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方向指示灯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3882757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方向指示灯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方向指示灯(13),其具有:光源(20);和光射出体(29),该光射出体引导来自光源的光并使其向车辆的外部射出,光射出体具有:面向车辆的外侧的外侧射出面(30);面向车辆的内侧的内侧射出面(31);和面向车辆的前方或后方并连接两射出面的顶端面(32),外侧射出面以层差状形成有面朝车辆的外侧的第一面部(30a)、和面朝车辆的前方或后方的第二面部(30b),且该第一面部和第二面部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L2)交替地连续设置,来自光源的光从第一面部向外部射出,并且,与从第一面部射出相比,以更强的光强度从第二面部及顶端面向外部射出。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方向指示灯。 车辆用方向指示灯

【背景技术】
[0002] 汽车用方向指示灯的发光范围预先作为规格而被规定,在向正面方向(行进方向) 射出的主配光的基础上,为了确保醒目性,还要求在向内侧为45°且向外侧为80°的范围 内发光。为了满足这种规格,对车辆用方向指示灯实施了各种对策。
[0003] 例如,如图11所示,已知一种技术,在外透镜(outer lens)100的一部分上形成有 使来自光源101的光〇向内侧折射的透镜分光部(lens cut portion) 102,由此使光0向 内侧45°的方向射出。
[0004] 另外,还已知一种技术,在将灯室内部分隔的分隔壁的表面上,设有使来自光源的 光反射的外观面,并通过将由该外观面反射的光向外部漫射来扩大发光范围(例如参照日 本专利第4300927号)。
[0005] 然而,若如图11所示地在外透镜100的一部分上设有透镜分光部102,则外透镜 100的外观、设计性(外观性)容易降低。尤其是,方向指示灯位于汽车前脸即车辆的前部、 和常被后续车辆等观察到的车辆的后部,其外透镜与车身的外板形状相辅地,成为易于影 响汽车的外观、设计性的重要配件的一部分。由此,将易于导致设计性降低的透镜分光部设 在外透镜上的方案并不是优选的。
[0006] 另外,如上述日本专利第4300927号所述,若利用基于形成在分隔壁上的外观面 所进行的反射来扩大发光范围,则整个外观面都会发光,会成为如没有光的强弱变化一样 的发光方式,在其醒目性上还有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方案是考虑了这种情况而提出的,其以提供一种车辆用方向指示灯为目 的,该车辆用方向指示灯能够确保向车辆的前后方向的配光,同时能够提高从侧方观察时 的醒目性,在此基础上,设计性优异。
[0008]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方案采用了以下方式。
[0009] (1)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车辆用方向指7JV灯具有:光源;和光射出体,该光射出体 与该光源相比配置在车辆外侧,引导来自所述光源的光并使其向车辆的外部射出,所述光 射出体具有: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并面向车辆的外侧的外侧射出面;沿车辆的前后方向 延伸并面向车辆的内侧的内侧射出面;和面向车辆的前方或后方并连接所述外侧射出面与 所述内侧射出面的顶端面,所述外侧射出面以层差状形成有使面朝向车辆的外侧的第一面 部、和使面朝向车辆的前方或后方的第二面部,且该第一面部和第二面部沿着车辆的前后 方向交替地连续设置,来自所述光源的光从所述第一面部向外部射出,并且,与从所述第一 面部射出相比,以更强的光强度从所述第二面部及所述顶端面向外部射出。
[0010] 根据上述(1)的方式,当光源随着方向指示器等的动作而发光时,光射出体引导该 光并使其向车辆的外部射出。此时,使光强度较强的光从顶端面、和外侧射出面中的第二面 部向车辆的前方或后方射出。由此,能够充分确保向车辆的前后方向的配光,并能够对行 人、后续车辆和对面车辆等清楚地表示方向指示。而且,因为能够集中地使顶端面及第二面 部变亮,所以能够提高该部分的亮度并对光射出体付与光的强弱变化。因此,能够提高从车 辆的前方或后方观察时的醒目性。
