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悬架摆臂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的悬架系统,特别是涉及所述悬架系统的悬架摆臂结 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摆臂是汽车悬架结构中非常重要的零部件,作为车辆的悬架结构中的导向 装置,按布置形式、所述摆臂在独立悬架中主要分为纵臂、横臂及斜臂等。通 常地,摆臂的一端通过橡胶衬套与车架或车身相连,所述摆臂的另一端与车辆
的车轮相连。 一方面,所述摆臂在车轮与车架或车身之间传递力和力矩;另一 方面,所述摆臂的布置形式及尺寸决定了车辆的悬架系统的运动特性。
图3显示了沿着图1中的C-C,所取的截面图。如图3中所示,该摆臂主 要由两个截面为U形的上板1,、下板2,相对焊接而成,焊接的搭边为摆臂边
缘部处周边的翻边,其中摆臂的上板、下板r、 2'的一端也均有曲率半径相同
且彼此相向的翻边1A,、 2A,,且两个翻边1A,、 2A,沿着图3中的横向方向的 长度大致相等。具有大致圓筒形的衬套3 ,的钢套通过压力直接从其中 一个翻边 1A,(或者2A,)压入,上板、下板l,、 2'的翻边的端部分别沿衬套3,的轴线 方向31,的外侧弯曲,以保证钢套可以顺利的压入到上、下板1,、 2,的翻边1A,、 2A,上,另外上板l,的安装钢套的翻边1A,以及上4反l,的焊接翻边1B,与所述下 板2'的焊接翻边2B,之间的间隙保证了焊接不会对钢套的插入安装产生影响。 但是采用这种结构的摆臂的缺点在于
1、 当上板、下板进行焊接时,车轮一侧的上板、下板由于扣合,可以保 证上板、下板的焊接搭边之间的距离,但是通过衬套与车辆的车架或车身连接 的一侧的上板、下板由于没有限位结构而无法保证焊接翻边2B,与上板l,的底 边1C,之间的距离,从而不能保证焊接的精度;
2、 在压入衬套3,的过程中,需要将相对的翻边1A,、 2A,向外弯曲,以防 止未对齐的翻边1A,、 2A,与所述衬套3'发生干涉。但是该弯曲过程的工艺要求比较高,从而极大地增加了摆臂的制造难度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悬架摆臂,所述悬架摆臂 不仅能够能保证摆臂的上板、下板的焊接翻边之间的焊接距离,而且还可以提 高该摆臂的焊接精度,并降低所述摆臂的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 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包括该悬架摆臂的悬架系统。所述含有该悬架摆臂的 悬架系统可以设计成不同的形状,以满足具体工业设计的需要。
为解决其中一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架摆臂,所述悬架摆 臂的第一端可连接至车辆的车轮,所述悬架摆臂的第二端可通过衬套连接至所
述车辆的车架或者车身,所述悬架摆臂的第二端处由下述部件构成第一板, 所述第一板由第一内翻边、第一外翻边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内翻边和所述第一外 翻边的第一底边所形成;以及第二板,所述第二板由第二内翻边、第二外翻边 以及连接所述第二内翻边和所述第二外翻边的第二底边所形成,所述第一板与 所述第二板彼此连接,所述第二板的第二内翻边和所述第二外翻边中的至少一 个抵至所述第一板的第一底边。第二内翻边与所述第一底边相抵接。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在连接第一板、第二板时,车辆的 车轮和车辆的车架或车身一侧的第一板、第二板均可以扣合,从而可以保证所
述第一板、第二板的翻边的连接距离(例如焊接距离)。
为解决另一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架系统,所述悬架系统 包括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悬架摆臂。
含有本实用新型所述悬架摆臂的悬架系统可以根据工业设计的需要,设计 成不同的形状,以满足具体车辆对悬架系统结构设计的不同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悬架摆臂具有焊接精度高、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含有该悬架摆臂的悬架系统不但具有悬架摆臂的各项优点,还可以根据工业设 计的需要设计成不同的形状,而应用于各种车辆连接的场合,从而具有应用广 泛的^尤点。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 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
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l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悬架摆臂的示意图。
图2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摆臂沿着图1中的线C-C,所取
的横截面示意图;图2B为图2A的俯视图。
图3为现有的悬架摆臂的沿着图1的线C-C,所取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
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 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中所示,图1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悬架摆臂的示 意图。如上所述,正常的悬架系统中经常用到悬架摆臂100,在图l所示的实
