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丸机用喷丸发生系统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丸机,尤其是一种喷丸机用喷丸发生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喷丸机是将钢丸高速抛落冲击在物体表面材料的一种处理技术。相比其他表面处理技术来说,它能更快、更有效地对物体表面材料进行处理。
[0003]现有喷丸机上的喷丸发生系统,在不喷丸的状态下,压力罐呈保压状态,控制压力和丸料通断主要由蝶阀实现。若在保压状态下,蝶阀损坏,丸料将直接喷射出压力罐。如图1所示,对于具有上压力罐和下压力罐的喷丸发生系统,在保压状态时,下压力罐处于保压状态,如果阀门损坏,尤其是上压力罐和下压力罐之间的蝶阀损坏,丸料将从下压力罐喷射至上压力罐中,将造成极大的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丸机用喷丸发生系统,以解决现有喷丸发生系统在保压状态时由于阀门损坏导致丸料喷出的问题,且解决现有喷丸发生系统结构复杂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丸机用喷丸发生系统,包括上压力罐、下压力罐、第一阀门、进气端、第二阀门、储气罐、第一球阀、喷嘴,所述上压力罐通过第一阀门与下压力罐连接,所述进气端通过设置有第二阀门的进气管道与储气罐连接,所述储气罐分别通过充气管道与上压力罐和下压力罐连接,并还通过设置有所述第一球阀的排气管道与喷嘴连接,所述喷嘴与下压力罐连接。
[0006]进一步地,还包括电磁流量控制阀,分别与所述下压力罐及喷嘴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管道的数量为4个,所述电磁流量控制阀的数量为4个。
[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进料端,丸料依次通过进料端、第三阀门进入上压力罐中。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均采用蝶阀。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采用相同尺寸的蝶阀。
[0011 ]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均采用DN65蝶阀。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除水及除油的滤芯,设置在所述进气端和第二阀门之间的进气管道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充气管道的数量为2个,所述储气罐通过设置有第一角座阀的一个充气管道与上压力罐连接,还通过另一充气管道与下压力罐直接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充气管道的数量为2个,所述储气罐通过设置有第一角座阀的一个充气管道与上压力罐连接,还通过设置有第二球阀的另一充气管道与下压力罐连接。
[00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丸机用喷丸发生系统,在不喷丸的状态下,关闭第二阀门,并打开第一球阀,可以使得下压力罐中的气体直接从喷嘴释放,实现了不喷丸时无压力的状态,大大降低了丸料喷射的危害;结构简单,减少了阀门的数量,降低了阀门损坏的几率;进一步地,在下压力罐的出料端设置了电磁流量控制阀,可以控制丸料流量的大小,并反馈流量的大小,满足了 AMS2430标准中喷丸机可控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现有喷丸发生系统的主视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丸发生系统的主视图。
[0018]图中,1:上压力罐,2:下压力罐,3:第一阀门,4:进气端,5:第二阀门,6:储气罐,7:第一球阀,8:喷嘴,9:电磁流量控制阀,10:进料端,11:第三阀门,12:滤芯,13:比例阀,14:第一角座阀,15:第二球阀,16:上料位计,17:下料位计,18:第二角座阀,19:第三角座阀,20:蝶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根据下列描述并结合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0020]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丸机用喷丸发生系统,包括上压力罐1、下压力罐2、第一阀门3、进气端4、第二阀门5、储气罐6、第一球阀7、喷嘴8,所述上压力罐I通过第一阀门3与下压力罐2连接,所述进气端4通过设置有第二阀门5的进气管道与储气罐6连接,所述储气罐6分别通过充气管道与上压力罐I和下压力罐2连接,并还通过设置有所述第一球阀7的排气管道与喷嘴8连接,所述喷嘴8与下压力罐2连接。
[0021]在本实施例中,上压力罐I设置有上料位计16,下压力罐2设置有下料位计17。
[0022]所述喷丸机用喷丸发生系统还包括电磁流量控制阀9,分别与所述下压力罐2及喷嘴8连接,用于控制和反馈流量的大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气管道的数量为4个,所述电磁流量控制阀9的数量为4个。
[0023]所述喷丸机用喷丸发生系统还包括进料端10,丸料依次通过进料端10、第三阀门11进入上压力罐I中。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均采用蝶阀,优选地,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采用相同尺寸的蝶阀,通过统一蝶阀的尺寸提高了蝶阀更换时的便利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均采用DN65蝶阀。
[0024]所述喷丸机用喷丸发生系统还包括用于除水及除油的滤芯12,设置在所述进气端4和第二阀门5之间的进气管道上。
[0025]所述喷丸机用喷丸发生系统还包括比例阀13,设置在所述进气端4和第二阀门5之间的进气管道上,在本实施例中,其设置在滤芯12和第二阀门5之间的进气管道上。
