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座椅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62096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座椅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辆用座椅装置,能够良好地保持座椅坐垫(24)的弹起姿势,并且,使连架杆小型化。车辆用座椅装置具备移动机构(41),能够将座椅坐垫(24)在落座位置以及收纳位置之间移动。移动机构具备:设置于座椅坐垫的横梁(52);设置于车身地板(12)的左右的前支承托架(53、54);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与左右的前支承托架连结,并且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与横梁连结的左右的连架杆(55、56);引导连杆(57),其具有在与连架杆的旋转支承轴(67、75)相比的前方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设置的第一引导支承轴(71a、71b),并且具有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横梁的第二引导支承轴(71e)。
【专利说明】车辆用座椅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座椅装置,能够将座椅坐垫从落座位置移动至车身前方向的收纳位置,并能够将座椅靠背从立起位置前倒至前倒位置。
【背景技术】
[0002]例如,如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那样,已知ー种车辆用座椅装置,以能够根据车辆的用途将座椅(后部座椅)折叠从而确保收纳空间,井能够在所确保的收纳空间堆积货物的方式构成。专利文献I的车辆用座椅装置,在左右各具备ー根在车身地板上支承座椅坐垫的连架杆(side links),将左右的连架杆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设置于车身地板,由此以能够将座椅坐垫向前方弹起的方式构成。
[0003]在将上述车辆用座椅折叠时,通过手操作设置于车身侧的操作部,将座椅坐垫的锁定状态解除。通过解除座椅坐垫的锁定状态,左右的连架杆旋转,座椅坐垫从落座位置向车身前方弹起而配置(收纳)于收纳位置。
[0004]座椅坐垫弹起并且座椅靠背的锁定状态解除,座椅靠背从立起位置前倒而被配置于前倒位置。这样,座椅坐垫弹起至收纳位置且座椅靠背前倒至前倒位置,由此车辆用座椅被折叠。通过车辆用座椅被折叠,能够在后备箱确保堆积货物的收纳空间。
[0005]当将座椅坐垫从落座位置向车身前方弹起至收纳位置时,通常,优选配合车室情况良好地保持座椅坐垫的弹起姿势。专利文献I的车辆用座椅装置,以左右各一根的连架杆对座椅坐垫进行支承。因此,为了良好地确保座椅坐垫的弹起姿势,需要较大地形成连架杆从而充分提高连架杆的刚性。但是,若较大地形成连架杆,则难以确保设置连架杆的空间,从这ー观点来看留有改进的余地。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911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装置,能够良好地保持座椅坐垫的弹起姿势,并且能够实现连架杆的小型化。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1]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装置,具备:移动机构,其能够使座椅坐垫在落座位置、以及位于所述落座位置的前方的收纳位置之间移动;前倒机构,其能够使座椅靠背在立起位置以及前倒位置之间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具备:横梁,其设置于所述座椅坐垫的底部并沿宽度方向延伸;左右的支承托架,其配置于所述横梁的前方并设置于车身地板;左右的连架杆,其下端部经由旋转支承轴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与所述支承托架连结,上端部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与所述横梁连结;引导连杆,其具有在与所述旋转支承轴相比的前方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设置的第一引导支承轴,并且,具有在与所述第一引导支承轴相比的后方的所述横梁上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设置的第二引导支承轴。
[0012]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中,优选地,所述左右的连架杆以及所述引导连杆,在将所述座椅坐垫配置于所述收纳位置的状态下以在上下方向上重合的方式设置。
[0013]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中,优选地,设置于所述左右的连架杆中的一方的连架杆上的所述旋转支承轴,具备向车身前方进行弹压的第一弹压部件。
[0014]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中,优选地,所述引导连杆通过与所述第一引导支承轴分别连结的左右的侧杆和将所述左右的侧杆的上端部连结的所述第二引导支承轴,其车身前方侧开ロ且形成为大致U字形。
[0015]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中,优选地,所述左右的侧杆的下端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支承托架。
[0016]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中,优选地,所述车辆用座椅还具备将所述座椅坐垫在所述落座位置固定的座椅坐垫锁定机构,所述座椅坐垫锁定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车身地板侧的锁定部;能够与所述锁定部卡合的座椅坐垫闩眼,所述座椅坐垫闩眼设置于所述横梁。
[0017]发明的效果
[0018]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I中,将左右的连架杆的下端部经由旋转支承轴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与支承托架连结,将左右的连架杆的上端部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与横梁连结。由此,在将座椅坐垫弹起时,能够利用左右的连架杆对座椅坐垫进行支承。
[0019]并且,将引导连杆的第一引导支承轴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设置在与旋转支承轴相比的前方,将引导连杆的第二引导支承轴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横梁。由此,在将座椅坐垫弹起时,能够利用引导连杆良好地保持座椅坐垫的弹起姿势。
