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卸式铁路货车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卸式铁路货车,它包括车体、车厢和升举机构。车厢包括底架,紧固连接在底架一侧的封闭侧墙,紧固连接在底架另一侧的开放侧墙以及紧固连接在封闭侧墙和开放侧墙两端的端墙,开放侧墙一侧的车厢底部通过连接件可翻转连接车体,封闭侧墙一侧的车体底部与连接件对应位置上紧固设置补高板,补高板与连接件厚度相等。升举机构的底座紧固连接车体底架的中央纵向梁,车厢的底架与升举机构相对应的位置上为升举机构留有空间,以保证车厢与车体成0度角时完全贴合。开放侧墙包括上边梁、中央立柱、立柱、横带、侧墙板和斜撑,中央立柱和其两侧的立柱之间的斜撑采用∧的形式。在横带下部的侧墙板上开设有小侧门,小侧门为货物的出口。
【专利说明】自卸式铁路货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货车,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运输散粒货物的自卸式铁路货车。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敞车是我国铁路运输中的主要车型,由于敞车在运输煤炭、矿石等方面有着其他类型车辆所不能及的优点,所以需求量大。但是敞车在卸货时,由于卸货空间狭小而不利于传统卸货方式的操作,从而导致工作效率偏低,特别是对于成列编组的铁路运输货车,货物量庞大,卸货速度对工作效率的影响更为突出。
[0003]大型翻转式卸货装置虽然在卸货速度方面很占优势,但是却存在占地面积大,周围需要有相应的辅助设施、厂房,成本高等缺点。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无法支付庞大的前期投入和后续的费用,而且只能在大型翻转式卸货装置存放的位置卸货,环境适应性不好,不利于普及。
【发明内容】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卸货时间短、速度快、效率高、不受环境场地约束、经济实用和便于操作的用于运输散粒货物的自卸式铁路货车。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卸式铁路货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车体,一一侧可翻转连接所述车体的车厢以及若干设置在所述车体和车厢之间的升举机构;所述车厢包括一底架,一紧固连接在所述底架一侧的封闭侧墙,一紧固连接在所述底架另一侧的开放侧墙以及两紧固连接在所述封闭侧墙和开放侧墙两端的端墙,所述开放侧墙一侧的车厢底部通过一连接件可翻转连接所述车体,所述封闭侧墙一侧的车体底部与所述连接件对应位置上紧固设置一补高板,所述补高板与连接件厚度相等;所述升举机构的底座紧固连接在所述车体底架的中央纵向梁上,所述车厢的底架与升举机构相对应的位置上为所述升举机构留有空间,以保证所述车厢与车体成O度角时完全贴合;所述开放侧墙包括一上边梁,一垂直紧固连接在所述上边梁下端面中间的中央立柱,若干垂直紧固连接在所述上边梁下端面且分布在所述中央立柱两侧的立柱,一平行设置在所述上边梁下方且紧固连接所述中央立柱和立柱的横带,一紧固连接在所述上边梁和立柱内侧的侧墙板以及若干交叉对角紧固连接在由所述上边梁,横带和相邻立柱组成的矩形框内的斜撑;所述中央立柱和其两侧的所述立柱之间的所述斜撑采用Λ的形式;在所述横带下部的所述侧墙板上开设有若干小侧门,所述小侧门为货物的出口。
[0006]所述连接件为合页,所述合页的其中一个折页焊接在所述开放侧墙一侧的车体底部,另一个折页焊接在所述开放侧墙一侧的车厢的底部。
[0007]所述车体为通用的平车车体,其底架上焊接一个5mm厚的钢板,所述钢板材质为09CuPCrNi ;所述车厢由所述底架、开放侧墙、封闭侧墙和端墙组焊而成。
[0008]所述开放侧墙的侧墙板和小侧门材质均为09CuPCrNi,所述开放侧墙的其余构件的材质为Q450NQR1 ;所述上边梁、中央立柱、立柱为矩形钢,所述侧墙板焊接在所述立柱与上边梁的内侧,所述横带为Π型钢,直接焊接在所述侧墙板上,所述斜撑为角钢;所述小侧门与侧墙板之间采用另一合页连接,所述另一合页包括一直角边和一圆弧边,所述直角边与侧墙板焊接,所述圆弧边与小侧门圆弧边贴合焊接,所述小侧门的左下角和右下角采用一插销连接在所述侧墙板上。
[0009]所述底架包括两相互平行的侧梁,两紧固连接在所述侧梁两端的端梁,一与所述侧梁平行且紧固连接在两所述端梁中间的中梁,一与两所述端梁平行且紧固连接在两所述侧梁中间的中央横梁,若干紧固连接在所述中央横梁两侧的中梁,若干紧固连接在两所述端梁与中央横梁之间的小横梁以及一紧固连接在所述底架上表面的地板;所述地板的材质为09CuPCrNi,其余构件的材质为Q450NQR1,所述端梁和侧梁均采用矩形钢,所述中央横梁、横梁、中梁和小横梁均采用Π型钢直接焊接在所述地板上。
[0010]所述封闭侧墙的主要结构与所述开放侧墙的相同,区别在于,在所述横带下部的侧墙板上未开设小侧门。
[0011]所述端墙包括一上端梁,两对称紧固连接在所述上端梁两端的侧柱,若干与所述上端梁平行且紧固连接在两所述侧柱之间的端横带以及紧固连接所述上端梁和侧柱内侧的端墙板。
[0012]所述上端梁和侧柱为矩形钢,且分别与所述端墙板组焊,所述端横带为Π型钢,焊接在所述端墙板与侧柱之间,所述端横带的材质为09CuPCrNi,所述端墙的其余构件材质为Q450NQR1。
