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扶手杆挡板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中的辅助设备,具体属于一种扶手杆挡板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客车扶手杆挡板结构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扶手杆框架上套有两片式的长 管夹,长管夹夹紧固定挡板,如
图1、图2所示;第二种是将固定夹安装在扶手杆框架上,然 后再将挡板插入固定夹中,如图3、图4、图5所示;第三种是扶手杆挡板上焊接止口,外面用 单面或双面的装饰板连接,如图6、图7、图8、图9所示。上述结构中,第一种长管夹的缺点是挡板和扶手杆框架支架缝隙很大,在挡板对 隔离、密封要求较高的时候,不能有效地起到隔离作用,并且视觉效果不够美观,传统的长 管夹如
图14、
图15所示,其固定螺钉安装在长管夹的夹尾上,一对固定螺钉固定在挡板两 侧,一对固定螺钉紧固长管夹以抱紧扶手杆;第二种的缺点是挡板和扶手杆框架支架装配 工艺复杂,零件精度要求高,适用性不强;第三种的缺点是止口制作工艺复杂,螺钉外凸效 果较差,单面装饰板的止口外露不美观,且止口平面度要求高,工艺性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扶手杆挡板结构,结构简单实用,隔离效果更好,加 工装配工艺性更好,整体效果美观,使用范围广泛。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扶手杆挡板结构,所述挡板通过两片式管夹安装 于扶手杆上,所述管夹包括套在扶手杆外的半圆形夹头、位于挡板两侧的夹尾,所述夹头在 扶手杆径向方向上设有使夹头紧固在扶手杆上的固定用螺钉,所述夹尾上设有与挡板夹紧 的固定用螺钉。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扶手杆挡板结构,所述挡板通过两片式管 夹安装于扶手杆上,所述管夹包括套在扶手杆外的半圆形夹头、位于挡板两侧的夹尾,所述 夹头在扶手杆径向方向上设有使夹头紧固在扶手杆上的固定用螺钉,所述夹尾上设有与挡 板夹紧的固定用螺钉;所述挡板通过角座与车身相固定;所述挡板和与之相接的扶手杆、 车身之间可以装有胶条。本实用新型更详细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扶手杆挡板结构,所述挡板通过两片式管 夹安装于扶手杆上,所述管夹包括套在扶手杆外的半圆形夹头、位于挡板两侧的夹尾,所述 夹头在扶手杆径向方向上设有使夹头紧固在扶手杆上的固定用螺钉,所述夹尾上设有与挡 板夹紧的固定用螺钉;所述挡板通过角座与车身相固定;所述挡板和与之相接的扶手杆、 车身之间可以装有胶条;所述管夹的半圆形夹头通过沉头螺钉与扶手杆抱紧固定,夹尾通 过沉头螺钉与挡板夹紧固定;所述角座通过沉头螺钉与挡板、车身单侧固定连接;所述角 座通过沉头螺钉与挡板、车身双侧固定连接;所述胶条与挡板的接触面为凹凸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本实用新型采用管夹和角座将挡板与扶手杆、车身固定连接,结构简单实用,隔离效果更好,加工装配工艺性更好,整体效果美观,使用范围广泛;2.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管夹可以达到很好的隔离效果,挡板和扶手杆之间缝隙很 小,可以完全挡住手指伸入,在挡板和扶手杆之间设置胶条可以完全实现无缝隔离;3.本实用新型中的胶条与挡板的接触面上设有凹凸结构,不但起到支撑作用,而 且可以吸收多余的能量减少震动,还可以在挡板板材发生热胀冷缩时抵消板材的变形量, 避免挡板板材的弯曲变形。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现有技术中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中的A处放大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B处放大图;图5为图4的C-C剖视图;图6为现有技术中第三种结构之一示意图;图7为图6中的连接关系局部剖视图;图8为现有技术中第三种结构之二示意图;图9为图8中的连接关系局部剖视图;
图10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现有技术中管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现有技术中管夹的主视图;
图16为管夹的使用状态图;
图17为管夹的主视图;
图18为角座的使用状态图;
图19为角座的左视图;图20为角座的俯视图;图21为胶条的剖面图。其中1为挡板;2为管夹;3为扶手杆;4为角座;5为车身;6为胶条;7为沉头螺 钉;8为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一种扶手杆挡板结构,如
图10所示,所述挡板1通过两片式管夹2安装 于扶手杆3上,所述管夹2包括套在扶手杆3外的半圆形夹头、装于挡板1两侧的夹尾。如
图16、
图17所示,所述半圆形夹头通过沉头螺钉7与扶手杆3抱紧固定,夹尾通过沉头螺钉 7与挡板1夹紧固定。所述挡板1和与之相接的扶手杆3框架之间装有胶条6。所述胶条 6与挡板1的接触面为凹凸结构,如图21所示。[0036]实施例二 一种扶手杆挡板结构,如
图11所示,所述挡板1通过两片式管夹2安装 于扶手杆3上,所述管夹2包括套在扶手杆3外的半圆形夹头、装于挡板1两侧的夹尾。所 述挡板1通过角座4与车身5相固定。所述挡板1和与之相接的扶手杆3、车身5之间装 有胶条6。如
图16、
图17所示,所述管夹2的半圆形夹头通过沉头螺钉7与扶手杆3抱紧 固定,夹尾通过沉头螺钉7与挡板1夹紧固定。所述角座4通过沉头螺钉7与挡板1、车身 5双侧固定连接,如
图18、
