂架臂架216;由这些部件构成婴儿车主体210a。此外,在安装在左右一对后脚上的双轮式后轮213上安装有制动器213a。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手推杆215是用于把力传递给左右前脚212及左右后脚214以使婴儿车210a主体向前方及后方移动的部件,具有左右一对手柄管217。在手推杆215的左右手柄管217下端附近分别用枢轴连接着各臂架臂架216的一端,各臂架臂架216的另一端用枢轴枢轴连接着左右前脚212的各顶端。另外,左右后脚214的各顶端也用枢轴与各臂架臂架216的中间部相连,在各后脚214的中间部用枢轴连接着被弯曲成〖ㄑ〗字状的托架218的一端。并且,把各托架218的中间部与手推杆215的各手柄管217下端分别用枢轴相连,在婴儿车210的展开状态下,托架218上端部形成配合部与可在各手柄管217下端滑动枢轴连接的锁定部件219相配合,就能维持这种展开状态。
另一方面,左右前脚212用设置有足垫220的前连杆221连接,左右后脚214用后连杆222连接。另外,在一方前脚212与一方后脚214间以及另一方前脚212与另一方后脚214间分别设有各自的连杆(未示出)。
另外,手推杆215的左右手柄管217上以可任意摆动状安装着用于装配蓬234的框架235。并且,在装配于婴儿车210a上的座位(后述的底座252和可装卸座230)下方,安装有框篮241。
另外,在左右一对臂架216的前端间安装有能折叠的护栏231。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护栏231可以用软质合成树脂覆盖薄板状金属板的方式构成。另外,在前连杆221及后连杆222还分别设置有一对铰链221a、222a。手推杆215还在其上部具有操作装置228,在该操作装置228两端设置有一对铰链215a。
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13及图14所示,在这种构成的婴儿车210a上安装有底座252,该底座252具有一体的底部座部252a和底部背部252b。在底座252上还放置有可装卸座230,该可装卸座230具有一体的座部230a和靠背部230b。其中,由底座252和可装卸座230构成用于婴幼儿乘坐的座位。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在可装卸座230的座部230a上设置有插入口230c,腹带236从插入口230c开始延伸。并且,腹带236安装在底座252的底部座部252a上。腹带236还通过框篮238与装配在婴儿车主体210a上的座位带237相连接。
下面,对可装卸座230及底座252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对可装卸座230及底座252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12所示,可装卸座230具有座部230a和靠背部230b,并放置在支撑于婴儿车主体210a上的底座252上。另外,如图13所示,底座252具有底部座部252a和底部背部252b,其中由底部座部252a支撑可装卸座230的座部230a,由底部背部252b支撑可装卸座230的靠背部230b。
在该实施方式中,底座252的底部座部252a由安装在连杆(未示出)上的座部支撑机构(未示出)来支撑,该连杆连接前脚212和后脚214。并且,把底座252的底部背部252b通过保持挡板253固定在手推杆215的手柄管217上。
其次,对可装卸座2 30及底座252的材料进行说明。
作为整体,可装卸座230是由薄材料如针织物材料构成。底座252中的底部座部252a由合成树脂如聚酯材料构成;另一方面,底部背部252b由聚酯制的网状结构体构成。另外,底部背部252b的网状结构体具有平均孔径为3.5mm的通气孔,与底座整体用厚的非通气性合成树脂构成的情况相比,非常能提高可装卸座230的靠背部230b附近的通气性。另外,底座252中的底部座部252a及底部背部252b双方也可以为网状结构体。
另外,在这种结构构成的婴儿车210中,在手推杆215的各手柄管217下端设置的锁定部件219通过与托架218上端形成的配合部相配合,就能把婴儿车210保持成可使用的展开状态。
另一方面,在这种状态下,通过操作设置于手推杆215上的操作装置228,就能解除上述锁定部件219与托架218的配合。由此,臂架216及连杆(未示出)相对手推杆215的手柄管217以各枢轴点为中心可摆动到上方,使前脚212和后脚214摆动成近平行状。因此,婴儿车210折叠就能便于携带。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婴儿车210的婴儿车主体210a中,手推杆215、前连杆221、后连杆222利用各自的铰链215a、221a、222a能折叠在二个相的同的垂直面内。另外,护栏231也能作为整体折叠,支撑底座252的底座支撑机构(未示出)也能由能可弯曲的带构成。因此,上述前脚212和后脚214折叠成平行状态后,一旦使手推杆215的左右手柄管217移动到前方,手推杆215、前连杆221、后连杆222在铰链215a、221a、222a处弯曲成[コ]字状,且护栏231也作为整体折叠,由此,如图15所示能把婴儿车210折叠的更小。
权利要求
