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人安全保护系统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安全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的汽车行人安全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0002]车用汽车行人安全保护系统,通常在车头与行人(车辆等)发生碰撞时激活,其安全气囊在发动机罩前缘展开,覆盖在发动机罩和保险杠交接处,安全气囊能起到在碰撞过程中缓冲吸能的作用,降低对成人大腿或骨盆伤害,保护儿童头部。
[0003]此类安全气囊装置形状和安放位置的不同,会影响安全气囊的作用效果。例如专利200910312466.4设计了一种安放在发动机罩下部的安全气囊,展开时能覆盖发动机罩的前三分之一区域并延伸至发动机罩前边缘;其设计的安全气囊覆盖区域较广,安全气囊体积较大,安装位置离发动机罩前边缘较远,因此其覆盖到发动机罩前边缘所需的时间相对较长,从而对成人大腿、骨盆或者儿童头部的保护效果较差。另外,现有的安全气囊装置在使用后,会对车头大灯等造成遮挡,从而严重影响尤其是夜间正常驾驶。
[0004]行人保护安全气囊安装位置离发动机罩前缘越近,接收传感器信后之后的展开速度就会越快,同时要保证气囊安装位置对汽车主要性能不会产生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怎样解决现有行人保护装置覆盖速度慢,保护效果差,并且影响正常驾驶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行人安全保护系统,能够快速覆盖,从而有效对行人进行保护,并且不会对汽车驾驶造成影响。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汽车行人安全保护系统,包括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视觉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所述安全气囊与气体发生器相连,所述气体发生器和视觉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传感器为两个,分别安装于靠近车头左右雾灯处;所述安全气囊折叠之后,设于气囊壳体内,该气囊壳体安装于车头保险杠与水箱上横梁之间,并位于车头保险杠上方;所述气囊壳体的前侧为开放侧,车头保险杠外壳与气囊前侧对应位置为塑料结构。
[0007]进一步地,所述安全气囊和气囊壳体均呈与车头保险杠一致的弧形,其中,所述安全气囊包括中心腔体和位于中心腔体两端的两个侧部,使安全气囊充气后,对应汽车大灯位置处形成缺口。
[0008]进一步地,在安全气囊中心腔体的下表面的中心位置具有一个进气管,该进气管远离中心腔体的一端为进气端;所述进气管的进气端通过安装底座与气囊壳体底部固定连接,在气囊壳体底部对应进气管的进气端的位置开有进气孔;所述气体发生器安装于气囊壳体下侧并与气囊壳体固定连接,其出气口与气囊壳体的进气孔正对,通过该气体发生器能够对安全气囊进行充气。
[0009]进一步地,所述安全气囊的中心腔体的上侧面和下侧面的中部通过弹性织带相连,所述弹性织带呈与中心腔体相一致的弧形,在弹性织带上设有若干通气孔。
[0010]进一步地,所述安全气囊充气后,其中心腔体能够覆盖车头左右大灯之间的区域,并能够向上延伸至保险杠外壳与发动机盖的分缝线处,安全气囊的左右侧部能够覆盖大灯上方的区域。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安全气囊的弹出位置更接近碰撞位置,因此覆盖速度快,并且保护效果好,能够有效保护成人大腿和骨盆与儿童头部的安全,从而减轻行人损伤;同时,由于安全气囊展开后,有效避开车头大灯位置,因此不会对汽车的正常驾驶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0012]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安全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安全气囊展开后的工作状态图。
[0015]图4为安全气囊的折叠过程图。
[0016]图中:丨—安全气囊,丨丨—中心腔体,12—侧部,13—进气管,14—弹性织带,2—气体发生器,3 一视觉传感器,4 一气囊壳体,5 一保险杠外壳,6 一水箱上横梁,7 一发动机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8]实施例:参见图1、图2,一种汽车行人安全保护系统,包括安全气囊1、气体发生器
2、视觉传感器3以及控制器;所述安全气囊I与气体发生器2相连,所述气体发生器2和视觉传感器3均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其在接收到视觉传感器3信号后,能够控制气体发生器2引爆;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该控制器包括信号比较电路和触发控制电路,当视觉传感器3监测到的距离过近时,向控制器发送的电信号也较大,当该电信号大于信号比较电路中预设的电信号值时,信号比较电路向触发电路发送触发信号,当触发控制电路接收到触发信号后,向气体发生器2发送启动信号,从而将气体发生器2引爆(即气体发生器2启动)。所述视觉传感器3为两个,分别安装于靠近车头左右雾灯处(左右雾灯相邻的一侧);由于雾灯位置较低,且位于汽车的最前端,因而能使监测效果更好,以更有效地对行人进行保护。
