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臂总成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控制臂总成属于汽车配件领域,其包括控制臂主体、翻边孔和衬托,所述的控制臂主体包括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控制臂主体分为转向节连接端、车架前连接端和车架后连接端,所述的转向节连接端设有至少两个螺栓孔,所述翻边孔设在车架前连接端,翻边孔与控制臂主体焊接连接,所述的衬托设在车架后连接端,衬托与控制臂主体焊接连接,承托内设有胶套,所述的控制臂主体中心位置还设有避震器安装孔。本控制臂总成具有自身刚度大,连接部位不易变形,焊接点连接牢固等特点。
【专利说明】
一种控制臂总成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汽车配件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汽车控制臂总成。
【背景技术】
[0002]悬架为车架与车轮之间的传力连接装置,其中的控制臂对汽车在行驶过程的车轮定位及受力传递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控制臂在质量轻便基础上必须满足一定的刚度和可靠性要求。
[0003]现有技术中,控制臂通常包括控制臂本体及控制臂端部;控制臂本体上设有三个连接端,其中第一和第二连接端分别用于与轴套固定连接,使控制臂本体通过这两个轴套与车架连接;控制臂端部上设有两个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与球销固定连接,使控制臂端部通过该球销与转向节连接,第二连接端与控制臂本体固定连接,使控制臂端部与控制臂本体形成一体。由于控制臂本体由通过板材冲压成型的上臂体与下臂体扣合焊接而成,控制臂本体内部为中空,而控制臂端部的第二连接端与控制臂本体的第三连接端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且控制臂端部采用锻造工艺制成,因此,形成的控制臂具有质量轻便,刚度好的优点。
[0004]由上述可见,在现有技术中,只是通过改变上臂体与下臂体的材料入手来控制控制臂的质量和刚度,其控制臂整体刚度还有提升的空间;上臂体与下臂体的连接方式一般采用上臂体四周的翻边均扣在下臂体四周的翻边外焊接的方式,控制臂长期使用过程中,翻边部分会出现变形的情况,导致上臂体与下臂体的连接强度下降,控制臂作用效果减弱,致使汽车使用时的舒适度和安全性下降。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控制臂总成的缺陷,提出一种结构合理、刚度大、连接强度高的控制臂总成。
[0006]为了达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7]本发明的一种控制臂总成包括控制臂主体、翻边孔和衬托,所述的控制臂主体包括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控制臂主体分为转向节连接端、车架前连接端和车架后连接端,所述的转向节连接端设有至少两个螺栓孔,所述翻边孔设在车架前连接端,翻边孔与控制臂主体焊接连接,所述的衬托设在车架后连接端,衬托与控制臂主体焊接连接,衬托内设有胶套,所述的控制臂主体中心位置还设有通孔。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翻边孔包括内骨架、外骨架、开槽和橡胶,外骨架与车架前连接端焊接连接,开槽和橡胶均设在内骨架和外骨架之间。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翻边孔与控制臂主体倾斜设置,倾斜角为1°?5°。翻边孔倾斜焊接在控制臂主体上,焊接强度更高,焊缝处不容易断裂。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的四周均设有翻边,第一臂体的翻边与第二臂体的翻边接触,并通过焊接连接。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转向节连接端、车架前连接端和车架后连接端之间的部位的正反两面还设有一个凸起,通孔设在凸起上,通孔孔径为45mm?50mm。凸起的设置改变了传统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平整的结构形式,起到了增强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的刚度的目的。
[0012]作为优选,车架前连接端处的第一臂体两侧翻边均包在第二臂体两侧翻边外,凸起位置处的第一臂体两侧翻边均设在第二臂体两侧翻边的一侧,转向节连接端处的第二臂体两侧翻边均包在第一臂体两侧翻边外。控制臂主体在不同段的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翻边的连接形式不同,减少了控制臂总成使用时由于翻边变形带造成的影响。
[0013]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上均设有位置一一对应的工艺孔,工艺孔的孔径为1mm?18mm,第一臂体上的工艺孔与第二臂体上的工艺孔孔径大小不同,两者相差Imm?3mm。工艺孔的设置使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的焊接更为方便,且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能更好的扣合在一起。
[0014]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臂体在转向节连接端处设有向内的倾斜坡角,倾斜坡角的坡度为15° ±3°。
[0015]作为优选,所述的转向节连接端上的螺栓孔数量为3个,螺栓孔呈三角形布设,螺检孔孔径为12mm?13mm。
[0016]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I)本发明涉及的控制臂总成在控制臂本体中间位置设置凸起,翻边孔、衬托均呈一定的角度与控制臂主体焊接,其控制臂主体自身刚度较传统控制臂主体大,翻边孔、衬托和控制臂主体的连接强度也较大。