[0013]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本实用新型在车体和车厢之间设置有升举机构,而且在车厢的一侧侧墙上开设有便于卸货的小侧门,因此整个卸货操作过程时间短、速度快、效率高,对于不同的卸货场地还可以选择性的打开小侧门,针对性的卸除车厢内的货物。2、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铁路货车车体与传统的敞车车体相近,因此不受环境场地的约束,高效快捷,经济实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厢上升40°时开小侧门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车厢上升40°时的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图3的I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车厢底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车厢封闭侧墙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车厢开放侧墙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车厢端墙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9是本实用新型连接侧墙和小侧门的合页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4]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车体1、一车厢2和两升举机构3。其中车体I为通用的平车车体。其中,车厢2包括一底架20,一紧固连接在底架20 —侧的封闭侧墙21,一紧固连接在底架20另一侧的开放侧墙22,以及两紧固连接在封闭侧墙21和开放侧墙22两端的端墙23。开放侧墙22 —侧的车厢2的底部采用合页4可翻转连接车体1,封闭侧墙21 —侧的车体I的底部与合页4对应位置紧固设置一补高板,补高板与合页4厚度相等。两升举机构3的底座对称紧固连接在车体I底架的中央纵向梁的两端,车厢2的底架20与升举机构3相对应的位置上为升举机构3留有空间,以使车厢2与车体I成O度角时完全贴合。
[0025]如图5所示,底架20包括两相互平行的侧梁201,两紧固连接在侧梁201两端的端梁202,一与侧梁201平行且紧固连接在两端梁202中间的中梁203,一与两端梁202平行且紧固连接在两侧梁201中间的中央横梁204,若干紧固连接在中央横梁204两侧的中梁205,若干紧固连接在两端梁202与中央横梁204之间的小横梁206,以及一紧固连接在底架20上表面的地板207。
[0026]如图6所示,封闭侧墙21包括一上边梁210,一垂直紧固连接在上边梁210下端面中间的中央立柱211,若干垂直紧固连接在上边梁210下端面且分布在中央立柱211两侧的立柱212,一平行设置在上边梁210下方且紧固连接中央立柱211和立柱212的横带213,一紧固连接在上边梁210和立柱212内侧的侧墙板214,以及若干交叉对角紧固连接在由上边梁210、横带213和相邻立柱212组成的矩形框内的斜撑215,中央立柱211和其两侧的立柱212之间的斜撑215采用Λ的形式。
[0027]如图7所示,开放侧墙22的主要结构与封闭侧墙21相同,区别在于,在横带223下部的侧墙板224上开设有若干小侧门226,小侧门226为货物的出口。
[0028]如图8所示,端墙23包括一上端梁230,两对称紧固连接在上端梁230两端的侧柱231,若干与上端梁230平行且紧固连接在两侧柱231之间的端横带232,以及紧固连接上端梁230和侧柱231内侧的端墙板233。
[0029]在上述实施例中,车体I的底架上焊接一个5mm厚的钢板,钢板材质为09CuPCrNi。车厢2由底架20、封闭侧墙21、开放侧墙22和端墙23组焊而成。
[0030]在上述实施例中,底架20的地板207材质为09CuPCrNi,底架20的其余构件材质为Q450NQR1,端梁202和侧梁201均采用矩形钢,中央横梁204、横梁205、中梁203和小横梁206均采用Π型钢直接焊接在地板207上。
[0031]在上述实施例中,封闭侧墙21的侧墙板214材质为09CuPCrNi,封闭侧墙21的其余构件材质为Q450NQR1。上边梁210、中央立柱211、立柱212为矩形钢,侧墙板214焊接在立柱212与上边梁210的内侧,横带213为Π型钢,直接焊接在侧墙板214上,斜撑215为角钢。
[0032]在上述实施例中,开放侧墙22的小侧门226是材质为09CuPCrNi的钢板冲压而成,小侧门226与侧墙板224之间由折页5 (如图9所示)连接,折页5包括一直角边和一圆弧边,其中直角边与侧墙板224焊接,圆弧边与小侧门226的圆弧边贴合焊接,小侧门226的左下角和右下角由插销6连接在侧墙板224上。
[0033]上述实施例中,端墙23的上端梁230和侧柱231为矩形钢,且分别与端墙板233组焊,端横带232为Π型钢,焊接在端墙板233与侧柱231之间,端横带232的材质为09CuPCrNi,端墙23的其余构件材质为Q450NQR1。[0034]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流程:
[0035]装载散粒货物的车厢2在进行卸货前,打开开放侧墙22上小侧门226两端的插销6,开启升举机构3的启动开关。升举机构3在上升过程中,由于车厢2内的货物受重力作用,小侧门226自动打开,直到升举机构3上升过程结束,车厢2与水平面成40度角,小侧门226打开到最大程度,车厢2内货物全部卸除;升举机构3下降的过程中,小侧门226由于重力作用自动回位,当车厢2与水平面平行时,小侧门216回到原点,关上插销6,整个卸货过程结束。