[0011] 另一方面,在从车辆的侧方观察时,与从外侧射出面中的第一面部射出的光相比, 光强度较强的光从第二面部射出,由此,并不是以往那样的如没有光的强弱变化一样的发 光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从侧方观察时的醒目性。因此,也能够对例如位于车辆拐弯方向上 的行人和驾驶员清楚地表示方向指示。
[0012] 而且,光射出体由面向车辆的外侧的外侧射出面、面向车辆的内侧的内侧射出面、 和连接两个射出面的顶端面在剖视下以V字状构成,形成为具有特征性的形状,在此基础 上,外侧射出面通过第一面部和第二面部而形成为层差状。因此,因为外观的冲击很强,而 能够提高设计性,所以在外观上会发挥很强的个性,容易谋求与其他设计之间的差别化。另 夕卜,因为外侧射出面以条纹状发光,所以也能够提高发光时的设计性。
[0013] ( 2)在上述(1)的方式中,也可以为,所述光射出体将来自所述光源的光引导至所 述内侧射出面,并使其从该内侧射出面通过而向外部射出。
[0014] 这种情况下,能够使面向车辆的内侧的内侧射出面发光,由此,也能够对于例如位 于车辆拐弯方向的相反侧的行人和驾驶员而提高醒目性,并能够清楚地表示方向指示。
[0015] (3)在上述(2)的方式中,也可以为,所述光射出体以使光强度的强弱沿车辆的前 后方向交替变化的方式,使来自所述光源的光从所述内侧射出面通过而射出。
[0016] 这种情况下,对于内侧射出面也能够付与光强度变化地使其发光,由此,能够与外 侧射出面相同地,在具有渐变的状态下以条纹状发光。
[0017] 因此,能够进一步对于位于车辆拐弯方向的相反侧的行人和驾驶员而提高醒目 性。另外,因为也能够使内侧射出面以条纹状发光,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发光时的设计性。
[0018] (4)在上述(1)?(3)中的任一方式中,也可以为,所述光射出体具有内透镜、和将 来自所述光源的光向着所述内透镜引导的导光体,所述内透镜构成为多面透镜,具有所述 外侧射出面、所述内侧射出面及所述顶端面。
[0019] 这种情况下,导光体将来自光源的光向着内透镜引导,并使其从具有外侧射出面、 内侧射出面及顶端面的内透镜通过而向外部射出,由此,能够确保向车辆的前后方向的配 光,同时提高从侧方观察时的醒目性。尤其是,由于只要将外侧射出面、内侧射出面及顶端 面形成在易于加工的内透镜上即可,所以易于谋求结构的简略化。
[0020] (5)在上述(4)的方式中,也可以为,来自所述光源的光中的、射入至所述内透镜的 所述第二面部中的光的一部分进入至所述第一面部内,并在该第一面部内一边重复反射一 边向外部射出。
[0021] 这种情况下,能够将从外侧射出面的第二面部射出的光强度较强的光的一部分导 入至第一面部内,并使其在第一面部内一边重复反射一边向车辆的外侧射出。此时,进入至 第一面部内的光的光强度会在每次重复反射时降低。
[0022] 由此,在从第一面部射出的光中,能够使光强度随着从第二面部离开而逐渐降低。 因此,能够一边进一步地强调光强度的变化一边使外侧射出面发光,并能够使外侧射出面 在具有更明确的渐变的状态下以条纹状发光。
[0023]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能够实现一种车辆用方向指示灯,其能够确保向车辆的前后 方向的配光,同时能够提高从侧方观察时的醒目性,并且设计性优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图,是从左前方观察到的具有转向灯(车辆 用方向指示灯)的车辆的外观立体图。
[0025] 图2是图1所示的左侧的头灯单元的放大外观图。
[0026] 图3是从车辆内侧观察到的图2所示的头灯单元的外观立体图。
[0027] 图4是构成图2所示的头灯单元的转向灯的内透镜的主视图。
[0028] 图5是构成图2所示的头灯单元的转向灯的剖视图,是沿着图2所示的A-A线的 首1J视图。
[0029] 图6是表示从图5所示的状态使转向灯发光的状态的图,图6 (a)为整体图,图6 (b)为图6 (a)所示的C部分的放大图。
[0030]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向灯的剖视图。
[0031]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转向灯的剖视图。