[0018](2)本发明涉及的控制臂总成的控制臂本体在不同部位的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的翻边连接方式不同,该设计可减少使用过程中翻边的变形,使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的连接强度在更长的使用时间内保持原始的强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发明控制臂总成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发明控制臂总成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是本发明控制臂总成侧视图;
[0022]图4是本发明控制臂总成翻边孔D-D剖面图;
[0023]图5是本发明B-B断面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翻边的焊接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本发明C-C断面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翻边的焊接结构示意图;
[0025]图7是本发明A-A断面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翻边的焊接结构示意图。
[0026]示意图中的标注说明:1_控制臂主体,2-翻边孔,3-衬托,4-螺栓孔,5-凸起,6-通孔,7-工艺孔,11-第一臂体,12-第二臂体,13-转向节连接端,14-车架前连接端,15-车架后连接端,21-内骨架,22-外骨架,23-开槽,24-橡胶,31-胶套,100-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28]参照图1?图7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控制臂总成包括控制臂主体1、翻边孔2和衬托3。所述的控制臂主体I包括第一臂体11和第二臂体12,第一臂体11和第二臂体12均由金属材料冲压而成,且四周均设有翻边100,所述的控制臂主体I分为转向节连接端13、车架前连接端14和车架后连接端15,控制臂主体I中间部位的正背面均设置凸起5,以增强控制臂主体I的刚度,凸起5上开设有通孔6,所示的通孔6的孔径为48mm,所述的控制臂主体I上还开设有若干个工艺孔7,方便第一臂体11和第二臂体12安装时完全对齐,工艺孔7在第一臂体11上的孔径为15mm,在第二臂体12上的孔径为12mm(或者在第一臂体11上的孔径为12mm,在第二臂体12上的孔径为15mm),所述的第一臂体11在转向节连接端13处向第二臂体12—侧倾斜,倾斜坡度为15°,倾斜位置上设有三个直径为13mm的螺栓孔4,三个螺栓孔4三角形布置。
[0029]控制臂主体I拼接时采用第一臂体11的翻边100与第二臂体12的翻边接触100,并通过焊接连接,其中车架前连接端处14的第一臂体两侧翻边均包在第二臂体两侧翻边外,凸起5位置处的第一臂体两侧翻边均设在第二臂体两侧翻边的一侧,转向节连接端13处的第二臂体两侧翻边均包在第一臂体两侧翻边外。该设计使控制臂主体I在不同段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翻边的连接形式不同,减少了控制臂总成使用时由于翻边100变形带造成的影响。
[0030]所述翻边孔设在车架前连接端,翻边孔与控制臂主体焊接连接,翻边孔与控制臂主体倾斜设置,倾斜角为3°,翻边孔倾斜焊接在控制臂主体上,焊接强度更高,焊缝处不容易断裂,翻边孔包括内骨架21、外骨架22、开槽23和橡胶24,外骨架22与车架前连接端14焊接连接,开槽23和橡胶24均设在内骨架和外骨架之间,所述的衬托3焊接在车架后连接端15,衬托15内设有胶套31。
[0031]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控制臂总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控制臂主体、翻边孔和衬托,所述的控制臂主体包括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控制臂主体分为转向节连接端、车架前连接端和车架后连接端,所述的转向节连接端设有至少两个螺栓孔,所述翻边孔设在车架前连接端,翻边孔与控制臂主体焊接连接,所述的衬托设在车架后连接端,衬托与控制臂主体焊接连接,衬托内设有胶套,所述的控制臂主体中心位置还设有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边孔包括内骨架、夕卜骨架、开槽和橡胶,外骨架与车架前连接端焊接连接,开槽和橡胶均设在内骨架和外骨架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边孔与控制臂主体倾斜设置,倾斜角为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的四周均设有翻边,第一臂体的翻边与第二臂体的翻边通过焊接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节连接端、车架前连接端和车架后连接端之间的部位的正反两面还设有一个凸起,通孔设置在凸起上,通孔孔径为45mm?50mm。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5之一所述的一种控制臂总成,其特征在于:车架前连接端处的第一臂体两侧翻边均包在第二臂体两侧翻边外,凸起位置处的第一臂体两侧翻边均设在第二臂体两侧翻边的一侧,转向节连接端处的第二臂体两侧翻边均包在第一臂体两侧翻边外。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上均设有位置--对应的工艺孔,工艺孔的孔径为1mm?18mm,第一臂体上的工艺孔与第二臂体上的工艺孔孔径大小不同,两者相差Imm?3_。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臂体在转向节连接端处设有向内的倾斜坡角,倾斜坡角的坡度为15° ±3°。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节连接端上的螺栓孔数量为3个,螺栓孔呈三角形布设,螺栓孔孔径为12mm?13mm。
【文档编号】B60G7/00GK106004292SQ201610423432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5日
【发明人】周士森
【申请人】浙江德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