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机驱动的减速器总成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电动车技术领域,更加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电机驱动的减速器总成。
【背景技术】
[0002]在石油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强力政策推广,并分别在税收、充换电站建设、优惠电价、优惠交通环境、信息产业、城市建设等等方面出台相应的优惠与扶持政策;一场席卷全球的汽车工业革命正在蓬蓬勃勃的向前发展。
[0003]随着汽车电动化的发展,采取网络控制技术可对电机实时实施扭矩与转数控制成为可能;围绕着提高整车的使用性能、综合效率、集成化、智能化等研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驱动方案。双电机驱动就是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现在技术是按汽车爬坡、起步加速工况设计汽车的驱动电机、要求扭矩足够;按最高车速工况设计驱动电机要求转数最高。用一个电机满足以上要求设计的电机功率就较大,体积也大,转数就低,而在大部分路面好、频繁启动的城市工况启动扭矩要求也不大,但是频繁启动一个比较大的电机耗电量就大,经济性就不好;而在高速工况对汽车的功率要求并不是最大,而是转数要求最大,用一个比较大的电机转数又上不去。加减速器是可以的,使得电机设计匹配得更合理些,但是电动机对挂当等操丛又带来困难,各种两档自动变速器开发还存在一定困难。如此看来,单电机高效驱动想满足汽车的复杂工况在当前的电机驱动技术上是有一定难度的。为此本案开发了双电机驱动技术,在双电机效率、功率、转数协调互补的条件下大大提高了效率;对于电动客车本案更具有优势,现在的电动车客车多为前置驱动总成,有个较长的传动轴驱动后桥,轴距中间的空间被传动轴占用,给电池箱的布置带来很大困难。本案的减速器与电机集成后可以后置,在结构布置上解决了电动客车后置驱动总成问题,特别对后悬短的客车,用本案的减速器总成会得到传动轴的合理长度与角度;给动力电池在车辆中间布置提供了方便,也扩大了客车轴距提高了平稳性,方便了乘客流通与疏散,提高了载客量,为乘客上下车带来了方便,这是当前人们积极开发的客车型式。为此,双电机驱动利用两个电机在功率、扭矩、效率、转数等的合理互补条件下满足了汽车的驱动要求,充分发挥了电动化、智能化的优点,也为后置驱动总成的电动客车提供了布置方便性。是一条高效低耗,经济适用的技术路线。
【发明内容】
[0004]一种双电机驱动的减速器总成,其特征是:本系统采用双电机分别通过两条不同速比的驱动输入路线,汇集于一路动力输出的模式;其中一条输入路线是高速比传动路线,另一条输入路线是低速比传动路线,两个电机分别通过上述高速比接口与低速比接口输入动力;高速比接口的电机动力通过电磁离合器传到减速器输入齿轮轴,输入齿轮轴通过两级高速比的减速齿轮将动力传给输出齿轮,输出齿轮在将动力传给与该电机输出轴方向相反的输出轴;同理,低速比接口的电机动力通过电磁离合器传到减速器输入齿轮轴,输入齿轮轴通过两级较低速比的减速齿轮将动力传给如上所述的同一个输出齿轮,输出齿轮再将动力传给与该电机输出轴方向相反的输出轴;如上所述的两个驱动电机轴线与输出轴的轴线的布置是三角形布置。
【附图说明】
[0005]图1是一种双电机驱动的减速器总成的剖面图。
[0006]图2是一种双电机驱动的减速器总成的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图1是一种双电机驱动的减速器总成的剖面示意图,图中为便于理解,将高速比输入驱动线路的部件编号为I字打头,将低速比输入驱动线路的部件编号为2字打头,将输出齿轮与轴的部件编号为3打头。
[0008]下面进入说明:图中1-1是高速比输入的驱动电机,图中1-2是所述电机输出花键轴套,图中1-3是所述电机输出花键轴套外径的密封环,图中1-4是所述电机的前端盖,图中1-5是所述电机的连接盘。图中1-6是电磁离合器输入轴端盖的固定螺栓,图中1-7是电磁离合器输入轴端盖,图中1-8是电磁离合器输入轴的密封环,图中1-9是电磁离合器输入轴的轴承,图中1-10是电磁离合器的前端盖,图中1-11是电磁离合器输入轴,图中1-12是电磁离合器的主动盘,图中1-13是电磁离合器的输入电触头,图中1-14是电磁离合器的壳体,图中1-15是电磁离合器的从动盘组件,图中1-16是减速器输入齿轮轴的前轴承盖,图中1-17是减速器的输入齿轮轴的密封圈,图中1-18是减速器输入齿轮轴的轴承,图中1-19是减速器的壳体,图中1-20是减速器的输入齿轮轴,图中1-21是减速器盖的紧固螺栓,图中1-22是减速器输入齿轮轴的后轴承,图中1-23是减速器输入齿轮轴的后轴承盖,图中1-24是减速器输入齿轮轴后轴承盖的紧固螺栓。图中1-25是减速器中间轴的主动齿轮,图中1-26是减速器中间轴的被动齿轮,图中1-27是减速器中间轴的轴承盖,图中1-28是减速器中间轴的轴承,图中1-29是减速器中间轴轴承盖的紧固螺栓。
[0009]图中3-1是输出齿轮,图中3-2是输出轴,图中3-3是输出轴挡圈,图中3_4是输出轴轴承,图中3-5是输出轴的前轴承盖,图中3-6是输出轴的轴承盖的紧固螺栓,图中3-7是输出轴的防尘罩,图中3-8是输出轴输出端的轴承座紧固螺栓,图中3-9是输出轴输出端的轴承座,图中3-10是输出轴输出端的外密封环,图中3-11是输出轴输出端的内密封环。
