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敷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3805226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涂敷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通过一涂敷棒将涂敷液施加到一 连续运行的支撑介质的涂敷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一涂敷方法,该涂敷方法利用一涂敷棒或一涂敷辊将涂敷液施加到一
连续运行的支撑介质(在本文中,称为薄片(aweb))或一薄板上。在该涂敷方 法中, 一过量的涂敷液一次性被传送至一薄片,然后利用一静止或旋转的涂敷 棒或涂敷辊擦除多余的涂敷液,以保留所需量的涂敷液。由于该方法具有利用 一简单的装置进行操作而可实现高速进行薄涂敷的优点,因此其被广泛采用。
本发明的申请人提出了一种其上形成有凹槽的新涂敷棒,其可作为涂敷设 备而用于上述的涂敷方法中(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7-31920和日本专利申 请公开号5-347),且涂敷棒的预计效果己被证实。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 号7-31920中公开了详细说明,其阐述了形成于涂敷装置的棒上的凹槽的形状。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5-347中公开了一种通过轧制制造涂敷棒的方法和装置。
然而,利用一涂敷棒或一涂敷辊将涂敷液施加到一薄片或一薄板上的涂敷 方法涉及到一严重的问题,即当以与将被传送的薄片或类似物相同的速度(相 同的圆周速度)旋转涂敷棒或涂敷辊时,随着速度的增加,具有一恒定齿距的 线在薄片或类似物被传送的方向上形成,且该显现出的线将造成严重的平面缺 陷。
现有技术中的具有各种结构的装置、方法和建议都还未能解决由于上述的 线引起的这一平面缺陷。
本发明是基于该背景产生的,且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涂敷装置, 该涂敷装置即使在高速下利用涂敷棒或涂敷辊将涂敷液施加到一薄片或一薄 板上,也不会形成具有恒定齿距的线。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通过一涂敷棒将涂敷液施加到 一连续运行的支撑介质上的涂敷装置,呈圆柱体的该涂敷棒具有一外表面,其 中,宽度为P1的凸部和宽度为P2的凹部交替形成于该表面的轴向方向上,以 形成具有一恒定齿距P=P1+P2的一系列凸部和凹部,每个凸部包括一平坦部
分,该平坦部分的最大高度粗糙度(Rz)为3"m或更小,且宽度P3为0.55P
或更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通过一涂敷棒将涂敷液施加 到一连续运行的支撑介质上的涂敷装置,呈圆柱体的该涂敷棒具有一外表面, 其中,宽度为P1的凸部和宽度为P2的凹部交替形成于该表面的轴向方向上, 以形成具有一恒定齿距P=P1+P2的一系列凸部和凹部,每个凸部包括一平坦部 分,该平坦部分的顶部与其相对端部之间的高度差为3um或更小,且宽度P4 为0.55P或更多。
本发明的申请人在进行各种研究后发现形成有具有一恒定齿距P的一系 列凸部和凹部的涂敷棒可避免在高速下施加涂敷液时形成具有恒定齿距的线, 其中,每个凸部包括根据JIS B 0601: 2001确定的、最大高度粗糙度(Rz) 为3um或更小,且宽度P3为0.55P或更多的一平坦部分,这些将在下面以实 施例的方式更详细地描述。
本发明的申请人还发现形成有具有一恒定齿距P的一系列凸部和凹部的 涂敷棒可避免在高速下施加涂敷液时形成具有恒定齿距的线,其中,每个凸部 包括一平坦部分,该平坦部分的顶部与其相对端部之间的高度差为3"m或更 小,且平坦部分的宽度P4为0.55P或更多,这些也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 更详细地描述。
