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摩托车复合式双后减振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属于摩托车后减振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摩托车的减振装置应既能承受较大载荷,又能使骑乘者感到舒适。摩托车的后轮左右各有一个单弹簧减振器。摩托车的载重量一般为120公斤相当于两人的重量,在载重120公斤范围内,单弹簧减振器可以起减振作用。如果载重超过120公斤,就需要采用双后减振装置。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02220404.0《摇臂式双后减振装置》公开了一种减振装置,在单弹簧减振器之后的车架后端与平叉后端之间,还加装了一个摇臂式单弹簧减振器,在超重时摇臂式减振器的摇臂在超重载荷作用下转动一个角度使摇臂与平叉直接接触,摇臂式减振器即开始起减振作用。但摇臂式减振器的减振作用是突发的不连续的,会产生短时的撞击,给骑乘者以不舒适的感觉。
发明内容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其前减振器及后减振器均能承受较大载荷且又能使骑乘者感到舒适的摩托车复合式双后减振装置。
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摩托车复合式双后减振装置,包含前减振器及后减振器。前减振器的上固定耳装在车架后端的支点上,下固定耳装在平叉后端的支点上。后减振器位于前减振器之后,上固定耳装在车架后端的支点上,下固定耳装在平叉后端的支点上。前减振器可以从以下有下滑套筒的串列式双弹簧减振器、有上滑套筒的串列式双弹簧减振器、并列式双弹簧减振器、串列式三弹簧减振器及单弹簧减振器中任选一种。后减振器可以从以下有下滑套筒的串列式双弹簧减振器、有上滑套筒的串列式双弹簧减振器、并列式双弹簧减振器、串列式三弹簧减振器及单弹簧减振器中任选一种。
前减振器、后减振器可以采用有下滑套筒的串列式双弹簧减振器,包含上支板、下支板、活塞杆、活塞、活塞筒、下滑套筒、一级弹簧及二级弹簧。上支板的上端有上固定耳。下支板与活塞筒连为一体,下支板的下端有下固定耳。活塞位于活塞筒内,活塞杆装在下支板的下端面上。下滑套筒为下端开口其上端面有中心孔的圆筒,下端开口内径略大于下支板直径,上端面中心孔的内径略大于活塞筒外径,下滑套筒上端中心孔套在活塞筒的外面,下滑套筒的下端开口套在下支板外,可在其上滑动。倔强系数较小的一级弹簧装在下支板上端面与下滑套筒的上端面的下面之间,倔强系数较大的二级弹簧装在上支板的下端面与下滑套筒的上端面的上面之间。
前减振器、后减振器还可以采用有上滑套筒的串列式双弹簧减振器,包含上支板、下支板、活塞杆、活塞、活塞筒、上滑套筒、一级弹簧及二级弹簧。上支板的上端有上固定耳。下支板与活塞筒连为一体,下支板的下端有下固定耳。活塞位于活塞筒内,活塞杆装在上支板的下端面上。上滑套筒为下端开口其上端面有中心孔的圆筒,下端开口的内径略大于活塞筒的外径,上端面中心孔的内径略大于活塞杆的直径,上滑套筒的外表面中部有突出于表面的凸沿,上滑套筒的下端开口套在活塞筒的外面其上端面中心孔套在活塞杆的外面,可在其上滑动。倔强系数较小的一级弹簧装在上支板的下端面与上滑套筒的凸沿上端面之间。倔强系数较大的二级弹簧装在下支板的上端面与上滑套筒的凸沿下端面之间。
前减振器、后减振器还可以采用并列式双弹簧减振器,包含上支板、下支板、活塞杆、活塞、活塞筒、一级弹簧及二级弹簧。上支板的上端有上固定耳。下支板与活塞筒连为一体,下支板的下端有下固定耳。活塞位于活塞筒内,活塞杆装在上支板的下端面上。倔强系数较大的二级弹簧装在上支板的下端面与下支板的上端面之间,倔强系数较小的一级弹簧位于二级弹簧之内装在上支板的下端面与下支板的上端面之间。
前减振器、后减振器还可以采用串列式三弹簧减振器,包含上支板、下支板、活塞杆、活塞、活塞筒、一级弹簧、二级弹簧、三级弹簧、上滑套筒及下滑套筒。上支板的上端有上固定耳。下支板与活塞筒连为一体,下支板的下端有下固定耳。活塞位于活塞筒内,活塞杆装在上支板的下端面上。上滑套筒为下端开口其上端面有中心孔的圆筒,下端开口的内径略大于活塞筒的外径,上端面中心孔的内径略大于活塞杆的外径,上滑套筒的外表面中段有凸出的凸沿,上滑套筒下段套在活塞筒的外面,上端面中心孔套在活塞杆的外面,可在其上滑动。下滑套筒为下端开口其上端面有中心孔的圆筒,下端开口的内径略大于下支板的直径,上端面中心孔的内径略大于上滑套筒的外径,下滑套筒的下端套在下支板的外面其上端中心孔套在上滑套筒的外面,可在其上滑动。倔强系数较小的一级弹簧装在上支板的下端面与凸沿上端面之间,倔强系数较小的二级弹簧装在下支板的上端面与下滑套筒上端面的下面之间,倔强系数较大的三级弹簧装在凸沿的下端面与下滑套筒上端面的上面之间。