[0032]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转向灯的剖视图。
[0033] 图10是表示将本发明的车辆用方向指示灯适用于后转向灯的情况下的实施方式 的外观立体图。
[0034] 图11是表示现有的车辆用方向指示灯的一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第一实施方式〉
[0036]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7]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将车辆用方向指示灯适用于设在车辆前部的前部方向 指示灯即前转向灯(以下,仅称为转向灯)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0038] 如图1所示,车辆的车身1的前部由前保险杠2、左右的挡泥板3、4和发动机罩5 等覆盖。前保险杠2以使其左右两端绕至车轮拱罩6的方式形成,并且在前表面下部具有 用于将行驶风导入至未图示的发动机室内的格栅7。
[0039] 在前保险杠2的上方,在车宽方向L1的中央部且在前保险杠2与发动机罩5之间 设有前饰件8,在车宽方向L1的两侧且在前保险杠2与挡泥板3、4及发动机罩5之间设有 左右的头灯单元10。
[004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图1所示的车辆的朝向来定义各个方向。即,车辆的 前后方向L2中,以从驾驶员的角度看到的前侧为前方F,以其相反侧为后方B。另外,以驾 驶员的右手侧为右侧、左手侧为左侧,并以驾驶员的上方为上侧、下方为下侧。另外,图1所 示的车辆是一个示例,车型的类型和大小等并不限定于该情况。
[0041] 上述左右的头灯单元10是左右对称的关系,且其结构相同,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 仅对左侧的头灯单元10进行具体说明,而省略对右侧的头灯单元10的说明。
[0042] (头灯单元的结构)
[0043] 如图2及图3所示,头灯单元10是由前照灯即头灯(head light) 11、车宽灯即示 廓灯(position light) 12、和转向灯(车辆用方向指示灯)13组合而成的单元。
[0044] 这些头灯11、示廓灯12及转向灯13安装在共用的外壳14内,并通过共用的外透 镜15而覆盖。
[0045] 外透镜15是能够从外部对内部进行视觉确认的透明体,能够从外部对后述的转 向灯13的内透镜21等进行视觉确认。
[0046] 头灯11具有发出远射用光的远光灯11A、和发出近射用光并由内透镜11B覆盖的 未图不的近光灯。
[0047] 远光灯11A配置在安装于外壳14上的反射体14a内。此外,在图示例中,远光灯 11A图示为高亮度灯泡,但也可以是LED等。近光灯相对于远光灯11A沿车宽方向L1并列 配置,在图中,列举了设有两个近光灯的示例。但是,近光灯的个数并不限定于两个。
[0048]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头灯11以分别具备远光灯11A和近光灯的类型为例进行列 举,但并不限于该情况,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具备共用的头灯、并通过将来自该头灯的光的 照射方向沿上下切换而实现远射或近射。
[0049] 示廓灯12具有未图示的指示灯、和覆盖该指示灯的内透镜12A。内透镜12A位于 头灯11中的近光灯的内透镜11B的下方,形成为在车宽方向L1上较长的横长形状。该内 透镜12A形成为,随着从车辆的内侧趋向外侧(左侧)而逐渐向后方B侧凹陷。
[0050] (转向灯)
[0051] 如图2?图5所示,转向灯13具有转向灯体(光源)20和光射出体29,该光射出体 29与转向灯体20相比配置在车辆的前方F (车辆外侧),并引导来自转向灯体20的光以使 其向车辆的外部射出。
[0052] 如图5所示,转向灯体20例如可以列举灯泡或高亮度的LED等,在图示例中以LED 为例而图示。转向灯体20例如安装在组装有控制其发光的控制电路等的控制基板25上, 在图示例中,以朝向车辆的外侧(左侦D的状态固定。此外,转向灯体20与后述的内透镜21 的形状相符地设有三列,并以位置错开的状态配置在车辆的前后方向L2及车宽方向L1上。