在本发明中,涂敷棒的每个凸部包括一优选具有0.8wm或更少的算术平 均值粗糙度(Ra)的平坦部分。以形成光滑表面的、根据JISB 0601确定的具 有等于预定值或小于预定值的算术平均值粗糙度(Ra)的凸部的这一平坦部分 可进一步避免形成具有恒定齿距的线。
在本发明中,平坦部分根据上面的描述确定,但是平坦部分也可具有一最 大深度为5um或更小的子凹槽,这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高速下施加涂敷液时不形成具有恒 定齿距的线的涂敷装置。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涂敷装置的涂敷流水线的结构图2是用于本发明涂敷装置的一辊子的局部放大截面图3是应用了本发明另一涂敷装置的涂敷流水线的结构图4是示出实施例1至3、 11以及比较例1至3的条件和结果的表格;
图5是实施例1和4中采用的涂敷棒(辊子)的放大截面图;图6是比较例l和4中采用的涂敷棒(辊子)的放大截面图7是实施例2和5中采用的涂敷棒(辊子)的放大截面图8是比较例2和5中采用的涂敷棒(辊子)的放大截面图9是实施例3和6中采用的涂敷棒(辊子)的放大截面图10是比较例3和6中采用的涂敷棒(辊子)的放大截面图11是实施例11和12中采用的涂敷棒(辊子)的放大截面图12是示出实施例4至6、 12以及比较例4至6的条件和结果的表格。
标记的说明
10, 10'涂敷流水线
12辊子涂敷器
12A,12B,12C辊子
15棒涂敷器
16薄片
112涂敷棒
P齿距
Pl凸部的宽度
P2凹部的宽度
P3平坦部分的宽度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本发明涂敷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第一实施例)将参照附图详细说
明。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涂敷装置的涂敷流水线(a coating line) IO的结构图。 如图1所示,涂敷流水线10包括一供给装置66,被构造的该供给装置66 用来供给薄片(web)16,该薄片16为一条带状的弹性支撑介质。该薄片16被 引导辊68引导,以被供给至一集尘器74。该集尘器74除去附在薄片16表面 上的灰尘。
一棒涂敷器15被置于集尘器74的下游位置,以使涂敷液F被施加到薄片 16上。 一干燥区76被置于棒涂敷器15的下游位置,以使薄片16上施加的膜 被干燥。具有被干燥的膜的薄片16被巻绕器82巻绕,巻绕器82被置于干燥 区76的下游位置。
如图1中的截面图所示,棒涂敷器(棒涂敷装置)15包括一具有一涂敷棒 112的涂敷头114,该涂敷棒112用于将涂敷液施加到由诸如上游引导辊17的
引导辊引导的运行中的薄片16上。诸如上游引导辊17的引导辊被布置,以使 薄片16运行接近涂敷棒112。
涂敷头U4—般包括涂敷棒112、支撑元件120、涂敷器块122和124,涂 敷棒112由支撑元件120旋转地支撑。在支撑元件120与各涂敷器块122和124 之间分别形成有集液腔126、 128和槽130、 132,以使涂敷液F被供给到各集 液腔126、 128。
被供给到各集液腔126、 128的涂敷液F通过窄槽130、 132在薄片的宽度 方向上被均匀地挤压。这使得一上游涂敷压条(an upstream coating bead)134在 薄片16的供给方向上形成于涂敷棒112的上游,并使得一下游涂敷压条136 形成于涂敷棒112的下游。通过涂敷压条134和136,涂敷液F被施加到了运 行中的薄片16上。
由集液腔126和128供应的过量的涂敷液F溢入每个涂敷器块122、 124 与薄片16之间的空间内,并通过侧部的槽(未示出)被收集。涂敷液F可在 集液腔126和128的中心部或在集液腔126和128的端部被供应到集液腔126 和128中。
下面,将说明面向薄片16的涂敷棒112的表面轮廓,其构成本发明的一 个特征。
