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完全降解赤霉烯酮的微杆菌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9230953阅读:6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完全降解赤霉烯酮的微杆菌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杆菌及其完全降解赤霉烯酮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又称为F_2毒素,是一种具有类雌激素生物活性的霉菌毒素,主要是由镰刀属)真菌的某些种,如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等通过聚酮类合成代谢途径生成。能导致人或动物的生殖系统紊乱,临床表现为雌激素过多症,还有潜在致癌性与肝肾损伤能力。镰刀菌生态适应性强,既营寄生又营腐生生活,分布广泛。赤霉烯酮物化性质稳定,不溶于水,难于清除。农作物生长、收获和储存、加工等多个环节中,都极易被镰刀菌侵害而污染赤霉烯酮。
[0003]近些年全球各地越来越多地在谷物(如玉米等)中检测出赤霉烯酮,严重威胁着食用者的健康安全和养殖业的饲料安全。
[0004]微杆菌属577.)是一种在土壤中广泛分布的常见革兰氏阳性菌,不生孢,不抗酸。不运动或以I?3根鞭毛运动。好氧,弱厌氧。在酵母膏-蛋白胨-葡萄糖琼脂上菌落不透明,有光泽,黄色。化能异养菌,以呼吸代谢为主,也可能弱发酵产酸。营养要求复杂。最适生长温度30°C。已报道微杆菌属菌株可以降解黄原胶、壳聚糖、氯乙酰及多种含苯环化合物,目前尚无关于降解赤霉烯酮的微杆菌属菌株的报道。
[0005]本发明从青藏高原青海湖边的草皮(N36.34.243 E100.32.285)中筛选到一株具有赤霉稀酮降解能力的微杆菌属菌株,命名为577.FY1538,菌株保藏号为:CGMCC N0.10614,其发酵上清液可以完全降解赤霉烯酮。该菌可应用于玉米等发霉谷物的脱毒。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可以降解赤霉烯酮的微杆菌属的菌株Microbacteriutn sp.FYl538,以及其应用。
[0007]本发明提供的微杆菌属的菌株,是从青藏高原青海湖边的草皮(N36.34.243E100.32.285)中分离获得,该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0.10614,保藏日期为2015年3月11号,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I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宄所。对该菌株的16S rDNA (SEQ ID NO 1),表明该菌株来源于细菌中的微杆菌属,命名577.FY1538。其16S rDNA序列与 Microbacterium paraoxydans>Microbacterium菌种相似度均为 97%。该菌株在LB平板上生长的菌落为圆形,培养36h后直径大约1.5mm,不透明,有光泽,黄色(见图1),革兰氏染色及显微镜观察,该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菌(见图2 )。
[0008]本发明还提供利用Microbacterium寧FY1538菌株培养液上清完全降解赤霉稀酮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将所述菌株培养在LB液体培养基中(LB培养基的组成为胰蛋白胨10g/L,酵母提取物5g/L,氯化钠10g/L,pH 7.4,水溶液);添加终浓度5-15 μ I/ml的甲醇(优选终浓度10-12 μ I/ml);培养温度为25-35°C,震荡或者搅拌培养,转速为100-800rpm,培养时间为24-72小时(优选培养时间为48-60小时);对Microbacterium sp.FY1538的培养液,通过离心或者过滤的方法去除菌体,获得培养液上清溶液;将该培养液上清在30-50°C条件下,与赤霉烯酮经过20-24小时的反应。用TLC方法分析反应体系中赤霉烯酮的残留,用HPLC的方法分析赤霉烯酮的降解,表明赤霉烯酮已完全降解(图3,图4)。
[0009]本发明提供的菌株#/(^0如<^6?/^仰? 5/7.FY1538可应用于玉米等发霉谷物的脱毒。
【附图说明】
[0010]图1.Microbacterium sp.FY1538菌落形态图。该菌株在LB平板上菌落为圆形较小,不透明,有光泽,黄色。该菌落形态的特征与微杆菌属细菌形态特征相符合。