[0053] 而且,这三列转向灯体20通过上述控制电路等进行发光控制,以随着未图示的方 向指示器或应急开关等的动作而闪烁。此外,转向灯体20可以直接发出橙色或琥珀色的 光,也可以发出其他颜色的光并使其从后述的内透镜21通过,由此作为橙色或琥珀色的光 而向外部射出。
[0054] 光射出体29具有覆盖转向灯体20的内透镜21、和设在转向灯体20与内透镜21 之间并将来自转向灯体20的光向内透镜21引导的反射体(导光体)22。
[0055] 如图2及图3所示,内透镜21以朝向车辆的前方F突出的方式形成,由此,以将头 灯11及示廓灯12的一部分从上方侧且从车辆的外侧(左侧)覆盖的方式构成具有立体特征 性的三维形状。
[0056] 具体地说,如图2?图4所示,内透镜21通过檐状的上方透镜部21A、檐状的侧方 透镜部21B、和檐状的下方透镜部21C-体地形成,其中,上方透镜部21A位于头灯11的上 方,并从上方侧覆盖头灯11及不廓灯12的一部分,侧方透镜部21B与该上方透镜部21A的 车宽方向L1外端部连续设置,位于头灯11及示廓灯12的左侧,并从车辆的外侧(左侧)覆 盖这些头灯11及示廓灯12,下方透镜部21C与该侧方透镜部21B的下端部连续设置,位于 示廓灯12的下侧,并从车辆的下侧覆盖示廓灯12的一部分。
[0057] 此外,上方透镜部21A与侧方透镜部21B以使相互所成的角度为大致90°的方式 连续设置。另外,侧方透镜部21B与下方透镜部21C以使相互所成的角度为比90°小的锐 角的方式连续设置。
[0058] 上方透镜部21A以随着从车辆的内侧趋向外侧(左侧)而逐渐向前方F突出的方式 形成。由此,侧方透镜部21B也同样地以趋向前方F而大幅突出的方式形成。
[0059] 在此,如之前所述,示廓灯12中的内透镜12A以随着从车辆的内侧趋向外侧(左 侦D而逐渐向后方B侧凹陷的方式形成,由此,
[0060] 如图2及图3所示,能够获得如使示廓灯12钻入至侧方透镜部21B的后述的内表 面透镜部31侧的那种视觉效果。
[0061] 除此之外,因为侧方透镜部21B中的内表面透镜部31露出,所以能够从设有头灯 单元10的一侧的相反侧即车辆的右侧,对内表面透镜部31进行视觉确认。
[0062] 对内透镜21中的上述侧方透镜部21B进行具体说明。
[0063] 如图4及图5所示,侧方透镜部21B由外表面透镜部(外侧射出面)30、内表面透镜 部(内侧射出面)31、和连接这些外表面透镜部30与内表面透镜部31的顶端部(顶端面)32 构成,是在剖视下以V字状形成的多面透镜。
[0064] 外表面透镜部30从车辆的后方B向着前方F延伸(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L2延伸), 形成为朝向车辆的外侧(左侧)的面状。内表面透镜部31从车辆的前方F向着后方B延伸 (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L2延伸),形成为朝向车辆的内侧的面状。顶端部32为向着车辆的 前方F最突出的部分。
[0065] 外表面透镜部30如上所述地作为整体而形成为面状,但更具体地说,形成为层差 状,该层差状是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L2交替地连续设置使面朝向车辆的外侧(左侧)的第一 面部30a、和使面朝向车辆的前方F的第二面部30b而形成的。在图示例中,外表面透镜部 30形成为具有三个第一面部30a的三层的层差状。此外,转向灯体20与该三层对应地设有 二列。
[0066] 如图5所示,在如上所述构成的侧方透镜部21B中,在外表面透镜部30中的第一 面部30a、及内表面透镜部31的内表面上,形成有使光的透射率降低的功能膜35。
[0067] 作为该功能膜35,例如是透射率为80%的A1蒸镀膜。但是,该功能膜35并不是必 需的,也可以不具备。另外,也可以代替功能膜35,例如通过实施纹理加工等来使透射率降 低。
[0068] 上述反射体22使来自转向灯体20的光一边反射一边引导至内透镜21。此时,如 图6 (a)所示,反射体22设计有反射角度等,
[0069] 使得来自各转向灯体20的光中的几乎所有的光(01)集中引导至外表面透镜部30 中的第二面部30b和顶端部32,且使剩余的一部分光(02)引导至外表面透镜部30中的第 一面部30a和内表面透镜部31。
[0070] 由此,与从第一面部30a及内表面透镜部31射出的光(02)相比,能够从第二面部 30b及顶端部32射出光强度较强的光(01)。而且,在内透镜21的内表面上形成有使光的 透射率局部降低的功能膜35,由此,通过这一点,也能够从第二面部30b及顶端部32射出光 强度较强的光(01)。