[0026]优选地,所述充气管道的数量为2个。
[00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气罐6通过设置有第一角座阀14的一个充气管道与上压力罐I连接,另一个充气管道与下压力罐2直接连通。通过设置第二阀门5和第一球阀7实现了不喷丸状态时下压力罐2的排气,即关闭第二阀门5使得储气罐中6不进气,此时,下压力罐2处于保压状态,为了降低下压力罐2中的气压,使得下压力罐2不保压,打开第一球阀7使得储气罐6及与储气罐6直接连通的下压力罐2中的气体通过喷嘴8排出,也就是实现了不喷丸时无压力,本实施例相对于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减去了第二角座阀18、第三角座阀19和蝶阀20,仅仅需要新增第二阀门5和第一球阀7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下压力罐2保压时造成丸料喷射的问题。
[0028]在另一实施例中,与上述本实施例不同,另一充气管道通过第二球阀15与下压力罐2连接,即所述储气罐6还通过设置有第二球阀15的另一充气管道与下压力罐2连接。此时,如果需要排气,还需打开第二球阀15才可将下压力罐2中气体通过排气管道及喷嘴8排出。
[002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丸机用喷丸发生系统,在不喷丸的状态下,关闭第二阀门,并打开第一球阀,可以使得下压力罐中的气体直接从喷嘴释放,实现了不喷丸时无压力的状态,大大降低了丸料喷射的危害;结构简单,减少了阀门的数量,降低了阀门损坏的几率,本实施例中降低了 48%的故障率;进一步地,在下压力罐的出料端设置了电磁流量控制阀,可以控制丸料流量的大小,并反馈流量的大小,满足了 AMS2430标准中喷丸机可控的要求。
[0030]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喷丸机用喷丸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压力罐、下压力罐、第一阀门、进气端、第二阀门、储气罐、第一球阀、喷嘴,所述上压力罐通过第一阀门与下压力罐连接,所述进气端通过设置有第二阀门的进气管道与储气罐连接,所述储气罐分别通过充气管道与上压力罐和下压力罐连接,并还通过设置有所述第一球阀的排气管道与喷嘴连接,所述喷嘴与下压力罐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丸机用喷丸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磁流量控制阀,分别与所述下压力罐及喷嘴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丸机用喷丸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道的数量为4个,所述电磁流量控制阀的数量为4个。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丸机用喷丸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料端,丸料依次通过进料端、第三阀门进入上压力罐中。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丸机用喷丸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均采用蝶阀。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丸机用喷丸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采用相同尺寸的蝶阀。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丸机用喷丸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均采用DN65蝶阀。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丸机用喷丸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除水及除油的滤芯,设置在所述进气端和第二阀门之间的进气管道上。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丸机用喷丸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道的数量为2个,所述储气罐通过设置有第一角座阀的一个充气管道与上压力罐连接,还通过另一充气管道与下压力罐直接连接。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丸机用喷丸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道的数量为2个,所述储气罐通过设置有第一角座阀的一个充气管道与上压力罐连接,还通过设置有第二球阀的另一充气管道与下压力罐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丸机用喷丸发生系统,包括上压力罐、下压力罐、第一阀门、进气端、第二阀门、储气罐、第一球阀、喷嘴,所述上压力罐通过第一阀门与下压力罐连接,所述进气端通过设置有第二阀门的进气管道与储气罐连接,所述储气罐分别通过充气管道与上压力罐和下压力罐连接,并还通过设置有所述第一球阀的排气管道与喷嘴连接,所述喷嘴与下压力罐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丸机用喷丸发生系统,在不喷丸的状态下,关闭第二阀门,并打开第一球阀,可以使得下压力罐中的气体直接从喷嘴释放,实现了不喷丸时无压力的状态,大大降低了丸料喷射的危害;结构简单,减少了阀门的数量,降低了阀门损坏的几率。
【IPC分类】B24C9/00
【公开号】CN204913643
【申请号】CN201520615949
【发明人】葛一波
【申请人】上海恩太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