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制冷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3953668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用制冷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汽车厢体内空调装置,特别是一种利用发动机冷却水的热量,进行制冷的车用制冷装置。
目前,在空调汽车上装置的制冷器,普遍采用压缩制冷,压缩制冷消耗发动机功率,影响发动机正常使用,不但增加燃料消耗,而且氟利昂对大气影响较大,在一些国家已限制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制冷装置,利用发动机的循环冷却水热量加热制冷剂,从而驱动制冷装置,结构合理,不增加燃油消耗,不影响发动机正常工作,使用成本低,容易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发动机、发动机水泵、发动机冷却水进水口和出水口,发动机散热器,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发生器的加热器进、出口分别通过管路联接发动机的一个冷却水出口和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出口处装有阀门;发生器的输出端通过管路联接蒸馏器,蒸馏器输出端通过管理联接副冷凝器和主冷凝器,主冷凝器通过分流器和管路联接制冷蒸发器,制冷蒸发器通过管路联接吸收器,吸收器通过两个调节阀和管路分别联接分馏器的底部和发生器的底部,吸收器和发生器间组装水泵。
本实有新型的优点是利用发动机的循环冷却水吸收的热量加热制冷剂,从而驱动制冷装置工作,结构设计合理,不增加燃油消耗,不影响发动机正常工作,使用成本低,安装容易。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旋则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制冷蒸发器的出口结构示意图。
图3是蒸发器的另一出口结构示意图。

图1-2,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如下汽车发动机3的一个冷却水出口通过管路1联接发生器23的加热24进口,冷却水出口有阀门2,发动机3的另一个冷却水出口通过管路联接发动机散热器27,加热器24出口通过回水三通25和管路联接发动机水泵26的冷却水进口。发生器23上装有制冷剂加入阀22,发生器23内上部组装阻波板4,为防止汽车行驶中制冷剂液面产生波浪而影响正常工作。发生器23上端通过管路5联接蒸馏器6,蒸馏器通过管路7联接副冷凝器8的入口端,副冷凝器8的一个出口通过管路接主冷凝器10,另一个出口通过管路17接蒸馏器6。副冷凝器8内有冷却管9。主冷凝器10内有冷却管11和风机12。主冷凝器10的出口端通过分流器13和管路联接制冷蒸发器14,其内组装蒸发管16和风机15,蒸发器14的出风口结构可采用百叶窗28形式,亦可采用风道29形式。(如图3所示)制冷蒸发器14的出口端通过管路接吸收器19的上部,吸收器19上部还通过两个节流阀和管路分别接蒸馏器6下端和发生器23的下端;吸收器19下部和发生器23下部之间组装水泵21。
工作原理当需要制冷时,打开阀门2,发动机加热的冷却水经管路1进入加热器24,发生器23内的制冷剂升温产生蒸汽和压力,加热器24的冷却水通过管路和水泵26返回发动机3,继续吸收发动机热量。制冷剂蒸气通过阻波板4的小孔,经过管路进入蒸馏器6,蒸馏后的气体通过管路7进入副冷凝器8进行初步冷却,然后进入主冷凝器10进行冷却。主冷凝器10为风冷式,从主冷凝器10输出的气体通过管路和减压分流器13进入制冷蒸发器14,制冷蒸发器吸热,使车内降温。减压分流器13的目的是将冷却气体均匀分配给各蒸发管16,因为减压分流器13的分流管经较小,因此进入制冷蒸发器14的气体减压、膨胀、吸热,从而实现制冷。经制冷蒸发器14吸热后的气体经管路和吸收器回到发生器23。
由副冷凝器8回流的液态冷却剂经管路17流回蒸馏器6,并和蒸馏器6蒸馏下来的水经管路、调节调20回到吸收器19。发生器23加热蒸发后的稀溶液经管路、调节阀20回到吸收器19,并和蒸馏器6下来的蒸馏水及蒸发器14回来的低压液体混合成为制冷液,然后通过管路和水泵21送至发生器23,进行下一循环。
权利要求1.一种车用制冷装置,包括发动机、发动机水泵、发动机冷却水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发动机散热器,其特征是发生器的加热器进、出口分别通过管路联接发动机的一个冷却水出口和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出口处装有阀门;发生器的输出端通过管路联接到副冷凝器和主冷凝器,主冷凝器通过分流器和管路联接制冷蒸发器,制冷蒸发器通过管路联接吸收器,吸收器通过两个调节阀和管路分别联接分馏器的底部和发生器的底部,吸收器和发生器间组装水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是发生器内上部组装阻波板。
专利摘要一种车用制冷装置,包括发动机、发动机水泵,发动机冷却水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发动机散热器,发生器的加热器进、出口分别联接发动机的一个冷却水出口和冷却水进口;发生器的输出端联接蒸馏器,蒸馏器输出端接主、副冷凝器,主冷凝器联接制冷蒸发器,制冷蒸发器联接吸收器,吸收器通过调节阀联接分馏器和发生器,吸收器和发生器间组装水泵。优点是利用发动机冷却水吸收的热量。本装置提供热源,夏季能制冷,不消耗燃油,结构合理,容易安装。
文档编号B60H1/04GK2176274SQ93229120
公开日1994年9月7日 申请日期1993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1993年8月30日
发明者李飞 申请人:李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