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浮列车受流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3997492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磁浮列车受流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机车受流技术领域。
现有的电力机车有靠设置在列车顶部的受电弓受流获取电能,有靠列车底部集电靴从侧面的供电轨或轨道中部的第三轨受流获取电能(某些轻轨和地铁)。不论怎样,它们的供网关系由于受到轮轨关系的影响,使得滑板和供电轨的相对运动和位移受到制约,除运行方向外,主要有垂向振动和侧向摆动,且位移量均不大。而磁浮列车是一种靠电磁吸力和斥力将列车悬浮空中,实现与地面没有机械接触,再用线性电机驱动的新型交通工具。由于其机械结构和作用原理的特殊性,使得支承车体的悬浮模块在某一范围内成为一个空间自由体,因此,固结在悬浮模块底部的受流装置也将具有六个自由度,从而引起供电轨和滑板之间产生较大的相对位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浮列车受流装置,它能有效地与供电轨保持接触,从而使磁浮列车从供电轨获取连续的电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在一个与悬浮模块底部相联的悬臂支架上,设置有受流机构,悬臂支架与车体底部之间有一层绝缘垫隔离,与供电轨接触的受流滑板的夹持板上部有一接线端子,该接线端子通过导线与车体上部的用电器连接。受流机构由滑板、导线、防护导线用弹性软轴、绝缘板、绝缘帽、弓形支架组成。电流从滑板夹持板顶部的接线端子经导线输往用电器,为了保证软导线在列车运行中不碰触机架,同时又不影响滑板伸缩,软导线置于一弹性软轴内。在悬臂支架的顶部中间有一通孔,引流导线穿过该通孔。夹持板通过自带螺钉用盖形螺帽与绝缘板联接,再用螺钉和绝缘板背面的不通螺纹孔把弓形支架和绝缘板联接在一起,实现安全取电的目的;自动对中机构由两块片簧和楔形压块组成,两块片簧通过V形压块和螺钉对称布置在伸缩杆前端并和伸缩杆固接的叉形接头的V形槽内,因连接是通过设置在销轴上的螺纹孔进行的,所以,片簧被紧固后,销轴、压块、片簧和叉形接头就连接成一个整体,从而保证滑板对中的目的;悬臂支架下方设置一根可以随压缩弹簧运动的伸缩杆和绕悬臂支架后铰摆动的T形套杆,伸缩杆的大部与T形套杆间隙配合,套外有一根压缩弹簧,它的前端与设在伸缩杆前端接头上的定位止口接触,后端与设在T形套杆上的定位止口接触,受流滑板与弓形支架之间有绝缘层,弓形支架固定在绝缘层上,弓形支架两端分别有一同轴心线的长形通孔,销轴的两端穿过该通孔用螺母固定,并在销轴轴向留有一定间隙,销轴的中部位于伸缩杆前端接头的通孔内,沿接头通孔的轴向开一V型槽,两块片簧对称布置在伸缩杆轴心线两侧,簧臂紧靠在弓形支架内侧底部。高频振动跟随机构由两个相同的扭簧组成,两扭簧沿铅垂方向对其始终压靠在弓形支架底板上,簧的外伸臂伸出端始终压在弓形支架内侧底部,销轴两端分别穿过平移支撑杆前端部的长形孔和弓形支架的长形孔。由于销轴轴向通过螺母定位,并留有一定的活动间隙。扭转弹簧空套在销轴上。扭扭簧的作用下,滑板可沿弓形支架的长形孔作相对运动,满足了高频振动所必须的结构要求;低频响应伸缩机构由压缩弹簧、伸缩杆、T形套杆组成,伸缩杆在套内自由伸缩。