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醋酸氢化可的松的制备工艺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品的制备工艺,特别是涉及酸酸氢化可的松的一种化学合成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醋酸氢化可的松的化学合成制备工艺,目前大多采用吡啶法(见《医药工业汇编》1980年),即以吡啶作溶剂,醋酸、醋酐、氢化可的松合成制备醋酸氢化可的松。
吡啶法制备醋酸氢化可的松,存在以下问题1、作为溶剂的吡啶是一种具有特殊难闻气味的有毒溶剂,对操作者的身体毒害比较大;2、反应母液中的吡啶不易回收再利用,产生大量的有毒废水,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3、收率低,一般在87.8%,且外观发黄,生产中质量不稳定;4、吡啶对生产设备要求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低毒溶剂代替吡啶,减少环境污染,本发明还同时提高收率,稳定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更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制备醋酸氢化可的松的工艺,由氢化可的松、醋酸、醋酐合成制得,其特征在于以C3~C5的脂肪酮作溶剂,并加入碱金属醋酸盐。
本发明的反应物的摩尔比是氢化可的松∶醋酸∶醋酐∶醋酸盐=1∶1.9∶5.8∶(0.9~4.4)。
本发明将氢化可的松、醋酸、醋酐和醋酸盐按照配比加入到反应罐内,升温回流,再在常压下浓缩到一定温度,再减压浓缩到粘稠状,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搅拌,降温,静置即得。
通过本发明得到的醋酸氢化可的松,具有以下优点1、质量好且稳定,外观呈类白色,可以满足国外不同版本药典的要求,如要求最高的美国药典USP26版单个最大杂质≤1.00%,总杂质≤2.00%;2、收率高,可达到95%以上;3、溶剂可以回收再利用,不仅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将氢化可的松(简称氢可)10kg、醋酸3L、醋酐15L、丙酮300L,醋酸钾2kg投入反应罐内,加热,升温至回流,并保持5小时,然后常压下浓缩至60℃,再减压浓缩至粘稠状,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搅拌,降温,静置即得。醋酸氢化可的松的收率为95.1%,质量为单个最大杂质1.0%,总杂质1.99%,实施例2将氢化可的松10kg、醋酸3L、醋酐15L、丁酮300L,醋酸钾2kg投入反应罐内,加热,升温至回流,并保持5小时,然后常压下浓缩至60℃2,再减压浓缩至粘稠状,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搅拌,降温,静置即得。醋酸氢化可的松的收率为95.2%,质量为单个最大杂质1.0%,总杂质2.00%,实施例3将氢化可的松10kg、醋酸3L、醋酐15L、2-戊酮300L,醋酸钾2kg投入反应罐内,加热,升温至回流,并保持5小时,然后常压下浓缩至103℃,再减压浓缩至粘稠状,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搅拌,降温,静置即得。醋酸氢化可的松的收率为95.1%,质量为单个最大杂质0.99%,总杂质2.00%,实施例4将氢化可的松10kg、醋酸3L、醋酐15L、3-戊酮300L,醋酸钾2kg投入反应罐内,加热,升温至回流,并保持5小时,然后常压下浓缩至102℃,再减压浓缩至粘稠状,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搅拌,降温,静置即得。醋酸氢化可的松的收率为95.1%,质量为单个最大杂质0.99%,总杂质1.99%,实施例5将氢化可的松10kg、醋酸3L、醋酐15L、丙酮300L,醋酸钠2kg投入反应罐内,加热,升温至回流,并保持5小时,然后常压下浓缩至60℃,再减压浓缩至粘稠状,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搅拌,降温,静置即得。醋酸氢化可的松的收率为95.2%,质量为单个最大杂质1.0%,总杂质2.00%,实施例6将氢化可的松10kg、醋酸3L、醋酐15L、丙酮300L,醋酸镁2kg投入反应罐内,加热,升温至回流,并保持5小时,然后常压下浓缩至60℃,再减压浓缩至粘稠状,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搅拌,降温,静置即得。醋酸氢化可的松的收率为95.0%,质量为单个最大杂质1.0%,总杂质2.00%,实施例7-实施例14反应步骤同实施例1,只是加入的醋酸钾的量不同,例表如表
权利要求
1.一种制备醋酸氢化可的松的工艺,由氢化可的松、醋酸、醋酐合成制得,其特征在于以C3~C5的脂肪酮作溶剂,并加入碱金属醋酸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反应物的摩尔比是氢化可的松∶醋酸∶醋酐∶碱金属醋酸盐=1∶1.9∶5.8∶(0.9~4.4)。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反应物经过升温回流、浓缩,再经过稀释、降温、静置得到醋酸氢化可的松。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酸酸氢化可的松的一种化学合成制备工艺。本发明采用C3-C5的脂肪酮作溶剂,加入一定量的醋酸盐,由氢化可的松、醋酸、醋酐合成制得。本发明采用低毒溶剂代替吡啶,减少了环境污染,同时提高了收率,醋酸氢化可的松的收率可达到95%以上,稳定了产品质量,降低了成本,更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文档编号C07J7/00GK1603333SQ0313506
公开日2005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30日
发明者夏丙堃, 谭春艳 申请人: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