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磁悬浮轨道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交通城乡差别特别大,如何解决大城市支线和小城市能建的起的轨道交通,特别是某些交通工具运营维护成本较大,许多地方政府难以为继。因此,需要一种成本较低的轨道交通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磁悬浮轨道交通系统。
本发明为进一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磁悬浮轨道交通系统,包括轨道和车厢,所述轨道为凹槽式轨道,在其两腰分别设置有辅助轨道且其中之一带电,所述轨道的底部与腰连接处设置有排水孔,所述轨道的底部与腰上分别设置有磁铁ⅰ和磁铁ⅱ,所述轨道两腰上的磁铁ⅰ的磁极相同,所述轨道底部上的磁铁ⅱ与其腰上的磁铁ⅰ的磁极相异;所述车厢的下端具有凸起,所述凸起的两腰设置有线圈ⅰ和车轮,所述凸起的底部设置有磁铁ⅲ和线圈ⅱ,所述磁铁ⅰ与所述磁铁ⅲ的相对应的两磁极磁性相同。
更进一步,所述轨道的底部宽度为860~1000mm,其高度为300~400mm。
更进一步,所述线圈ⅱ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25°。
更进一步,所述磁铁ⅲ处设置有线圈。
更进一步,所述车厢中设置有驱动电池。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发明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发明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即定子在车上,转子在轨道上,大大降低磁悬浮轨道系统的建造成本,可以普及推广大城市支线城乡郊区,县级城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轨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车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车厢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车厢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轨道;2、车厢;11、辅助轨道;12、排水孔;13、磁铁ⅰ;14、磁铁ⅱ;21、凸起;22、线圈ⅰ;23、磁铁ⅲ;24、线圈ⅱ25、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轨道1为凹槽式轨道,轨道1的底部宽度为900mm左右,其高度为350mm左右,在其两腰分别设置有辅助轨道11且其中之一带电,辅助轨道11可以起到固定车厢2并且给车厢2供电的功能,轨道1的底部与腰连接处设置有排水孔12,轨道1的底部与腰上分别设置有磁铁ⅰ13和磁铁ⅱ14,磁铁ⅰ13的磁极分布为在轨道底部从下到上分别为n极和s极,磁铁ⅱ14的磁极分布从轨道腰的外侧到内侧分别为n极和s极,轨道1两腰上的磁铁ⅰ13的磁极分布相同,轨道1底部上的磁铁ⅱ14与其腰上的磁铁ⅰ13的磁极相异。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车厢2的下端具有凸起21,凸起21的两腰外部设置有线圈ⅰ22,凸起21的底部设置有磁铁ⅲ23和线圈ⅱ24,磁铁ⅰ13与磁铁ⅲ23的相对应的两磁极磁性相同,即从其底部到上部分别为n极和s极,磁铁ⅲ23处设置有线圈,主要有三个作用:平衡调整;驱动;牵引力和直线向心的约束作用,而且线圈ⅱ24安装时与水平面保持10°左右的倾角。
在车站由每节车厢2的带电轮介入电源产生磁悬浮并驱动车厢2前进,出站并达到一定的速度以后由每节车厢2自带的电池驱动即可到达下一站。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出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仍属于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