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车辆用前照灯的校平调整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前照灯的校平调整装置。详细地说,涉及以下技术领域在调整螺杆上形成凹凸部,以防止调整螺杆相对于轴的轴向上的偏差。
背景技术:
在车辆用前照灯上具有校平调整装置,其用于进行校平调整,该较平调整是对因车辆上装载的车载物的重量及其装载的位置而变化的光轴方向进行调整(参照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
校平调整装置是在壳体中配置或支撑所需的各部分而成,具有调整螺杆,其与通过倾斜移动而使照射光的照射角度变化的反射镜等倾斜移动部件连接;轴,其支撑该调整螺杆,使之在围绕其轴的方向上自由旋转,且不能在轴向上移动;蜗轮,其以可以在壳体上旋转且不能在轴向上移动的方式被支撑,同时与轴螺合;以及电动机,其成为使该蜗轮旋转的驱动源。
在校平调整装置中,如果蜗轮由被遥控的电动机的驱动而旋转,则与该蜗轮螺合的轴向轴向进给,支撑在该轴上的调整螺杆与轴成为一体而向轴向移动,反射镜等倾斜移动部件倾斜移动,使照射光的照射角度变化,从而进行校平调整。
在这种校平调整装置中,如上所述,由于以轴和被其支撑的调整螺杆成为一体,向轴向移动以进行校平调整的的方式构成,因而具有限制调整螺杆相对于轴在轴向上移动的单元。
作为限制调整螺杆相对于轴在轴向上移动的单元,在轴的轴向的一端部上设有向内凸出的卡合凸部,在调整螺杆上形成与卡合凸部卡合的卡合槽或卡合用的台阶部,同时设有向外伸出的凸缘部。通过轴的卡合凸部和调整螺杆的卡合槽或卡合用的台阶部卡合,轴的另一端的开口边缘与调整螺杆的凸缘部卡合,可以限制调整螺杆相对于轴在轴向上的移动。
专利文献1特开2001-163116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3-346515号公报发明内容但是,在校平调整装置中,轴与调整螺杆的结合可以通过调整螺杆从轴向插入轴中来进行。轴通常由树脂形成,以设置卡合凸部的部分可以弹性变形的方式构成。
即,如图5所示,轴a的设置卡合凸部b的部分,以随着调整螺杆c的插入而向外弯曲的方式弹性变形(图5中假想线所示的状态),在卡合凸部b位于调整螺杆c的卡合槽d中的相应位置时,轴a的弹性变形的部分弹性复原,卡合凸部b和卡合槽d卡合(图5中实线所示的状态)。
卡合凸部b和卡合槽d的尺寸,考虑卡合凸部b插入卡合槽d时的轨迹和公差进行设定,在卡合凸部b和卡合槽d卡合的状态下,二者之间在调整螺杆c的轴向上产生很小的间隙D。该间隙D被设定在在例如0.05mm~0.17mm的范围内。
因此,如果因来自于外部的振动等对调整螺杆c施加轴向上的力,则在轴a对调整螺杆c的保持力小的情况下,调整螺杆c相对于轴a在间隙D的范围内移动,反射镜等的倾斜移动部件的角度相应变化,存在照射光的照射角度发生改变的问题。
此外,根据轴a和调整螺杆c的材料,如图6及图7所示,高温时调整螺杆c膨胀得比轴a大,卡合槽d的台阶部分变形,嵌入卡合凸部b中(参照图6),回到常温时,在卡合凸部b上形成凹陷e(参照图7),有可能使间隙扩大。
如果这样出现间隙D扩大,则因来自于外部的振动等向调整螺杆c施加轴向的力时调整螺杆c相对于轴a的移动量变大,照射光的照射角度的变化量也被扩大。
因此,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的校平调整装置以克服上述问题,防止调整螺杆相对于轴在轴向上发生偏差作为课题。
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的校平调整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轴具有以大致圆筒状形成的插入用筒部、以及在该插入用筒部的轴向上连续形成的轴侧卡合部,调整螺杆具有以嵌合状态插入轴的插入用筒部中的插入用轴部、以及使轴侧卡合部卡合的螺杆侧卡合部,在调整螺杆的插入用轴部上形成凹凸部,该凹凸部压入轴的插入用筒部中,限制在轴向上相对于轴的移动。
