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dc共聚树脂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涉及一种VDC共聚树脂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1838年,法国人Regmault首次合成了偏氯乙烯(VDC),并且发现了它的自聚现象,从此开创了 VDC聚合物的研制和应用史。聚偏氯乙烯(PVDC)具有许多优良特性,尤其是它对大多数气体和水蒸气的高阻隔性。但是,由于PVDC的分解温度和熔融温度相近,融化成型非常困难,且PVDC难与增塑剂相容,也难溶于一般溶剂,所以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成型加工方法,因此PVDC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工业实用价值。
本世纪30年代,美国的Wiley等人对VDC共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VDC与某些单体的共聚树脂既能保持PVDC的许多优良特性,又能降低熔融温度,并使树脂更加稳定,因而易于加工成型。根据Wiley等人的研究结果,美国Dow化学公司于1939年首次实现了VDC/氯乙烯共聚树脂的工业化生产,接着又引入丙烯腈、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等单体与之共聚,形成了以纱纶(Saran)命名的VDC共聚树脂系列产品。此后,各发达国家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研究和生产,结果VDC共聚树脂产品逐渐在塑料、纤维、涂料等许多方面得到了应用。
80年代,VDC共聚树脂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VDC共聚树脂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开发,其中最有影响的应用是将VDC共聚树脂制成高阻隔薄膜,大量用作食品的优质保鲜包装材料,使食品的保鲜期大大延长,产生了良好的商业效益,从而促使各国的许多公司大规模进行生产。如美国的Dow公司、Du Pont公司、PPG公司等,日本的旭化成、钟渊、吴羽等公司。德国的BASF公司、Chemische Werke-Huels公司,英国的帝国化学工业化司,欧洲的Solvay公司以及我国的浙江巨化集团公司等。
1991年,日本旭化成公司首次工业化生产了一种性能优良的发泡VDC共聚树脂,从而又将VDC共聚树脂技术推进了一大步。发泡VDC共聚树脂要求用无定形VDC共聚树脂为基材,而在这之前多年来,所生产的VDC共聚树脂一直都是高结晶度的,难以进行发泡。历史上有过许多降低VDC共聚树脂结晶度的研究,但结果往往会大大降低VDC树脂的阻隔性和其他优良特性,因而缺乏实用价值,难以生产优质发泡VDC共聚树脂。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生产优质发泡VDC共聚树脂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VDC共聚树脂制备方法。
[0004]VDC共聚树脂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1.将去离子水和引发剂加入反应釜内,用氮气置换至少2次;
步骤2.加入偏氯乙烯、共聚单体和交联剂,搅拌均匀;
步骤3.升温至50-80摄氏度,反应12小时以上;
步骤4.过滤、水洗、干燥后得到无定形偏氯乙烯共聚树脂; 步骤5.粉碎无定形偏氯乙烯共聚树脂,加入发泡剂,搅拌升温,浸溃后冷却,再在高温蒸汽中发泡。
[0005]优选的,所述步骤I中所述引发剂和去离子水按质量比1:150-300加入。
[0006]优选的,所述共聚单体为丙烯腈或苯乙烯。
[0007]优选的,所述交联剂为二乙烯基苯。
[0008]优选的,步骤3的反应温度为60摄氏度。
[0009]优选的,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月桂酰。
[0010]优选的,所述步骤I中还加入了分散剂,所述分散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0011]本发明所述VDC共聚树脂制备方法,制得的发泡偏氯乙烯共聚树脂的阻隔性、阻燃性、机械强度均性能优越,制造过程简单,原料易于大规模获取,适合工业量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给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0013]VDC共聚树脂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1.将去离子水和引发剂加入反应釜内,用氮气置换至少2次;
步骤2.加入偏氯乙烯、共聚单体和交联剂,搅拌均匀;
步骤3.升温至50-80摄氏度,反应12小时以上;
步骤4.过滤、水洗、干燥后得到无定形偏氯乙烯共聚树脂;
步骤5.粉碎无定形偏氯乙烯共聚树脂,加入发泡剂,搅拌升温,浸溃后冷却,再在高温蒸汽中发泡。
[0014](1)VDC,VDC在发泡用VDC共聚树脂中的含量范围较宽,可在10 %?85 %范围选择,最好在30 %?80 %之间,其余为共聚单体。如果VDC含量太高,则树脂的结晶度高,发泡性下降;如果VDC含量太低,则VDC树脂具有的特性(阻隔性、阻燃性、机械强度、耐油性、耐化学腐蚀性等)降低。(2)共聚单体,可选用的能与VDC共聚的单体很多,如:氯乙烯(VC)、溴乙烯、醋酸乙烯(VAc)、丙烯腈(AN)、甲基丙烯腈、甲基丁烯、苯乙烯(St)、氯苯乙烯、甲基苯乙烯、丙烯酸、丙烯酸甲酯(MA)、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N-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无水马来酸、丙烯酰胺等。最常选用的共聚单体为AN、St、MMA、MA、N-PMI等。这些单体可单独与VDC共聚,也可两种以上混合与VDC共聚。选用不同的单体和用量,除改善树脂的加工性能外,还有一系列的其他性能调节作用。如:增加St的用量可提高树脂的发泡性,增加N-PMI的用量可提高树脂的耐热性,增加AN的用量可提高树脂的耐油性和耐腐蚀性。(3)交联剂,在VDC共聚树脂中引入少量的交联剂,可使发泡均匀,发泡倍率稳定,发泡体的独立气泡率和机械强度提高。