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星轮回火炉全自动上下料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火炉,特别是涉及一种内星轮回火炉全自动上下料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汽车传动轴产品是一个较为重要的零件,传动轴使用中要承受高速摩擦。为了延长传动轴的使用寿命,一般需要对传动轴零件表面进行淬火回火处理,通过淬火回火处理来提高传动轴的表面强度和耐磨性。
[0003]目前,内星轮回火炉的上料和下料工作主要依靠手动来完成,即人工将待淬火的内星轮一一放置在回火炉的传送网带上,传送网带将待淬火的内星轮送至回火炉进行淬火回火处理,内星轮完成淬火回火处理后,传送网带将已完成淬火回火处理的内星轮送至其出料端,然后人工取走内星轮即可。由于是手动下料,造成内星轮不能自动流出下道工序。可见,现有内星轮连续加热回火炉的自动化程度不高。
[0004]另外,传送网运行过程中,传送网不平整,造成传送网上的内星轮发生位移,有时候内星轮会相互卡住,甚至内星轮会立起并挤料道,从而导致回火炉运行时的报警率较高,严重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星轮回火炉全自动上下料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星轮回火炉全自动上下料结构,所述全自动上下料结构至少包括:自动进料机构,出料机构,以及PLC控制系统;所述自动进料机构包括:推料气缸和排料夹具,所述推料气缸位于所述内星轮回火炉的传送网带的进料端侧面,且所述推料气缸的部分活塞杆位于所述传送网带的进料端上面;所述排料夹具位于所述进料端上方,且所述排料夹具连接有一第一上下气缸;所述出料机构包括电磁吸铁结构,所述电磁吸铁结构位于所述内星轮回火炉的传送网带的出料端上方,且所述电磁吸铁结构连接有第二上下气缸和前后气缸;所述的自动进料机构,出料机构和传送网带均与所述PLC控制系统相连。
[0007]进一步地,所述排料夹具主要由平行布置的一对排料板和用于连接两个所述排料板顶面的连接板构成,且位于外侧的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连接板转动铰接;初始状态,两个所述排料板与所述传送网带的传送网带的长度方向中心线垂直。
[0008]进一步地,所述推料气缸的活塞杆头部连接有一推板。
[0009]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星轮回火炉全自动上下料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0]所述内星轮回火炉的传送网带的进料端布置有所述推料气缸,且所述推料气缸的部分活塞杆位于所述传送网带的进料端上面,当内星轮被运输至所述传送网带的进料端时,所述推料气缸会把所述内星轮推到所述传送网带上;当内星轮经所述排料夹具时,所述第一上下气缸使得所述排料夹具向下运动,这时所述排料夹具会把内星轮排列整齐,然后所述第一上下气缸使得所述排料夹具回到初始位置;所述传送网带将排列整齐的内星轮送至回火炉,然后再送至出料端,由于传送网带的出料端的上方布置有所述电磁吸铁结构,再第二上下气缸和前后气缸的驱动下所述电磁吸铁结构能吸走内星轮,完成卸料,可见,本内星轮回火炉全自动上下料结构能够提高内星轮回火炉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星轮回火炉全自动上下料结构于未安装第二上下气缸和前后气缸时主视图;
[0012]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星轮回火炉全自动上下料结构于未安装第一上下气缸、第二上下气缸和前后气缸时俯视图。
[0013]元件标号说明
[0014]1 推料气缸
[0015]2 排料夹具
[0016]21排料板
[0017]22连接板
[0018]3 传送网带
[0019]4 第一上下气缸
[0020]5 电磁吸铁结构
[0021]6 内星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星轮回火炉全自动上下料结构,所述全自动上下料结构至少包括:自动进料机构,出料机构,以及PLC控制系统;所述的自动进料机构,出料机构和传送网带3均与所述PLC控制系统相连。所述的自动进料机构和出料机构分别位于所述内星轮6回火炉的传送网带3的进料端和出料端。