图2是涂敷棒112的局部放大截面图,并示出了涂敷棒112的表面结构的 一部分。如图2所示,涂敷棒112包括在其表面的轴向方向上交替形成的宽度 为Pl的凸部和宽度为P2的凹部,以形成具有恒定齿距P=P1+P2的一系列的 凸部和凹部。在本发明中,凸部与凹部间的分界线的位置并不十分重要。
在本发明中,凸部的结构是重要的,也就是说,每个凸部包括一平坦部分, 该平坦部分具有的按JIS B 0601: 2001确定的最大高度粗糙度(Rz)为3um 或更小,且宽度P3为0.55P或更多。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申请人在进行各种研究后发现,包括具有宽度P3为 0.55P或更多的平坦部分的每个凸部可以使具有恒定齿距的线避免在高速下施 加涂敷液而形成,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
这里使用的表述"一平坦部分具有3um或更小的最大高度粗糙度(Rz)" 是指当一条与涂敷棒112的轴平行的线从涂敷棒112的上方与凸部的突出部 分(顶部的局部)进行接触,并进一步从该突出部分朝着涂敷棒112的轴向下 移动3 um以沿其宽度方向截断涂敷棒112时,在涂敷棒112的轴向方向上形 成涂敷棒112的一平坦部分。
在本发明中,己经发现当包括具有一恒定齿距P二P1+P2的凸部和凹部
的涂敷棒112和每个齿距P具有顶部与相对端部之间的高度差为3Pm或更少、 宽度P4为0.55P或更多的一平坦部分时,可以避免高速下施加涂敷液时形成 具有恒定齿距的线。
当平坦部分具有3um或更小的最大高度粗糙度(Rz)时,该平坦部分可 具有深度为5um或更小的子凹槽(小凹槽),其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类似地,当形成顶部与相对端部之间的高度差为3um或更少的平坦部分时, 该平坦部分可具有深度为5um或更小的子凹槽(小凹槽),其也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凸部的平坦部分具有一 0.8 " m或更少的算术平均值粗糙度(Ra)。 用以形成光滑表面的、根据JISB 0601确定的具有等于预定值或小于预定值的 算术平均值粗糙度(Ra)的这一凸部的平坦部分可进一步避免形成具有恒定齿 距的线。该平坦部分的算术平均值粗糙度(Ra)优选为1.5 "m或更少,更优 选地为0.8 um或更少。
图2中的凹部可具有深度为d的凹槽,该深度d为不受限制的任意尺寸, 但是由于具有不适当小尺寸深度d的凹槽不能容纳足够量的涂敷液F,因此, 凹槽的深度d优选为5 um或更多。
棒涂敷器15的涂敷棒112可具有任意尺寸的外径,例如,5到20mm,但 不局限于这个范围。
棒涂敷器15的涂敷棒112可由任意材料形成,例如,包括带硬铬镀层的 钢和带陶瓷涂层的钢,但不局限于这些。
涂敷棒112的凸部和凹部可由任何方法形成,包括各种处理方法,如切割 处理、轧制处理和激光切削处理,但不限于这些。
当本发明中使用的薄片16由金属材料形成时,该材料可以是铝及其合金 (例如,含有硅、铜、锰、镁、铬、锌、铅、铋或镍的合金)、铁和尺寸稳定 的铁合金。通常,可使用在Aluminum Handbook, 4th Edition, Japan Light Metal Association, 1990 (铝手册,第四版,日本轻金属协会,19卯)中描述的现有 技术中己知的材料,如JIS A 1050、 JIS A 1100、 JIS A 3103、 JIS A 3004、 JIS A 3005或添加0.1%重量含量或更多的镁而增加抗拉强度的它们的合金。
当本发明中采用的薄片16由树脂材料形成时,可使用己知的材料,如聚 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polyvinylidenechloride)、聚醋酸 乙烯(poly vinyl acetate)、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酰胺、PET (聚对苯二甲酸