伸缩杆为内空式,并在末端设有注油咀,伸缩杆的表面设有出油口,沿伸缩杆轴向设有储油沟,T形套杆由导套与垂直套杆的横轴组成,套的外圆用于压缩弹簧的导向,套的尾端穿过横轴并与横轴固结,横轴通过两端的锥头螺柱和悬臂支架相连,并可绕锥头螺柱摆动,其摆动的松紧程度可通过垫片来调整。沿横轴轴向钻有一储油孔。当振幅大于销轴和长形孔的活动间隙,也即低频振动时,整个活动部分将随着压缩弹簧的伸缩而运动;平移支撑机构由平移轴、移动轴承(或滑动轴承)、轴承座组成。固定在压缩弹簧上、下方的两个移动轴承内各装一根平移轴,其主要用来支承滑板和悬臂部分的重量和保证滑板平移运动。两移动轴承之间用一隔套隔开,隔套表面开有油沟和小孔,轴承座外表面中部设有注油咀。移动轴承(或滑动轴承)轴向靠轴承座两端的端盖定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相比的效果在于采用扭转弹簧和压缩弹簧串并混接的方式来适应不同速度时的跟随响应,使滑板和供电轨始终接触,再辅以良好的绝缘措施和润滑条件,保证滑板安全取电和伸缩自如;同时,通过自动对中机构,使滑板和供电轨基本保持平行,改善滑板偏磨,延长其使用寿命。另外,本技术也适用城市高架轻轨和地铁的受流。由于高架轻轨和地铁运行时受轮轨关系的制约,滑板和供电轨之间的相对位移较小,采用本技术可以大大减小弹簧的变形,使滑板和供电轨之间的压力变化减小,更有利于滑板和供电轨的良好接触和受流。
本实用新型的
如下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局部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B-B向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A-A向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C-C向局部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在一个与悬浮模块底部相联的悬臂支架4上,设置有受流机构,悬臂支架4与车体底部之间有一层绝缘垫6隔离,受流滑板1的夹持板上部有一接线端子2,该接线端通过导线与车体上部的用电器连接。受流机构由滑板1、导线、防护导线用弹性软轴、绝缘板10、绝缘帽3、弓形支架11组成。电流从滑板1夹持板顶部的接线端子2经导线输往用电器,为了保证软导线在列车运行中不碰触机架,同时又不影响滑板1伸缩,软导线置于一弹性软轴内。悬臂支架4的顶部中间有一通孔,引流导线穿过该通孔。夹持板通过自带螺钉用盖形螺帽3与绝缘板10联接,再用螺钉和绝缘板10背面的不通螺纹孔把弓形支架11和绝缘板10联接在一起,实现安全取电的目的;自动对中机构由两块片簧13和楔形压块15组成,两块片簧13通过V形压块15和螺钉对称布置在伸缩杆7前端并和伸缩杆7固接的叉形接头的V形槽内,因连接是通过设置在销轴14上的螺纹孔进行的,所以,片簧13被紧固后,销轴14、压块15、片簧13和叉形接头就连接成一个整体,从而保证滑板对中的目的;悬臂支架4下方设置一根可以随压缩弹簧8运动的伸缩杆7和绕悬臂支架4后铰摆动的T形套杆,伸缩杆7的大部与T形套杆5间隙配合,套外有一根压缩弹簧8,它的前端与设在伸缩杆7前端接头上的定位止口接触,后端与设在T形套杆5上的定位止口接触,受流滑板1与弓形支架11之间有绝缘层10,弓形支架11固定在绝缘层10上,弓形支架11两端分别有一同轴心线的长形通孔,销轴14的两端穿过该通孔用螺母固定,并在销轴14轴向留有一定间隙,销轴14的中部位于伸缩杆7前端接头的通孔内,沿接头通孔的轴向开一V型槽,两块片簧13对称布置在伸缩杆7轴心线两侧,簧臂紧靠在弓形支架11内侧底部。