[0071] 而且,如图6 (b)所示,引导至外表面透镜部30中的第二面部30b的光强度较强 的光(01)的一部分,通过反射体22而进入至第一面部30a内,并且在第一面部30a内一边 重复反射一边向外部射出。此时,如上所述,因为在第一面部30a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功能膜 35,所以当在第一面部30a内重复反射时,能够一边限制向车辆的内侧射入的情况,一边向 着车辆的外侧(左侧)可靠地射出。
[0072](头灯单元的作用)
[0073] 接着,对如上所述地构成的头灯单元10的作用进行说明。
[0074] 在车辆的驾驶中,例如当为了进行方向转换而使方向指示器动作时,转向灯体20 会发光。于是,如图6 (a)所不,反射体22将该光一边重复反射一边向着内透镜21引导, 并且使其从内透镜21通过而向外部射出。
[0075] 此时,因为将光集中引导至内透镜21中的顶端部32和外表面透镜部30的第二面 部30b,所以能够使光强度较强的光(01)从这些顶端部32和第二面部30b向着车辆的前方 F射出。由此,能够充分确保向车辆的前方F的配光,而能够对行人和对面车辆等清楚地表 示方向指示。
[0076] 而且,因为能够使顶端部32及第二面部30b集中地变亮,所以能够提高该部分的 亮度并对内透镜21付与光的强弱变化。由此,能够提高从车辆的前方F观察时的醒目性。
[0077] 另一方面,在从车辆的左侧方观察时,从第二面部30b射出光(01),光(01)的光强 度与从外表面透镜部30中的第一面部30a射出的光(02)相比较强,因此,并不是以往那样 的如没有光强度变化一样的发光方式,而是能够付与光强度变化地使外表面透镜部30整 体发光。由此,能够使外表面透镜部30的整体在具有渐变的状态下以条纹状发光,而能够 有效地提高从左侧方观察时的醒目性。
[0078] 因此,也能够对例如位于车辆拐弯方向上的行人和驾驶员清楚地表示方向指示。
[0079] 而且,如图6 (b)所示,能够将从外表面透镜部30中的第二面部30b射出的光强 度较强的光(01)的一部分导入至第一面部30a内,并使其在第一面部30a内一边重复反射 一边向着车辆的外侧(左侧)射出。此时,进入至第一面部30a内的光在每次重复反射时光 强度都会降低。由此,能够使光强度随着从第二面部30b离开而逐渐降低。
[0080] 因此,能够一边进一步地强调光强度的变化一边使外表面透镜部30发光,而能够 使外表面透镜部30在具有更明确的渐变的状态下以条纹状发光。
[0081] 进一步地,如图6 (a)所示,不仅外表面透镜部30发光,而且也能够使可从车辆的 右侧视觉确认到的内表面透镜部31发光,由此,也能够对于例如位于车辆拐弯方向的相反 侧即右侧方的行人和驾驶员而提高醒目性,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清楚地表示方向指示。
[0082] 这样,如图6 (a)所示,根据具备本实施方式的转向灯13的头灯单元10,能够充分 地确保向车辆的正面方向的配光,并且,使光在向外侧为80°且向内侧为45°的发光范围 内照射,在此基础上,能够确保从侧方观察时的优异的醒目性。
[0083] 而且,内透镜21由在剖视下为V字状的侧方透镜部21B、上方透镜部21A、和下方 透镜部21C构成,其中,侧方透镜部21B由外表面透镜部30、内表面透镜部31及顶端部32 构成,且内透镜21形成为具有特征性的三维形状,在此基础上,外表面透镜部30通过第一 面部30a和第二面部30b而形成为三层的层差状。
[0084] 由此,因为外观的冲击很强,并且能够提高设计性,所以在外观上会发挥很强的个 性,并容易谋求与其他头灯单元的差别化。另外,由于外表面透镜部30以条纹状发光,所以 也能够提高发光时的设计性。
[0085] 而且,在使转向灯13在头灯11或示廓灯12的点亮时进行闪烁的情况下,如图3 所示,转向灯13的内透镜21成为从上方侧及左侧覆盖头灯11及示廓灯12的具有特征性 的三维形状,因此,各个灯的光细密地组合,能够表现立体、有力、印象深刻且具有特征性的 发光图案。因此,例如能够对车辆付与附加价值,并且还能够如从发光图案将车辆特定那样 地,进行发光图案与车辆的紧密结合。
[0086] 〈第二实施方式〉