前减振器、后减振器还可以采用单弹簧减振器,包含上支板、下支板、活塞杆、活塞、活塞筒及单弹簧。上支板的上端有上固定耳。下支板与活塞筒连为一体,其下端有下固定耳。活塞位于活塞筒内,活塞杆装在上支板的下端。单弹簧装在上支板的下端面与下支板的上端面之间。
有益效果应用于摩托车的后轮减振。与已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其减振作用可逐渐地连续地进行,没有突然的有撞击的感觉,既可承受较重的载荷,又可使骑乘者感到舒适,还可以增加车架的牢固及运行稳定性。
图1为摩托车后减振装置结构图。图2为有下滑套筒的串列式双弹簧减振器结构图。图3为有上滑套筒的串列式双弹簧减振器结构图。图4为并列式双弹簧减振器结构图。图5为串列式三弹簧减振器结构图。图6为单弹簧减振器结构图。说明如下图1中,1为前减振器,2为后减振器。图2中,3为上支板,4为下支板,5为活塞杆,6为活塞,7为活塞筒,8为下滑套筒,9为一级弹簧,10为二级弹簧。图3中,11为上支板,12为下支板,13为活塞杆,14为活塞,15为活塞筒,16为上滑套筒,17为凸沿,18为一级弹簧,19为二级弹簧。图4中,20为上支板,21为下支板,22为活塞杆,23为活塞,24为活塞筒,25为一级弹簧,26为二级弹簧。图5中,27为上支板,28为下支板,29为活塞杆,30为活塞,31为活塞筒,32为一级弹簧,33为二级弹簧,34为三级弹簧,35为上滑套筒,36为凸沿,37为下滑套筒。图6中,38为上支板,39为下支板,40为活塞杆,41为活塞,42为活塞筒,43为单弹簧。
具体实施例方式
前减振器1采用有下滑套筒的串列式双弹簧减振器,活塞6装在活塞筒7内,活塞杆5装在上支板3下端,下滑套筒8的上端中心孔套在活塞筒7外面其下端开口套在下支板4的外面,一级弹簧9装在下支板4的上端面与下滑套筒8上端面的下面之间,二级弹簧10装在上支板3的下端面与下滑套筒8上端面的上面之间。后减振器2采用串列式三弹簧减振器,活塞30装在活塞筒31内,活塞杆29装在上支板27下端,上滑套筒35的上端中心孔套在活塞杆29外其下端开口套在活塞筒31的外面,下滑套筒37的上端中心孔套在上滑套筒35的外面其下端开口套在下支板28外面,一级弹簧32装在上支板27的下端面与上滑套筒35的凸沿36的上面之间,二级弹簧33装在下滑套筒37上端面的下面与下支板28上端面之间,三级弹簧34装在上滑套筒35的凸沿36的下面与下滑套筒37的上端面的上面之间。
权利要求
1.摩托车复合式双后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前减振器(1)及后减振器(2);前减振器(1)的上固定耳装在车架后端的支点上其下固定耳装在平叉后端的支点上,后减振器(2)位于前减振器(1)之后其上固定耳装在车架后端的支点上其下固定耳装在平叉后端的支点上;前减振器(1)可从以下有下滑套筒的串列式双弹簧减振器、有下滑套筒的串列式双弹簧减振器、并列式双弹簧减振器、串列式三弹簧减振器及单弹簧减振器中任选一种;后减振器(2)可从以下有下滑套筒的串列式双弹簧减振器、有上滑套筒的串列式双弹簧减振器、并列式双弹簧减振器、串列式三弹簧减振器及单弹簧减振器中任选一种。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复合式双后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前减振器(1)采用有下滑套筒的串列式双弹簧减振器,包含上支板(3)、下支板(4)、活塞杆(5)、活塞(6)、活塞筒(7)、下滑套筒(8)、一级弹簧(9)及二级弹簧(10);上支板(3)的上端有上固定耳;下支板(4)与活塞筒(7)连为一体,下端有下固定耳;活塞(6)位于活塞筒(7)内,活塞杆(5)装在上支板(3)下端;下滑套筒(8)为下端开口其上端面有中心孔的圆筒,下端开口的内径略大于下支板(4)外径,上端面中心孔内径略大于活塞筒(7)外径,下滑套筒(8)上端中心孔套在活塞筒(7)外,下端开口套在下支板(4)外;倔强系数较小的一级弹簧(9)装在下支板(4)上端面与下滑套筒(7)上端面的下面之间,倔强系数较大的二级弹簧(10)装在上支板(3)的下端面与下滑套筒(8)的上端面的上面之间。