[0020]另外,具备左右的连架杆以及引导连杆这两种连杆,通过左右的连架杆来支承座椅坐垫,通过引导连杆来保持弹起姿势。由此,无需通过左右的连架杆将座椅坐垫保持为弹起姿势。由此,能够抑制左右的连架杆的刚性,谋求左右的连架杆的小型化。
[0021]并且,将引导连杆的第一引导支承轴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设置在与旋转支承轴相比的前方。另外,将引导连杆的第二引导支承轴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设置在与横梁相比的前方。由此,在将座椅坐垫弹起时,能够将引导连杆从左右的连架杆向前方离开地设置,能够提高移动机构的刚性。由此,能够将引导连杆的刚性抑制得较低,能够谋求移动机构的小型化。而且,通过将引导连杆从左右的连架杆向前方离开而提高移动机构的刚性,由此,能够以移动机构使座椅坐垫的移动轨迹稳定。
[0022]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中,在将座椅坐垫配置于收纳位置的状态下,将左右的连架杆以及引导连杆以在上下方向上重合的方式设置。这样,在座椅坐垫的收纳状态下,通过将双方的连杆以在上下方向上重合的方式进行设置,能够难以观察到移动机构,能够改善美观性。
[0023]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中,在旋转支承轴上设置有向车身前方进行弹压的第一弹压部件。因此,左右的连架杆以旋转支承轴为轴而旋转,能够将座椅坐垫从落座位置弹起至收纳位置。
[0024]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中,引导连杆包括左右的侧杆和第二引导支承轴,且形成为U字状。因此,能够利用引导连杆良好地保持座椅坐垫的弹起姿势。由此,无需利用左右的连架杆将座椅坐垫24保持为弹起姿势。由此,能够抑制左右的连架杆的刚性,谋求左右的连架杆的小型化。
[0025]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中,侧杆的下端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支承托架。因此,在将座椅坐垫弹起时,能够利用左右的连架杆来支承座椅坐垫24。
[0026]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中,将座椅坐垫在落座位置固定的座椅坐垫锁定机构包括锁定部和座椅坐垫闩眼。座椅坐垫闩眼设置于横梁。因此,通过座椅坐垫闩眼与锁定部卡合,能够将座椅坐垫保持于落座位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表不含有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车辆用座椅装置的后部座椅的立体图。
[0028]图2是表示图2的左侧的车辆用座椅装置的立体图。
[0029]图3是将图2的区域3放大的图。
[0030]图4是表示图3的移动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0031]图5是表示图3的移动机构的侧视图。
[0032]图6是图4所示的移动机构的立体图。
[0033]图7是图6所示的座椅坐垫锁定机构的剖视图。
[0034]图8是图2所示的操作机构的侧视图。
[0035]图9(a)是表示打开车辆的尾门的状态的侧视图,图9(b)是表示打开车辆的左后侧门的状态的侧视图。
[0036]图10(a)是表示图8的操作机构的第二操作部的俯视图,图10(b)是表示第二操作部的操作带的立体图。
[0037]图11是将图2的区域11放大的图。
[0038]图12是将图11的区域12放大的图。
[0039]图13是图11所示的座椅靠背锁定机构的侧视图。
[0040]图14是图13所示的座椅靠背锁定机构的剖视图。
[0041]图15是图11所示的头枕前倾/锁定机构的侧视图。
[0042]图16是表示图2所示的双倒机构的立体图。
[0043]图17是沿图6的17-17线的剖视图。
[0044]图18是图17所示的连动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0045]图19是表示打开车辆后部的尾门并对操作杆进行操作的例子的图。
[0046]图20是表示通过图19所示的操作杆拉拽第一操作线缆的例子的图。
[0047]图21是表示通过图20所示的第一操作线缆解除座椅坐垫锁定机构的锁定的例子的图。
[0048]图22是表不将座椅坐塾弹起的例子的图。
[0049]图23是表示图18所示的连动机构的工作状态的图。
[0050]图24是表示通过图23所示的连动机构对座椅靠背操作线缆以及头枕操作线缆进行操作的例子的图。
[0051]图25是表示将图22所示的座椅坐垫弹起至收纳位置的紧前的例子的图。
[0052]图26是表示将座椅靠背前倒的例子的图。[0053]图27是表示使图18所示的连动机构的释放部件复位至释放初始位置的例子的图。
[0054]图28是表不将左后部座椅折置的例子的图。
[0055]图29是表不将车辆侧部的左后侧门打开并将座椅靠背拉起的例子的图。
[0056]图30是表示将图29所示的头枕立起的例子的图。
[0057]图31是表示使图29所示的座椅坐垫向落座位置复位的例子的图。
[0058]图32是表示使锤部件从锤弹起位置复位至锤初始位置的中途的例子的图。
[0059]图33是表示使图32的锤部件复位至锤初始位置的例子的图。
[0060]图34是表示使图31的座椅坐垫复位至落座位置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1 ]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62]【实施例】
[0063]如图1所示,车辆10具备:形成底板部的车身地板12 ;从车身地板12的左右的侧部立起的左右的侧衬里13、14 ;设置于车身地板12的后部12a的车辆用座椅20。由车身地板12以及左右的侧衬里13、14形成车室15。
[0064]车辆用座椅20具备:设置于车身地板12 (后部12a)的大致左侧半部的左后部座椅21 ;设置于车身地板12 (后部12a)的大致右侧半部的右后部座椅22。右后部座椅22是具有与左后部座椅21同等的功能的部件,以下省略对右后部座椅22的详细说明。
[0065]如图1、图2所示,左后部座椅21具备:供乘员(落座者)落座的座椅坐垫24 ;设置于座椅坐垫24的后部24a侧的座椅靠背27 ;设置于座椅靠背27的顶部27a的头枕31 ;能够将左后部座椅21折叠的双倒(double fall down)构造40。即,左后部座椅21是能够将座椅坐垫24以及座椅靠背27折叠的双倒座椅。
[0066]座椅坐垫24经由连杆机构51 (參照图4)而被支承于座椅坐垫基部36。座椅坐垫基部36设置于车身地板12的后部12a的左半部,由此座椅坐垫24经由座椅坐垫基部36以及连杆机构51设置于后部12a的左半部。
[0067]上述座椅坐垫24具备:相对于车身地板12 (后部12a)的左半部大致水平地配置的座椅坐垫框架25 ;支承于座椅坐垫框架25的垫部26。