[0087]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88] 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利用反射体22作为导光体而一 边使来自转向灯体20的光反射一边将其引导至内透镜21,但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利用光导 波路径作为导光体。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未形成有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功能膜35。
[0089] (转向灯的结构)
[0090] 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转向灯40 (车辆用方向指示灯)以在共用的控制基板 25上安装有三列转向灯体20的状态,向着车辆的前方F配置。而且,在这些转向灯体20与 内透镜21之间,配置有将来自转向灯体20的光向着内透镜21引导的光导波路径41。
[0091] 此外,通过内透镜21和光导波路径41构成光射出体42。
[0092] 光导波路径41与三列转向灯体20对应地设为三列,并以配置在转向灯体20与顶 端部32之间、及转向灯体20与外表面透镜部30中的第二面部30b之间的方式,沿车宽方 向L1隔开间隔地排列。
[0093] 而且,来自转向灯体20的光从位于光导波路径41的一端侧的射入端41a射入至 内部,并在光导波路径41的内部一边重复反射一边向着位于另一端侧的射出端41b行进。
[0094] 此时,光导波路径41例如调整了反射条件等,设计成使几乎所有的从射入端41a 射入的光从射出端41b射出。由此,能够使来自转向灯体20的光中的几乎所有光(01)从 顶端部32及第二面部30b通过而向外部射出。
[0095] 另一方面,从光导波路径41的射入端41a射入的光中的一部分在向着射出端41b 行进的过程中,向光导波路径41的外部泄漏,而成为光强度较低的泄漏光(02),并从外表 面透镜部30中的第一面部30a及内表面透镜部31射出。
[0096](转向灯的作用)
[0097] 即使是如此构成的转向灯40,也能够利用光导波路径41将来自转向灯体20的光 中的几乎所有光(01)引导至顶端部32及第二面部30b,由此,能够集中地使这些部分变亮, 能够提高这些部分的亮度并对内透镜21付与光的强弱变化。由此,能够提高从车辆的前方 F观察时的醒目性。
[0098] 另外,由于能够利用上述泄漏光(02)使外表面透镜部30在具有渐变的状态下以 条纹状发光,所以能够有效地提高从车辆的左侧方观察时的醒目性,并且也能够使内表面 透镜部31发光,由此,也能够提高从车辆的右侧方观察时的醒目性。
[0099] 这样,即使是本实施方式的转向灯40,也能够发挥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 果。
[0100] 此外,即使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能够将从外表面透 镜部30中的第二面部30b射出的光强度较强的光(01)的一部分导入至第一面部30a内, 并使其在第一面部30a内一边重复反射一边向车辆的外侧射出。
[0101] (变形例)
[0102] 此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也可以为,在将来自转向灯体20的光 向顶端部32引导的光导波路径41与内表面透镜部31之间,设有将光集中地引导至内表面 透镜部31的第二光导波路径45,并还在控制基板25上安装有使光射入至该第二光导波路 径45的射入端45a的转向灯体20。
[0103] 第二光导波路径45使前端部被倾斜地切掉,由此使射出端45b朝向内表面透镜部 31,并且,在射入端45a与射出端45b之间形成有朝向内表面透镜部31的射出口 45c。由 此,第二光导波路径45能够使来自转向灯体20的光中的几乎所有光(01)从射出口 45c及 射出端45b朝向内表面透镜部31局部地射出。
[0104] 由此,关于内表面透镜部31,也与外表面透镜部30相同地,能够在沿着车辆的前 后方向L2付与了光强度的强弱变化的状态下发光。由此,能够使内表面透镜部31在具有 渐变的状态下以条纹状发光。
[0105] 由此,能够对于例如位于车辆拐弯方向的相反侧即右侧方的行人和驾驶员,而进 一步地提高醒目性。另外,由于也能够使内表面透镜部31以条纹状发光,所以能够进一步 提高发光时的设计性。
[0106]〈第三实施方式〉