图19、图20所示。所述胶条6与挡板1的接触面为凹凸结构,如 图21所示。实施例三一种扶手杆挡板结构,如
图12所示,所述挡板1通过两片式管夹2安装 于扶手杆3上,所述管夹2包括套在扶手杆3外的半圆形夹头、装于挡板1两侧的夹尾。所 述挡板1通过角座4与车身5相固定。所述挡板1和与之相接的扶手杆3、车身5之间装有 胶条6。所述挡板1上部与风道8紧密贴合。如
图16、
图17所示,所述管夹2的半圆形夹 头通过沉头螺钉7与扶手杆3抱紧固定,夹尾通过沉头螺钉7与挡板1夹紧固定。所述角 座4通过沉头螺钉7与挡板1、车身5双侧固定连接,如
图18、
图19、图20所示。所述胶条 6与挡板1的接触面为凹凸结构,如图21所示。实施例四一种扶手杆挡板结构,如
图13所示,所述挡板1通过两片式管夹2安装 于扶手杆3上,所述管夹2包括套在扶手杆3外的半圆形夹头、装于挡板1两侧的夹尾。所 述挡板1通过角座4与车身5相固定。所述挡板1和与之相接的扶手杆3、车身5之间装有 胶条6。所述上下两块挡板1分别与车身5顶部和底部紧密贴合。如
图16、
图17所示,所 述管夹2的半圆形夹头通过沉头螺钉7与扶手杆3抱紧固定,夹尾通过沉头螺钉7与挡板 1夹紧固定。所述角座4通过沉头螺钉7与挡板1、车身5双侧固定连接,如
图18、
图19、图 20所示。所述胶条6与挡板1的接触面为凹凸结构,如图21所示。上述四种实施例中,可以在挡板1和扶手杆3、车身5之间不设置胶条6,这样挡板 1和扶手杆3、车身5之间的缝隙可以达到6mm,完全可以挡住手指伸入满足隔离效果,当设 置胶条6时即可实现完全无缝隔离;所述角座4通过沉头螺钉7与挡板1、车身5也可以单 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挡板1和扶手杆3在使用普通管夹时,挡板1和扶手杆3 之间、挡板1和车身5 (地板、侧围、顶)之间缝隙较大,密封性不好,隐私性差,不能有效隔 离的问题,采用新型的管夹2和角座4将挡板1与扶手杆3、车身5固定连接,同时在扶手杆 3、车身5与挡板1之间设有胶条6,结构简单实用,隔离效果更好,加工装配工艺性更好,整 体效果美观,使用范围广泛;本实用新型中的胶条6与挡板1的接触面上设有凹凸结构,不 但起到支撑作用,而且可以吸收多余的能量减少震动,还可以在挡板板材发生热胀冷缩时 抵消板材的变形量,避免挡板板材的弯曲变形。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 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 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扶手杆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通过两片式管夹(2)安装于扶手杆(3)上,所述管夹(2)包括套在扶手杆(3)外的半圆形夹头、位于挡板(1)两侧的夹尾,所述夹头在扶手杆(3)径向方向上设有使夹头紧固在扶手杆(3)上的固定用螺钉,所述夹尾上设有与挡板(1)夹紧的固定用螺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杆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通过角座(4)与 车身(5)相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杆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和与之相接的 扶手杆(3)、车身(5)之间可以装有胶条(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杆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夹(2)的半圆形夹头 通过沉头螺钉(7)与扶手杆(3)抱紧固定,夹尾通过沉头螺钉(7)与挡板(1)夹紧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扶手杆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座(4)通过沉头螺钉 (7)与挡板(1)、车身(5)单侧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扶手杆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座(4)通过沉头螺钉 (7)与挡板(1)、车身(5)双侧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手杆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条(6)与挡板(1)的 接触面为凹凸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扶手杆挡板结构,所述挡板通过两片式管夹安装于扶手杆上,所述管夹包括套在扶手杆外的半圆形夹头、位于挡板两侧的夹尾,所述夹头在扶手杆径向方向上设有使夹头紧固在扶手杆上的固定用螺钉,所述夹尾上设有与挡板夹紧的固定用螺钉;所述挡板通过角座与车身相固定;所述挡板和与之相接的扶手杆、车身之间可以装有胶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隔离效果更好,加工装配工艺性更好,整体效果美观,使用范围广泛;胶条与挡板的接触面上设有凹凸结构,不但起到支撑作用,而且可以吸收多余的能量减少震动,还可以在挡板板材发生热胀冷缩时抵消板材的变形量,避免挡板板材的弯曲变形。
文档编号B60R13/08GK201646600SQ20102018532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1日
发明者黄威 申请人: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