[0068]座椅靠背27具备: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设置于车身地板12的座椅靠背框架28 ;支承于座椅靠背框架28的垫部29。头枕31具备:设置于座椅靠背框架28的顶部28a的头枕框架32 ;支承于头枕框架32的垫部33。
[0069]双倒构造40具备:能够将座椅坐垫24弹起的移动机构41 ;能够保持座椅坐垫24的座椅坐垫锁定机构42 ;能够解除座椅坐垫锁定机构42的锁定的操作机构43。
[0070]并且,双倒构造40具备:能够将座椅靠背27前倒的前倒机构44 ;能够保持座椅靠背27的座椅靠背锁定机构(锁定机构)45 ;能够将头枕31前倾的头枕前倾/锁定机构46 ;能够随着座椅坐垫24的弹起而解除座椅靠背锁定机构45的锁定的连动机构47。
[0071]如图3、图4所示,移动机构41是能够使座椅坐垫24在落座位置Pl以及与落座位置Pl相比位于车身前方(前方)的收纳位置P2(參照图28(a))之间移动的机构。 该移动机构41具备:对座椅坐垫24以能够将其弹起的方式进行支承的连杆机构51 ;将连杆机构51向车身前方弹压的弹起部件(第一弹压部件)61。
[0072]连杆机构51具备:设置于座椅坐垫框架25 (座椅坐垫24的底部24b (參照图5))的横梁52 ;配置于横梁52的车身前侧并设置于车身地板12的左右的前支承托架(支承托架)53、54。
[0073]并且,连杆机构51具备:将左前支承托架53以及横梁52连结的左连架杆55 ;将右前支承托架54以及横梁52连结的右连架杆56 ;与左右的连架杆55、56相邻设置的引导连杆(guide link) 57。
[0074]如图4、图5所示,横梁52具备:设置于座椅坐垫24的底部24b的带状的平板部件63 ;从平板部件63向下方突出的左右的连结托架64、65。平板部件63在座椅坐垫24的底部24b中的车身前后方向的中央部24c沿车身宽度方向(座椅宽度方向)延伸。
[0075]在左连结托架64上,经由左第二旋转支承轴68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连结有左连架杆55的上端部(另一端部)55b。右连结托架65是具有与左连结托架64同等的功能的部件,以下省略对右连结托架65的详细说明。
[0076]左前支承托架53配置于横梁52的前方。该左前支承托架53,在车身地板12 (后部12a)的左侧部设有安装基部,从安装基部立设有支承部53a。在支承部53a的大致中央部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承有左第一旋转支承轴67。并且,在支承部53a中的左第一旋转支承轴67的车身前方的前部位53b,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设置有左第一引导支承轴71a。
[0077]右前支承托架54是具有与左前支承托架53同等的功能的部件,以下省略对右前支承托架54的详细说明。
[0078]左连架杆55是侧视时形成为大致折线状的宽度尺寸w的帯状部件,下端部(一端部)55a固定于左第一旋转支承轴67。左第一旋转支承轴67在支承部53a的大致中央部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承。由此,对于左连架杆55而言,下端部55a经由左第一旋转支承轴67而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连结于支承部53a的大致中央部。并且,对于左连架杆55而言,上端部55b经由左第二旋转支承轴68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连结于横梁52的左连结托架64。
[0079]引导连杆57具备:连结于左右的前支承托架53、54的引导部件71 ;将引导部件71连结于横梁52的左右的支承片72、73。
[0080]引导部件71具有:与左连架杆55相邻配置的左侧杆71c ;与右连架杆56相邻配置的右侧杆71d ;从左侧杆71c的下端部向外侧突出的左第一引导支承轴71a ;从右侧杆71d的下端部向外侧突出的右第一引导支承轴(第一引导支承轴)71b ;将左右的侧杆71c、71d的上端部连结的第二引导支承轴71e。
[0081]左侧杆71c以及右侧杆71d隔开规定间隔而大致平行地配置。该引导部件71,通过左右的侧杆71c、71d以及第ニ引导支承轴71e在车身前方侧开ロ的状态下形成为大致U字状。
[0082]左第一引导支承轴71a,在左前支承托架53的支承部53a中的、与左第一旋转支承轴67相比前方的前部位53b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设置。右第一引导支承轴71b,在右前支承托架54的支承部54a中的、与右第一旋转支承轴75相比前方的前部位54b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设置。
[0083]第二引导支承轴71e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设置于左右的支承片72、73,左右的支承片72、73通过螺栓固定于横梁52。由此,第二引导支承轴71e经由左右的支承片72、73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横梁52。该第二引导支承轴71e与左右的第一引导支承轴71a、71b相比设置在后方,并且,与横梁52相比设置在前方。
[0084]如图5、图6所示,弹起弹簧部件61是漩涡状地卷绕的盘簧,内端部61a卡定于左第一旋转支承轴67,外端部61b卡定于卡定销77。卡定销77从左前支承托架53 (支承部53a)向外侧突出。由此,左连架杆55(即,连杆机构51)被弾起弹簧部件61向箭头方向弹压。由此,左右的连架杆55、56(图4)以左右的第一旋转支承轴67、75为轴向箭头方向旋转(摆动),从而座椅坐垫24从落座位置Pl被弹起至收纳位置P2 (參照图28 (a))。
[0085]并且,在图3所示的将座椅坐垫24配置于收纳位置P2的状态下(參照图28(a)),左连架杆55以及左侧杆71c以在上下方向上重合的方式设置。相同地,在将座椅坐垫24配置于收纳位置P2的状态下(參照图28(a)),右连架杆56以及右侧杆71d以在上下方向上重合的方式设置。
[0086]如图4、图5所示,左连架杆55的下端部55a经由左第一旋转支承轴67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连结于左前支承托架53。相同地,右连架杆56的下端部56a经由右第一旋转支承轴75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连结于右前支承托架54。左连架杆55的上端部55b经由左第二旋转支承轴68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连结于横梁52的左连结托架64。相同地,右连架杆56的上端部56b经由右第二旋转支承轴76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连结于横梁52的右连结托架65。由此,将座椅坐垫24弹起时,能够通过左右的连架杆55、56对座椅坐垫24进行支承。
