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悬下纵臂安装结构及包括其的前端模块、微型电动汽车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3978014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前悬下纵臂安装结构及包括其的前端模块、微型电动汽车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的结构设计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型电动汽车的前悬下纵臂安装结构。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前述前悬下纵臂安装结构的前端模块及微型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为了降低汽车排放、节约能源、改善环境,电动汽车的发展成为当前国际、国内汽车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电动汽车以传统电源为能源,充电方便,完全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出行;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池的安全性和蓄电能力不断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改善。电动汽车使用清洁能源,不排放有害于人类身体健康和自然环境的有害气体,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另外,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噪音较小,提高了驾驶舒适性。电动汽车由于电池质量较大,为了降低整车整备质量,就要求降低汽车车身零件等结构件的质量,所以电动汽车车身结构主要向小型化、轻量化方向发展。大多数电动汽车采用微型车结构,这样就降低电动汽车车身结构的刚度、强度、耐撞性能。与传统动力的微型车结构相比,电动汽车质量较大,不需要发动机来驱动,汽车前端结构空间较小,这样就使得电动汽车的正面碰撞性能降低。以往的传统动力汽车前端空间较大,前悬下纵臂直接安装到汽车纵梁前端,这有利于提高整车的操纵稳定性能,节省零件材料,节约成本。但是由于电动汽车车身结构较小,其抗撞性能相对较差,需要改善碰撞力的传递路径,在传统安装方式下,碰撞力通过防撞梁直接传递到纵梁上,防撞梁和纵梁前端是主要的承力结构。电动汽车纵梁较短,若采用这种方式纵梁变形非常严重,直接影响到乘员的生存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型电动汽车的前悬下纵臂安装结构,其优化了汽车前段模块结构、提高了电动汽车的正面碰撞性能。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包括提供一种包括前述前悬下纵臂安装结构的前端模块和微型电动汽车。前述技术问题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解决。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微型电动汽车的前悬下纵臂安装结构,其中,左前悬下纵臂的前端和右前悬下纵臂的前端分别与车架的水箱下横梁相连接,所述左前悬下纵臂的后端以及所述右前悬下纵臂的后端分别与车身相连接。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安装结构中,所述左前悬下纵臂的前端以及所述右前悬下纵臂的前端与车架的水箱下横梁的连接分别为通过左横向稳定杆安装支架和右横向稳定杆安装支架的间接连接,并且所述左前悬下纵臂的前端和所述右前悬下纵臂的前端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到所述左横向稳定杆安装支架和所述右横向稳定杆安装支架上。[0011]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安装结构中,所述左横向稳定杆安装支架和所述右横向稳定杆安装支架分别通过螺栓与横向稳定杆安装在一起。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安装结构中,所述左横向稳定杆安装支架和所述右横向稳定杆安装支架与所述横向稳定杆分别通过螺栓与左横向稳定杆安装支架加强板和右横向稳定杆安装支架加强板相连接。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安装结构中,所述左横向稳定杆安装支架加强板和所述右横向稳定杆安装支架加强板分别焊接到所述水箱下横梁上。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安装结构中,所述左前悬下纵臂的后端以及所述右前悬下纵臂的后端与车身的连接分别为通过左下纵臂衬套支架连接板和右下纵臂衬套支架连接板的间接连接,并且所述左前悬下纵臂的后端以及所述右前悬下纵臂的后端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到所述左下纵臂衬套支架连接板和所述右下纵臂衬套支架连接板上。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安装结构中,所述左下纵臂衬套支架连接板和所述右下纵臂衬套支架连接板分别焊接在车身上。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安装结构中,所述水箱下横梁与车架的防撞梁结构相连接。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安装结构中,所述左前悬下纵臂和所述右前悬下纵臂分别为带有加强筋的槽型梁结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的前端模块,所述前端模块设置有如前述第一方面中的一项所述的前悬下纵臂安装结构。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前端模块中,防撞梁总成和左纵梁、右纵梁通过螺栓安装在左防撞安装支柱和右防撞梁安装支柱上,并且,所述前悬下纵臂安装结构的水箱下横梁与车辆的左防撞梁安装支柱及右防撞梁安装支柱相连。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前端模块中,所述左纵梁、右纵梁与所述左前悬下纵臂、右前悬下纵臂形成互相平行的结构。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前端模块中,所述左下纵臂衬套支架连接板和所述右下纵臂衬套支架连接板通过左下纵臂支架和右下纵臂支架分别与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连