1.一种吊床式婴儿车,是把婴幼儿乘坐用座位吊设在婴儿车主体上的吊床式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具有婴儿车主体、装配在前述婴儿车主体上且有座部的座位、张设在前述婴儿车主体与前述座位的座部之间的吊带;前述婴儿车主体具有分别装配前轮的左右一对前脚、分别装配后轮的左右一对后脚、把前述各前脚和前述各后脚分别连接的左右一对连杆、用于把力传递给前述各前脚和前述各后脚的手推杆;前述座位安装在前述婴儿车主体的前述手推杆与前述各连杆上;前述吊带以把前述座位的前述座部吊起到上方的方式张设在前述婴儿车主体的前述手推杆与前述座位的前述座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吊床式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前述婴儿车主体还具有撑杆,该撑杆设置成把前述各连杆相互连接起来,且支撑着前述座位的前述座部下面中央部;前述吊带以把前述撑杆支撑的前述座位之前述座部下面后部吊起到上方的方式张设在前述婴儿车主体的前述手推杆与前述座位的前述座部下面后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记载的吊床式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前述婴儿车主体的前述手推杆具有与前述各连杆相对应的左右一对手柄管;前述吊带具有左右一对带片,所述带片张设在前述手推杆的前述各手柄管与前述座位的前述座部后部下面之间。
4.一种婴儿车,是把婴幼儿乘坐用座位吊设在婴儿车主体上的吊床式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具有婴儿车主体、装配在前述婴儿车主体上并具有座部、连接到该座部且可起伏的背对应部、连接到该背对应部上缘且可起伏的头托的座位和改变前述背对应部和前述头托倾斜角度的倾斜变更机构;前述倾斜变更机构具有头托支撑带和倾斜角度变更用带;头托支撑带支撑着前述座位的前述头托;倾斜角度变更用带相对前述婴儿车主体支撑前述座位的前述背对应部,且通过调节其长度来变更与前述婴儿车主体相对的前述背对应部的倾斜角度;前述倾斜角度变更用带和前述头托支撑带形成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4记载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前述婴儿车主体具有分别装配前轮的左右一对前脚、分别装配后轮的左右一对后脚、与前述左右一对前脚及后脚相对应的左右一对手柄管,且该左右一对手柄管作为把力传递给前述各前脚和前述各后脚的手推杆;前述倾斜变更机构的前述头托支撑带以横跨前述座位的前述头托的方式在前述手推杆的前述左右一对手柄管间伸展,前述倾斜角度变更用带是作为延长前述头托支撑带两端的延长部形成的。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记载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前述座位的前述背对应部具有左右一对筒状开口部,用于插入前述倾斜角度变更用带;从前述各筒状开口部中的前述背对应部里面侧中央部形成的穴孔拉出前述倾斜角度变更用带,用以调节其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记载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前述倾斜角度变更用带缝制在构成前述座位的前述背对应部的材料的规定位置上。
8.一种婴儿车,是把婴幼儿乘坐用座位吊设在婴儿车主体上的吊床式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具有婴儿车主体和装配在前述婴儿车主体上的座位;前述座位具有载置在前述婴儿车主体上的底座和载置在该底座上的可装卸座;前述底座的至少一部分由网眼结构体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8记载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前述底座的前述网眼结构体是用合成树脂材料制成的,且具有平均孔径为3.5mm的通气孔。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记载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前述底座具有底部座部及底部背部,其中底部背部由网眼结构体形成。
全文摘要
吊设在婴儿车主体(10a)上的座位(26),其座部(26b)下面中央部由撑杆(24)支撑,该撑杆(24)相互连接左右连杆(23),左右连杆(23)连接前脚(12)和后脚(14)。并且,在座位(26)的座部(26b)下面后部缝装上一端固定于手推杆(15)的左右手柄管(18)上的二条吊带(30)的另一端,通过把吊带(30)升吊到更上方,支撑座位(26)的座部(26b)下面后部。
文档编号B62B9/00GK1519155SQ200410005820
公开日2004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7日
发明者田久保精司, 黑巢广子, 森口健太郎, 太郎, 子 申请人:康貝株式会社, 康 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