[0087]并且,引导连杆57的左第一引导支承轴71a与左第一旋转支承轴67相比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设置于车身前方。相同地,引导连杆57的右第一引导支承轴71b与右第一旋转支承轴75相比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设置于车身前方。引导连杆57的第二引导支承轴71e与横梁52相比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设置于前方。由此,将座椅坐垫24弹起吋,能够通过引导连杆57良好地保持座椅坐垫24的弹起姿势。
[0088]这样,具备左右的连架杆55、56以及引导连杆57这两种连杆,通过左右的连架杆55、56支承座椅坐垫24,通过引导连杆57保持弹起姿势。由此,无需通过左右的连架杆55、56保持座椅坐垫24的弹起姿势。由此,能够抑制左右的连架杆55、56的刚性,能够谋求左右的连架杆55、56的小型化。
[0089]引导连杆57的左右的第一引导支承轴7la、71b,与左右的第一旋转支承轴67、75相比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设置在车身前方。引导连杆57的第二引导支承轴71e与横梁52相比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设置在前方。由此,将座椅坐垫24弹起吋,能够将引导连杆57设置为从左右的连架杆55、56向车身前方离开,能够提高移动机构41的刚性。由此,能够较低地抑制引导连杆57的刚性,能够谋求移动机构41的小型化。
[0090]而且,通过将引导连杆57从左右的连架杆55、56向前方离开从而提高移动机构41的刚性,由此,能够通过移动机构41使座椅坐垫24的移动轨迹稳定。
[0091]并且,在将座椅坐垫24配置于收纳位置P2(參照图28(a))的状态下,左右的连架杆55、56以及引导连杆57以在上下方向上重合的方式设置。这样,通过将左右的连架杆55、56以及引导连杆57以在上下方向上重合的方式设置,在图28(a)所示的座椅坐垫24的收纳状态下,目视不易发现移动机构41,能够改善左后部座椅21的美观性。[0092]如图5、图6所示,座椅坐垫锁定机构42具备:设置于座椅坐垫基部36的侧壁36a的锁定部81 ;能够与锁定部81卡合的座椅坐垫闩眼87。
[0093]座椅坐垫闩眼87设置于横梁52 (平板部件63)的左端部,形成为大致U字状。横梁52的平板部件63设置于座椅坐垫24的底部24b。由此,座椅坐垫闩眼87经由横梁52的平板部件63设置于座椅坐垫框架25 (座椅坐垫24的底部24b)。
[0094]如图7所示,锁定部81具备:设置于座椅坐垫基部36的侧壁36a的壳体82 ;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设置于壳体82的闩扣83 ;能够将闩扣83保持于卡合位置P3的棘爪84。
[0095]通过使棘爪84的锁定爪84a卡合于円扣83的卡定部83a,在円扣83的卡定槽83b中卡定座椅坐垫闩眼87。由此,座椅坐垫24被保持于落座位置Pl (參照图5)。
[0096]在该状态下,通过操作机构43 (第一操作部91)将棘爪84向箭头方向拉拽,由此,抵抗棘爪弹簧部件85的作用力使棘爪84向箭头方向移动。通过移动棘爪84,棘爪84的锁定爪84a从闩扣83的卡定部83a离开,闩扣83在闩扣弹簧部件86的作用力下如箭头所示地向逆时针方向旋转。闩扣83向箭头方向移动,由此,座椅坐垫闩眼87从闩扣83的卡定槽83b拔出。
[0097]如图8、图9所示,操作机构43具备:打开尾门16能够从后部开ロ 17侧操作的第一操作部91 ;打开左后侧门18能够从左侧部开ロ 19侧操作的第二操作部97 (參照图10)。
[0098]第一操作部91具备:相对于左侧衬里13 (图1)以能够以操作旋转轴92为轴自由旋转的方式安装的操作杆93 ;将操作杆93保持于待机位置P4的操作弹簧部件94 ;将操作杆93与棘爪84(图7)连结的第一操作线缆95。
[0099]打开车辆10后部的尾门16从而将后部开ロ 17开放,从后备箱23侧操作操作杆93。具体而言,使操作杆93抵抗操作弹簧部件94以及棘爪弹簧部件85 (图7)的作用力沿箭头方向操作至操作位置P5。
[0100]通过将操作杆93操作至操作位置P5,将第一操作线缆95向箭头方向拉拽。通过拉拽操作弹簧部件94,能够将图7所示的棘爪84抵抗棘爪弹簧部件85的作用カ而向箭头方向旋转。由此,通过操作操作杆93能够解除座椅坐垫锁定机构42的锁定状态。
[0101]如图9(b)、图10所示,第二操作部97从座椅坐垫24的下方起具备:前端部98a与左侧部开19对峙的操作带98 ;将操作带98的基端部98b与棘爪84连结的第二操作线缆99。
[0102]打开车辆10侧部的左后侧门18从而将左侧部开ロ 19开放,从车室15侧操作操作带98。具体而言,将操作带98抵抗棘爪弹簧部件85 (图7)的作用力而从待机位置P6向箭头方向操作至操作位置P7。
[0103]通过对操作带98进行操作,将第二操作线缆99向箭头方向拉拽。通过拉拽第二操作线缆99,能够将图7所示的棘爪84抵抗棘爪弹簧部件85的作用カ而向箭头方向移动。由此,能够通过对操作带98进行操作而解除座椅坐垫锁定机构42的锁定状态。
[0104]如图11所示,座椅靠背27以左右的前倒支承轴102 (右前倒支承轴未图示)为轴,在车身地板12 (后部12a)上以能够沿车身前后方向自由移动的方式被支承。该座椅靠背27中具备前倒机构44。前倒机构44是能够将座椅靠背27在第一立起位置(立起位置)P8以及前倒位置P10(參照图28(b))之间移动的机构。
[0105]上述前倒机构44具备:设置于座椅靠背27的下端部的左前倒支承轴(支承轴)102以及右前倒支承轴;能够以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承左前倒支承轴102的左后支承托架104 ;能够以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承右前倒支承轴的右后支承托架105 (图2);将座椅靠背27向车身前方弹压的前倒弹簧部件(第二弹压部件)106 ;能够抑制座椅靠背27的前倒速度的阻尼部件108。
[0106]右前倒支承轴以及右后支承托架105是与左前倒支承轴102以及左后支承托架104具有同等的功能的部件,以下省略对右前倒支承轴以及右后支承托架105的详细说明。
[0107]如图12所示,左前倒支承轴102从座椅靠背27 (座椅靠背框架28)的左下端部28b向外侧突出,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左后支承托架104的支承部104b。
[0108]对于左后支承托架104而言,在车身地板12(后部12a)的左侧部设置有安装基部104a,从安装基部104a立设有支承部104b。左前倒支承轴102经由衬套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承在支承部104b。即,座椅靠背27经由左前倒支承轴102以及左后支承托架104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承于车身地板12 (后部12a)的左侧部。
[0109]前倒弹簧部件106是卷绕为漩涡状的盘簧,内端部106a卡定于左前倒支承轴102的卡定孔102a,外端部106b卡定于卡定销112。卡定销112从左后支承托架104的支承部104b向外侧突出。
