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三次采油的发泡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245673阅读:6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三次采油的发泡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油田化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三次采油的发泡剂及其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发泡剂,又称泡沫剂,就是使对象物质成孔的物质,它可分为化学发泡剂和物理发 泡剂和表面活性剂三大类。化学发泡剂是那些经加热分解后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氮气等气 体,并在聚合物组成中形成细孔的化合物;物理发泡剂就是泡沫细孔是通过某一种物质的 物理形态的变化,即通过压缩气体的膨胀、液体的挥发或固体的溶解而形成的;发泡剂均具 有较高的表面活性,能有效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并在液膜表面双电子层排列而包围空气, 形成气泡,再由单个气泡组成泡沫。
[0003] 石油开采过程可分为一次采油、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一次和二次采油均通过物 理方法采油,其采收率可达到30 %~40 %,但经过一、二次采油的地层中还残留了大部分 原油。我国的主要油田(如大庆、胜利、辽河等)已经相继进入二次采油后期阶段,为了提 高现有油田的采收率,三次采油技术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三次采油技术可归纳为四种不 同的类型:混相驱、热采、微生物驱、化学驱。虽然国外热采和气驱采油已进入工业化应用, 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就我国的油藏类型和技术现状来看,化学驱仍然是我国油田提高 石油采收率的主攻技术。化学驱包括聚合物驱、碱驱、表面活性剂驱、二元复合驱、三元复合 驱、泡沫驱等。在提高石油采收率的研宄中,泡沫驱以其独特的渗流特性和驱油性能越来越 受到人们的重视,泡沫驱油既能显著地提高波及效率,又可提高驱油效率,在一般情况下可 以提高采收率10~25%,因此它是一种比较有发展前途的三次采油方法。
[0004] 目前,由于泡沫驱油能够实现对三次采油率的显著增强,使得发泡剂越来越被广 泛使用,但是针对高温抗高盐泡沫驱油体系基本没有相关报道,使得针对高温高盐的恶劣 条件来说,基本没有用于三次采油的泡沫剂。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目前发泡剂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三次采油的发泡剂,该发泡剂 主要是针对用于高温抗高盐的三次采油驱油的发泡剂。
[0006]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 -种用于三次采油的发泡剂,其特征在于,各组份投料的质量百分比按如下所述,
[0008] 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 30~60%;
[0009] a-稀烃磺酸钠(AOS) 10-40%; 竣甲基纤维素 10~40%; 水 10~60%。
[0010] 优选为:
[0011] 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 30~50%; a-烯烃磺酸钠(AOS) 15-35%; 羧甲基纤维素 15~35%; 水 10~60%。
[0012] 制备上述发泡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 (1)将配方中的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和a-烯烃磺酸钠(A0S)加入到反应釜 中,搅拌的同时加入部分水和羧甲基纤维素至反应釜中,将其溶解。
[0014] (2)加热搅拌,待反应釜内各组份溶解后,将剩余量的水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均 匀即得发泡剂成品。
[0015] 本发明的发泡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泡沫流体属于假 塑性流体并具有很好的粘弹性;不同矿化度下泡沫体系均能较好的降低表面张力,并能使 原油的界面张力降低到0. 5*l(T2mN/m;同时在高浓度盐、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之间形成了 某种高强度的复合膜,从而大大提高了泡沫的稳定性;80°C下存放3个月后,粘度保持率在 90%以上,并仍能有效地降低原油的界面张力,泡沫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应用实施例对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17] 实施例1 : 一种用于三次采油的发泡剂,原料的投料量为:
[0018] 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 40Kg; a-烯烃磺酸钠(AOS) 20Kg ;
[0019] 羧甲基纤维素 20Kg; 水 20Kg。
[0020] 制备上述发泡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 (1)将配方中的40Kg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和20Kga-烯烃磺酸钠(A0S)加入 到反应釜中,搅拌的同时加入l〇Kg水和20Kg羧甲基纤维素至反应釜中,将其溶解。
[0022] (2)加热搅拌,待反应釜内各组份溶解后,将剩余10Kg水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均 匀即得发泡剂成品。
[0023] 实施例2:-种用于三次采油的发泡剂,原料的投料量为:
[0024] 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 50Kg; a-烯烃磺酸钠(AOS) 15Kg;
[0025] 羧甲基纤维素 15Kg; 水 20Kg。
[0026] 制备上述发泡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 (1)将配方中的50Kg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和15Kga-烯烃磺酸钠(A0S)加入 到反应釜中,搅拌的同时加入l〇Kg水和15Kg羧甲基纤维素至反应釜中,将其溶解。
[0028] (2)加热搅拌,待反应釜内各组份溶解后,将剩余10Kg水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均 匀即得发泡剂成品。
[0029] 实施例3:-种用于三次采油的发泡剂,原料的投料量为:
[0030] 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 50Kg; a-烯烃磺酸钠(AOS) 20Kg;
[0031] 羧甲基纤维素 20Kg; 水 10Kg。
[0032] 制备上述发泡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 (1)将配方中的50Kg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和20Kga-烯烃磺酸钠(A0S)加入 到反应釜中,搅拌的同时加入5Kg水和20Kg羧甲基纤维素至反应釜中,将其溶解。
[0034] (2)加热搅拌,待反应釜内各组份溶解后,将剩余5Kg水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均 匀即得发泡剂成品。
[0035] 实施例4:一种用于三次采油的发泡剂,原料的投料量为:
[0036] 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 30Kg; a-烯烃磺酸钠(AOS) 30Kg;
[0037] 羧甲基纤维素 30Kg; 水 10Kg。
[0038] 制备上述发泡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9] (1)将配方中的30Kg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和30Kga-烯烃磺酸钠(A0S)加入 到反应釜中,搅拌的同时加入5Kg水和30Kg羧甲基纤维素至反应釜中,将其溶解。
[0040] (2)加热搅拌,待反应釜内各组份溶解后,将剩余5Kg水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均 匀即得发泡剂成品。
[0041] 实施例5 :-种用于三次采油的发泡剂,原料的投料量为:
[0042] 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 35Kg; a-烯烃磺酸钠(AOS) 25Kg;
[0043] 羧甲基纤维素 25Kg; 水 15Kg。
[0044] 制备上述发泡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5] (1)将配方中的35Kg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和25Kga-烯烃磺酸钠(A0S)加入 到反应釜中,搅拌的同时加入l〇Kg水和25Kg羧甲基纤维素至反应釜中,将其溶解。
[0046] (2)加热搅拌,待反应釜内各组份溶解后,将剩余5Kg水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均 匀即得发泡剂成品。
[0047] 实施例6:-种用于三次采油的发泡剂,原料的投料量为:
[0048] 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 30Kg; a-烯烃磺酸钠(AOS) 25Kg;
[0049] 羧甲基纤维素 25Kg; 水 20Kg。
[0050] 制备上述发泡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1] (1)将配方中的30Kg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和25Kga-烯烃磺酸钠(A0S)加入 到反应釜中,搅拌的同时加入l〇Kg水和25Kg羧甲基纤维素至反应釜中,将其溶解。
[0052] (2)加热搅拌,待反应釜内各组份溶解后,将剩余10Kg水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均 匀即得发泡剂成品。
[0053] 利用上述实施例的发泡剂的组成成分对天津大港油田做张力泡沫复合体系室内 试验,其结果为:起泡体积为(罗氏法)为353~374mL,半衰期为60~78min,泡沫体系的 抗氯化钠盐能力达到22xl04mg/L,泡沫体系的抗氯化妈盐能力达到7xl03mg/L,泡沫体系的 抗混合盐(氯化钠和氯化妈)能力达到23. 5xl04mg/L;同时在高温八十度,泡沫体系放入抗 盐基本没有下降,同时泡沫体系黏度保持在90%以上。
[0054]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任何形式 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 饰,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 一种用于三次采油的发泡剂,其特征在于,各组份投料的质量百分比为: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三次采油的发泡剂,其特征在于,各组份投料的质量 百分比为: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三次采油的发泡剂,其特征在于,各组份投料的质量 百分比为:4. 一种用于三次采油的发泡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将配方中的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和a-烯烃磺酸钠(AOS)加入到反应釜中,搅 拌的同时加入部分水和羧甲基纤维素钠至反应釜中,将其溶解; (2) 加热搅拌,待反应釜内各组份溶解后,将剩余量的水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即 得发泡剂成品。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三次采油的发泡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30~60%;α-烯烃磺酸钠(AOS)10~40%;羧甲基纤维素10~40%;水10~60%。其制备方法为:将配方中的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和α-烯烃磺酸钠(AOS)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的同时加入部分水和羧甲基纤维素钠至反应釜中,将其溶解。待反应釜内各组份溶解后,将剩余量的水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即得发泡剂成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发泡体系不同矿化度下均能较好的降低表面张力,并能使原油的界面张力降低到0.5*10-2mN/m;同时在80℃下存放3个月后,粘度保持率在90%以上,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IPC分类】C09K8/584
【公开号】CN104962272
【申请号】CN201510317417
【发明人】胡玉国, 梁海臣, 李靖, 张冠洲, 张有强, 肖劲松, 赵东旭, 张建利, 黄津, 高磊, 张金泉, 张胜, 周瑞文, 赵兴君, 冯永军, 王涛, 苏川
【申请人】天津大港油田滨港集团博弘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