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双轴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biaxially stretched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乙烯萘、聚酰胺亚胺、聚酰亚 胺、芳香聚酰胺、三醋酸纤维素、醋酸丙酸纤维素和二醋酸纤维素。在这些材 料中,特别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乙烯萘 (polyethylene naphthalate)和聚酰胺(polyamide)。
通常使用的薄片16具有0.1至3m的宽度、1000至100000m的长度,以 及对金属材料而言0.1至0.5mm的厚度,对树脂材料而言0.01至0.3mm的厚 度。但是,具有其他尺寸的薄片16也可采用。
接着,下面将描述利用图1中的涂敷流水线而在薄片16上形成涂敷膜的 过程。首先,供给装置66供给具有例如0.05至0.3mm厚度的薄片16。薄片 16由引导辊68引导进入集尘器74,以使附着于薄片16的灰尘被除去。然后, 棒涂敷器15将涂敷液F施加到薄片16上。
即使在高速下进行涂敷,如上所述,棒涂敷器15的涂敷棒112也能够避 免具有恒定齿距的线形成。
涂敷后,薄片16穿过干燥区76,以形成涂敷层。具有涂敷层的薄片16 被巻绕器82巻绕。
虽然本发明的涂敷装置的一实施例己在上面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 实施例,且各个方面均可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实现。
例如,上述实施例中利用棒涂敷器15作为涂敷装置,但是,具有其他圆 柱体的涂敷装置(涂敷辊)也可釆用。现在,作为一实施例, 一辊子涂敷器(第 二实施例)将在下面描述。
图3是应用了用作本发明涂敷装置的辊子涂敷器12的涂敷流水线10'的结 构图。与上述图1中的涂敷流水线10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以同样的附图标记表 示,并不将在下面详细描述。
辊子涂敷器12通过三个辊子12A、 12B和12C将涂敷液施加到运行的薄 片16上,该薄片16由包括上游引导辊17和下游引导辊18的引导元件引导, 三个辊子12A、 12B和12C在垂直方向上彼此接触,且以图3中箭头所示方向 而被驱动独自旋转。上游引导辊17和下游引导辊18被配置,以使薄片16在 由辊子12C施加的预定的压力下运行。
上游引导辊17和下游引导辊18可以是由镀铬的铁制成的中空管、由镀硬 铬的铝制成的中空管、仅由铝制成的中空管等。
上游引导辊17和下游引导辊18与辊子涂敷器12的辊子12C—起被平行
支撑。优选地,上游引导辊17和下游引导辊18也可由位于其两个端部的轴承 元件(球轴承或类似物)旋转地支撑,不包括任何驱动装置。
辊子涂敷器12的三个辊子12A、 12B和12C、上游引导辊17和下游引导 辊18具有大致与薄片16的宽度相同的长度。
辊子涂敷器12的三个辊子12A、 12B和12C以图3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被 驱动旋转。辊子12C被设置为向薄片16运行的方向旋转,且以与薄片16的运 行速度相同的圆周速度旋转。可选择地,根据涂敷的条件,涂敷可以以与图3 中方向相反的方向驱动辊子而实现,或者涂敷也可以不驱动辊子旋转而实现。 而且,辊子涂敷器12的辊子12A、 12B和12C中的一个可配置有刮片,以将 多余的涂敷液刮除。
在该实施例中,辊子涂敷器12可通过采用反相电机(其中一个轴被直接 耦合)的直接驱动方法驱动,但也可以通过采用各种电机和一减速机(齿轮减 速)组合的方法驱动,或通过采用传递各种电机的动力的装置的方法驱动,如 同步齿型带。
在辊子涂敷器12的辊子12A、 12B和12C中,辊子12C具有与薄片16匹 配的表面,下面将详细描述。
一溶液盆14被置于辊子涂敷器12的辊子12A的下方,且溶液盆14充满 涂敷液F。辊子12A的整个下部被浸入涂敷液F中。这一结构使得涂敷液被供 给到辊子涂敷器12的各辊子12A、 12B和12C的表面上。
