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加力泵总成以及装载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93929阅读:1991来源:国知局
空气加力泵总成以及装载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加力泵总成以及装载机,其中,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加力泵总成包括加力缸体以及设置于加力缸体之外的呼吸器装置,呼吸器装置包括防护壳体以及设置于防护壳体的内部的本体,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空气流通的呼吸通道,呼吸通道与加力缸体的内部连通,防护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沟通防护壳体的内部与外部的通气孔。本实用新型的装载机,包括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加力泵总成。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护壳体有效避免不清洁的空气吸入加力缸和制动泵,有效改善了加力缸和制动泵的工作环境,减少了加力缸和制动泵的不良率同时提高了其耐久性。
【专利说明】空气加力泵总成以及装载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加力泵总成以及装载机。
【背景技术】
[0002]装载机是工程机械的一种,广泛用于建筑、道路、矿山、港口等工程领域。装载机的主要作用是进行装载作业,装载作业是将沙土、岩石、矿石等物,倒入卡车、货车或集装箱的作业,当然,装载机也可以实现挖掘作业、卸载作业、整地作业、填平作业等等其它作业。
[0003]加力泵是装载机上的重要部件,加力泵主要由加力缸和制动泵两部分组成,其主要利用制动阀传来的压缩空气将制动泵内的制动液加压,推动制动钳工作。如图1所示,力口力泵工作过程如下:
[0004](I)装载机制动时,压缩空气进入加力缸体I并推动活塞3克服回位弹簧4的作用力向右移动,由于活塞3和推杆15连在一起,于是推杆座总成7便推动制动总泵的油压活塞8右移,将制动泵泵体9内的制动液封闭并使制动泵泵体9的制动液产生高压。高压制动液通过管道进入制动器,使车轮制动;
[0005](2)当放松制动踏板时,在回位弹簧4的作用下,活塞3左移,压缩空气排向大气,同时,推杆15带动推杆座总成7左移,油压活塞8随之左移,制动器内的制动液返回制动泵泵体9内,制动状态解除;
[0006](3)当制动踏板放松较快时,由于制动泵内的制动液滞后而未能及时随油压活塞8—起返回,使制动泵泵体9内产生低压,在大气作用下,储油杯6中的制动液便经推杆座总成7和油压活塞8中间的间隙补充到制动泵泵体9内,此时,再次迅速踩下制动踏板,制动效果会更好。
[0007]上述加力泵失效的类型包括:漏气、内部窜气、漏油及弹簧损坏。造成加力泵失效的原因大部分是吸入了不清洁的空气。因装载机工作的外部环境十分恶劣,空气中充满细小的颗粒及粉尘,当这些颗粒或者粉尘被吸入加力泵内部时,容易引起密封件的损坏、活塞卡滞,导致内部窜气、漏气或漏油现象发生。通常来讲绝大部分的不清洁的空气是由呼吸器14吸入的,而装载机上的加力泵上的呼吸器因空间限制而体积较小,滤清效果较差,十分有必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避免不清洁的空气吸入的空气加力泵总成以及装载机。
[0009]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加力泵总成,包括加力缸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加力缸体之外的呼吸器装置,所述呼吸器装置包括防护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防护壳体的内部的本体,所述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空气流通的呼吸通道,所述呼吸通道与所述加力缸体的内部连通,所述防护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沟通防护壳体的内部与外部的通气孔。
[0010]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加力泵总成,其中,所述呼吸通道与所述加力缸体的内部通过软管连通。
[0011]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加力泵总成,其中,所述防护壳体包括多个竖直设置并依次首尾连接的侧壁板以及分别与每一侧壁板连接的上顶板、下底板,多个所述侧壁板与上顶板、下底板围合形成容纳所述本体的防护腔,所述通气孔设置于所述下底板上。
[0012]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加力泵总成,其中,所述防护腔的内壁上粘贴有过滤膜。
[0013]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加力泵总成,其中,所述本体的第一端通过螺母固定于所述下底板上,所述通气孔为多个,多个所述通气孔围绕所述下底板的中心设置。
[0014]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加力泵总成,其中,所述呼吸通道由所述本体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本体的内部,所述软管与所述本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呼吸通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本体的外部相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的轴线与所述呼吸通道的轴线垂直。
[0015]本实用新型的装载机,包括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加力泵总成。
[001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护壳体有效避免不清洁的空气吸入加力缸和制动泵,有效改善了加力缸和制动泵的工作环境,减少了加力缸和制动泵的不良率同时提高了其耐久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现有技术的加力泵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加力泵总成的加力缸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加力泵总成的呼吸器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1]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加力泵总成,包括加力缸体10以及设置于加力缸体10之外的呼吸器装置20,呼吸器装置20包括防护壳体21以及设置于防护壳体21的内部的本体22,本体22的内部设置有用于空气流通的呼吸通道23,呼吸通道23与加力缸体10的内部连通,防护壳体21上设置有用于沟通防护壳体21的内部与外部的通气孔24。
