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地形车后轮轴组合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3993443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地形车后轮轴组合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全地形车的后轮轴传动机构,特别是针对后轮轴传动机构中的后轮轴组合装置所提出的改良设计。
背景技术
全地形车是一种适于行驶于地面高低起伏变化大的车辆,因此,该全地形车的后轮轴组合装置设计,对于强度的需求尤为重要。
目前全地形车中后轮轴组合装置设计,如图2、3所示,其是设置于该全地形车后车架的架管(40)中,该后轮轴组合装置主要包括一轮毂(60)及一后轮轴(70),该轮毂(60)包括一轮盘部(61)及一轴管套部(62)设于轮盘部(61)侧面中央,且该轮毂(60)中设有一轴接孔(63)轴向贯穿该轮盘部(61)及轴管套部(62),该轴接孔(63)中且具有栓槽孔部(631),该后轮轴(70)以其端部穿设于该轮毂(60)的轴接孔(63)中,并结合螺帽(71)予以锁固,该后轮轴(70)以其上的栓槽轴部(72)与轮毂(60)中的栓槽孔部(631)对应配合,另以栓槽轴部(72)侧边较大外径的止推部(73)抵靠于轮毂(60)的轴管套部(62)侧端,又该后轮轴(70)组合是装设于该后车架的架管(40)中,轮毂(60)的轮盘部(61)位于架管(40)外侧,用以结合螺栓组接车轮(50),轮毂(60)的轴管套部(62)则结合轴承枢设于架管(40)末端的管套部(41)中,该管套部(41)内部相对于该轴承外侧依序装设C型扣环及油封,另以后轮轴(70)组接具有刹车器的传动机构,如此,使该后轮轴组合可于全地形车中受控驱动,使该全地形车行进。
但前揭后轮轴组合装置中,因其后轮轴为成型栓槽轴部(72)的多个轴向的栓槽齿,故于该栓槽轴部(72)与较大径的止推部(73)间形成一外径小于栓槽轴部的缩颈部,其外径小,强度相对较小,加以轮毂(60)是以其轴管套部(62)侧端直接抵接于后轮轴的止推部(73)侧端,座落于该缩颈部处,故当全地形车行驶时,其车轮受力即直接于该缩颈部形成一受力支点,因缩颈部强度不足,易自该处产生断裂的情事,进而造成后轮轴扭断后,即使车轮易于脱离,而严重影响其行车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地形车后轮轴组合装置,用以防止轮毂与后轮轴交接处于后轮受力时易断裂的情形,或后轮轴扭断时造成车轮脱落的危险。
为达成前揭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地形车后轮轴组合装置,包括一轮毂及一穿设于该轮毂的轴接孔中的后轮轴,该后轮轴包括一栓槽轴部及一外径较栓槽轴部大的止推部,且以该栓槽轴部与轮毂轴接孔中的栓槽孔部对应配合,其特征在于该后轮轴于该栓槽轴部与该止推部间具有一衔接部,该衔接部上套设一轴套,该衔接部被夹持固定于该止推部与该轮毂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是利用后轮轴止推部与栓槽轴部之间设一轴套,固定于轮毂与后轮轴的止推部间,藉此使该后轮轴组合应用丁全地形车的后车架组接车轮时,可有效避免后轮轴断裂脱出,让该车子仍可继续行驶,确保行车安全。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后轮轴组合装置中,该轴套与后轮轴为可滑动配合的组合设计,可有效地分散段差处的应力,提升其抗破坏强度。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全地形车后轮轴组合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后轮轴组合装置应用于全地形车的后车架上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图3是目前公知应用于全地形车中的后轮轴组合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全地形车后轮轴组合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由图中可以见及其主要是包括一后轮轴(10)、一轴套(20)及一轮毂(30),其中该后轮轴(10)包括一组接部(11)、一栓槽轴部(12)、一止推部(13)及一衔接部(14),该组接部(11)是设于该后轮轴(10)外端部,其外表面设有外螺纹,用以结合螺帽(15)组接轮毂(30),该栓槽轴部(12)是设于该组接部(11)的内侧端,其外表面形成多个轴向延伸的栓槽齿(121),该止推部(13)设于栓槽轴部(12)内侧端,且外径大于栓槽轴部(12)的外径,该衔接部(14)设于止推部(13)与栓槽轴部(12)之间,其外径约等于栓槽轴部(12)外径。
该轴套(20)是一圆环状套体,其外径可略大于或等于该止推部(13)外径,轴套(20)内部设有一轴穿孔(21),用以套接组合于该后轮轴(10)的衔接部(14)上,其一端并抵接于止推部(13)的侧端,该轴套(20)与后轮轴(10)的衔接部(14)间为具有小间隙的松配合,使轴套(20)与该衔接部(14)间呈可滑动的配合关系。