接在一起。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微型电动汽车,所述微型电动汽车设置有如前述第二方面中的一项所述的前悬下纵臂安装结构或者设置有如前述第三方面中的一项所述的前端模块。由以上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中的安装结构将前悬下纵臂与水箱下横梁相连接,同时由于水箱下横梁与防撞梁安装立柱相连接,可见,此安装方式能够将碰撞力直接通过悬架下纵臂传递掉一部分,增加了碰撞力的传递路径,减小了传递到纵梁上的力,提高了车辆的正面碰撞安全性能。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更加显然。应当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前悬下纵臂安装结构的俯视示意图;以及[0026]图2示出了一种电动汽车的前端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设置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前悬下纵臂安装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这些说明仅是说明性或示例性的,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图中,1、10表示横向稳定杆;2、11分别表示左、右前悬下纵臂;3、9分别表示左、右横向稳定杆安装支架;5、7分别表示左、右横向稳定杆安装支架加强板;6表示水箱下横梁;12、13分别表示左、右下纵臂衬套支架连接板;14表示防撞梁总成;15、22分别表示左、右防撞梁安装支柱;16、21分别表示左、右纵梁;17、20分别表示左、右下纵臂支架;18、19分别表示车身零件。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前悬下纵臂安装结构的俯视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前悬下纵臂安装结构可以包括横向稳定杆1、10,左、右前悬下纵臂
2、11,左、右横向稳定杆安装支架3、9,左、右横向稳定杆安装支架加强板5、7,水箱下横梁6 ;左、右下纵臂衬套支架连接板12、13等,这些结构互相连接,构成的安装结构能够承担正面冲击。具体地,可以看出,为了使左前悬下纵臂2以及右前悬下纵臂11实现承担冲击的作用,左前悬下纵臂2的前端和右前悬下纵臂11的前端可以分别与车架的水箱下横梁6相连接,左前悬下纵臂2的后端以及右前悬下纵臂11的后端可以分别与车身相连接,在水箱下横梁6承受到正前方的冲击时,前悬下纵臂2和11会将冲击力进行缓冲并传递到车身,能够减小车辆正面冲击时对车辆内部乘员的伤坏。但是,应当了解,这些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例如通过螺栓直接将相关的这些部件相连,或者也可以是间接连接,例如通过中间传递构件间接连接。图1中的示例即为优选的间接连接方式,其中左前悬下纵臂2的前端以及右前悬下纵臂11的前端与车架的水箱下横梁6的连接可以分别为通过左横向稳定杆安装支架3和右横向稳定杆安装支架9的间接连接,并且左前悬下纵臂2的前端和右前悬下纵臂11的前端可以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到左横向稳定杆安装支架3和右横向稳定杆安装支架9上,这种间接连接方式使得前悬下纵臂安装结构的组装方便、零件加工精度要求降低,从而也降低了制造成本。进而,左横向稳定杆安装支架3和右横向稳定杆安装支架9可以分别通过螺栓与横向稳定杆10安装在一起,左横向稳定杆安装支架3和右横向稳定杆安装支架9与横向稳定杆10可以分别通过螺栓与左横向稳定杆安装支架加强板5和右横向稳定杆安装支架加强板7相连接,这种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安装结构的横向稳定性能。为了进一步加强横向稳定性能,也可以将左横向稳定杆安装支架加强板5和右横向稳定杆安装支架加强板7分别连接(例如焊接)到水箱下横梁6上。如图1的优选的间接连接方式中所示,为了便于前悬下纵臂后端的组装工作并且降低加工要求(从而降低制造成本),左前悬下纵臂2的后端以及右前悬下纵臂11的后端与车身的连接也可以分别为通过左下纵臂衬套支架连接板13和右下纵臂衬套支架连接板12的间接连接,并且左前悬下纵臂2的后端以及右前悬下纵臂11的后端可以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到左下纵臂衬套支架连接板13和右下纵臂衬套支架连接板12上。为了将缓冲冲击并将其传递到车身以保护车辆内的乘员,左下纵臂衬套支架连接板13和右下纵臂衬套支架连接板12则可以分别连接(例如焊接)在车身部件上。图2示出了一种电动汽车的前端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设置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前悬下纵臂安装结构。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前端模块除了前悬下纵臂安装结构外,还可以包括防撞梁总成14,左、右防撞梁安装支柱15、22,左、右纵梁16、21 ;左、右下纵臂支架17、20,车身零件18、19等。水箱下横梁6可以与车架的防撞梁结构相连接。如图中所示,水箱下横梁6与左防撞梁安装支柱15及右防撞梁安装支柱22相连,防撞梁总成14和左纵梁16、右纵梁21通过螺栓安装在左防撞安装支柱15和右防撞梁安装支柱22上,左下纵臂衬套支架连接板
12、右下纵臂衬套支架连接板13通过焊接连接到车身零件18、19上。这种结构可以将左纵梁16、右纵梁21与左前悬下纵臂2、右前悬下纵臂11形成互相平行的结构,增加了碰撞力的传递路径,改善了本电动车的正面碰撞安全性能。可以看出,通过这样设置,上悬下纵臂安装结构与车辆的防撞总成结合在一起,并且增强了汽车前端模块的对正面冲击的抵抗能力。图中还优选地示出了左下纵臂衬套支架连接板12和右下纵臂衬套支架连接板13可以通过左下纵臂支架17和右下纵臂支架20与左纵梁16、右纵梁21连接在一起,毫无疑问,这进一步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前悬下纵臂安装结构以及电动汽车前端模块的防撞击能力。从图2中还可以看出,前悬下纵臂2、11可以优选为具有加强板4的槽型梁结构,使得下纵臂的强度和刚度得以提升;在该实施方式中,左、右下纵臂的前端和后端可以分别设有一个螺栓孔8,用于连接左横向稳定杆安装支架3、右横向稳定杆安装支架9和左下纵臂衬套支架连接板12、右下纵臂衬套支架连接板13。通过前述对前悬下纵梁安装结构以及汽车前端模块的结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此教示下可以将这些安装结构及前端模块的构型之一用于微型电动汽车中,从而制成具有这些有利的安装结构和前端模块的微型电动汽车,所以在此不再对此进行赘述。可见,这样获得的微型电动汽车在前端结构空间较小的情况下,将前悬下纵臂与水箱下横梁安装在一起,缩短了前悬下纵臂与防撞梁之间的距离,最大限度的满足了电动车前悬下纵臂的承力需求,有效地改善了碰撞力的传递路径,提高了电动汽车的正面碰撞性能。如上所述,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了解,虽然在此限于篇幅的原因不能对所有可能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但是已经揭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技术方案的基本原理,从而这些技术方案实质上已由本说明书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