[0107]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108] 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点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内透镜21及光导波路径41 构成光射出体42,但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仅由三列光导波路径52构成光射出体51。由此,在 本实施方式中,并不具备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内透镜21。
[0109](转向灯的结构)
[0110] 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转向灯50 (车辆用方向指示灯)通过沿车宽方向L1并 列的三个光导波路径52而构成光射出体51。
[0111] 三个光导波路径52中的位于车辆的内侧的光导波路径52 (52A)从位于一端侧的 射入端52a向着位于另一端侧的射出端52b而以直线状形成。由此,该光导波路径52(52A) 的射出端52b面向车辆的前方F。
[0112] 另一方面,与上述光导波路径52 (52A)相比位于车辆的左侧的光导波路径52 (52B)与光导波路径52 (52A)相比,其长度较短,并且,其前端侧向车辆的内侧折曲,射出 端52b与光导波路径52 (52A)的侧面连接。由此,该光导波路径52 (52B)的折曲部分中 的侧面52c,在与上述光导波路径52 (52A)的射出端52b相比位于车辆的后方B的状态下, 面向车辆的前方F。
[0113] 而且,位于车辆的最左侧的光导波路径52 (52C)与光导波路径52 (52B)相比,其 长度更短,并且,其前端侧向车辆的内侧折曲,射出端52b与光导波路径52 (52B)的侧面连 接。由此,该光导波路径52 (52C)的折曲部分中的侧面52c,在与上述光导波路径52 (52B) 的侧面52c相比位于车辆的后方B的状态下,面向车辆的前方F。
[0114]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光射出体51由车辆的前后方向L2上的长度不同的三个光导 波路径52 (52A、52B、52C)构成,并通过使两个光导波路径52 (52B、52C)的前端侧向车辆 的内侧折曲而构成。
[0115] 由此,即使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也与使用内透镜21的情况相同地,光射出体 51由面向车辆的外侧的外侧射出面55、面向车辆的内侧的内侧射出面56、和连接两个射出 面55、56的顶端面57构成,并且,外侧射出面55通过第一面部55a和第二面部55b以层差 状构成。
[0116] 具体地说,三个光导波路径52 (52A、52B、52C)中的位于车辆外侧的侧面52d分别 作为第一面部55a而发挥功能。另外,在前端侧折曲的两个光导波路径52 (52B、52C)中, 折曲部分中的侧面52c作为面向车辆的前方F的第二面部55b而发挥功能。由此,通过这 些第一面部55a和第二面部55b而形成外侧射出面55。
[0117] 另外,在位于车辆的内侧的光导波路径52 (52A)中,面向车辆的前方F的射出端 52b作为顶端面57而发挥功能,位于车辆的内侧的侧面52e作为内侧射出面56而发挥功 能。
[0118] 即使在具备由如此构成的三个光导波路径52 (52A、52B、52C)构成的光射出体51 的转向灯50的情况下,也能够发挥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即,能够确保向车辆 的前方F的配光,同时,能够提高从侧方观察时的醒目性。
[0119] 而且,能够使光强度较强的光(01)分别从前端侧向车辆内侧折曲的两个光导波路 径52 (52B、52C)的射出端52b射出,由此,能够使内侧射出面56以条纹状发光。
[012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各光导波路径52 (52A、52B、52C)中,还可以实施 通过蒸镀等在位于车辆的内侧的侧面52e上包覆膜体58等的表面处理,从而防止泄漏光 (02)漏出。
[0121] 这样,能够仅使从射出端52b射出的光强度较强的光(01)向车辆的内侧射出,因 此,能够以具有更清楚的渐变的条纹状发光。
[0122] 此外,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 围内可以增加各种变更。