如图2所示,辊子12C的表面包括具有一恒定齿距P = P1+P2的一系列的 凸部和凹部,且每个凸部包括一平坦部分,该平坦部分具有按JISB 0601确定 的3"m或更小的最大高度粗糙度(Rz),且该平坦部分的宽度P3为0.55P或 更多。
如上所述,辊子12C的表面可包括具有一恒定齿距P = P1+P2的一系列的 凸部和凹部,且每个齿距P提供有一平坦部分,该平坦部分在顶部与相对端部 之间的高度差为3 u m或更小,且具有的宽度P4为0.55P或更多。
类似地,该平坦部分可具有深度为5um或更小的子凹槽(小凹槽),其 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辊子12C可具有任意尺寸的外部直径,例如100到200mm,但不局限于 这些。
上述结构使得被预先确定好量的涂敷液F被施加到薄片16上来完成涂敷, 且该涂敷是在高速下,辊子涂敷器12的辊子12C避免了形成具有恒定齿距的
线。
实施例
下面,将说明利用本发明涂敷装置的实施例和比较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 于这些实施例。
在下面的实施例1至3和11,以及比较例1至3中,利用图1示出的涂敷 流水线IO将涂敷液F涂敷到薄片16上。在每个实施例和比较例中,涂敷棒112 (见图1)具有18mm的外径。
使用的涂敷液F为混合物,其包括5个重量份的丙烯酸共聚物(acrylic acid copolymer) 、 58个重量份的乙二醇甲月安(ethylene glycol monomethylether)禾口 30个重量份的甲醇。涂敷液F的粘度为8mPas(8cp),且表面张力为0.28mN/cm (28dyn/cm)。
薄片16由铝制成,且厚度为0.2mm,宽度为1000mm。薄片16的运行速 度在10至U 50m/min、 10到60m/min、 10至U 70m/min或10到80m/min的范围 内改变。实施例l至3和比较例l至3的条件和结果在图4中的表格中示出。 在图4中,在具有标记"*"的实施例中,形成有小凹槽,且具有标记 的值代表比较例中的极限速度。
采用图1所示的涂敷流水线10,以及图5的放大截面图中示出的涂敷棒 112(见图1)。涂敷棒112具有齿距P为0.2mm的一系列凸部和凹部,且其 平坦部分的宽度P3为0.15mm。这意味着宽度P3为0.75P,其满足P3为0.55P
或更多的要求。
每个凹部形成具有深度d为30 u m的槽。且平坦部分的算术平均值粗糙度 (Ra)为0.5 u m。
涂敷棒112以与薄片16运行方向一致的方向、且与薄片16的运行速度相 同的速度而旋转,以施加涂敷液F进行涂敷。薄片16的运行速度在10到 70m/min的范围内改变。干燥后,薄片16的表面经检査未发现其上形成有具 有恒定齿距的线。
采用图1所示的涂敷流水线10,以及图6的放大截面图中示出的涂敷棒 112 (见图1)。涂敷棒112具有齿距P为0.2mm的一系列凸部和凹部,且其 平坦部分的宽度P3为0.05mm。这意味着宽度P3为0.25P,其不满足P3为0.55P 或更多的要求。
每个凹部被形成为具有一深度d为12 u m的槽。且平坦部分的算术平均值 粗糙度(Ra)为0.5um (与实施例1中的设定相同)。
涂敷棒112以与薄片16运行方向一致的方向、且与薄片16的运行速度相 同的速度而旋转,以施加涂敷液F进行涂敷。薄片16的运行速度在10到 23m/min的范围内改变,此时具有恒定齿距的线形成于薄片16的表面上。
采用图1所示的涂敷流水线10,以及图7的放大截面图中示出的涂敷棒 112(见图1)。涂敷棒112具有齿距P为0.5mm的一系列凸部和凹部,且其 平坦部分的宽度P3为0.35mm。这意味着宽度P3为0.7P,其满足P3为0.55P 或更多的要求。
每个凹部被形成为具有深度d为50 " m的槽。且平坦部分的算术平均值粗 糙度(Ra)为0.5 um。
涂敷棒112以与薄片16运行方向一致的方向、且与薄片16的运行速度相 同的速度而旋转,以施加涂敷液F进行涂敷。薄片16的运行速度在10到 80m/min的范围内改变。干燥后,薄片16的表面经检査未发现其上形成有具 有恒定齿距的线。