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复合式双后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前减振器(1)采用有上滑套筒的串列式双弹簧减振器,包含上支板(11)、下支板(12)、活塞杆(13)、活塞(14)、活塞筒(15)、上滑套筒(16)、一级弹簧(18)及二级弹簧(19);上支板(11)上端有上固定耳;下支板(12)与活塞筒(15)连为一体,下支板(12)下端有下固定耳;活塞(14)位于活塞筒(15)内,活塞杆(13)装在上支板(11)下端;下滑套筒(16)为下端开口其上端面有中心孔的圆筒,圆筒外表中段有凸出的凸沿(17),下端开口的内径略大于活塞筒(15)的外径,上端面中心孔的内径略大于活塞杆(13)的外径,上滑套筒(14)的上端中心孔套在活塞杆(13)外面其下端开口套在活塞筒(15)的外面;倔强系数较小的一级弹簧(18)装在上支板(11)的下端与凸沿(17)的上端面之间,倔强系数较大的二级弹簧(19)装在下支板(12)的上端与凸沿(17)的下端面之间。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复合式双后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前减振器(1)采用并列式双弹簧减振器,包含上支板(20)、下支板(21)、活塞杆(22)、活塞(23)、活塞筒(24)、一级弹簧(25)及二级弹簧(26);上支板(20)的上端有上固定耳;下支板(21)与活塞筒(24)连为一体,下支板(21)的下端有下固定耳;活塞(23)位于活塞筒(24)内,活塞杆(22)装在上支板(20)的下端;二级弹簧(26)装在上支板(20)的下端面与下支板(21)的上端面之间,一级弹簧(25)位于二级弹簧(26)之内装在上支板(20)的下端面与下支板(21)的上端面之间。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复合式双后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前减振器(1)采用串列式三弹簧减振器,包含上支板(27)、下支板(28)、活塞杆(29)、活塞(30)、活塞筒(31)、一级弹簧(32)、二级弹簧(33)、三级弹簧(34)、上滑套筒(35)及下滑套筒(37);上支板(27)的上端有上固定耳;下支板(28)与活塞筒(31)连为一体,其下端有下固定耳;活塞(30)位于活塞筒(31)内,活塞杆(29)装在上支板(27)的下端;上滑套筒(35)为下端开口其上端面有中心孔的圆筒,圆筒的外表面中段有凸出的凸沿(36),圆筒下端开口的内径略大于活塞筒(31)外径,上端面中心孔内径略大于活塞杆外径,上滑套筒(35)上端中心孔套在活塞杆(29)外其下端开口套在活塞筒(31)之外;下滑套筒(37)为下端开口其上端面有中心孔的圆筒,下端开口的内径略大于下支板(28)外径,上端面中心孔的内径略大于上滑套筒(35)的外径,下滑套筒(37)的上端面中心孔套在上滑套筒(35)的外面,下端开口套在下支板(28)的外面;倔强系数较小的一级弹簧(32)装在上支板(27)的下端面与上滑套筒(35)的凸沿(36)的上端面之间,倔强系数较小的二级弹簧(33)装在下支板(28)的上端面与下滑套筒(37)的上端面的下面之间,倔强系数较大的三级弹簧(34)装在下滑套筒(37)的上端面的上面与上滑套筒(35)的凸沿(36)的下面之间。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复合式双后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后减振器(2)采用有下滑套筒的串列式双弹簧减振器,包含上支板(3)、下支板(4)、活塞杆(5)、活塞(6)、活塞筒(7)、下滑套筒(8)、一级弹簧(9)及二级弹簧(10);上支板(3)的上端有上固定耳;下支板(4)与活塞筒(7)连为一体,下支板(4)的下端有下固定耳;活塞(6)位于活塞筒(7)内,活塞杆(5)装在上支板(3)的下端;下滑套筒(8)为下端开口其上端面有中心孔的圆筒,下端开口的内径略大于下支板(4)的外径,上端面中心孔的内径略大于活塞杆(5)的外径,下滑套筒(8)的上端面中心孔套在活塞杆(5)的外面,下端开口套在下支板(4)的外面;一级弹簧(9)装在下支板(4)的上端面与下滑套筒(8)的上端面的下面之间,二级弹簧(10)装在上支板(3)的下端面与下滑套筒(8)的上端面的下面之间。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复合式双后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后减振器(2)采用有上滑套筒的串列式双弹簧减振器,包含上支板(11)、下支板(12)、活塞杆(13)、活塞(14)、活塞筒(15)、上滑套筒(16)、一级弹簧(18)及二级弹簧(19);上支板(11)的上端有上固定耳;下支板(12)与活塞筒(15)连为一体,下支板(12)的下端有下固定耳;活塞(14)位于活塞筒(15)内,活塞杆(13)装在上支板(11)的下端;上滑套筒(16)为下端开口其上端面有中心孔的圆筒,圆筒外表的中段有凸出的凸沿(17),下端开口的内径略大于活塞筒(15)的外径,上端面中心孔的内径略大于活塞杆(13)的外径,上滑套筒(16)的上端中心孔套在活塞杆(13)的外面,下端开口套在活塞筒(15)的外面;倔强系数较小的一级弹簧(18)装在上支板(11)的下端面与上滑套筒(16)的凸沿(17)的上面之间,倔强系数较大的二级弹簧(19)装在下支板(12)的上端面与凸沿(17)的下面之间。