[0110]由此,左前倒支承轴102(即,座椅靠背27)被前倒弹簧部件106向箭头方向弹压。即,座椅靠背27被前倒弹簧部件106以左前倒支承轴102以及右前倒支承轴为轴向前倒位置P10(參照图28(b))弹压。由此,座椅靠背27通过前倒弹簧部件106从第一立起位置P8前倒至前倒位置PlO。
[0111]如图13、图14所示,座椅靠背锁定机构45构成为二级锁定机构,能够将座椅靠背27选择性地保持于第一立起位置P8和与第一立起位置P8相比位于车身前方的第二立起位置(立起位置)P9的一方。
`[0112]第二立起位置P9,是当落座者落座于左后部座椅21时,座椅靠背27成为托背状态的托背位置。第一立起位置P8,是座椅靠背27被配置干与第二立起位置P9相比的车身后方而成为躺靠状态的躺靠位置。
[0113]通过使座椅靠背27躺靠于位于第二立起位置P9的车身后方的第一立起位置P8,能够在左后部座椅21较大地确保堆积货物等时的空间。这样,作为座椅靠背锁定机构45通过采用二级锁定机构,能够根据用途将座椅靠背27调整至适当的位置,因此能够提高便利性。
[0114]上述座椅靠背锁定机构45具备:设置于座椅靠背27的左侧部27b的二级锁定部135 ;能够与二级锁定部135卡合的呈大致U字形状的二级闩眼137。二级闩眼137设置于车身的左侧壁,具有第一卡定部137a以及第二卡定部137b。
[0115]二级锁定部135具备:设置于座椅靠背27的左侧部27b的壳体141 ;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设置于壳体141的闩扣142以及动作片143 ;将闩扣142以及动作片143连结的连结销144 ;在连结销144连结有前端部145a的座椅靠背操作线缆145 ;设置于闩扣142的工作销146。
[0116]闩扣142具有:能够与二级闩眼137的第--^定部137a卡定的第--^定槽142a ;
能够与二级闩眼137的第二卡定部137b卡定的第二卡定槽142b。
[0117]闩扣142的第--^定槽142a卡定于第--^定部137a,并且,第二卡定槽142b卡定于第二卡定部137b,由此,座椅靠背27被保持于第一立起位置(躺靠位置)P8。闩扣142的第—^定槽142a卡定于第二卡定部137b,由此,座椅靠背27被保持于第二立起位置(托背位置)P9。
[0118]在座椅靠背27被保持于第一立起位置P8的状态下,将座椅靠背操作线缆145向箭头方向拉拽。通过拉拽座椅靠背操作线缆145,动作片143抵抗动作片弹簧(未图示)的作用力而以动作片销148为轴向箭头方向旋转。
[0119]通过动作片143旋转,动作片143与工作销146抵接。从该状态将座椅靠背操作线缆145向箭头方向继续拉拽,由此工作销146上升。通过工作销146上升,闩扣142抵抗闩扣弹簧(未图示)的作用カ而以锁定销147为轴向箭头方向旋转。通过闩扣142旋转,第
--^定槽142a从第—^定部137a离开,并且,第二卡定槽142b从第二卡定部137b离开。
由此,解除将座椅靠背27保持于第一立起位置P8的状态。
[0120]在座椅靠背27被保持于第二立起位置P9的状态下,通过将座椅靠背操作线缆145向箭头方向拉拽,能够通过动作片143将闩扣142向箭头方向旋转。通过闩扣142向箭头方向旋转,第一卡定槽142a从第二卡定部137b离开。由此,解除将座椅靠背27保持于第二立起位置P9的状态。
[0121]在座椅靠背锁定机构45中,除了座椅靠背操作线缆145以外,还具备另ー个座椅靠背操作线缆149a(图11)。该座椅靠背操作线缆149a与座椅靠背27后部的躺靠操作部149b (图11)连结。
[0122]通过以手动将该 躺靠操作部14%从座椅靠背27的后方进行操作,能够将座椅靠背操作线缆149a与座椅靠背操作线缆145相同地拉拽。由此,能够使闩扣142向箭头方向旋转,将座椅靠背27保持于从第一立起位置P8以及第二立起位置P9中选择的某一方。
[0123]如图15所示,头枕前倾/锁定机构46具备:使头枕31前倾的前倾弹簧部件(未图示);将头枕31保持于立上位置Pll的头枕锁定机构151。
[0124]头枕锁定机构151具备:设置于头枕框架32的ー对锁定片152 ;能够与ー对锁定片152卡定的ー对卡定片153 ;与ー对卡定片153连结的操作杆154 ;将操作杆154保持于锁定位置P13的拉拽弹簧部件155 ;在操作杆154连结有前端部156a的头枕操作线缆156。
[0125]在ー对锁定片152的卡定槽152a中卡定有卡定片153,由此,头枕31被保持于立上位置P11。该状态下,通过将头枕操作线缆156向箭头方向拉拽,操作杆154抵抗拉拽弹簧部件155的作用カ而向箭头方向移动。
[0126]通过操作杆154移动,ー对卡定片153经由支承销158向箭头方向旋转。通过ー对卡定片153旋转,ー对卡定片153从锁定片152的卡定槽152a脱离。由此,解除将头枕31保持于立上位置Pll的状态。由此,头枕31因前倾弹簧部件的作用力而从立上位置Pll向车身前方沿箭头方向前倾至前倾位置P12。
[0127]通过使前倾位置P12的头枕31抵抗前倾弹簧部件的作用力而立上至立上位置P11,ー对卡定片153与锁定片152的卡定槽152a卡定。由此,头枕31被保持于立上位置PU。
[0128]头枕锁定机构151具备与操作杆154连结的操作带159。操作带159其基端部159a与操作杆154连结,前端部159b从座椅靠背27 (垫部29)的上端部向上方突出。通过以手动将操作带159拉起,能够使操作杆154移动从而将ー对卡定片153从锁定片152的卡定槽152a脱离。由此,通过以手动拉起操作带159,能够使头枕31从立上位置Pll前倾至前倾位置P12。
[0129]如图16所示,连动机构47是能够伴随着座椅坐垫24从落座位置Pl (图5)向收纳位置P2(參照图28 (a))的弹起移动(移动)而解除座椅靠背锁定机构45以及头枕锁定机构151的锁定状态的机构。通过解除座椅靠背锁定机构45的锁定,能够解除座椅靠背27的保持。通过解除头枕锁定机构151的锁定,能够解除头枕31的保持。
[0130]如图6、图16所示,连动机构47设置于座椅坐垫24(图1)的前下部,通过连动线缆(线缆部件)167与座椅靠背锁定机构45以及头枕前倾/锁定机构46连结。通过连动机构47能够与座椅坐垫24的弹起相伴随地解除座椅靠背锁定机构45的锁定,并且能够解除头枕锁定机构151的锁定。
[0131]如图17、图18所示,连动机构47具备:设置于车身地板12 (后部12a)的左侧部的连动托架161 ;在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承于连动托架161的左第一旋转支承轴67上一体设置的锤部件162 ;能够供锤部件162抵接的释放部件163 ;将释放部件163与座椅靠背锁定机构45 (图16)以及头枕锁定机构151 (图16)连结的连动线缆167。左第一旋转支承轴67设置于连动托架161的车宽方向外側,内端部67a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承于连动托架161。
[0132]连动机构47具备:使释放部件163从释放位置P15 (參照图27 (b))复位至释放初始位置P14的释放复位弹簧部件171 ;能够将锤部件162从锤弹起位置P17(參照图27(b))复位至锤初始位置P16的锤复位弹簧部件172。