[0011]图2.Microbacterium sp.FY1538细胞经过革兰氏染色后在显微镜下的形态。与革兰氏阳性菌特征吻合。
[0012]图3.TLC方法分析赤霉稀酮的降解。Mi crobac teri um sp.FYl 538在含有甲醇的LB培养基中的培养48小时后,取发酵液上清与赤霉烯酮在30°C条件下反应24小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收集乙酸乙酯蒸干并用少量乙醇溶解,用TLC方法分析反应体系中赤霉烯酮的残留。TLC的展开剂为石油醚:丙酮:乙酸乙醋=5:4:1。泳道1-,Microbacterium sp.FY1538菌株在含甲醇的LB中培养2天后的培养液上清;泳道2:赤霉烯酮标准样;泳道3:Microbacterium sp.FY1538在加甲醇的LB中培养2天后的培养液上清与赤霉稀酮反应24小时。
[0013]图4:HPLC的方法分析赤霉稀酮的降解。Microbacterium sp.FY1538培养液上清与赤霉烯酮在30°C条件下反应O小时、I小时,3小时、6小时和20小时后,用HPLC(Agilent Eclipse Plus C18)分析反应体系中赤霉稀酮的残留。HPLC流动相为甲醇和水,甲醇5%-100%梯度洗脱30min,紫外检测波长240nm。蓝色:0小时;红色:催化反应I小时;绿色:催化反应3小时;粉色:催化反应6小时;黄色:催化反应20小时。
【具体实施方式】
[0014]所用实验材料和相关操作方法如下,未详述处可以参考冷泉实验室的《分子克隆》(J.Sambrook, et al.,第二版,1996):
1.培养基
LB培养基:胰蛋白胨10g/L,酵母提取物5g/L,氯化钠10g/L,其余为水,pH 7.4。
[0015]2.实验试剂:甲醇、乙醇、石油醚、丙酮、乙酸乙酯、环戊酮,各种无机盐类购于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沪试),分析纯;赤霉烯酮购于Sigma公司(货号Z2125);引物合成和DNA测序由上海杰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完成。TLC展开剂用石油醚:丙酮:乙酸乙酯=5:4:1配制而成,现用现配。
[0016]3.TLC的分析方法:用sp.FY1538降解赤霉稀酮的方法:将Mi crobac teri um sp.FY1538接种于50 mL LB培养基中,添加终浓度10 μ Ι/ml的甲醇,30°C,震荡培养48 h ;取发酵液12000印111离心,其上清,每500 ^1加入25^8赤霉烯酮,在30°C水浴反应24h后,用适量乙酸乙酯萃取反应液,收集乙酸乙酯蒸干并用少量乙醇溶解析出物,用TLC方法(MERCK公司TLC硅胶板60F254,展开剂为石油醚:丙酮:乙酸乙酯=5:4:I)检验赤霉稀酬残留。
[0017]4.HPLC 的分析方法:将 #icro如Cieriws sp.FY1538 接种于 50 mL LB 培养基中,添加终浓度10 μ I/ml的甲醇,30 °C,震荡培养48 h ;发酵液12000rpm离心,上清液每500 μ I加入25 μ g赤霉烯酮,在30°C水浴反应不同时间,用HPLC进行分析。HPLC层析柱为Agilent Eclipse Plus C18,流动相为甲醇和水,甲醇5%_100%梯度洗脱30min,紫外检测波长240nmo
[0018]实施例1:赤霉烯酮降解菌株的筛选分离与鉴定
土壤样品采自青藏高原青海湖边的草皮(N36.34.243 E100.32.285)。取2 g 土样,加AlO mL 0.15M氯化钠水溶液,振荡30 min,使样品充分打散后,室温静置lmin,立刻取ImL上清,涂布于LB平板上,30°C培养至单克隆生长,挑取不同形态单菌落,接种于液体LB培养基中(添加甲醇溶解的终浓度25 μ g/ml的赤霉烯酮),30°C培养2天,离心取上清,用适量乙酸乙酯萃取,收集乙酸乙酯蒸干并用少量甲醇溶解析出物,用TLC方法(展开剂为石油醚:丙酮:乙酸乙酯=5:4:1)检验培养液中赤霉烯酮的残留。由此将可以降解赤霉烯酮的菌群在LB平板上反复划线纯化单克隆,最终筛选到一株可以独立降解赤霉烯酮的单一菌株(图Do革兰氏染色后,证明该菌株是革兰氏阳性菌(图2)。