采用图1所示的涂敷流水线10,以及图8的放大截面图中示出的涂敷棒 112(见图1)。涂敷棒112具有齿距P为0.5mm的一系列凸部和凹部,且其 平坦部分的宽度P3为0.05mm。这意味着宽度P3为O.IP,其不满足P3为0.55P 或更多的要求。
每个凹部被形成为具有一深度d为18 u m的槽。且平坦部分的算术平均值 粗糙度(Ra)为0.5um (与实施例2中的设定相同)。
涂敷棒112以与薄片16运行方向一致的方向、且与薄片16的运行速度相 同的速度而旋转,以施加涂敷液F进行涂敷。薄片16的运行速度在10到 28m/min的范围内改变,此时具有恒定齿距的线形成于薄片16的表面上。
采用图1所示的涂敷流水线10,以及图9的放大截面图中示出的涂敷棒 112(见图1)。涂敷棒112具有齿距P为0.5mm的一系列凸部和凹部,且其 平坦部分的宽度P3为0.3mm。这意味着宽度P3为0.6P,其满足P3为0.55P
或更多的要求。
每个凹部被形成为具有深度d为38 u m的槽。且平坦部分的算术平均值粗糙度(Ra)为0.5 um。
涂敷棒112以与薄片16运行方向一致的方向、且与薄片16的运行速度相 同的速度而旋转,以施加涂敷液F进行涂敷。薄片16的运行速度在10到 60m/min的范围内改变。干燥后,薄片16的表面经检查未发现其上形成有具 有恒定齿距的线。
采用图1所示的涂敷流水线10,以及图9的放大截面图中示出的涂敷棒 112(见图1)。涂敷棒112具有齿距P为0.5mm的一系列凸部和凹部,且其 平坦部分的宽度P3为0.3mm。这意味着宽度P3为0.6P,其满足P3为0.55P
或更多的要求。
每个凹部被形成为具有深度d为38 u m的槽。且平坦部分的算术平均值粗 糙度(Ra)为0.5 "m。该平坦部分上还具有一槽深为3 " m的小凹槽(未示出)。
涂敷棒112以与薄片16运行方向一致的方向、且与薄片16的运行速度相 同的速度而旋转,以施加涂敷液F进行涂敷。薄片16的运行速度在10到 60m/min的范围内改变。干燥后,薄片16的表面经检查未发现其上形成有具 有恒定齿距的线。
采用图l所示的涂敷流水线IO,以及图10的放大截面中示出的涂敷棒112 (见图1)。涂敷棒112具有齿距P为0.5mm的一系列凸部和凹部,且其平坦 部分的宽度P3为0.25mm。这意味着宽度P3为0.5P,其不满足P3为0.55P或 更多的要求。
每个凹部被形成为具有一深度d为29 P m的槽。且平坦部分的算术平均值 粗糙度(Ra)为0.5iim (与实施例3中的设定相同)。
涂敷棒112以与薄片16运行方向一致的方向、且与薄片16的运行速度相 同的速度而旋转,以施加涂敷液F进行涂敷。薄片16的运行速度在10到 35m/min的范围内改变,此时具有恒定齿距的线形成于薄片16的表面上。
采用图1所示的涂敷流水线10,以及图11的放大截面图中示出的涂敷棒 112(见图1)。涂敷棒112具有齿距P为0.5mm的一系列凸部和凹部,且其 平坦部分的宽度P3为0.35mm。这意味着宽度P3为0.7P,其满足P3为0.55P
或更多的要求。
每个凹部被形成为具有深度d为50um的槽。且平坦部分的算术平均值粗
糙度(Ra)为0.5 um。该平坦部分上还具有一槽深为3 " m的小凹槽(未示出)。 涂敷棒112以与薄片16运行方向一致的方向、且与薄片16的运行速度相 同的速度而旋转,以施加涂敷液F进行涂敷。薄片16的运行速度在10到 80m/min的范围内改变。干燥后,薄片16的表面经检査未发现其上形成有具 有恒定齿距的线。
在下面的实施例4至6和12以及比较例4至6中,利用图3示出的涂敷 流水线IO'将涂敷液F涂敷到薄片16上。在每个实施例和比较例中,辊子12C (见图3)具有150mm的外径。
使用的涂敷液F为混合物,其包括5个重量份的丙烯酸共聚物(acrylic acid copolymer) 、 296个重量份的乙二醇甲胺(ethylene glycol monomethylether) 和153个重量份的甲醇。涂敷液F的粘度为1.9mPas U.9cp),且表面张力为 0.28mN/cm (28dyn/cm)。