所函盖。毫无疑问,这些技术方案及其等同方案也将落入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微型电动汽车的前悬下纵臂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左前悬下纵臂(2)的前端和右前悬下纵臂(11)的前端分别与车架的水箱下横梁(6)相连接,所述左前悬下纵臂(2)的后端以及所述右前悬下纵臂(11)的后端分别与车身相连接。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悬下纵臂(2)的前端以及所述右前悬下纵臂(11)的前端与车架的水箱下横梁出)的连接分别为通过左横向稳定杆安装支架(3)和右横向稳定杆安装支架(9)的间接连接,并且所述左前悬下纵臂(2)的前端和所述右前悬下纵臂(11)的前端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到所述左横向稳定杆安装支架(3)和所述右横向稳定杆安装支架(9)上。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横向稳定杆安装支架(3)和所述右横向稳定杆安装支架(9)分别通过螺栓与横向稳定杆(10)安装在一起。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横向稳定杆安装支架(3)和所述右横向稳定杆安装支架(9)与所述横向稳定杆(10)分别通过螺栓与左横向稳定杆安装支架加强板(5)和右横向稳定杆安装支架加强板(X)相连接。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横向稳定杆安装支架加强板(5)和所述右横向稳定杆安装支架加强板(7)分别焊接到所述水箱下横梁(6)上。
6.按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悬下纵臂(2)的后端以及所述右前悬下纵臂(11)的后端与车身的连接分别为通过左下纵臂衬套支架连接板(13)和右下纵臂衬套支架连接板(12)的间接连接,并且所述左前悬下纵臂(2)的后端以及所述右前悬下纵臂(11)的后端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到所述左下纵臂衬套支架连接板(13)和所述右下纵臂衬套支架连接板(12)上。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 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下纵臂衬套支架连接板(13)和所述右下纵臂衬套支架连接板(12)分别焊接在车身上。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下横梁(6)与车架的防撞梁结构相连接。
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悬下纵臂(2)和所述右前悬下纵臂(11)分别为带有加强筋的槽型梁结构。
10.一种电动汽车的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模块设置有如前述权利要求1至9中的一项所述的前悬下纵臂安装结构。
11.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其防撞梁总成(14)和左纵梁(16)、右纵梁(21)通过螺栓安装在左防撞安装支柱(15)和右防撞梁安装支柱(22)上,并且,所述前悬下纵臂安装结构的水箱下横梁(6)与车辆的左防撞梁安装支柱(15)及右防撞梁安装支柱(22)相连。
12.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16)、右纵梁(21)与所述左前悬下纵臂(2)、右前悬下纵臂(11)形成互相平行的结构。
13.按权利要求10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悬下纵臂(2)的后端以及所述右前悬下纵臂(11)的后端与车身的连接分别为通过左下纵臂衬套支架连接板(13)和右下纵臂衬套支架连接板(12)的间接连接,并且所述左前悬下纵臂(2)的后端以及所述右前悬下纵臂(11)的后端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到所述左下纵臂衬套支架连接板(13)和所述右下纵臂衬套支架连接板(12)上,所述左下纵臂衬套支架连接板(13)和所述右下纵臂衬套支架连接板(12)通过左下纵臂支架(17)和右下纵臂支架(20)分别与所述左纵梁(16)和所述右纵梁(21)连接在一起。
14.一种微型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电动汽车设置有如前述权利要求1至9中的一项所述的前悬下纵臂安装 结构或者设置有如前述权利要求10至13中的一项所述的前端模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悬下纵臂与车身结构的安装结构,适用于前端结构空间较小的电动汽车。本安装结构将前悬下纵臂与水箱下横梁安装在一起,缩短了前悬下纵臂与防撞梁之间的距离。与传统下纵臂安装结构相比,本安装结构没有将下纵臂安装在汽车纵梁上,而是直接与汽车水箱下横梁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最大限度的满足了电动车前悬下纵臂的承力需求,有效地改善了碰撞力的传递路径,提高了电动汽车的正面碰撞性能。
文档编号B60G21/055GK202923320SQ20122040893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7日
发明者李志祥, 王光耀, 曹广军, 臧宏建, 孙成智, 关鹏, 沈佳 申请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