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超轻车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轮,尤其涉及一种车轮的轮辐减薄结构,属于车轮技术领 域。
背景技术:
现有大型车轮的重量都很重(如22. 5x8. 25车轮的重量一般达到43kg)。减轻车 轮的重量既可以节约金属材料,又可以降低装车后的油耗;因此,在满足承载性能的情况下 尽可能减轻车轮的重量,一直都是车轮厂商的目标。现有车轮重量重的原因之一是轮辐板型厚,因此如何降低轮辐板型厚度是减轻车 轮的重量的重要途径。现有车轮对此已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
图1和图2所示,一般制有拐 角部分3,通过逐渐缩小轮辐1与轮辋2交界处的轮辐1板厚是目前常用的减轻车轮重量的 技术手段。为了避免拐角部分3的应力集中,目前是保持拐角部分3的轮辐板厚不变并采 用大圆角来过渡,再对拐角3后的轮辐1板厚逐渐减小。该技术手段的使用确实减轻了车 轮重量,但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经实践发现,该技术手段仍有改进的余地。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现有技术手段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可进一步 降低轮辐拐角部分的板厚,从而大幅减轻车轮重量的超轻车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轻车轮,包括彼此焊 接的轮辋和轮辐;所述轮辐与轮辋交界处制有拐角部,所述拐角部的内、外侧过渡曲面之间 不等距并形成一段缩颈部,所述缩颈部的轮辐板厚小于其两侧的轮辐板厚。本实用新型超轻车轮的有益效果是所形成的缩颈部相当一个位于轮辐上的风孔 与螺孔之间的弹性缓冲带,该弹性缓冲带可以将风孔与螺孔之间的薄弱环节消除掉,有效 阻隔风孔与螺孔周边应力集中的叠加效应,从而可以避免风孔与螺孔连接区域疲劳裂纹的 萌生。这样,对于整个轮辐来说,相比现有轮辐拐角部结构,由于在轮辐拐角部又形成缩颈 部,该缩颈部板厚的缩减就可以省去一大块板材,从而大幅减轻轮辐,进而大幅减轻车轮的 重量。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所述拐角部的内、外侧过渡曲面分别是各由两段圆弧面 衔接的样条曲面,所述外侧过渡曲面的两段圆弧面的半径之比小于等于0. 25。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拐角部的外侧过渡曲面的两段圆弧面的半径 分别是18mm和85. 8mm,所述拐角部的内侧过渡曲面的两段圆弧面的半径分别是13mm和 20mmo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超轻车轮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车轮的结构示意图。
3[0011]图2是
图1中Il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超轻车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12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本实施例的超轻车轮如图3所示,包括彼此焊接的轮辋2和轮辐1 ;在轮辐1与轮 辋2交界处制有拐角部3,拐角部3的内、外侧过渡曲面之间不等距并形成一段缩颈部4,缩 颈部4的轮辐板厚5. Imm小于缩颈部4两侧的轮辐1板厚Ilmm和7. 6mm。拐角部3的内、外侧过渡曲面分别是各由两段圆弧面衔接的样条曲面;其 中外侧过渡曲面的两段圆弧面的半径分别是18mm和85. 8mm,它们的半径之比是 18mm/85. 8mm 0. 21 ;内侧过渡曲面的两段圆弧面的半径分别是13mm和20mm,它们的半径 之比是13mm/20mm ^ 0. 65。经试验,拐角部3外侧过渡曲面的两段圆弧面的半径之比满足 (0. 25时较为适宜。对比图2和图4,可以明显看出,本实施例超轻车轮的拐角部结构打破常规拐角 部结构特点。首先,本实施例拐角部外侧过渡曲面的两段圆弧面的半径之比变化很大(从 图2得出,现有拐角部外侧过渡曲面的两段圆弧面的半径之比是28mm/17. 5mm ^ 1. 6,0. 21 << 1.6),使外侧过渡曲面由原来明显的大角度圆弧内弯变成大角度圆弧外弯;其次,本 实施例拐角部内侧过渡曲面的两段圆弧面的半径之比变化很小(从图2得出,现有拐角部 内侧过渡曲面的两段圆弧面的半径之比是19mm/20mm 0. 9,0. 65与0. 9相差不大),基本 保持原来的大角度圆弧内弯。这样在旋压制作轮辐1时,在拐角部的旋压起旋点就会突然 减薄,从而形成一段缩颈部4并使整个拐角部的内、外侧过渡曲面彼此之间的距离不相等。 所形成的缩颈部4相当一个正好位于轮辐1上的风孔与螺孔之间的弹性缓冲带,该弹性缓 冲带可以有效阻隔风孔与螺孔周边应力集中的叠加效应,从而可以避免风孔与螺孔连接区 域疲劳裂纹的萌生。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通过内部反复试验证明,本实用新型超轻车轮是风孔与螺孔 周边处的应力集中明显下降,车轮的径向疲劳寿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超轻车轮不局限于上述各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 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超轻车轮,包括彼此焊接的轮辋和轮辐,所述轮辐与轮辋交界处制有拐角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部的内、外侧过渡曲面之间不等距并形成一段缩颈部,所述缩颈部的轮辐板厚小于其两侧的轮辐板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轻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部的内、外侧过渡曲面分别 是各由两段圆弧面衔接的样条曲面,所述外侧过渡曲面的两段圆弧面的半径之比小于等于 0. 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超轻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部的外侧过渡曲面的两段圆 弧面的半径分别是18mm和85. 8mm,所述拐角部的内侧过渡曲面的两段圆弧面的半径分别 是 13mm 禾口 2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轻车轮,属于车轮技术领域。该超轻车轮包括彼此焊接的轮辋和轮辐;所述轮辐与轮辋交界处制有拐角部,所述拐角部的内、外侧过渡曲面之间不等距并形成一段缩颈部,所述缩颈部的轮辐板厚小于其两侧的轮辐板厚。该超轻车轮所形成的缩颈部相当一个位于轮辐上的风孔与螺孔之间的弹性缓冲带,该弹性缓冲带可以将风孔与螺孔之间的薄弱环节消除掉,有效阻隔风孔与螺孔周边应力集中的叠加效应,从而可以避免风孔与螺孔连接区域疲劳裂纹的萌生;同时相比现有轮辐拐角部结构,由于该缩颈部板厚的缩减可以省去一大块板材,因此可以大幅减轻轮辐和车轮的重量。
文档编号B60B21/06GK201736735SQ20102024975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6日
发明者冯开华, 刘芳民, 宋志俭 申请人:济宁世纪车轮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