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膦酸盐混凝土保塑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中的混凝土外加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膦酸盐混凝 土保塑剂,特别涉及该种保塑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大型工程的建设,大体积、髙泵程的混凝土工程越来 越多地出现,对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耐久性要求越来越高。目前,长距离运输和较高气温下 施工的混凝土,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传统上保持混凝土坍落度的 方法是应用保塑剂,主要是羟基羧酸、磷酸盐以及木钙等延缓胶凝材料的水化时间来降低 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保塑剂在混凝土外加剂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能使混凝土浆体水 化速度减慢,延长水化放热过程,延缓混凝土的凝结硬化时间,有利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 控制,便于施工。因此,研宄混凝土保塑剂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0003] 保塑剂可以分为无机和有机两大类,无机保塑剂由于缓凝作用不稳定,基本不使 用;有机保塑剂的保塑效果优异,而被广泛使用。有机膦酸及其盐可以螯合多种金属离子, 它低毒、无污染,具有优异的水解稳定性和良好的降低高密度水泥浆稠度的性能,也不易被 酸碱破坏,在混凝土中有较强的缓凝作用,因而成为混凝土保塑剂的一种发展趋势。
[0004] 专利CN102093521A中公开了一种聚羧酸高保坍剂的制备方法:采用马来酸酐和 聚乙二酯双酯化法制备交联单体,与大分子不饱和聚醚在氧化还原体系中共聚,产生部分 交联。但酯化率不高,并且不够环保。专利CN102390950中公开了一种缓释型聚羧酸系保 坍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不饱和羧酸聚乙二醇单酯、不饱和聚氧化烯基醚单酯、不饱和一元 羧酸及其衍生物单体和不饱和烯基磺酸及其钠盐共聚混合而成。能有效解决含泥量大的砂 石材料与减水剂的相容性问题,但其效用受温度和pH的影响较大。上述两个专利本质上都 是一种保坍型聚羧酸系减水剂,主要通过减水作用保坍,且其分子结构致使其与减水剂的 相容性存在问题。
[0005] 专利CN1834052A介绍了一种混凝土超缓凝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其中的超缓凝 组分为乙烯胺烷基膦酸盐和膦丁烷三羧酸。复配这两种成份对混凝土具有很好的保塑性, 但膦丁烷三羧酸制备方法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膦酸盐混凝土保塑剂,能使混凝土浆体水化速度减 慢,延长水化放热过程,延缓混凝土的凝结硬化时间,降低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本发明的 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种有机膦酸盐混凝土保塑剂的制备工艺。
[0007] -种有机膦酸盐混凝土保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保塑剂按重量百分比 计,包括下述原料组成:
[0008]
【主权项】
1. 一种有机麟酸盐混凝±保塑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下述原料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麟酸盐混凝±保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二元駿 酸为马来酸、马来酸酢、衣康酸、巧康酸、富马酸或富马酸酢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麟酸盐混凝±保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甲基)丙 締酸哲烧基醋为丙締酸哲己醋、甲基丙締酸哲己醋、丙締酸哲丙醋或甲基丙締酸哲丙醋中 的一种W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麟酸盐混凝±保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过硫 酸盐类,包括过硫酸钟、过硫酸锭或过硫酸钢中的一种W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麟酸盐混凝±保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性调节剂 为氨氧化钢、氨氧化钟、氨水、己醇胺、二己醇胺或=己醇胺中的一种W上。
6. -种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有机麟酸盐混凝±保塑剂,取各成分原料,其特征在 于,它包括W下步骤: 在装有揽拌器、滴液漏斗和冷凝管和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先加入一定量的水、不饱和 二元駿酸、苯己締、AMI^S和次磯酸钢,在不断揽拌下加热至60°C?70°C ;加入碱性调节剂调 节反应体系的抑值为5?7 ;滴加(甲基)丙締酸哲烧基醋、引发剂加水配成的混合溶液, 控制滴加速度在化?祉内滴完,并在60°C?70°C继续保温化?化;停止加热,冷却至 40°C左右出料,即得黄色透明的保塑剂溶液。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膦酸盐混凝土保塑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次磷酸钠12%~20%、苯乙烯3%~8%、不饱和二元羧酸12%~18%、(甲基)丙烯酸羟烷基酯18%~26%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28%~45%作为合成单体,在引发剂作用下进行水溶液聚合,合成一种有机膦酸盐共聚物。本发明分子结构中引入的羟烷基酯、羧基、酰胺基和磺酸基等,具有一定的缓凝作用及良好的保塑作用。本发明采用水溶液常压生产,设备要求低,操作方便,绿色环保,有利于工业化生产,且产品中不含氯离子,对混凝土中的钢筋无锈蚀危害。
【IPC分类】C08F220-28, C08F212-08, C04B24-16, C08F222-08, C08F220-58
【公开号】CN104592445
【申请号】CN201510044889
【发明人】陈国新, 祝烨然, 王冬, 刘兴荣, 杜志芹, 蔡明 , 唐修生, 温金保, 付丹华, 黄国泓
【申请人】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