因此,在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的校平调整装置中,通过凹凸部向轴的插入用筒的压入提高轴对调整螺杆的保持力。
发明的效果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的校平调整装置,其具有壳体;电动机,其配置在该壳体内;轴,其利用该电动机的旋转,向前后方向移动;以及调整螺杆,其在插入该轴中的状态下,以可以在围绕轴的方向上自由旋转的方式被支撑,其特征在于,轴具有以大致圆筒状形成的插入用筒部、以及在该插入用筒部的轴向上连续形成的轴侧卡合部,调整螺杆具有以嵌合状态插入轴的插入用筒部中的插入用轴部、以及使轴侧卡合部卡合的螺杆侧卡合部,在调整螺杆的插入用轴部上形成凹凸部,该凹凸部压入轴的插入用筒部中,限制在轴向上相对于轴的移动。
因此,即使在轴的轴侧卡合部和调整螺杆的螺杆侧卡合部之间产生了调整螺杆的轴向上的间隙,在产生外部振动等时,调整螺杆也不会相对于轴在轴向上移动,可以防止车辆用前照灯的照射角度的不必要的变化。
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中,由于上述轴侧卡合部以凸状形成,上述螺杆侧卡合部以凹状形成,利用作为加工工具的滚花刀,在插入用轴部一部分的整个圆周上形成上述凹凸部,因而可以在螺杆侧卡合部的成型时,同时成型凹凸部,可以简单且廉价地进行调整螺杆的制造。
在技术方案3所述发明中,由于在插入用轴部的轴向上彼此分隔的位置上形成多个上述凹凸部,因而提高了轴对调整螺杆的保持力,可以可靠地防止调整螺杆相对于轴在轴向上的移动。
图1与图2~图4一起,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的校平调整装置的最佳实施方式,本图为纵剖面图。
图2是将在轴上保持调整螺杆的状态的局部剖开后所示的放大侧面图。
图3是表示调整螺杆的一部分的放大侧面图。
图4是表示形成多个凹凸部的调整螺杆的一部分的放大侧面图。
图5与图6及图7一起,用于说明现有装置的问题点,本图是表示卡合凸部和卡合槽的大小关系的概念图。
图6是表示高温时的状态的概念图。
图7是表示从高温回到常温时的状态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的校平调整装置的最佳实施方式。
车辆用前照灯的校平调整装置1具有壳体2,在该壳体2内配置或支撑所需的各部分(参照图1)。
壳体2由前壳3和后壳4前后结合而成。
前壳3具有以大致矩形形成的前面部5、和从该前面部5的周缘向后方凸出的周壁部6,在前面部5靠上端的位置上,设有向前凸出的大体呈圆筒状的筒状凸出部7。
在周壁部6上,在周方向上隔着一定距离形成多个结合孔6a、6a、…。
在筒状凸出部7的前端设有向内延伸的内凸缘8,在该内凸缘8的内侧形成通孔8a。在筒状凸出部7的内侧,以与该筒状凸出部7略微相隔的状态设置内侧圆筒部9,该内侧圆筒部9在从前面部5到比筒状凸出部7的前端稍靠后的位置上,向前方凸出。在内侧圆筒部9的端部上设置向内凸出的卡合肋9a。
后壳4具有以大致矩形形成的后面部10、以及从该后面部10的周缘向前方凸出的周壁部11,在后面部10的靠近上端的位置上,设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略呈圆筒状的筒状支撑部12。
在周壁部11的前端部上,设有周方向上隔着一定距离的多个结合片11a、11a、…。
壳体2通过在后壳4的周壁部11上设置的结合片11a、11a、…,分别在与前壳3的周壁部6上形成的结合孔6a、6a、…卡合而构成。
壳体2以前壳3的前面部5抵接在未图示的车辆用前照灯的灯体背面上的状态,固定在该灯体上。
在壳体2的内部,其下方侧配置印刷电路板13和电动机14。在电动机14的电动机轴上固定蜗轮15。
在壳体2的内部,蜗杆部件16以向左右方向延伸的状态配置。蜗杆部件16与固定在电动机14的电动机轴上的蜗轮15啮合。
蜗轮17以可以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撑在壳体2的前壳3上。蜗轮17,由前后延伸的筒状部18和设置在该筒状部18的后端部上的轮部19一体地构成。