[0019]对该菌株抽提基因组DNA,PCR扩增16S rDNA。扩增用引物序列为16S rDNA通用引物 27F (AGAGTTTGATCMTGGCTCAG (SEQ ID NO 2))和 1492R (TACGGYTACCTTGTTACGACTT(SEQ ID NO 3))。得到该菌株 16S rDNA 序列(SEQ ID NO I),在 genbank 数据库(http: //www.ncb1.nlm.nih.rov/)中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该赤霉稀酮降解菌株属于微杆菌属,命名为Microbacterium 5/?.FY1538,保存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0.10614。
[0020]实施例2: Mi crobac teri um 5/?.FYl 538 的发酵培养
Microbacterium印.FY1538菌株发酵上清用来降解赤霉稀酮,需要用甲醇诱导。对菌株进行分离纯化后,挑取单菌落接种于50 mL LB培养基中,添加终浓度10 μ Ι/ml的甲醇,30 0C,震荡培养48 h后,发酵液12000rpm离心,获得发酵上清液。
[0021]实施例3: Mi crobac teri um 5/?.FY1538发酵上清液降解赤霉稀酮的能力分析取发酵上清液500 μ1,加入25ug赤霉烯酮,在30°C水浴反应24小时,用100yl乙酸乙酯萃取反应液,收集乙酸乙酯相,蒸干并用少量甲醇溶解析出物,用TLC方法(MERCK公司TLC娃胶板60F254,展开剂为石油醚:丙酮:乙酸乙醋=5:4:1)检验赤霉稀酮残留。如图3所示,Mi crobac teri um sp.FYl 538发酵上清液与赤霉稀酮催化反应24小时后,TLC方法检测不到反应体系中的赤霉稀酮。
[0022]进一步用HPLC分析Microbacterium sp.FY1538发酵上清液在不同反应时间内降解赤霉稀酮的能力。HPLC层析柱为Agilent Eclipse Plus C18,流动相为甲醇和水,甲醇5%-100%梯度洗脱30min,紫外检测波长240nm。如图4所示,反应时间I小时,3小时,6小时,反应液中的赤霉烯酮逐渐下降,反应20小时后,HPLC已经检测不到反应体系中的赤霉稀酮,说明Microbacterium sp.FYl538发酵上清液具有完全完全降解赤霉稀酮的能力。
[0023]本发明提供的菌株#/<^9如<^6?/./? 5/7.FY1538可应用于玉米等发霉谷物的脱毒。
【主权项】
1.一株微杆菌属菌株,能够完全降解赤霉稀酮,命名为FY1538,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0.1061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杆菌属菌株完全降解赤霉烯酮的应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杆菌属菌株完全降解赤霉烯酮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将所述菌株培养在LB液体培养基中,添加终浓度5-15 μ Ι/ml的甲醇;培养温度为25-35 °C,震荡或者搅拌培养,转速为100-800rpm,培养时间为24-72小时;对Microbacterium sp.FY1538的培养液,通过离心或者过滤的方法去除菌体,获得培养液上清溶液;将该培养液上清在30-50°C条件下,与赤霉烯酮经过20-24小时的反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杆菌属菌株在发霉谷物脱毒中的应用。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完全降解赤霉烯酮的微杆菌及其应用。本发明发现一株微杆菌可以降解赤霉烯酮,命名为Microbacteriumsp. FY1538。该微杆菌属于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 sp.),分离自青藏高原青海湖边的草皮(N36.34.243E100.32.285)。Microbacteriumsp. FY1538在LB培养基中培养,添加终浓度10ul/ml的甲醇,培养基pH7.4,培养温度30℃,摇瓶震荡培养48h,转速220rpm,发酵上清液具有完全降解赤霉烯酮的能力。本发明提供的微杆菌可应用于玉米等发霉农作物的脱毒。CGMCC NO.1061420150311
【IPC分类】A23K1/00, C12N1/20, A23L1/015, C12R1/01
【公开号】CN104946555
【申请号】CN201510220300
【发明人】吕红, 徐天宇, 周峻岗, 余垚, 胡苏莹
【申请人】复旦大学
【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5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