施例中,所述悬架摆臂采用常规摆臂的基本结构。主要由大致u形截面的第
一板11和第二板12相互扣合连接(例如通过焊接的方式)而成,相互扣合连 接的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之间形成有腔体,为保证强度,可以在腔体中焊接 加强板(未示出)。在图1所示的悬架摆臂100形成为L形,需要说明的是, 所述摆架悬臂100可以形成为其他形状,以满足工业设计上的需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上板和下板在下述的说明中在不用位置使用时使用 了不同的标号进行说明,上述标记只是出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部件的目的,而 不是为了限制。
如图2中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悬架摆臂100的第一 端101可连接至车辆的车轮,所述悬架摆臂100的第二端102可通过衬套3 连接至所述车辆的车架或者车身,所述悬架摆臂100的第二端102处由下述部 件构成第一板11,所述第一板11由上内翻边113、上外翻边111以及连接 所述上内翻边113和所述上外翻边111的上底边112所形成;以及第二板12,所述下板11由下内翻边123、下外翻边121以及连接所述下内翻边123和所 述下外翻边121的下底边122所形成,所述第一板11与所述第二板12彼此连 接,所述下板11的下内翻边123和所述下外翻边121中的一个抵至所述第一 板11的上底边112。如图2B中所示,所述第一板11和所述第二板12形成为 半圓柱形,且所述第一板11和所述第二板12可以由钣金所形成。
由此,通过将所述下+反12的下内翻边123和所述下外翻边121中的一个 抵至所述第一板11的上底边112,就可以在将所述第一板11和所述第二板12 连接的过程中,提供沿着衬套3的轴线方向31方向的定位功能。此外,在连 接第一板11、第二板12时,车辆的车轮和车辆的车架或车身一侧的第一板11、 第二板12均可以扣合,从而可以保证所述第一板11、第二板12的翻边的连 接距离(例如焊接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中所示,所述第一板ll的第一外 翻边111与所述第二板12的第二外翻边121之间形成有预定的间隙(△)。所 述预定的间隙(△)的大小可以根据焊接的需要进行预先确定。
此外,在将衬套3沿着衬套的轴线方向31插入到所述第一板11的上内翻 边形113时,所述上内翻边形113可以形成为预定的尺寸。在根据本实用新型 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11的上内翻边113形成为平行于插入的衬套3 的轴线31的翻边,由此方便地将所述衬套3插入。
在上述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焊接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通 过各自周围的上外翻边111和下外翻边121相互搭接。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 个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来实施所述焊接方式。在所述悬架 摆臂100的第一端101处,上板1B和下板2B位置通过球销(未示出)与车 辆的车轮相连。而在所述悬架摆臂100的上板1C和下板2C位置、第一板ll 和第二板12位置分别通过衬套4、 3与车辆的车架或车身相连。且上板1C和 下板2C的位置的衬套也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与上板1和下板2相连。此外, 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的位置处分别形成有开口,且所述开口的直径不同,即 第一板11的开孔要比第二板12的开孔小两个板厚多一些的距离,并在预留位 置通过弯边加工出上内翻边113和下内翻边123,且上内翻边113和下内翻边 123与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的上外翻边111和下外翻边121分别保持有预定 的间隙。其中,上内翻边113和下内翻边123都为沿上板1和下板2相对的直线方向,与轴线方向一致,下内翻边123的长度以接触到上板l为准,上内翻 边113的长度可以形成为预定的长度,只要该长度能够满足与钢套3的理论设 计接触面积即可,且所述钢套3可以通过压力直4^压入到上内翻边113中。悬架摆臂100的上板1和下板2扣合,从而上外翻边111和下外翻边121 进行焊接时,常规摆臂焊接时无法保证翻边1B,和2B,沿着平行于衬套3的纵 向轴线31的方向的相互搭接的距离,通常会出现搭边距离过长的现象,影响 焊接工艺的精度,降低了摆臂的强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所述下板11的下 内翻边123和所述下外翻边121中的一个抵至所述第一板11的上底边112, 从而可以限制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沿着平行于衬套3的纵向轴线31的方向 的运动,从而保证了上外翻边111和下外翻边121的搭边距离为一个定值,且 可以根据下外翻边121的长度来调整搭边距离,从而提高焊接工艺的精度,保 证了悬架摆臂100的强度。另外,在常规摆臂在此位置压入钢套时,为避免从其中一板翻边压钢套时 与另一板相碰撞的现象,特别设计了在翻边1A,和翻边2A,的径向向外弯曲的 结构。