可选用的交联剂有:二乙烯基苯、I,3- 丁二烯二甲基丙烯酸酯、I,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烯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通常选用一种,其中以二乙烯基苯最常用,用量多在单体总量的0.2 %以下,超过0.2 %则发泡性下降。(4)引发剂,VDC悬浮共聚一般选用油溶性的引发剂,例如:过氧化月桂酰(LPO)、过氧化二苯甲酰(IPP)、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BPO)、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DCPD)、偶氮二异丁腈(AIBN)等。一般聚合温度较高时选用活性较低的引发剂(如LP0),温度较低时选用活性较高的引发剂(如IPP),以控制适当的相对分子质量。(5)分散剂,VDC悬浮共聚所用的分散剂通常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甲基纤维素(MC)、纤维素甲基醚、聚乙烯醇等,以及某些无机悬浮分散剂。一般选一种或两种混合使用。(6)发泡剂,一般为挥发性的有机物理发泡剂,可选用的发泡剂有:丙烷、丁烷、异丁烷、戊烷等脂肪族烃类;氯甲烷、氯乙烷、二氯甲烷等氯代烷烃类;三氯一氟甲烷(Fll)、二氯二氟甲烷(F12)、一氯二氟乙烷、二氯二氟乙烷等氟氯代烃;二甲醚、甲乙醚等醚类。可在这些发泡剂中选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使用,发泡剂在树脂中的含量在I %?40 %范围内确定。选用发泡剂时,应考虑发泡剂对树脂的溶解性、沸点以及在发泡温度下的蒸气压等。溶解度参数一般要求在5.7?7.0(cal/cm3)1/2之间,溶解度参数太大易使树脂部分溶解,太小发泡剂难以引入到树脂中。
[0015]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为将去离子水200份(Wt) ,HPMC分散剂0.4份、LPO引发剂0.8份加入反应釜内,用氮气置换数次后,加入VDC 50份、AN 20份、St 30份、二乙烯基苯交联剂0.05份,开动搅拌器,升温至60 1:进行聚合。反应24 h后,过滤出生成的树脂,水洗,干燥。聚合转化率为99 %,制得的树脂为平均粒径约380 μ m的无定形VDC共聚树脂。
[0016]将制得的树脂粒子用粉碎机粉碎,以调节粒径的大小。粉碎机的温度控制在10 V以下,制得平均粒径为80?170 μπι的VDC共聚树脂粒子。接着,将粉碎后的树脂粒子100份加入反应釜中,用氮气置换后,加入混合比为1:1的三氯一氟甲烷(Fll)和二氯二氟甲烷(F12)发泡剂300份,搅拌并升温至60 °C,浸溃10 h,冷却后取出。最后将含发泡剂的树脂粒子在120 °C的蒸汽下发泡,制得发泡粒子。也可在使用时进行现场加热发泡。
[0017]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凡是运用本发明的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VDC共聚树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1.将去离子水和引发剂加入反应釜内,用氮气置换至少2次; 步骤2.加入偏氯乙烯、共聚单体和交联剂,搅拌均匀; 步骤3.升温至50-80摄氏度,反应12小时以上; 步骤4.过滤、水洗、干燥后得到无定形偏氯乙烯共聚树脂; 步骤5.粉碎无定形偏氯乙烯共聚树脂,加入发泡剂,搅拌升温,浸溃后冷却,再在高温蒸汽中发泡。2.—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VDC共聚树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所述引发剂和去离子水按质量比1:150-300加入。3.—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VDC共聚树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单体为丙烯腈或苯乙烯。4.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VDC共聚树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二乙烯基苯。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低毒化氯丁胶黏剂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反应温度为60摄氏度。6.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VDC共聚树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弓I发剂为过氧化月桂酰。7.—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VDC共聚树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还加入了分散剂,所述分散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专利摘要】VDC共聚树脂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步骤1.将去离子水和引发剂加入反应釜内,用氮气置换至少2次;步骤2.加入偏氯乙烯、共聚单体和交联剂,搅拌均匀;步骤3.升温至50-80摄氏度,反应12小时以上;步骤4.过滤、水洗、干燥后得到无定形偏氯乙烯共聚树脂;步骤5.粉碎无定形偏氯乙烯共聚树脂,加入发泡剂,搅拌升温,浸渍后冷却,再在高温蒸汽中发泡。本发明所述VDC共聚树脂制备方法,制得的发泡偏氯乙烯共聚树脂的阻隔性、阻燃性、机械强度均性能优越,制造过程简单,原料易于大规模获取,适合工业量产。
【IPC分类】C08F214/10, C08F220/44, C08J9/228, C08J9/18, C08F212/36, C08F214/08, C08F212/08
【公开号】CN105585655
【申请号】CN201410570078
【发明人】李科
【申请人】李科
【公开日】2016年5月18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