在筒状部18的内表面上形成螺纹槽18a。在筒状部18端部的外表面上形成以环状延伸的卡合槽18b。
蜗轮17的筒状部18从后方插入前壳3的内侧圆筒部9中,筒状部18的卡合槽18b以可以自由滑动的方式与内侧圆筒部9的卡合肋9a卡合。通过卡合槽18b以可以自由滑动的方式与卡合肋9a卡合,蜗轮17以可以自由旋转且不能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被支撑在前壳上3上。蜗轮17的轮部19与蜗杆部件16啮合。
在蜗轮17的内侧配置轴20。轴20以前后方向长的大致圆筒状形成,利用未图示的旋转限制单元,使之不能在围绕轴的方向上旋转。轴20具有前后长的插入用筒部21、设置在该插入用筒部21的外表面上的螺合用凸起22、以及从插入用筒部21的后端部向内凸出的轴侧卡合部23。螺合用凸起22与蜗轮17的螺纹槽18a螺合。
轴20在蜗轮17因电动机14的驱动力而旋转的情况下,螺合用凸起22在前后方向上进给而向前后方向移动。
在后壳4的筒状支撑部12上,以可以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撑调整齿轮体24。调整齿轮体24由筒部25和从该筒部25向外伸出的冕状齿轮26构成,筒部25以可以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撑在筒状支撑部12上,冕状齿轮26位于后壳4的后方。在筒部25上形成向前方开口的连接孔25a,该连接孔25a的剖面形状呈大致椭圆形。
在轴20上,以可以旋转状态保持着调整螺杆27(参照图2)。调整螺杆27由插入用轴部28、从该插入用轴部28向前方凸出的螺纹轴部29、以及从插入用轴部28向后方凸出的连接部30构成。
在插入用轴部28的轴向上一部分的整个圆周上形成凹凸部28a。凹凸部28a,例如通过由作为加工工具的滚花刀等进行所谓滚花加工而形成。插入用轴部28上,未形成凹凸部28a的部分作为非加工部28b形成,非加工部28b的剖面形成圆形。在插入用轴部28上,形成在凹凸部28a的后方,向圆周方向延伸的凹状的螺杆侧卡合部31。
在调整螺杆27的插入用轴部28和螺纹轴部29的连接部分上设置限制用凸缘部32。
调整螺杆27形成为,从螺杆侧卡合部31到限制用凸缘部32的距离,与从轴20的轴侧卡合部23到前端的距离大体相同。
调整螺杆27的插入用轴部28的外径,与轴20的内径大体相同或略大地形成,凹凸部28a的最外径比非加工部28b的外径略大地形成(参照图3)。例如使轴20的内径为4.95mm,使插入用轴部28的凹凸部28a的最外径为5.11mm,使插入用轴部28的非加工部28b的外径为5.00mm。
连接部30剖面形状与调整齿轮体24的连接孔25a相同,形成为大致椭圆形。
调整螺杆27从前方插入轴20,轴20的轴侧卡合部23与调整螺杆27的螺杆侧卡合部31卡合,调整螺杆27的限制用凸缘部32从前侧与轴20的前面卡合,调整螺杆27的插入用轴部28被压入轴20的插入用筒部21中。
调整螺杆27的螺纹轴部29,例如与固定在作为倾斜移动部件的未图示的反射镜上的螺帽体螺合,连接部30插入调整齿轮体24的连接孔25a中而被连接。由于剖面形成为大致椭圆形的连接部30被插入同样形成为大致椭圆形的连接孔25a中,因而调整螺杆27相对于调整齿轮24,不能在围绕轴的方向上旋转,且可以在轴向上自由移动。因此,如果调整齿轮旋转,则调整螺杆27与调整齿轮24成为一体,相对于轴20旋转。
以上述方式构成的校平调整装置1,例如固定在车辆用前照灯的未图示的灯罩上。
在校平调整装置1中,在校准调整时,例如如果使十字螺钉旋具与调整齿轮24的冕状齿轮26啮合进行旋转操作,则调整齿轮24旋转,随着该调整齿轮24的旋转,调整螺杆27旋转。由于如果调整螺杆27旋转,则螺纹轴部29相对于上述螺帽被拧入或拧出,因而反射镜的支撑螺帽的部分向前后方向移动,反射镜倾斜移动,车辆用前照灯的照射角度变化。