[0025]所述自动进料机构包括:推料气缸1和排料夹具2,所述推料气缸1位于所述内星轮6回火炉的传送网带3的进料端侧面,且所述推料气缸1的部分活塞杆位于所述传送网带3的进料端上面;当内星轮6被送至所述传送网带3的进料端时,所述推料气缸1的活塞杆会将内星轮6推到传送网带3上。为了方便推料,优选地,在所述推料气缸1的活塞杆头部连接有一推板。所述排料夹具2位于所述进料端上方,且所述排料夹具2连接有一第一上下气缸4,在所述第一上下气缸4驱动下,所述排料夹具2能够进行上下运动。当内星轮6被运输至所述传送网带3的进料端时,所述推料气缸1会把所述内星轮6推到所述传送网带3上;当内星轮6经所述排料夹具2时,所述第一上下气缸4使得所述排料夹具2向下运动,这时所述排料夹具2会把内星轮6排列整齐,然后所述第一上下气缸4使得所述排料夹具2回到初始位置;所述传送网带3将排列整齐的内星轮6送至回火炉,然后再送至出料端,见图1和图2。
[0026]参考图1,所述出料机构包括电磁吸铁结构5,所述电磁吸铁结构5位于所述内星轮6回火炉的传送网带3的出料端上方,且所述电磁吸铁结构5连接有第二上下气缸(图中未示出)和前后气缸(图中未示出);由于传送网带3的出料端的上方布置有所述电磁吸铁结构5,再第二上下气缸和前后气缸的驱动下所述电磁吸铁结构5能吸走内星轮6,完成卸料,可见,本内星轮回火炉全自动上下料结构能够提高内星轮6回火炉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尚了生广效率。
[0027]参考图1和图2,所述排料夹具2主要由平行布置的一对排料板21和用于连接两个所述排料板21顶面的连接板22构成,且位于外侧的所述连接板22与所述连接板22转动铰接;初始状态,两个所述排料板21与所述传送网带3的传送网带3的长度方向中心线垂直。当内星轮6经所述排料夹具2时,所述第一上下气缸4使得所述排料夹具2向下运动,这时两个所述排料板21会纠正内星轮6的偏移,使得内星轮6都位于两个所述排料板21之间,内星轮6整齐的排列成一排。内星轮6排列比较整齐,能有效防止在所述传送网带3输送内星轮6过程中发生内星轮6相卡的情况,大大降低了设备故障报警率。
[002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内星轮回火炉全自动上下料结构不仅能够实现自动上下料,提高生产率,而且能够使得内星轮6在所述传送网带3上排列整齐,有效降低了设备故障报警率。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0029]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主权项】
1.一种内星轮回火炉全自动上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上下料结构至少包括:自动进料机构,出料机构,以及PLC控制系统; 所述自动进料机构包括:推料气缸(1)和排料夹具(2),所述推料气缸(1)位于所述内星轮回火炉的传送网带(3)的进料端侧面,且所述推料气缸(1)的部分活塞杆位于所述传送网带(3)的进料端上面;所述排料夹具(2)位于所述进料端上方,且所述排料夹具(2)连接有一第一上下气缸(4); 所述出料机构包括电磁吸铁结构(5),所述电磁吸铁结构(5)位于所述内星轮回火炉的传送网带(3)的出料端上方,且所述电磁吸铁结构(5)连接有第二上下气缸和前后气缸;所述的自动进料机构,出料机构和传送网带(3)均与所述PLC控制系统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星轮回火炉全自动上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夹具(2)主要由平行布置的一对排料板(21)和用于连接两个所述排料板(21)顶面的连接板(22)构成,且位于外侧的所述连接板(22)与所述连接板(22)转动铰接;初始状态,两个所述排料板(21)与所述传送网带(3)的传送网带的长度方向中心线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星轮回火炉全自动上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气缸(1)的活塞杆头部连接有一推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星轮回火炉全自动上下料结构,包括自动进料机构,出料机构,以及PLC控制系统;所述自动进料机构包括推料气缸和排料夹具,所述推料气缸位于所述内星轮回火炉的传送网带的进料端侧面;所述排料夹具位于所述进料端上方,且所述排料夹具连接有一第一上下气缸;所述出料机构包括电磁吸铁结构,所述电磁吸铁结构位于所述内星轮回火炉的传送网带的出料端上方,且所述电磁吸铁结构连接有第二上下气缸和前后气缸。本内星轮回火炉全自动上下料结构不仅能够实现自动上下料,提高生产率,而且能够使得内星轮在所述传送网带上排列整齐,有效降低了设备故障报警率。
【IPC分类】C21D9/00, C21D1/00
【公开号】CN204981955
【申请号】CN201520752342
【发明人】陈晨杰, 乔峰, 田华
【申请人】上海纳铁福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