薄片16由铝制成,且厚度为0.2mm,宽度为1000mm。薄片16的运行速 度在10到60m/min、 10到70m/min或10到80m/min的范围内改变。实施例4 至6及比较例4至6的条件和结果在图12的表格中示出。在图12中,在具有 标记"*"的实施例中,形成有小凹槽,且具有标记"**"的值代表比较例中 的极限速度。
釆用图3所示的涂敷流水线10',以及图5的放大截面图中示出的辊子12C (见图3)。辊子12C具有齿距P为0.2mm的一系列凸部和凹部,且其平坦部 分的宽度P3为0.15mm。这意味着宽度P3为0.75P,其满足P3为0.55P或更
多的要求。
每个凹部被形成为具有深度d为30 " m的槽。且平坦部分的算术平均值粗 糙度(Ra)为0.5 nm。
辊子12C以与薄片16运行方向一致的方向、且与薄片16的运行速度相同 的速度而旋转,以施加涂敷液F进行涂敷。薄片16的运行速度在10到70m/min 的范围内改变。干燥后,薄片16的表面经检査未发现其上形成有具有恒定齿 距的线。
采用图3所示的涂敷流水线10',以及图6的放大截面图中示出的辊子12C (见图3)。辊子12C具有齿距P为0.2mm的一系列凸部和凹部,且其平坦部 分的宽度P3为0.05mm。这意味着宽度P3为0.25P,其不满足P3为0.55P或
更多的要求。
每个凹部被形成为具有深度d为12 u m的槽。且平坦部分的算术平均值粗 糙度(Ra)为0.5um (与实施例5的设定相同)。
辊子12C以与薄片16运行方向一致的方向、且与薄片16的运行速度相同 的速度而旋转,以施加涂敷液F进行涂敷。薄片16的运行速度在10到22m/min 的范围内改变,此时在薄片16的表面上形成有具有恒定齿距的线。
采用图3所示的涂敷流水线10',以及图7的放大截面图中示出的辊子12C (见图3)。辊子12C具有齿距P为0.5mm的一系列凸部和凹部,且其平坦部 分的宽度P3为0.35mm。这意味着宽度P3为0.7P,其满足P3为0.55P或更多 的要求。
每个凹部被形成为具有深度d为50 " m的槽。且平坦部分的算术平均值粗 糙度(Ra)为0.5 ix m。
辊子12C以与薄片16运行方向一致的方向、且与薄片16的运行速度相同 的速度而旋转,以施加涂敷液F进行涂敷。薄片16的运行速度在10到80m/min 的范围内改变。干燥后,薄片16的表面经检査未发现其上形成有具有恒定齿 距的线。
采用图3所示的涂敷流水线10',以及图8的放大截面图中示出的辊子12C (见图3)。辊子12C具有齿距P为0.5mm的一系列凸部和凹部,且其平坦部 分的宽度P3为0.05mm。这意味着宽度P3为O.IP,其不满足P3为0.55P或更 多的要求。
每个凹部被形成为具有深度d为50 " m的槽。且平坦部分的算术平均值粗 糙度(Ra)为0.5"m (与实施例6的设定相同)。
辊子12C以与薄片16运行方向一致的方向、且与薄片16的运行速度相同 的速度而旋转,以施加涂敷液F进行涂敷。薄片16的运行速度在10到27m/min 的范围内改变,此时在薄片16的表面上形成有具有恒定齿距的线。
采用图3所示的涂敷流水线10',以及图9的放大截面图中示出的辊子12C (见图3)。辊子12C具有齿距P为0.5mm的一系列凸部和凹部,且其平坦部 分的宽度P3为0.3mm。这意味着宽度P3为0.6P,其满足P3为0.55P或更多 的要求。
每个凹部被形成为具有深度d为38 u m的槽。且平坦部分的算术平均值粗 糙度(Ra)为0.5um。
辊子12C以与薄片16运行方向一致的方向、且与薄片16的运行速度相同 的速度而旋转,以施加涂敷液F进行涂敷。薄片16的运行速度在10到60m/min 的范围内改变。干燥后,薄片16的表面经检査未发现其上形成有具有恒定齿 距的线。
采用图3所示的涂敷流水线10',以及图9的放大截面图中示出的辊子12C (见图3)。辊子12C具有齿距P为0.5mm的一系列凸部和凹部,且其平坦部 分的宽度P3为0.3mm。这意味着宽度P3为0.6P,其满足P3为0.55P或更多 的要求。
每个凹部被形成为具有深度d为38 P m的槽。且平坦部分的算术平均值粗 糙度(Ra)为0.5 um。该平坦部分上还具有一槽深为3 u m的小凹槽(未示出)。