[0133]连动托架161在车身地板12(后部12a)的左侧部具有:设置在座椅坐垫24 (图16)以及左前支承托架53之间的部位的安装基部161a;从安装基部161a立设的支承部161b。在支承部161b的前端部161c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承有左第一旋转支承轴67的内端部67a。在该左第一旋转支承轴67上一体地设置有锤部件162的基部162a。
[0134]锤部件162具备能够与第一释放部件163的辊166抵接的凸轮面174。凸轮面174是当将座椅坐垫24 (图16)弹起时与释放部件163的辊166抵接,通过释放部件163以能够操作连动线缆167的方式使释放部件163连动的面。该凸轮面174具有抵接部175,该抵接部175能够与释放部件163的辊166抵接,直至座椅靠背27超过第二立起位置P9 (图16)。抵接部175是凸轮面174中从始端175a到终端175b的区域。
[0135]释放部件163具备:在支承部161b中的车身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161d经由释放轴177而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设置的第一释放部件164以及第二释放部件165 ;设置于第一释放部件164的辊166。
[0136]对于第一释放部件164而言,中央部164a隆起由此形成大致く字状,中央部164a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承于释放轴177。该第一释放部件164,在前端部164b设置有辊销181,在后端部164c设置有导销182。在辊销181上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承有辊166。导销182与第二释放部件165的引导孔184嵌合。
[0137]对于第二释放部件165而言,中央部165a突出从而形成为大致扇形状,中央部165a与第一释放部件164 —同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承于释放轴177。该第二释放部件165,沿大致扇形状的弯曲部165b形成有引导孔184,在下端部165c设有线缆销185。在引导孔184中以能够自由移动的方式嵌合有第一释放部件164的导销182。在线缆销185上连结有连动线缆167的基端部167a。
[0138]如图16所示,连动线缆167其基端部167a(图17)与线缆销185连结,在中途的部位167b分支为座椅靠背操作线缆145以及头枕操作线缆156的二股。座椅靠背操作线缆145,如图14所示,前端部145a与座椅靠背锁定机构45的连结销144连结。头枕操作线缆156,如图15所示,前端部156a与头枕锁定机构151的操作杆154连结。
[0139]由此,如图16所示,通过对连动线缆167向箭头方向拉拽,座椅靠背操作线缆145向箭头方向被拉拽,并且头枕操作线缆156向箭头方向被拉拽。通过拉拽座椅靠背操作线缆145以及头枕操作线缆156,能够使基于连动机构47的动作与座椅靠背锁定机构45以及头枕锁定机构151连动。
[0140]使连动线缆167在中途的部位167b分支为座椅靠背操作线缆145以及头枕操作线缆156的二股的构成,是一般使用的技木。
[0141]如图17、图18所示,释放复位弹簧部件171是使释放部件163从释放位置P15(參照图27(b))复位至释放初始位置P14的弹簧。对于该释放复位弹簧部件171而言,上钩部171a卡定于支承部161b的上片161e,下钩部171b卡定于第二释放部件165的弯曲部突片165d。弯曲部突片165d从弯曲部165b向车身后方突出。
[0142]通过释放复位弹簧部件171,第二释放部件165以释放轴177为轴向箭头方向(逆时针方向)被弹压。由此,第二释放部件165的上端部165e抵接于支承部161b的上片161e。
[0143]锤复位弹簧部件172是使锤部件162从锤弹起位置P17(參照图27(b))复位至锤初始位置P16的弹簧。对于该锤复位弹簧部件172而言,上钩部172a与第一释放部件164的后端卡定部164d卡定,下钩部172b与第二释放部件165的下端卡定部165f卡定。
[0144]通过锤复位弹簧部件172,第一释放部件164以释放轴177为轴向箭头方向(顺时针方向)被弹压。由此,第一释放部件164的导销182抵接于引导孔184的下端部184a。
[0145]第二释放部件165的上端部165e抵接于支承部161b的上片161e,并且,第一释放部件164的导销182抵接于引导孔184的下端部184a,由此,第一释放部件164被保持于释放初始位置P14。
[0146]如图16、图17所示,通过连动机构47,锤部件162与左第一旋转支承轴67 —体旋转并与第一释放部件164的辊166抵接。通过锤部件162使第一释放部件164以及第ニ释放部件165移动从而操作连动线缆167向箭头方向拉拽。通过拉拽连动线缆167,将头枕锁定机构151以及座椅靠背锁定机构45保持为锁定解除状态。
[0147]通过将座椅靠背锁定机构45保持为锁定解除状态,将基于座椅靠背锁定机构45对座椅靠背27的保持解除。并且,通过连动机构47,当将座椅靠背27从第一立起位置P8前倒至前倒位置PlO (參照图28 (b))吋,能够解除基于座椅靠背锁定机构45对座椅靠背27的保持,直至座椅靠背27超过第二立起位置P9。
[0148]另外,通过将头枕锁定机构151保持为锁定解除状态,能够解除基于头枕锁定机构151对头枕31的保持。
[0149]并且,连动机构47具备锤部件162、释放部件163以及连动线缆167。这样,通过以锤部件162、释放部件163以及连动线缆167的较少部件构成连动机构47,能够实现连动机构47的小型化(紧凑化)。
[0150]而且,在左连架杆55的下端部55a设置左第一旋转支承轴67,在左第一旋转支承轴67上一体地设置锤部件162。由此,通过将座椅坐垫24弹起,能够使锤部件162与左第ー旋转支承轴67 —体旋转从而使锤部件162与释放部件163的辊166抵接。通过使锤部件162与辊166抵接,能够通过锤部件162使释放部件163移动从而操作连动线缆167。
[0151]这样,在座椅坐垫24的弹起时,通过利用左第一旋转支承轴67的旋转位移来操作连动线缆167,无需利用座椅坐垫24的位移来操作连动线缆167。由此,能够使座椅坐垫24的弹起姿势与车室15的空间相符,由此能够进ー步提高便利性。
[0152]并且,在锤部件162上具备凸轮面174,在凸轮面174上,具备能够与释放部件163抵接直至座椅靠背27超过第二立起位置P9的抵接部175。这样,通过在凸轮面174形成与释放部件163抵接的抵接部175,能够在凸轮面174容易地设定与释放部件163抵接的抵接部175的抵接范围,能够实现设计的容易化及连动机构的紧凑化。
[0153]下面,根据图19?图28对打开车辆10后部的尾门16而将左后部座椅21折叠即进行双倒操作的例子进行说明。如图19(a)所示,打开车辆10后部的尾门16而将后部开ロ 17开放。在将后部开ロ 17开放的状态下,从后备箱23 (參照图19(b))对操作杆93进行操作。
[0154]如图19 (b)所示,从后备箱23侧将操作杆93从待机位置P4向箭头A方向操作至操作位置P5。通过将操作杆93向箭头A方向操作,将第一操作线缆95向箭头B方向拉拽。
[0155]如图20所示,通过将第一操作线缆95向箭头B方向拉拽,能够通过第一操作线缆95拉拽座椅坐垫锁定机构42的棘爪84 (參照图21 (a))。
[0156]如图21 (a)所示,将棘爪84抵抗棘爪弹簧部件85的作用力向箭头C方向移动(摆动)。通过棘爪84移动,从而棘爪84的锁定爪84a从闩扣83的卡定部83a离开。
