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玻璃升降器用钢丝绳涂油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3759971阅读:5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玻璃升降器用钢丝绳涂油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涂油装置,具体是指一种汽车玻璃升降器用钢丝绳涂油装置。
背景技术
据申请人了解,目前在汽车玻璃升降器的卷线筒的生产过程中,卷线筒内卷绕的钢丝绳均为手工涂刷润滑脂;众所周知,手工涂刷润滑脂油量不易控制,油量过多过少都会引起顾客抱怨;更为甚者一些部位如果漏刷或者少刷润滑油的话,钢丝绳和部件之间没有得到有效润滑,容易磨损失 效,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汽车玻璃升降器用钢丝绳涂油装置,以实现钢丝绳的全面涂油,并且提高涂油工作效率,降低工人工作强度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玻璃升降器用钢丝绳涂油装置,包括涂油槽和储油装置,涂油槽的壳体内形成有用于储存油液的U型槽道,槽道在涂油槽壳体的两端开设有入口和出口 ;槽道内容置有浸油体,浸油体的上端面高于入口和出口的下边缘,待涂油的钢丝绳从浸油体的内部穿过;储油装置包括出油管和储油器,出油管位于储油器的下部,在出油管上连接有流量控制阀,该流量控制阀用于导通和切断出油管中的油液流通,且该控制阀为电脑控制,它会根据钢丝绳的涂油速度自动调节出油量;出油管的一端与储油器固定连接,另一端连通至涂油槽。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前述的汽车玻璃升降器用钢丝绳涂油装置,还包括高度调节装置,分别连接在涂油槽壳体的四角处,用于分别调整壳体四角的高度。进一步的,前述的汽车玻璃升降器用钢丝绳涂油装置,储油器为一圆形铁桶,其底部焊有支撑座;出油管为钢管,焊接在所述储油器的下部。进一步的,前述的汽车玻璃升降器用钢丝绳涂油装置,浸油体为海绵、纱布或棉纱。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定量注油,均匀注油,解决了手工涂刷造成一些部位没有有效润滑,容易磨损失效的问题;并且机械化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涂油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玻璃升降器用钢丝绳涂油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涂油槽和储油装置,涂油槽的壳体内形成有用于储存油液的U型槽道3,槽道3在涂油槽壳体的两端开设有入口 4和出口 5 ;槽道3内容置有棉纱材质的浸油体6,浸油体6的上端面高于入口 4和出口 5的下边缘,待涂油的钢丝绳7从浸油体6的内部穿过;在涂油槽壳体的四角处分别连接有高度调节装置12,该高度调节装置12用于分别调整涂油槽四角的高度。储油装置包括出油管8和储油器9,储油器9为一圆形铁桶,其底部焊有支撑座11 ;出油管8为钢管,焊接在所述储油器9的下部,出油管8位于储油器9的下部,在出油管8上连接有流量控制阀10,该流量控制阀10用于导通和切断出油管8中的油液流通,且该流量控制阀10为电脑控制,它会根据钢丝绳7的涂油速度自动调节出油量;出油管8的一端与储油器9固定连接,另一端连通至涂油槽。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玻璃升降器用钢丝绳涂油装置,包括涂油槽和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油槽的壳体内形成有用于储存油液的U型槽道,所述槽道在涂油槽壳体的两端开设有入口和出口 ;所述槽道内容置有浸油体,所述浸油体的上端面高于所述入口和出口的下边缘,待涂油的所述钢丝绳从所述浸油体的内部穿过;所述储油装置包括出油管和储油器,所述出油管位于所述储油器的下部,在所述出油管上连接有流量控制阀;所述出油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油器固定连接,所述出油管另一端连通至所述涂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玻璃升降器用钢丝绳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度调节装置,分别连接在所述涂油槽壳体的四角处,用于分别调整壳体四角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玻璃升降器用钢丝绳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器为底部焊有支撑座的圆形桶,所述储油器的出油管为钢管,通过焊接方式安装在所述储油器的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玻璃升降器用钢丝绳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油体为海绵、纱布或棉纱。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玻璃升降器用钢丝绳涂油装置,包括涂油槽和储油装置;涂油槽的壳体内形成有用于容置油液的腔体,涂油槽壳体的两端开设有入口和出口,入口、槽道和出口均为从所述涂油槽壳体的上方向下开设的敞口;槽道内容置有浸油体,待涂油的钢丝绳从浸油体的内部穿过;储油装置包括出油管和储油器,出油管位于储油器的下部,并与储油器固定连接,出油管连通至涂油槽;流量控制阀连接在出油管中,用于导通或切断所述出油管中的油液流通;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定量注油,均匀注油,解决了手工涂刷造成一些部位没有有效润滑,容易磨损失效的问题;并且机械化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
文档编号B05C3/15GK203018270SQ20132001782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4日
发明者李海江, 何其平, 杨建成, 朱庆来, 徐杰, 欧利民 申请人:南京申华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