[0010]下面细述2字打头的部件:图中2-1是低速比输入的驱动电机,图中2-2是所述电机输出花键轴套,图中2-3是所述电机输出花键轴套外径的密封环,图中2-4是所述电机的前端盖,图中2-5是所述电机的连接盘。图中2-6是电磁离合器输入轴端盖的固定螺栓,图中2-7是电磁离合器输入轴端盖,图中2-8是电磁离合器输入轴的密封环,图中2-9是电磁离合器输入轴的轴承,图中2-10是电磁离合器的前端盖,图中2-11是电磁离合器输入轴,图中2-12是电磁离合器的主动盘,图中2-13是电磁离合器的输入电触头,图中2-14是电磁离合器的壳体,图中2-15是电磁离合器的从动盘组件,图中2-16是减速器输入齿轮轴的前轴承盖,图中2-17是减速器的输入齿轮轴的密封圈,图中2-18是减速器输入齿轮轴的轴承,图中2-19是减速器的壳体,图中2-20是减速器的输入齿轮轴,图中2-21是减速器盖的紧固螺栓,图中2-22是减速器输入齿轮轴的后轴承,图中2-23是减速器输入齿轮轴的后轴承盖,图中2-24是减速器输入齿轮轴后轴承盖的紧固螺栓。图中2-25是减速器中间轴的主动齿轮,图中2-26是减速器中间轴的被动齿轮,图中2-27是减速器中间轴的轴承盖,图中2-28是减速器中间轴的轴承,图中2-29是减速器中间轴轴承盖的紧固螺栓。
[0011]图2是一种双电机驱动的减速器总成的前示意图,图中4-1是高速比驱动电机中心,图中4-2是低速比驱动电机中心,图中4-3是输出轴中心。图中4-4是两条输入轴线与输出轴线的夹角,实列图中为105度仅供示意参考。
[0012]如上所述该减速器采用了两路不同速比输入动力,汇集于一路输出动力的模式,两路输入速比的大小可以根据车辆实际匹配。由此不难理解车辆需要扭矩较大时可用大速比驱动电机为主工作;车辆需要扭矩较小时,车速较高时可用小速比驱动电机为主工作。如此形成了双电机分步驱动,在效率、功率、扭矩、转数等方面提供了互补条件,为车辆的功率需求拓宽了渠道,进一步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能耗。
[0013]本案的两路电机动力输入方向与动力输出方向相对,又采取了三角形布置,输出轴相对下降,可以使得短后悬的公交客车的传动轴有一定长度空间与较小的夹角,本技术方案充分发挥了电动化、智能化的优点,为后置驱动总成的电动客车提供了布置方便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支撑。是一条高效低耗,经济适用新的技术路线。
[0014]值得说明的是本方案仅对一种双电机驱动的减速器总成在驱动路线、驱动结构原理等进行了说明,示例图中还有好多部件没有说明与写入,所以上述实列的内容仅供参考。
[0015]此外,本案相关的电力电子与网络控制部分,其控制策略与方法及控制器软硬件的说明,将在另外专利中细述,本案不再详细论述。
[0016]虽然上面已经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上述说明仅仅是对【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阐述,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制于上述的特定实施例与提到的客车制造领域。当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应用于电动客车领域,也可应用于其它类同的驱动项目。
【主权项】
1.一种双电机驱动的减速器总成,其特征是:本系统采用双电机分别通过两条不同速比的驱动输入路线,汇集于一路动力输出的模式;其中一条输入路线是高速比传动路线,另一条输入路线是低速比传动路线,两个电机分别通过上述高速比接口与低速比接口输入动力;高速比接口的电机动力通过电磁离合器传到减速器输入齿轮轴,输入齿轮轴通过两级高速比的减速齿轮将动力传给输出齿轮,输出齿轮在将动力传给与该电机输出轴方向相反的输出轴;同理,低速比接口的电机动力通过电磁离合器传到减速器输入齿轮轴,输入齿轮轴通过两级较低速比的减速齿轮将动力传给如上所述的同一个输出齿轮,输出齿轮再将动力传给与该电机输出轴方向相反的输出轴;如上所述的两个驱动电机轴线与输出轴的轴线的布置是三角形布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电机驱动的减速器总成,采用双电机分别通过两条不同速比的驱动输入路线,汇集于一路动力输出的模式;其中一条输入路线是高速比传动路线,另一条输入路线是低速比传动路线,两个电机分别通过上述高速比接口与低速比接口输入动力;高速比接口的电机动力通过电磁离合器传到减速器输入齿轮轴,输入齿轮轴通过两级高速比的减速齿轮将动力传给输出齿轮,输出齿轮在将动力传给与该电机输出轴方向相反的输出轴;同理,低速比接口的电机动力通过电磁离合器传到减速器输入齿轮轴,输入齿轮轴通过两级较低速比的减速齿轮将动力传给如上所述的同一个输出齿轮,输出齿轮再将动力传给与该电机输出轴方向相反的输出轴。
【IPC分类】B60K17/12, F16H57/02
【公开号】CN204936816
【申请号】CN201520726261
【发明人】马军, 蔡智军, 马红业
【申请人】马红业, 哈尔滨鑫业电动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