[0157]如图21 (b)所示,通过锁定爪84a从卡定部83a离开,闩扣83因闩扣弹簧部件86的作用カ而向箭头D方向旋转。通过闩扣83旋转,由此座椅坐垫闩眼87通过弹起弹簧部件61 (參照图22(a))的作用力从闩扣83的卡定槽83b而向箭头E方向拔出。
[0158]如图22(a)所示,左右的连架杆55、56因弹起弹簧部件61而以左右的第一旋转支承轴67、75为轴向箭头F方向旋转。引导连杆57(左右的侧杆71c、71d)以左右的第一引导支承轴71a、71b为轴与左右的连架杆55、56连动地旋转。
[0159]如图22(b)所示,左右的连架杆55、56旋转,并且左右的侧杆71c、71d旋转,由此,座椅坐垫24从落座位置Pl (图22(a))向收纳位置P2(參照图28(a))沿箭头G方向弹起。
[0160]将座椅坐垫24弹起时,能够通过左右的连架杆55、56支承座椅坐垫24。因此,能够通过引导连杆57良好地保持座椅坐垫24的弹起姿势。由此,无需通过左右的连架杆55、56保持座椅坐垫24的弹起姿势。由此,能够抑制左右的连架杆55、56的刚性,能够谋求左右的连架杆55、56的小型化。
[0161]如图23(a)所示,左第一旋转支承轴67向箭头F方向旋转,由此,锤部件162与左第一旋转支承轴67 —体地从锤初始位置P16向箭头F方向旋转。
[0162]如图23(b)所示,锤部件162向箭头F方向旋转,由此锤部件162的凸轮面174(抵接部175)从下方与第一释放部件164的辊166抵接。具体而言,凸轮面174中的抵接部175的始端175a(图23(a))从下方与第一释放部件164的辊166抵接。
[0163]如图23(c)所示,在锤部件162与辊166抵接的状态下,锤部件162继续向箭头F方向旋转。锤部件162继续向箭头F方向旋转,由此第一释放部件164以释放轴177为轴向箭头H方向旋转。
[0164]第一释放部件164旋转,由此导销182向箭头I方向移动,第二释放部件165与导销182 —同以释放轴177为轴向箭头I方向旋转。第二释放部件165旋转,由此将连动线缆167向箭头J方向拉拽。
[0165]如图24所示,连动线缆167被拉拽,由此座椅靠背操作线缆145向箭头K方向被拉拽,并且头枕操作线缆156向箭头L方向被拉拽。
[0166]如图25(a)所示,左右的第一旋转支承轴67、75向箭头F方向旋转,由此座椅坐垫24向收纳位置P2 (參照图28 (a))并沿箭头G方向继续弹起。
[0167]如图25(b)所示,座椅坐垫24继续弹起直至收纳位置P2(參照图28(a))的近前。
[0168]在座椅坐垫24弹起至收纳位置P2(參照图28(a))的近前的状态下,图15所示的头枕锁定机构151的操作杆154移动。操作杆154移动,由此ー对卡定片153从锁定片152的卡定槽152a脱离。由此,解除将头枕31保持于立上位置Pll的状态。即,解除头枕锁定机构151的锁定状态。
[0169]如图26所示,通过解除头枕锁定机构151的锁定状态,头枕31因前倾弹簧部件的作用力而从立上位置Pll向车身方向井沿箭头M方向前倾直至前倾位置P12。
[0170]并且,在座椅坐垫24被弹起至收纳位置P2(參照图28 (a))的近前的状态下,图13所示的座椅靠背锁定机构45的闩扣142旋转。闩扣142旋转,由此第一卡定槽142a从第—^定部137a离开,并且,第二卡定槽142b从第二卡定部137b离开。由此,解除将座椅靠背27保持于第一立起位置P8的状态。即,解除座椅靠背锁定机构45的锁定状态。
[0171]如图26所示,通过解除座椅靠背锁定机构45的锁定状态,座椅靠背27因前倒弹簧部件106的作用カ而从第一立起位置P8经由第二立起位置P9向车身前方并沿箭头N方向前倾至前倒位置P10。
[0172]如图27(a)所示,座椅坐垫24在到达收纳位置P2 (图26)之前位于抵接部175的终端175b。在辊166与抵接部175抵接期间,图26所示的座椅靠背27超过第二立起位置P9。
[0173]如图27(b)所示,親166到达抵接部175的终端175b。在辊166到达抵接部175的终端175b的状态下,锤部件162继续向箭头F方向旋转。锤部件162继续向箭头F方向旋转直至锤弹起位置P17,由此,辊166从抵接部175的终端175b离开。
[0174]如图27(c)所示,辊166从抵接部175的終端175b离开,由此,释放部件163 (第一释放部件164以及第二释放部件165)因释放复位弹簧部件171的作用カ而以释放轴177为轴向箭头0方向旋转。释放部件163因释放复位弹簧部件171的作用カ而旋转,由此从释放位置P15 (图27 (b))复位至释放初始位置P14。
[0175]如图28(a)所示,锤部件162旋转至锤弹起位置P17 (图27),由此座椅坐垫24到达收纳位置P2。
[0176]如图28(b)所示,在座椅坐垫24被配置于收纳位置P2后,座椅靠背27超过第二立起位置P9而被配置于车身前方的前倒位置P10。由此,座椅坐垫24配置于收纳位置P2,并且,座椅靠背27配置于前倒位置P10,左后部座椅21的折叠动作即左后部座椅21的ー个双倒动作完成。
[0177]如图28(a)所示,在将座椅坐垫24配置于收纳位置P2的状态下,左连架杆55以及引导连杆57(左侧杆71c)在上下方向上重合。并且,右连架杆56以及引导连杆57 (右侧杆71d)在上下方向上重合。由此,在将座椅坐垫24配置于收纳位置P2的收纳状态下,难以观察到连杆机构51,能够改善左后部座椅21的美观性。
[0178]如利用图19~图28说明的那样,通过双倒构造40的连动机构47,能够解除基于座椅靠背锁定机构45对座椅靠背27的保持直至座椅靠背27超过第二立起位置P9。由此,当使座椅靠背27与座椅坐垫24连动地对其进行折叠时,能够防止从第一立起位置P8前倒的座椅靠背27被保持于第二立起位置P9。由此,能够使座椅靠背27与座椅坐垫24连动地可靠地使其前倒,因此,能够通过一次操作将左后部座椅21折叠,能够实现折叠操作的容易化。
[0179]下面,根据图29~图34对使折置后的左后部座椅21复位至使用状态的例子进行说明。如图29(a)所示,打开车辆10侧部的左后侧门18而将左侧部开ロ 19开放。从左侧部开ロ 19将手伸入车室15内,将前倒位置PlO的座椅靠背27拉起。
[0180]如图29 (b)所示,座椅靠背27从前倒位置PlO抵抗前倒弹簧部件106的作用カ而向箭头P方向被拉起。[0181]如图30(a)所示,座椅靠背27抵抗前倒弹簧部件106的作用力向箭头P方向被拉起直至第二立起位置P9。座椅靠背27被拉起至第二立起位置P9,由此,图14所示的闩扣142的前端爪142c与第—^定部137a抵接。由此,闩扣142的前端爪142c跃上第—^定部137a,闩扣142抵抗闩扣弹簧(未图示)的作用カ而以锁定销147为轴向逆时针方向旋转。
[0182]円扣142的前端爪142c越过第--^定部137a,由此第--^定槽142a卡定于第二
卡定部137b。由此,座椅靠背27被保持于第二立起位置P9。第二立起位置P9,是当落座者落座于左后部座椅21时,座椅靠背27成为托背状态的托背位置。
[0183]如图30(b)所示,座椅靠背27被拉起至第二立起位置P9后,将头枕31从前倾位置P12抵抗前倾弹簧部件(未图示)的作用カ而向箭头Q方向立上至立上位置P11。头枕31被立上至立上位置PlI,由此,图15所示的ー对卡定片153与锁定片152的卡定槽152a卡定。由此,头枕31被保持于立上位置P11。
[0184]如图31所示,使座椅坐垫24从收纳位置P2抵抗弹起弹簧部件61的作用カ而向箭头R方向复位至落座位置Pl (图22 (a))。使座椅坐垫24向箭头R方向复位,由此左第一旋转支承轴67向箭头S方向旋转。