而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悬架摆臂100中,所述衬套3只接 触上内翻边113,而不存在从其中 一板翻边压钢套时与另 一板相碰撞的现象, 故可以减少生产时的工序,减少模具的使用,从而节省了生产成本。进一步地,第一、第二板ll、 12在安装衬套3的上内翻边113沿压入的 衬套3的轴线方向31呈直线形,这减少了在翻边基础上再进行弯边工艺的需 要,从而进一步地节省了制造成本。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用新型的"上"、"下"仅出于示例的目的,普通技术 人员显然可以将上板、下板等倒置来获得对称的实施例,由此该技术方案的修 改也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 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 同物限定。8
权利要求1、一种悬架摆臂(100),所述悬架摆臂(100)的第一端可连接至车辆的车轮,所述悬架摆臂(100)的第二端可通过衬套(3)连接至所述车辆的车架或者车身,所述悬架摆臂(100)的第二端处由下述部件构成第一板(11),所述第一板(11)由第一内翻边(113)、第一外翻边(111)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内翻边(113)和所述第一外翻边(111)的第一底边(112)所形成;以及第二板(12),所述第二板(12)由第二内翻边(123)、第二外翻边(121)以及连接所述第二内翻边(123)和所述第二外翻边(121)的第二底边(122)所形成,所述第一板(11)与所述第二板(12)彼此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11)的第二内翻边(123)和所述第二外翻边(121)中的至少一个抵至所述第一板(11)的第一底边(11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摆臂(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翻 边(123)与所述第一底边(112)相抵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摆臂(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11 ) 的第一外翻边(111 )与所述第二板(12)的第二外翻边(121 )之间形成有预 定的间隙。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摆臂(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11 ) 的第一内翻边(113)形成为预定的尺寸。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架摆臂(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11 ) 的第一内翻边(113)形成为平行于插入的衬套(3)的轴线(31)的翻边。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摆臂(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11 ) 和所述第二板(12)形成为半圆柱形。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摆臂(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摆臂 (100)形成为L形。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摆臂(100),其特征在于,由第一板(11 )和第二板(12)所形成的腔体中焊接有加强板。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摆臂(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11 ) 和所述第二板(12)由钣金形成。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摆臂(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11 ) 的第一外翻边(111 )焊接至所述第二板(12)的第二外翻边(121 )。
11、 一种悬架系统,所述悬架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摆臂 (10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架摆臂,所述悬架摆臂的第一端可连接至车辆的车轮,所述悬架摆臂的第二端可通过衬套连接至所述车辆的车架或者车身,所述悬架摆臂的第二端处由下述部件构成第一板;以及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彼此连接,所述第二板的第二内翻边和所述第二外翻边中的一个抵至所述第一板的第一底边。由此,在连接第一板、第二板时,车辆的车轮和车辆的车架或车身一侧的第一板、第二板均可以扣合,从而可以保证所述第一板、第二板的翻边的连接距离(例如焊接距离)。
文档编号B60G7/00GK201400061SQ20092010499
公开日2010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14日
发明者磊 陈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