[0019]所述安全气囊I折叠之后,设于气囊壳体4内,具体折叠过程如下:参见图3,先将安全气囊I左右侧部12在侧部12和中心腔体11的交接处朝着安全气囊I中心腔体11折叠;然后在中心腔体11的左右对称轴上找到一个点,使对称轴上部和下部距离相等,同时中心腔体11下表面的进气管13设置在这个点附近,中心腔体1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朝着这个点卷绕,进气管13不参与折叠。该气囊壳体4安装于车头保险杠与(车架的)水箱上横梁6之间,并位于车头保险杠上方;所述气囊壳体4的前侧为开放侧,车头保险杠外壳5与气囊前侧对应位置为塑料(弱化线)结构;其中,气囊壳体4的下侧紧贴着保险杠。在安全气囊I中心腔体11的下表面的中心位置具有一个进气管13,该进气管13远离中心腔体11的一端为进气端;所述进气管13的进气端通过安装底座与气囊壳体4底部固定连接,在气囊壳体4底部对应进气管13的进气端的位置开有进气孔;所述气体发生器2安装于气囊壳体4下侧并与气囊壳体4固定连接,其出气口与气囊壳体4的进气孔正对,通过该气体发生器2能够对安全气囊I进行充
Ho
[0020]所述安全气囊I和气囊壳体4均呈与车头保险杠一致的弧形,其中,所述安全气囊I包括中心腔体11和位于中心腔体11两端的两个侧部12,使安全气囊I充气后,对应汽车大灯位置处形成缺口;使安全气囊I对车头的包裹性更好,能更好地避免行人受伤。
[0021]所述安全气囊I的中心腔体11的上侧面和下侧面的中部通过弹性织带14相连,所述弹性织带14呈与中心腔体11相一致的弧形,使气囊充气时上、下表面拉紧形成垫子的形状,防止人从气囊上滑下去;在弹性织带14上设有若干通气孔;便于气体流通,从而使气囊快速充气展开。
[0022]所述安全气囊I充气后,其中心腔体11能够覆盖车头左右大灯之间的区域,并能够向上延伸至保险杠外壳5与发动机盖7的分缝线处,安全气囊I的左右侧部12能够覆盖大灯上方的区域;从而使安全气囊I展开后不造成对照明的遮挡。
[0023]参见图4,当传感器检测到汽车快要撞到行人时,视觉传感器3将信号传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信号给气体发生器2发送启动信号,使气体发生器2引爆,然后安全气囊I充气,使安全气囊I冲破保险杠外壳5的塑料(弱化线)结构,覆盖在保险杠和发动机罩接缝上,产生保护行人的作用。
[0024]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汽车行人安全保护系统,包括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视觉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所述安全气囊与气体发生器相连,所述气体发生器和视觉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传感器为两个,分别安装于靠近车头左右雾灯处;所述安全气囊折叠之后,设于气囊壳体内,该气囊壳体安装于车头保险杠与水箱上横梁之间,并位于车头保险杠上方;所述气囊壳体的前侧为开放侧,车头保险杠外壳与气囊前侧对应位置为塑料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行人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气囊和气囊壳体均呈与车头保险杠一致的弧形,其中,所述安全气囊包括中心腔体和位于中心腔体两端的两个侧部,使安全气囊充气后,对应汽车大灯位置处形成缺口。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行人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安全气囊中心腔体的下表面的中心位置具有一个进气管,该进气管远离中心腔体的一端为进气端;所述进气管的进气端通过安装底座与气囊壳体底部固定连接,在气囊壳体底部对应进气管的进气端的位置开有进气孔;所述气体发生器安装于气囊壳体下侧并与气囊壳体固定连接,其出气口与气囊壳体的进气孔正对,通过该气体发生器能够对安全气囊进行充气。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行人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气囊的中心腔体的上侧面和下侧面的中部通过弹性织带相连,所述弹性织带呈与中心腔体相一致的弧形,在弹性织带上设有若干通气孔。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行人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气囊充气后,其中心腔体能够覆盖车头左右大灯之间的区域,并能够向上延伸至保险杠外壳与发动机盖的分缝线处,安全气囊的左右侧部能够覆盖大灯上方的区域。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行人安全保护系统,包括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视觉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所述安全气囊与气体发生器相连,所述气体发生器和视觉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相连,所述视觉传感器为两个,分别安装于靠近车头左右雾灯处;所述安全气囊折叠之后,设于气囊壳体内,该气囊壳体安装于车头保险杠与水箱上横梁之间,并位于车头保险杠上方;所述气囊壳体的前侧为开放侧,车头保险杠外壳与气囊前侧对应位置为塑料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快速覆盖,从而有效对行人进行保护,并且不会对汽车驾驶造成影响。
【IPC分类】B60R21/36
【公开号】CN205149778
【申请号】CN201520951978
【发明人】刘西, 胡远志, 雷雨, 蒋成约, 何恩泽, 栾天, 吕章洁
【申请人】重庆理工大学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