另一方面,校平调整时,通过遥控操作驱动电动机14。如果电动机14被驱动,则通过固定在该电动机轴上的蜗轮15以及蜗杆部件16,蜗轮17旋转。利用蜗轮17的旋转,轴20被向前或向后进给,被支撑在轴20上的调整螺杆27一体地向前方或后方移动。因此,支撑反射镜的螺帽体的部分向前后方向移动,反射镜倾斜移动,车辆用前照灯的照射角度变化。
如上所述,在校平调整装置1中,由于在调整螺杆27上形成凹凸部28a而压入轴20,因而即使在轴20的轴侧卡合部23和调整螺杆27的螺杆侧卡合部31之间产生了调整螺杆27的轴向上的间隙,在产生来自于外部的振动等时,调整螺杆27也不会相对于轴20向轴向移动,可以防止车辆用前照灯的照射角度发生不必要的变化。
此外,如上所述,使调整螺杆27的螺杆侧卡合部31以凹状形成,通过利用作为加工工具的滚花刀形成凹凸部28a,可以在螺杆侧卡合部31成型时,同时形成凹凸部28a,因而可以简单且廉价地进行调整螺杆27的制造。
此外,上述表示了具有一个凹凸部28a的调整螺杆27的例子,但也可以如图4所示,使用在插入用轴部28A上形成多个凹凸部28c、28c的调整螺杆27A取代调整螺杆27,限制该调整螺杆27A相对于轴20在轴向上的移动。凹凸部28c、28c例如可以在调整螺杆27A的轴向上隔着一定距离形成,与凹凸部28a相比,调整螺杆27A的轴向上宽度更小。
这种凹凸部28c、28c的形成,例如可以首先形成一个宽度大的凹凸部,通过加工该形成的部分中不作为凹凸部28c、28c的部分而形成曲面,将其余部分作为凹凸部28c、28c。
通过使用具有多个凹凸部28c、28c的调理螺杆27A,可以提高轴20相对于调整螺杆27A的保持力,可靠地防止调整螺杆27A相对于轴20在轴向上的移动。
此外,在调整螺杆上形成的凹凸部的数量是任意的,并不限于上述的一个或两个,也可以形成三个或三个以上。
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中所示的各部分的形状及结构,均不过是在实施本发明时进行的具体化的一个例子,不能依此来限定性解释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用前照灯的校平调整装置,其具有壳体;电动机,其配置在该壳体内;轴,其利用该电动机的旋转,向前后方向移动;以及调整螺杆,其在插入该轴中的状态下,以可以在围绕轴的方向上自由旋转的方式被支撑,其特征在于,轴具有以大致圆筒状形成的插入用筒部、以及在该插入用筒部的轴向上连续形成的轴侧卡合部,调整螺杆具有以嵌合状态插入轴的插入用筒部中的插入用轴部、以及使轴侧卡合部卡合的螺杆侧卡合部,在调整螺杆的插入用轴部上形成凹凸部,该凹凸部压入轴的插入用筒部中,限制在轴向上相对于轴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的校平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轴侧卡合部以凸状形成,上述螺杆侧卡合部以凹状形成,利用作为加工工具的滚花刀,在插入用轴部一部分的整个圆周上形成上述凹凸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的校平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插入用轴部的轴向上彼此分隔的位置上形成多个上述凹凸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课题是防止调整螺杆相对于轴在轴向上发生偏差。在轴(20)上设置以大致圆筒状形成的插入用筒部(21)、和在该插入用筒部的轴向上连续形成的轴侧卡合部(23),在调整螺杆(27)上设置以嵌合状态插入轴的插入用筒部中的插入用轴部(28)、和卡合轴侧卡合部的螺杆侧卡合部(31),在调整螺杆的插入用轴部上,形成压入轴的插入用筒部中、限制相对于轴在轴向上移动的凹凸部(28a)。
文档编号B60Q1/06GK1892099SQ20061009260
公开日2007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7日
发明者出口博久 申请人: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