[0185]如图32(a)所示,左第一旋转支承轴67向箭头S方向旋转,由此,锤部件162与左第一旋转支承轴67 —体地从锤弹起位置P17向箭头S方向旋转。
[0186]如图32(b)所示,锤部件162向箭头S方向旋转,由此,锤部件162从上方与第一释放部件164的辊166抵接。
[0187]如图32(c)所示,在锤部件162与辊166抵接的状态下,锤部件162继续向箭头S方向旋转。锤部件162继续向箭头S方向旋转,由此,第一释放部件164抵抗锤复位弹簧部件172的作用カ而以释放轴177为轴向箭头T方向旋转。
[0188]此时,第一释放部件164的导销182沿第二释放部件165的引导孔184上升。由此,能够将第二释放部件165保持为静止状态。
[0189]如图33 (a)所示,锤部件162继续向箭头S方向旋转,由此,抵接部175的始端175a到达辊166。
[0190]如图33(b)所示,锤部件162旋转至锤初始位置P16,由此,抵接部175的始端175a越过辊166。抵接部175的始端175a越过辊166,由此,锤部件162从辊166离开。锤部件162从辊166离开,由此第一释放部件164因锤复位弹簧部件172 (图32)的作用力而以释放轴177为轴向箭头U方向旋转。第一释放部件164旋转,第一释放部件164(即,释放部件163)被保持于释放初始位置P14。这样,锤部件162被保持于锤初始位置P16,并且,释放部件163被保持于释放初始位置P14,由此,连动机构47复位至初始状态。
[0191]在连动机构47复位至初始状态的状态下,如图34所示,座椅坐垫24配置于落座位置P1。座椅坐垫24配置于落座位置P1,由此座椅坐垫闩眼87与锁定部81卡定。由此,座椅坐垫24被保持于落座位置Pl。由此,完成折叠的左后部座椅21复位至使用状态的操作。[0192]在使左后部座椅21复位至使用状态的状态下,如图30(a)所示,座椅靠背27被保持于第二立起位置P9,即托背位置。当从该状态将座椅靠背27保持于第一立起位置(躺靠位置)P8时,对座椅靠背27后部的躺靠操作部进行操作。
[0193]即,通过对座椅靠背27后部的躺靠操作部14% (图11)进行操作,对座椅靠背锁定机构45的另一条座椅靠背操作线缆149a(图11)进行操作。通过对另一条座椅靠背操作线缆149a进行操作,使闩扣142动作而将座椅靠背27保持于第一立起位置P8。
[0194]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不限定于前述的实施例,而能够适当地变更、改进等。例如,在实施例中,对折叠左后部座椅21时将座椅靠背27从第一立起位置P8前倒至前倒位置PlO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还可以在折叠左后部座椅21时使座椅靠背27从第二立起位置P9前倒。
[0195]实施例中所示的车辆10、车身地板12、车辆用座椅20、座椅坐垫24、座椅靠背27、双倒构造40、移动机构41、前倒机构44、连杆机构51、横梁52、左右的前支承托架53、54、左右的连架杆55、56、引导连杆57、左第一旋转支承轴67、左右的第一引导支承轴71a、71b以及第二引导支承轴71e等的形状及构成不限定于例示的情况,而能够适当地变更。
[0196]エ业实用性
[0197]本发明适合于具备能够将座椅坐垫从落座位置移动至收纳位置、且能够将座椅靠背从立起位置前倒至前倒位置的车辆用座椅的汽车。
[0198]附图标记的说明
[0199]10...车辆,12...车身地板,20...车辆用座椅,24...座椅坐垫,24b...座椅坐垫的底部,27...座椅靠背,40...双倒构造,41...移动机构,44...前倒机构,51...连杆机构,52...横梁,53、54...左右的前支承托架(支承托架),55、56...左右的连架杆(连杆机构),55a...左连架杆的下端部(一端部),55b...左连架杆的上端部(另一端部),57...引导连杆,61...弹起弹簧部件(第一弹压件),67...左第一旋转支承轴(旋转支承轴),71a、71b...左右的第一引导支承轴(第一引导支承轴),71e...第二引导支承轴,Pl...落座位置,P2...收纳位置,P8...第一立起位置(立起位置),P9..?第二立起位置(立起位置),P10...前倒位置。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用座椅装置,具备:移动机构,其能够使座椅坐垫在落座位置、以及位于所述落座位置的前方的收纳位置之间移动;前倒机构,其能够使座椅靠背在立起位置以及前倒位置之间移动,其特征在干, 所述移动机构具备: 横梁,其设置于所述座椅坐垫的底部并沿宽度方向延伸; 左右的支承托架,其配置于所述横梁的前方并设置于车身地板; 左右的连架杆,其下端部经由旋转支承轴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与所述支承托架连结,上端部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与所述横梁连结; 引导连杆,其具有在与所述旋转支承轴相比的前方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设置的第一引导支承轴,并且,具有在与所述第一引导支承轴相比的后方的所述横梁上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设置的第二引导支承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左右的连架杆以及所述引导连杆,在将所述座椅坐垫配置于所述收纳位置的状态下以在上下方向上重合的方式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装置,其特征在干, 设置于所述左右的连架杆中的一方的连架杆上的所述旋转支承轴,具备向车身前方进行弹压的第一弹压部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引导连杆通过与所述第一引导支承轴分别连结的左右的侧杆和将所述左右的侧杆的上端部连结的所述第二引导支承轴,其车身前方侧开ロ且形成为大致U字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座椅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左右的侧杆的下端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支承托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车辆用座椅还具备将所述座椅坐垫在所述落座位置固定的座椅坐垫锁定机构,所述座椅坐垫锁定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车身地板侧的锁定部;能够与所述锁定部卡合的座椅坐垫闩眼,所述座椅坐垫闩眼设置于所述横梁。
【文档编号】B60N2/30GK103492225SQ201280015023
【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1日
【发明者】尾形勇介, 佐藤幸喜, 白势治, 横地信夫, 立川阳一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