该轮毂(30)包括一轮盘部(31)、一轴管套部(32)及一轴接孔(33),该轮盘部(31)外环部设有数组接穿孔(34),用以提供数螺栓(35)分别穿设其中用以组接后车轮(50),该轴管套部(32)是自轮盘部(31)侧面中央向外凸伸,该轴接孔(33)是设于该轮毂(30)中轴向贯穿其轮盘部(31)及轴管套部(32),该轴接孔(33)包括一栓槽孔部(331),对应于后轮轴(10)的栓槽轴部(12),用以提供后轮轴(10)贯设其中,藉由栓槽孔部(331)与栓槽轴部(12)的结合而一起旋转连动,且该轮毂(30)以其轴管套部(32)侧端抵接于轴套(20)侧端,使轴套(20)被夹持于后轮轴(10)的止推部(13)与轮毂(30)的轴管套部(32)之间。
本实用新型藉由前揭后轮轴组合装置设计,当其应用于全地形车时,该后轮轴组合是装设于该后车架的架管(40)中,该轮毂(30)的轮盘部(31)位于架管(40)外侧,用以结合螺栓组接车轮(50),轮毂(30)的轴管套部(32)则结合轴承(42)枢设于架管(40)末端的管套部(41)中,该管套部(41)内部,相对于该些轴承(42)外侧装设C型扣环(43),将该些轴承(42)定位于管套部(41)内部,另于该管套部(41)内介于C型扣环(43)与轮毂(30)的轮盘部(31)之间设有油封(44)抵接于轮毂(30)的轴管套部(32)上,用以防止灰尘进入,确保后轮轴(10)及轮毂(30)旋转的顺畅性,另以后轮轴(10)组接具有刹车器的传动机构,如此,使该后轮轴组合装置被应用于该全地形车中,可受控驱动连接车轮(50)旋转,使该全地形车行进。
本实用新型以该后轮轴组合装置设计,其主要是利用后轮轴(10)止推部(13)与栓槽轴部(12)间设置一轴套,被夹持固定于轮毂(30)与后轮轴(10)的止推部(13)间,该轴套(20)与后轮轴(10)可为紧配合固接一体,使轮毂(30)与后轮轴(10)间的应力可以有效地被分散,并提升其抗破坏强度,藉此,纵使后轮轴(10)断裂脱出时,因轴套(20)受到轴承(42)阻挡,而轴承(42)且为设于管套部(41)内的C型扣环(43)予以阻挡限位,因此,该后轮轴(10)不致发生脱出的情形,该全地形车仍可继续行驶,确保行车安全,故此,本实用新型确可为全地形车提供一项更具实用性的后轮轴组合装置设计。
权利要求1.一种全地形车后轮轴组合装置,包括一轮毂及一穿设于该轮毂的轴接孔中的后轮轴,该后轮轴包括一栓槽轴部及一外径较栓槽轴部大的止推部,且以该栓槽轴部与轮毂轴接孔中的栓槽孔部对应配合,其特征在于该后轮轴于该栓槽轴部与该止推部间具有一衔接部,该衔接部上套设一轴套,该衔接部被夹持固定于该止推部与该轮毂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后轮轴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轴套内部设有轴穿孔与该后轮轴的衔接部呈滑动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后轮轴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轴套为圆环状,该轴套外径大于该止推部外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后轮轴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轴套为圆环状,该轴套外径等于该止推部外径。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全地形车后轮轴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衔接部外径等于该栓槽轴部外径。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全地形车后轮轴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轮毂包括一轮盘部、一设于轮盘部一侧中央的轴管套部、及一具有栓槽孔部的轴接孔,该轴接孔轴向贯穿该轴管套部及轮盘部,该轮毂且以该轴管套部侧端抵接于该衔接部的轴套侧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全地形车后轮轴组合装置,包括一轮毂及一穿设于该轮毂的轴接孔中的后轮轴,该后轮轴包括一栓槽轴部及一外径较栓槽轴部大的止推部,且以该栓槽轴部与轮毂轴接孔中的栓槽孔部对应配合,其特征在于该后轮轴于该栓槽轴部与该止推部间具有一衔接部,该衔接部上套设一轴套,该衔接部被夹持固定于该止推部与该轮毂之间。藉此,可分散施加于后轮轴段差处的应力,提升其抗破坏强度,并可避免后轮轴断裂脱出时,让该车子仍可继续行驶,确保行车安全。
文档编号B60B37/00GK2910642SQ200620003269
公开日2007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17日
发明者李炎修, 邵建能 申请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