[0022]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加力泵总成,其中,呼吸通道23与加力缸体10的内部通过软管30连通。
[0023]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加力泵总成,其中,呼吸器装置20与加力缸体10分置,呼吸器装置20通常固定于灰尘较少的车架或者发动机机罩内的支架上,这样进一步防止不清洁的空气由呼吸器装置20吸入加力缸体10的内部。
[0024]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加力泵总成,其中,加力缸体10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呼吸接头40,软管30的一端固定于呼吸接头40上。
[0025]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加力泵总成,其中,防护壳体21包括多个竖直设置并依次首尾连接的侧壁板25以及分别与每一侧壁板25连接的上顶板26、下底板27,多个侧壁板25与上顶板26、下底板27围合形成容纳本体22的防护腔90,通气孔24设置于下底板27上。
[0026]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加力泵总成,其中,防护腔90的内壁上粘贴有过滤膜80,过滤膜80的材料为防尘海绵。
[0027]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加力泵总成,其中,本体22的第一端通过螺母31固定于下底板27上,通气孔24为多个,多个通气孔24围绕下底板27的中心设置。
[0028]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加力泵总成,其中,呼吸通道由本体22的第一端延伸至本体22的内部,软管30与本体22的第一端通过卡箍(图中未示出)连接,呼吸通道23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本体22的外部相通的通孔28,通孔28的轴线与呼吸通道23的轴线垂直。
[0029]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加力泵总成,其中,本体2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覆盖通孔28的过滤网29。本体22的外侧壁上连接有向外凸出的凸台35,凸台35位于通孔28与本体22的第一端之间,本体22的第二端连接有防尘盖50,防尘盖50的边缘向凸台35延伸并与凸台35的上表面紧密贴合,防尘盖50的边缘与本体22的外侧壁围合形成腔室60,腔室60通过通孔28与呼吸通道23相通,凸台35上设置有沟通孔70,沟通孔70位于防尘盖50的边缘的内侧,腔室60通过沟通孔70与外部沟通。
[0030]本实用新型的装载机,包括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加力泵总成。
[0031]本实用新型的装载机,其中,呼吸器装置固定于车架或者发动机机罩内的支架上。
[003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护壳体有效避免不清洁的空气吸入加力缸和制动泵,有效改善了加力缸和制动泵的工作环境,减少了加力缸和制动泵的不良率同时提高了其耐久性。
[0033]本实用新型的装载机由于安装了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加力泵总成,大幅减少了因加力泵失效导致的经济损失。
[003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空气加力泵总成,包括加力缸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加力缸体之外的呼吸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器装置包括防护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防护壳体的内部的本体,所述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空气流通的呼吸通道,所述呼吸通道与所述加力缸体的内部连通,所述防护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沟通防护壳体的内部与外部的通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加力泵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通道与所述加力缸体的内部通过软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加力泵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体包括多个竖直设置并依次首尾连接的侧壁板以及分别与每一侧壁板连接的上顶板、下底板,多个所述侧壁板与上顶板、下底板围合形成容纳所述本体的防护腔,所述通气孔设置于所述下底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加力泵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腔的内壁上粘贴有过滤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加力泵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第一端通过螺母固定于所述下底板上,所述通气孔为多个,多个所述通气孔围绕所述下底板的中心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加力泵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通道由所述本体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本体的内部,所述软管与所述本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呼吸通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本体的外部相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的轴线与所述呼吸通道的轴线垂直。
7.一种装载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加力泵总成。
【文档编号】B60T11/10GK203793323SQ201420228561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5日
【发明者】刘晓慧, 杨涛, 栾英刚, 吴昇现 申请人:斗山工程机械(山东)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