[0123]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将车辆用方向指示灯适用于前部方向指示灯即前转 向灯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该情况,还可以适用于设在车辆后部的后部方 向指示灯即后转向灯。
[0124] 例如,如图10所示,也可以作为具有如下的光射出体65的后转向灯60,该光射出 体具有内透镜61,该内透镜61以向着车辆的后方B突出的方式形成,由此以将刹车灯70的 一部分从上方侧且从车辆的外侧(右侧)覆盖的方式形成为具有立体特征性的三维形状。
[0125] 这种情况下的内透镜61由檐状的上方透镜部61A、檐状的侧方透镜部61B、和檐状 的下方透镜部61C -体地形成,其中,上方透镜部61A位于刹车灯70的上方,并从上方侧覆 盖刹车灯70的一部分,侧方透镜部61B与该上方透镜部61A的车宽方向L1外端部连续设 置,位于刹车灯70的右侧,并从车辆的外侧(右侧)覆盖刹车灯70,下方透镜部61C与该侧 方透镜部61B的下端部连续设置,位于刹车灯70的下侧,并从车辆的下侧覆盖刹车灯70的 一部分。
[0126] 而且,侧方透镜部61B通过由第一面部62a和第二面部62b形成为层差状的外表 面透镜部(外侧射出面)62、内表面透镜部(内侧射出面)63、和顶端部(顶端面)64而在剖视 下形成为V字状。
[0127] 即使在如此构成的后转向灯60的情况下,也能够发挥与上述转向灯13相同的作 用效果。
[0128] S卩,能够充分地确保向车辆的后方B的配光,并且,使光在向外侧为80°且向内侧 为45°的发光范围内照射,在此基础上,能够确保从侧方观察时的优异的醒目性。
【权利要求】
1. 一种车辆用方向指示灯,其特征在于,具有: 光源;和 光射出体,该光射出体与该光源相比配置在车辆外侧,引导来自所述光源的光并使其 向车辆的外部射出, 所述光射出体具有: 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并面向车辆的外侧的外侧射出面; 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并面向车辆的内侧的内侧射出面;和 面向车辆的前方或后方并连接所述外侧射出面与所述内侧射出面的顶端面, 所述外侧射出面以层差状形成有面朝车辆的外侧的第一面部、和面朝车辆的前方或后 方的第二面部,且该第一面部和第二面部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交替地连续设置, 来自所述光源的光从所述第一面部向外部射出,并且,与从所述第一面部射出相比,以 更强的光强度从所述第二面部及所述顶端面向外部射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方向指示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射出体将来自所述光源的光引导至所述内侧射出面,并使其从该内侧射出面通 过而向外部射出。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方向指示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射出体以使光强度的强弱沿车辆的前后方向交替变化的方式,使来自所述光源 的光从所述内侧射出面通过而射出。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方向指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射出体 具有: 内透镜;和 将来自所述光源的光向着所述内透镜引导的导光体, 所述内透镜构成为多面透镜,具有所述外侧射出面、所述内侧射出面及所述顶端面。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方向指示灯,其特征在于, 来自所述光源的光中的、射入至所述内透镜的所述第二面部中的光的一部分进入至所 述第一面部内,并且,在该第一面部内一边重复反射一边向外部射出。
【文档编号】B60Q1/34GK104097568SQ201410105543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5日
【发明者】渡边英史, 佐野友彦, 福良康二, 高山将之, 小万修二, 石桥洋, 绵贯茂, 佐川正浩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