辊子12C以与薄片16运行方向一致的方向、且与薄片16的运行速度相同 的速度而旋转,以施加涂敷液F进行涂敷。薄片16的运行速度在10到60m/min 的范围内改变。干燥后,薄片16的表面经检査未发现其上形成有具有恒定齿 距的线。
采用图3所示的涂敷流水线10',以及图10的放大截面图中示出的辊子 12C(见图3)。辊子12C具有齿距P为0.5mm的一系列凸部和凹部,且其平 坦部分的宽度P3为0.25mm。这意味着宽度P3为0.5P,其不满足P3为0.55P 或更多的要求。
每个凹部被形成为具有深度d为29 u m的槽。且平坦部分的算术平均值粗 糙度(Ra)为0.5um (与实施例6的设定相同)。
辊子12C以与薄片16运行方向一致的方向、且与薄片16的运行速度相同 的速度而旋转,以施加涂敷液F进行涂敷。薄片16的运行速度在10到33m/min 的范围内改变,此时在薄片16的表面上形成有具有恒定齿距的线。
采用图3所示的涂敷流水线10',以及图11的放大截面图中示出的辊子 12C(见图3)。辊子12C具有齿距P为0.5mm的一系列凸部和凹部,且其平 坦部分的宽度P3为0.35mm。这意味着宽度P3为0.7P,其满足P3为0.55P或 更多的要求。
每个凹部被形成为具有深度d为50 " m的槽。且平坦部分的算术平均值粗 糙度(Ra)为0.5 "m。该平坦部分上还具有一槽深为3 " m的小凹槽(未示出)。
辊子12C以与薄片16运行方向一致的方向、且与薄片16的运行速度相同 的速度而旋转,以施加涂敷液F进行涂敷。薄片16的运行速度在10到80m/min 的范围内改变。干燥后,薄片16的表面经检査未发现其上形成有具有恒定齿 距的线。
权利要求
1、一种涂敷装置,用于通过一涂敷棒将涂敷液施加到一连续运行的支撑介质上,呈圆柱体的涂敷棒具有一外表面,其中,宽度为P1的凸部和宽度为P2的凹部交替形成于该表面的轴向方向上,以形成具有一恒定齿距P=P1+P2的一系列的凸部和凹部,且每个凸部包括最大高度粗糙度(Rz)为3μm或更小、且宽度P3为0.55P或更多的一平坦部分。
2、 一种涂敷装置,用于通过一涂敷棒将涂敷液施加到一连续运行的支撑 介质上,呈圆柱体的涂敷棒具有一外表面,其中,宽度为P1的凸部和宽度为P2的 凹部交替形成于该表面的轴向方向上,以形成具有一恒定齿距P-P1+P2的一系 列的凸部和凹部,且每个凸部包括顶部与相对端部之间的高度差为3 ixm或更 小、且宽度P4为0.55P或更多的一平坦部分。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涂敷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平坦部分具有形成于其上的、最大深度为5!xm或更小的一子凹槽。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涂敷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涂敷棒的每个凸部的该平坦部分的算术平均值粗糙度(Ra)为0.8 um或更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即使在高速下通过一涂敷棒(12A,12B,12C)或一涂敷辊(12)将涂敷液施加到一薄片(16)或一薄板介质时,也不会形成具有固定齿距的线的涂敷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一涂敷棒(12C)将涂敷液施加到一连续运行的支撑介质上的涂敷装置。涂敷棒(12C)为一具有一外表面的圆柱体,宽度为P1的凸部和宽度为P2的凹部交替形成在该表面的轴向方向上,以形成具有一恒定齿距P=P1+P2的一系列的凸部和凹部。每个凸部包括最大高度粗糙度(Rz)为3μm或更小的一平坦部分,且该平坦部分的宽度P3为0.55P或更多。
文档编号B05C11/02GK101394936SQ20078000790
公开日2009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8日
发明者大岛笃, 成瀬康人, 曾根信幸, 松本悟 申请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