高频振动跟随机构由两个相同的扭簧12组成,两扭簧12沿铅垂方向对其始终压靠在弓形支架11底板上,扭转弹簧12空套在销轴14上。扭簧12的外伸臂伸出端始终压在弓形支架11内侧底面,销轴14两端分别穿过平移支撑杆前端部的长形孔和弓形支架11的长形孔。由于销轴14轴向通过螺母定位,并留有一定的活动间隙,所以,在扭簧12的作用下,滑板1可沿弓形支架11的长形孔作相对运动,满足了高频振动所必须的结构要求;低频响应伸缩机构由压缩弹簧8、伸缩杆7、T形套杆5组成,伸缩杆7在套内自由伸缩。伸缩杆7为内空式,并在末端设有注油咀,伸缩杆7的表面设有出油口,沿伸缩杆7轴向设有储油沟,T形套杆5由导套与垂直套杆的横轴组成,套的外圆用于压缩弹簧的导向,套的尾端穿过横轴并与横轴固结,横轴通过两端的锥头螺柱和悬臂支架4相连,并可绕锥头螺柱摆动,其摆动的松紧程度可通过垫片来调整。沿横轴轴向钻有一储油孔。当振幅大于销轴和长形孔的活动间隙,也即低频振动时,整个活动部分将随着压缩弹簧8的伸缩而运动;平移支撑机构由平移轴9、移动轴承(或滑动轴承)、轴承座组成。固定在压缩弹簧8上、下方的两个移动轴承内各装一根平移轴9,其主要用来支承滑板和悬臂部分的重量和保证滑板1平移运动。两移动轴承之间用一隔套隔开,隔套表面开有油沟和小孔,轴承座外表面中部设有注油咀。移动轴承(或滑动轴承)轴向靠轴承座两端的端盖定位。
权利要求1.一种磁浮列车受流装置,主要由固定在车体底部的悬臂支架(4)与供电轨接触的受流滑板(1)、导线等组成,悬臂支架(4)与车体底部之间有一层绝缘垫(6)隔离,受流滑板(1)的夹持板上部有一接线端子(2),该接线端子(2)通过导线与车体上部的用电器连接,其特征在于悬臂支架(4)下方设置一根可以随压缩弹簧(8)运动的伸缩杆(7)和绕悬臂支架(4)后铰摆动的T形套杆(5),伸缩杆(7)的大部与T形套杆(5)间隙配合,套外有一根压缩弹簧(8),它的前端与设在伸缩杆(7)前端接头上的定位止口接触,后端与设在T形套杆(5)上的定位止口接触,受流滑板(1)与弓形支架(11)之间有绝缘层(10),弓形支架(11)固定在绝缘层(10)上,弓形支架(11)两端分别有一同轴心线的长形通孔,销轴(14)的两端穿过该通孔用螺母固定,并在销轴(14)轴向留有一定间隙,销轴(14)的中部位于伸缩杆(7)前端接头的通孔内,沿接头通孔的轴向开一V型槽,两块片簧(13)对称布置在伸缩杆(7)轴心线两侧,簧臂紧靠在弓形支架(11)内侧底部,固定在压缩弹簧(8)上、下方的两个移动轴承内各装一根平移轴(9),扭转弹簧(12)空套在销轴(14)上,其外伸臂始终压靠在弓形支架(11)底板上,悬臂支架(4)的顶部中间有一通孔,引流导线穿过该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浮列车受流装置,在车体底部的悬臂支架有与供电轨接触的受流滑板,其特征在于悬臂支架下方设置一根可以随压缩弹簧运动的伸缩杆和绕悬臂支架后铰摆动的T形套杆,弓形支架两端分别有一同轴心线的长形通孔,销轴的两端穿过该通孔用螺母固定,两块片簧对称布置在伸缩杆轴心线两侧,固定在压缩弹簧上、下方的两个移动轴承内各装一根平移支承轴,扭转弹簧空套在销轴上,主要用于磁浮列车受流。
文档编号B61B13/08GK2434187SQ0022300
公开日2001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12日
发明者潘慧龙, 胡基士, 胡汉春, 黄洪钟, 邓斌, 王永安 申请人:西南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