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车辆整体地板减振结构专用连接支座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支座,具体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辆整体地板减振结构专用连接支座。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轨道交通车辆用的地板减振器多数采用单个安装的方式,耗费工时长;个别采用的整体减振结构也是通过焊接工艺组装在一起,多根梁焊接时,很难保证梁之间的平行度、梁组成平面的平面度要求,并且工艺复杂、成本高、结构可靠性低,整体质量大。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领域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车辆整体地板减振结构专用连接支座,解决传统的口字型梁焊接组装后无法保证平面度要求,工艺复杂,结构可靠性低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交通车辆整体地板减振结构专用连接支座,与不同数量的口字型梁配合,它包括两条凹槽、支撑架,所述两条凹槽通过加强筋互相垂直设置,且互相垂直的凹槽设置于支撑架的顶部,所述凹槽与不同数量的口字型梁配合,所述两条凹槽上均设有安装孔,所述支撑架的两侧上设有减重孔,底部设有地板减振器定位槽和安装孔。
[0005]所述两条互相垂直设置的凹槽呈井字型结构或丁字型结构或直角型结构,均与不同数量的口字型梁配合。
[0006]所述凹槽、支撑架的材质均为铝合金或不锈钢或碳钢等金属材料。
[0007]连接支座结构灵活多变,可实现两根、三根、四根的口字型梁的固定连接,截面尺寸可根据口字型梁的截面尺寸进行调整,高度也可以调整,满足多种需求。
[000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交通车辆整体地板减振结构专用连接支座,其有益效果在于,该连接支座的结构可靠性提高了,减少了工艺难度和安装成本;模块化安装,大大节省了工时,提高了安装效率;减少了重量,实现轻量化目标。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凹槽呈井字型结构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凹槽呈丁字型结构的示意图;
[0012]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凹槽呈直角型结构的示意图。
[0013]图中标注:
[0014]1.凹槽;2.支撑架;3.安装孔;4.减重孔;5.加强筋;6.口字型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交通车辆整体地板减振结构专用连接支座,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0016]参照图1-图4,本实施例的轨道交通车辆整体地板减振结构专用连接支座,与不同数量的口字型梁6配合,它包括两条凹槽1、支撑架2,所述两条凹槽I通过加强筋5互相垂直设置,且互相垂直的凹槽I设置于支撑架2的顶部,所述凹槽I与不同数量的口字型梁6配合,所述两条凹槽I上均设有安装孔3,所述支撑架2的两侧上设有减重孔4,底部设有安装孔3。
[0017]所述两条互相垂直设置的凹槽I呈井字型结构或丁字型结构或直角型结构,均与不同数量的口字型梁6配合。
[0018]凹槽I的作用是安放固定口字型梁6,凹槽I的尺寸根据需连接的口字型梁6的尺寸设计,设计连接井字形排列梁的连接支座时,使凹槽I向外延伸一段距离,以便使梁与连接支座的连接更加牢固;设计连接丁字形排列梁的连接支座只需在井字形排列梁连接支座的基础上去掉一个方向的凹槽I即可;设计连接直角形排列梁的连接支座只需在丁字形排列梁连接支座的基础上再去掉一个方向的凹槽1,保留垂直方向的两个凹槽I即可。
[0019]支撑架2安装前需先测量安装孔3对应在梁上的位置,标记打孔,把梁安装在连接支座上,用拉铆铆钉固定即可完成连接,操作简便快捷;支撑架2上设有减重孔4,减轻结构重量;凹槽I下设有加强筋5,增加连接支座的抗弯模量,保证结构的可靠性。
【主权项】
1.一种轨道交通车辆整体地板减振结构专用连接支座,与不同数量的口字型梁配合,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两条凹槽、支撑架,所述两条凹槽通过加强筋互相垂直设置,且互相垂直的凹槽设置于支撑架的顶部,所述凹槽与不同数量的口字型梁配合,所述两条凹槽上均设有安装孔,所述支撑架的两侧上设有减重孔,底部设有地板减振器定位槽和安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整体地板减振结构专用连接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互相垂直设置的凹槽呈井字型结构或丁字型结构或直角型结构,均与不同数量的口字型梁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整体地板减振结构专用连接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凹槽与口字型梁采用铆钉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整体地板减振结构专用连接支座,与不同数量的口字型梁配合,它包括两条凹槽、支撑架,所述两条凹槽通过加强筋互相垂直设置,且互相垂直的凹槽设置于支撑架的顶部,所述凹槽与不同数量的口字型梁配合,所述两条凹槽上均设有安装孔,所述支撑架的两侧上设有减重孔,底部设有安装孔。该连接支座的结构可靠性提高了,减少了工艺难度和安装成本;模块化安装,大大节省了工时,提高了安装效率;减少了重量,实现轻量化目标。
【IPC分类】B61D17-10
【公开号】CN204488802
【申请号】CN201520105608
【发明人】姜晓妍, 姚荣荣, 于元东, 李梦佳, 褚惠萍
【申请人】青岛澳泰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