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用于涂装生产线的地链推头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链传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涂装生产线的地链推头背景技术,在轿车的车身涂装生产流程中,通常是把车身放置于工艺车上,然后由地链拖动 工艺车,完成从涂焊缝密封胶至总装上挂点的整个涂装流程。工艺车上设有插销,将插销插 入地链推头中间的插孔内,即可由地链带动工艺车前行。现有的地链推头结构如附图1所 示,主要由三角形的推头主体1以及设于推头主体1下面的前后两个滚轮2组成,推头主体 1与地链(图中未示出)相连接,推头主体1上的两个滚轮2与地链导轨(图中未示出)滚 动配合,在推头主体1的中间设有直立的插孔3,插孔3的左右两侧开通,当工艺车上的插销 插入插孔3内时,地链即可通过地链推头带动工艺车沿着工艺车的轨道前行。由于上述地 链推头的插孔深度较浅,使插销与插孔的配合长度偏短,并且插孔的两边是开口的,因此, 工艺车在前行过程中,插销极易从地链推头插孔中脱出,从而使工艺车之间相互碰撞,进而 造成车身损坏的不良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地链推头存在的工艺车插销容易从地链推头 的插孔中脱出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使工艺车插销和地链推头可靠连接的用于 涂装生产线的地链推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涂装生产线的地链 推头,包括一个与地链连接的三角形的推头主体、设于推头主体下面与地链导轨滚动配合 的两个滚轮,所述推头主体的中间设有直立的插孔,所述推头主体中间的插孔内设有直立 的套管。为了解决现有的地链推头存在的插销容易脱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地链 推头插孔内焊接一根直立的套管,使用时,将工艺车的插销插入套管内,一方面解决了原有 插孔深度太浅的缺陷,加长了插销与地链推头配合段的尺寸,同时,可避免插销从插孔的两 侧脱出,提高了地链推头与工艺车插销连接的可靠性,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可有效避免因工 艺车的插销从地链推头上脱出所造成的质量事故。作为优选,所述套管在推头主体的左右两侧方向的下部设有矩形的通槽,从而使 套管的上部呈环形。由于所述套管的上部是一个封闭的环形,因此可确保工艺车插销与地 链推头插孔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同时在套管两侧下部开设通槽有利于套管内垃圾的清理, 使插销能在套管内插到位。作为优选,所述套管的长度为IOcm 15cm。使插销与套管有足够的配合长度,从 而保证其连接的可靠性,同时有利于避免套管因长度过长而出现弯曲变形。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在现有的地链推头上增加一个套管,提 高了工艺车插销与地链推头连接的可靠性,有利于车身涂装质量的稳定,而且结构简单,易 于推广。
图1是现用的地链推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涂装生产线的地链推头是利用现有的 地链推头改装的,它包括一个可与地链(图中未示出)连接的三角形的推头主体1、设于推 头主体1下面与地链导轨(图中未示出)滚动配合的前后两个滚轮2,所述推头主体1的中 间设有直立的插孔3,而在推头主体1中间的插孔3内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设置一个长度为 12cm的直立的套管4,所述套管4在左右两侧开设矩形的通槽5,通槽5 —直延续到套管4 的底部,从而使套管4的下部开通,而套管4的上部则保留15mm的连接高度,并形成一个封 闭的圆环。当工艺车的插销(图中未示出)插入套管4内时,由于套管4的高度较高,并且 套管4的上部是封闭的圆环,所以可避免插销从套管4中脱出,提高了地链推头与工艺车插 销连接的可靠性,可有效避免因工艺车的插销从地链推头上脱出所造成的质量事故。
权利要求一种用于涂装生产线的地链推头,包括一个与地链连接的三角形的推头主体、设于推头主体下面与地链导轨滚动配合的两个滚轮,所述推头主体的中间设有直立的插孔,其特征是,所述推头主体(1)中间的插孔(3)内设有直立的套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涂装生产线的地链推头,其特征是,所述套管(4)在推头 主体(1)的左右两侧方向的下部设有矩形的通槽(5),从而使套管(4)的上部呈环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涂装生产线的地链推头,其特征是,所述套管(4)的 长度为IOcm 15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涂装生产线的地链推头,包括一个与地链连接的三角形的推头主体、设于推头主体下面与地链导轨滚动配合的两个滚轮,所述推头主体的中间设有直立的插孔,所述推头主体中间的插孔内设有直立的套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现有的地链推头上增加一个套管,提高了工艺车插销与地链推头连接的可靠性,有利于车身涂装质量的稳定,而且结构简单,易于推广。
文档编号B05C13/02GK201586618SQ20092031262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6日
发明者安聪慧, 李书福, 杨健, 陈伟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