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藻培养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01446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螺旋藻培养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藻类培养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螺旋藻培养器。
【背景技术】
[0002]螺旋藻是一类低等生物,是一种原核生物,螺旋藻多为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的丝状体,体长200-500μπι,宽5-10μπι,圆柱形,呈疏松或紧密的有规则的螺旋旋形弯曲,形如钟表发条,故而得名。螺旋藻胞内无色素体,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光合生物,其色素分布在原生质体外部的色素区。螺旋藻内部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包括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等组成。此外,还含脂肪,碳水化合物,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青素,维生素八、81、82、86、8124,烟酸,肌酸,丫-亚麻酸,泛酸钙,叶酸及钙,铁,锌,镁等。螺旋藻因为含有丰富的各类营养因素,并且可以直接实用,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并抑制一些致癌物质的致癌作用,同时对生殖、心血管、呼吸、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具有良好的作用,因此深受人们的青睐。
[0003]现有的用于培育螺旋藻的装置主要以自然光为主体,人工光源为辅,螺旋藻的培养收到天气的影响较大,每天的产量不稳定。人工光源设置在缸体内或缸体外,但是螺旋藻及其相关的半生藻类容易在灯管外壁或靠近光源的位置产生贴壁现象,会造成人工光源的利用效率极大的降低,需要经常性的清晰维护,不利于大范围推广和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培育方便、控制灵活、能够满足螺旋藻生长所需光照、水源及营养的螺旋藻培养器。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螺旋藻培养器,包括培养箱体,所述培养箱体的顶端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一端与所述培养箱体铰接,顶盖内部安装有光源,所述培养箱体与所述顶盖均由透明的玻璃材料制成;所述培养箱体的内壁设有一圈水平凸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培养箱体内且有所述水平凸台进行支撑,安装板表面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安装板通过通孔衔接培养管,所述培养管由玻璃管单元组成,玻璃管上端设有凸起部,培养管的外径略小于所述通孔的直径,所述培养管通过凸起部支撑在所述安装板上;每个培养管的上方均设有管塞,管塞上设有输液管,每个培养管的输液管连接同一根输液总管,并通过输液总管连接设置在所述培养箱体外的供液箱。
[0006]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箱体的下端设有取藻板,所述取藻板的一侧设有弧形凸起,另一侧的培养箱体侧壁上开有排液口。
[0007]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的上端两侧设有两个手柄。
[0008]进一步的,所述光源设在所述顶盖内壁的四周。
[0009]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箱体的内壁上固定有温度传感器。
[0010]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管呈阵列状安装在安装板上。
[0011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上设有多个透气孔。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光源设在顶盖的四周,不仅能对培养管进行充分的照明,避免螺旋藻的贴壁生长,还能够随时打开顶盖进行光源的检查及维护;顶盖采用铰接式安装,方便进行操作;培养管直接放置在安装板上,方便任意单个培养管的取放;安装板非固定安装,能够整体进行祛除,方便清理和换洗;能将螺旋藻放在室内进行控制,满足螺旋藻生长时所需要的光照、营养和水源,有利于螺旋藻产量的提高,同时方便螺旋藻的收集,有着很好的市场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螺旋藻培养器的结构示意图。
[00?5]图中,1-培养箱体、2-顶盖、3-光源、4-安装板、5-培养管、6-管塞、7-输液管、8-输液总管、9-供液箱、I O-排液口、11 -手柄、12-温度传感器、13-取藻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螺旋藻培养器,包括培养箱体I,所述培养箱体I的顶端安装有顶盖2,所述顶盖2的一端与所述培养箱体I铰接,顶盖2内部安装有光源3,所述培养箱体I与所述顶盖2均由透明的玻璃材料制成;所述培养箱体I的内壁设有一圈水平凸台,安装板4设置在所述培养箱体I内且有所述水平凸台进行支撑,安装板4表面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安装板4通过通孔衔接培养管5,所述培养管5由玻璃管单元组成,玻璃管上端设有凸起部,培养管5的外径略小于所述通孔的直径,所述培养管5通过凸起部支撑在所述安装板4上;每个培养管5的上方均设有管塞6,管塞6上设有输液管7,每个培养管5的输液管7连接同一根输液总管8,并通过输液总管8连接设置在所述培养箱体I外的供液箱9。
[0017]所述培养箱体I的下端设有取藻板13,所述取藻板13的一侧设有弧形凸起,另一侧的培养箱体I侧壁上开有排液口 10。所述培养箱体I的内壁上固定有温度传感器12。
[0018]所述培养管5呈阵列状安装在安装板4上,所述安装板4的上端两侧设有两个手柄U。打开顶盖2后可以直接握住两个手柄11将整个安装板从培养箱体I内提出,方便进行培养箱体的清理操作。
[0019]所述光源3设在所述顶盖2内壁的四周,光源3为条形光源,光源3设有四个,四个条形光源分别安装在顶盖2内壁的四边。
[0020]所述顶盖2上设有多个透气孔。
[0021]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述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主权项】
1.螺旋藻培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箱体(I),所述培养箱体(I)的顶端安装有顶盖(2),所述顶盖(2)的一端与所述培养箱体(I)铰接,顶盖(2)内部安装有光源(3),所述培养箱体(I)与所述顶盖(2)均由透明的玻璃材料制成;所述培养箱体(I)的内壁设有一圈水平凸台,安装板(4)设置在所述培养箱体(I)内且有所述水平凸台进行支撑,安装板(4)表面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安装板(4)通过通孔衔接培养管(5),所述培养管(5)由玻璃管单元组成,玻璃管上端设有凸起部,培养管(5)的外径略小于所述通孔的直径,所述培养管(5)通过凸起部支撑在所述安装板(4)上;每个培养管(5)的上方均设有管塞(6),管塞(6)上设有输液管(7),每个培养管(5)的输液管(7)连接同一根输液总管(8),并通过输液总管(8)连接设置在所述培养箱体(I)外的供液箱(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藻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体(I)的下端设有取藻板(13),所述取藻板(13)的一侧设有弧形凸起,另一侧的培养箱体(I)侧壁上开有排液口(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藻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的上端两侧设有两个手柄(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藻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3)设在所述顶盖(2)内壁的四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藻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体(I)的内壁上固定有温度传感器(1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藻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管(5)呈阵列状安装在安装板(4)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藻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上设有多个透气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藻培养器,包括培养箱体,培养箱体的顶端安装有顶盖,顶盖的一端与培养箱体铰接,顶盖内部安装有光源,培养箱体与顶盖均由透明的玻璃材料制成;培养箱体的内壁设有一圈水平凸台,安装板设置在培养箱体内且有水平凸台进行支撑,安装板表面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安装板通过通孔衔接培养管,培养管由玻璃管单元组成,玻璃管上端设有凸起部;每个培养管的上方均设有管塞,管塞上设有输液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能将螺旋藻放在室内进行控制,满足螺旋藻生长时所需要的光照、营养和水源,有利于螺旋藻产量的提高,同时方便螺旋藻的收集,有着很好的市场推广前景。
【IPC分类】C12M1/24, C12M1/00, C12R1/01, C12M1/34
【公开号】CN205313552
【申请号】CN201620034383
【发明人】宋建华
【申请人】云南旺藻螺旋藻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