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复合式双后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后减振器(2)采用并列式双弹簧减振器,包含上支板(20)、下支板(21)、活塞杆(22)、活塞(23)、活塞筒(24)、一级弹簧(25)及二级弹簧(26);上支板(20)上端有上固定耳;下支板(21)与活塞筒(24)连为一体,下端有下固定耳;活塞(23)位于活塞筒(24)内,活塞杆(22)装在上支板(20)下端;倔强系数较大的二级弹簧(26)装在上支板(20)下端面与下支板(21)上端面之间,倔强系数较小的一级弹簧(25)位于二级弹簧(26)以内装在上支板(20)的下端面与下支板(21)的上端面之间。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复合式双后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后减振器(2)采用串列式三弹簧减振器,包含上支板(27)、下支板(28)、活塞杆(29)、活塞(30)、活塞筒(31)、一级弹簧(32)、二级弹簧(33)、三级弹簧(34)、上滑套筒(35)及下滑套筒(37);上支板(27)的上端有上固定耳;下支板(28)与活塞筒(31)连为一体,其下端有下固定耳;活塞(30)位于活塞筒(31)内,活塞杆(29)装在上支板(27)的下端;上滑套筒(35)为下端开口其上端面有中心孔的圆筒,圆筒的外表面中段有凸出的凸沿(36),下端开口的内径略大于活塞筒(31)的外径,上端面中心孔的内径略大于活塞杆(29)的外径,上滑套筒(35)的上端面中心孔套在活塞杆(29)之外,下端开口套在活塞筒(35)之外;下滑套筒(37)为下端开口其上端面有中心孔的圆筒,内径大于上滑套筒(35)外径的上端面中心孔套在上滑套筒(35)之外,内径大于下支板(28)外径的下端开口套在下支板(28)之外;倔强系数较小的一级弹簧(32)装在上支板(27)的下端面与上滑套筒(35)的凸沿(36)的上面之间,倔强系数较小的二级弹簧(33)装在下支板(28)的上端面与下滑套筒(37)上端面的下面之间,倔强系数较大的三级弹簧(34)装在凸沿(36)的下面与下滑套筒(37)的上端面的上面之间。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复合式双后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前减振器(1)采用单弹簧减振器,包含上支板(38)、下支板(39)、活塞杆(40)、活塞(41)、活塞筒(42)及单弹簧(43);上支板(38)上端有上固定耳;下支板(39)与活塞筒(42)连为一体,下端有下固定耳;活塞(41)位于活塞筒(42)内,活塞杆(40)装在上支板(38)的下端;单弹簧(43)装在上支板(38)的下端面与下支板(39)的上端面之间。
全文摘要
摩托车复合式双后减振装置,属于摩托车后减振装置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承受重载又能使骑者舒适的复合式双后减振装置。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包含前减振器及后减振器。前减振器及后减振器的上固定耳装在车架后端的支点上,下固定耳装在平叉后端的支点上。前减振器可从有下滑套筒的串列式双弹簧减振器、有上滑套筒的串列式双弹簧减振器、并列式双弹簧减振器、串列式三弹簧减振器及单弹簧减振器中选一种。后减振器可从有下滑套筒的串列式双弹簧减振器、有上滑套筒的串列式双弹簧减振器、并列式双弹簧减振器、串列式三弹簧减振器及单弹簧减振器中选一种。应用于摩托车减振,能逐渐连续减振,既承受重载又使骑者舒适。
文档编号B62K25/04GK1623847SQ20031011115
公开日2005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6日
发明者廖小平 申请人:廖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