[0036]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各部件的结构、连接方式和制作工艺等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卸式铁路货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车体,一一侧可翻转连接所述车体的车厢以及若干设置在所述车体和车厢之间的升举机构;所述车厢包括一底架,一紧固连接在所述底架一侧的封闭侧墙,一紧固连接在所述底架另一侧的开放侧墙以及两紧固连接在所述封闭侧墙和开放侧墙两端的端墙,所述开放侧墙一侧的车厢底部通过一连接件可翻转连接所述车体,所述封闭侧墙一侧的车体底部与所述连接件对应位置上紧固设置一补高板,所述补高板与连接件厚度相等;所述升举机构的底座紧固连接在所述车体底架的中央纵向梁上,所述车厢的底架与升举机构相对应的位置上为所述升举机构留有空间,以保证所述车厢与车体成O度角时完全贴合; 所述开放侧墙包括一上边梁,一垂直紧固连接在所述上边梁下端面中间的中央立柱,若干垂直紧固连接在所述上边梁下端面且分布在所述中央立柱两侧的立柱,一平行设置在所述上边梁下方且紧固连接所述中央立柱和立柱的横带,一紧固连接在所述上边梁和立柱内侧的侧墙板以及若干交叉对角紧固连接在由所述上边梁,横带和相邻立柱组成的矩形框内的斜撑;所述中央立柱和其两侧的所述立柱之间的所述斜撑采用Λ的形式;在所述横带下部的所述侧墙板上开设有若干小侧门,所述小侧门为货物的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式铁路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合页,所述合页的其中一个折页焊接在所述开放侧墙一侧的车体底部,另一个折页焊接在所述开放侧墙一侧的车厢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式铁路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为通用的平车车体,其底架上焊接一个5mm厚的钢板,所述钢板材质为09CuPCrNi ;所述车厢由所述底架、开放侧墙、封闭侧墙和端墙组焊而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卸式铁路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为通用的平车车体,其底架上焊接一个5mm厚的钢板,所述钢板材质为09CuPCrNi ;所述车厢由所述底架、开放侧墙、封闭侧墙和端墙组焊而成。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自卸式铁路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放侧墙的侧墙板和小侧门材质均为09CuPCrNi,所述开放侧墙的其余构件的材质为Q450NQR1 ;所述上边梁、中央立柱、立柱为矩形钢,`所述侧墙板焊接在所述立柱与上边梁的内侧,所述横带为Π型钢,直接焊接在所述侧墙板上,所述斜撑为角钢;所述小侧门与侧墙板之间采用另一合页连接,所述另一合页包括一直角边和一圆弧边,所述直角边与侧墙板焊接,所述圆弧边与小侧门圆弧边贴合焊接,所述小侧门的左下角和右下角采用一插销连接在所述侧墙板上。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自卸式铁路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包括两相互平行的侧梁,两紧固连接在所述侧梁两端的端梁,一与所述侧梁平行且紧固连接在两所述端梁中间的中梁,一与两所述端梁平行且紧固连接在两所述侧梁中间的中央横梁,若干紧固连接在所述中央横梁两侧的中梁,若干紧固连接在两所述端梁与中央横梁之间的小横梁以及一紧固连接在所述底架上表面的地板;所述地板的材质为09CuPCrNi,其余构件的材质为Q450NQR1,所述端梁和侧梁均采用矩形钢,所述中央横梁、横梁、中梁和小横梁均采用Π型钢直接焊接在所述地板上。
7.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自卸式铁路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侧墙的主要结构与所述开放侧墙的相同,区别在于,在所述横带下部的侧墙板上未开设小侧门。
8.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自卸式铁路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墙包括一上端梁,两对称紧固连接在所述上端梁两端的侧柱,若干与所述上端梁平行且紧固连接在两所述侧柱之间的端横带以及紧固连接所述上端梁和侧柱内侧的端墙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卸式铁路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梁和侧柱为矩形钢,且分别与所述端墙板组焊,所述端横带为Π型钢,焊接在所述端墙板与侧柱之间,所述端横带的材质为09CuPCrNi,所述端墙的其余构件材质为Q450NQR1。
【文档编号】B61D9/00GK203543969SQ201320736090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0日
【发明者】林蕾 申请人:南车二七车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