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车用百叶窗拉线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调节装置,具体是一种车用百叶窗拉线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前面所安装的百叶窗,主要用于发动机的保温或通风散热作用,冬天为发动机保温,防止冻坏,夏天为发动机通风散热,防止烧坏,其控制百叶窗旋转板的开启角度是由安装在方向盘旁侧仪表台上方与其相连接的拉线来调节,由拉线拔出或退回其调节距离来决定旋转板开启角度大小,达到保温或通风散热的效果。但是其拉线拔出或退回的距离往往无法固定住,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稍有振动,拉线易滑脱移动,随之其旋转板开启角度也在改变不能固定,往往达不到保温或通风散热的最佳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调节固定百叶窗旋转板开启角度的车用百叶窗拉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用百叶窗拉线装置,包括拉线和与其一端固接的带手柄的拉杆,所述拉线与拉杆外侧裹有拉线护套与拉杆护套,所述拉线护套前端与拉杆护套后端固定连接呈一体,所述拉杆护套前端固接有挡阀,所述挡阀上套有锁紧螺母,其所述拉杆一侧为呈半圆弧面,另一侧为平面,在所述拉杆半圆弧面一侧上设有若干个等距布置的倒齿,所述拉杆护套前端部两侧开有豁口,所述豁口内设有与拉杆护套内拉杆上的倒齿相嵌的卡簧,所述拉杆与拉线连接处设有挡块。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设计方案,其结构简单、安装容易、操作方便,能调节与固定百叶窗旋转板开启角度,不会受汽车行驶中产生的振动改变百叶窗旋转板开启角度,具有实际使用价值。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车用百叶窗拉线装置,包括拉线1和与其一端固接的带手柄7的拉杆2,拉线1与拉杆2外侧裹有拉线护套3与拉杆护套4,拉线护套3前端与拉杆护套4后端固定连接成呈一体,拉杆护套4前端固接有挡阀5,挡阀5上套有锁紧螺母6,其拉杆2一侧为呈半圆弧面8,另一侧为平面9,在拉杆半圆弧面8一侧上设有若干个等距布置的倒齿10,拉杆护套4前端部两侧开有豁口11,豁口11内设有与拉杆护套4内拉杆2上的倒齿10相嵌的卡簧12,拉杆与拉线连接处设有挡块13。
如图3所示,安装时,首先由拉杆护套4前端的挡阀5和锁紧螺母6与汽车仪表盘固定,然后将拉线1的另一端与调节百叶窗旋转板14翻转角度的调节杆15连接。
上述方案中,操作时,握住手柄7转动半圈,使拉杆2弧面8上的倒齿10与拉杆护套豁口11内的卡簧12成平行方向,倒齿10与卡簧12脱离,拉杆2可在拉杆护套4内自由拉动伸出或退后,与其连接的拉线1也在拉线护套3内前后移动,同时,与拉线1一端连接的调节杆15同样在拉动百叶窗旋转板14翻转,其翻转角度受拉杆2移动距离控制,即进行开启或闭合,当百叶窗旋转板14翻转角度符合保温或通风散热要求时,停止拉杆2移动,然后转动退回半圈,使拉杆2弧面8上的倒齿10与拉杆护套豁口11内的卡簧12成交叉方向,即卡簧12卡入倒齿10内,拉杆2再无法移动,其百叶窗旋转板14翻转角度由此被固定,即使在汽车行驶中产生的振动,也不会再改变百叶窗旋转板开启角度。如需要变换保温或通风散热要求,可重复上述操作,即重新调整拉杆2移动距离,由拉杆上的倒齿10固定。由于拉杆2与拉线1连接处设有挡块13,拉杆2只能在拉杆护套4内滑动,其行程设定依此由百叶窗旋转板14全开启与全闭合的行径。
权利要求1.一种车用百叶窗拉线装置,包括拉线(1)和与其一端固接的带手柄(7)的拉杆(2),所述拉线(1)与拉杆(2)外侧裹有拉线护套(3)与拉杆护套(4),所述拉线护套(3)前端与拉杆护套(4)后端固定连接呈一体,所述拉杆护套(4)前端固接有挡阀(5),所述挡阀(5)上套有锁紧螺母(6),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2)一侧为呈半圆弧面(8),另一侧为平面(9),在所述拉杆半圆弧面(8)一侧上设有若干个等距布置的倒齿(10),所述拉杆护套(4)前端部两侧开有豁口(11),所述豁口(11)内设有与拉杆护套(4)内拉杆(2)上的倒齿(10)相嵌的卡簧(12),所述拉杆(2)与拉线(1)连接处设有挡块(13)。
专利摘要一种车用百叶窗拉线装置,包括拉线和与其一端固接的拉杆,拉线与拉杆外侧裹有拉线护套与拉杆护套,拉线护套前端与拉杆护套后端固定连接呈一体,拉杆护套前端固接有挡阀,挡阀上套有锁紧螺母,其拉杆一侧为呈半圆弧面,另一侧为平面,在拉杆半圆弧面一侧上设有若干个等距布置的倒齿,拉杆护套前端部两侧开有豁口,豁口内设有与拉杆护套内拉杆上的倒齿相嵌的卡簧,拉杆与拉线连接处设有挡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容易、操作方便,能调节与固定百叶窗旋转板开启角度,在汽车行驶中产生的振动不会改变百叶窗开启角度,具有实际使用价值。
文档编号B60K11/04GK2504121SQ0126433
公开日2002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1年9月28日
发明者张文龙, 李东升 申请人:张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