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用钢质凸轮轴中频感应淬火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机用钢质凸轮轴中频感应淬火装置,是为了解决内燃机用钢质凸轮轴在中频感应淬火时由于凸轮间结构过近而导致的相互感应问题,属于淬火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0002]内燃机用凸轮轴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摇臂和滚子驱动控制气门的开启和闭合,进而控制燃油燃烧,凸轮轴的转速很大,所以凸轮轴必须有足够高的要求,比如硬度、有效淬硬层深度和强度等。以往凸轮轴的材质主要为铸件,但近年来大排量的中重型卡车增长迅速,它要求凸轮轴必须能承受较高的接触应力O 1500MPa),所以钢质凸轮轴得到迅猛发展。钢质凸轮要满足其苛刻条件,凸轮轴的硬度和有效淬硬层深度必须得到保证,如果连基本的硬度就无法保证,有效淬硬层深度更无从谈起。尤其是对于这种设计较超前的凸轮轴,其进排气凸轮结构过近。而目前内燃机用钢质凸轮轴凸轮在立式淬火机床中用中频感应淬火加热时,如果两凸轮结构距离过近(< 12毫米),则会导致淬火其中一个凸轮时会对另一个凸轮产生影响,或者淬火下一个凸轮时会对上一个淬过火的凸轮重复感应,导致上一个被淬过的凸轮表面硬度和有效淬硬层深度不足。如果任由其相互感应,根本无法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燃机用钢质凸轮轴中频感应淬火装置,解决现有内燃机用钢质凸轮轴凸轮在立式淬火机床中用中频感应淬火加热时因两凸轮结构距离过近12毫米),存在淬火其中一个凸轮时会对另一个凸轮产生影响、即凸轮重复感应,形成被淬过的凸轮表面硬度和有效淬硬层深度不足的缺陷,通过本实用新型排除相互感应的干扰,保证淬火后的钢质凸轮轴有合格的硬度和有效淬硬层深度。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内燃机用钢质凸轮轴中频感应淬火装置,包括立式淬火机床中对称的感应器、主喷液接头,其特征是,在一侧感应器、主喷液接头的下方设置辅助喷液管,辅助喷液管与主喷液接头间经固定带固定,辅助喷液管外接冷却介质源。
[0005]所述辅助喷液管外径为10-14毫米,内径为7-9毫米。
[0006]本实用新型是对现有立式淬火机床结构的改进,具有以下优点:1)能够解决因凸轮轴二个凸轮因距离过近导致的质量问题;2)安装方便,只要将辅助喷液管固定在感应器下方并调节好流量即可;3)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立式淬火机床中淬火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08]图中,I感应器,2凸轮轴,3固定带,4主喷液接头,5辅助喷液管,6冷却介质,7进气凸轮,8排气凸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09]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在立式淬火机床一侧感应器1、主喷液接头4的下方设置辅助喷液管5,辅助喷液管5与主喷液接头4间经固定带3固定,辅助喷液管5外接冷却介质源。辅助喷液管外径为10-14毫米,内径为7-9毫米,辅助喷液管5将冷却介质6喷到排气凸轮8的上边缘,冷却介质6量不能过大或过小,即以能喷到排气凸轮8上边缘而不造成冷却介质飞溅到进气凸轮7为准,过大会影响进气凸轮7的淬火质量,过小则解决不了相互感应的问题。
[0010]本实用新型可满足凸轮轴2的进气凸轮7和排气凸轮8倒序淬火,即由传统的先淬火进气凸轮后淬火排气凸轮的淬火顺序,改为先淬火排气凸轮8后淬火进气凸轮7。而在淬火进气凸轮7的时候,此时排气凸轮8已淬火结束,排除原有的相互感应。
【主权项】
1.一种内燃机用钢质凸轮轴中频感应淬火装置,包括立式淬火机床中对称的感应器、主喷液接头,其特征是,在一侧感应器、主喷液接头的下方设置辅助喷液管,辅助喷液管与主喷液接头间经固定带固定,辅助喷液管外接冷却介质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用钢质凸轮轴中频感应淬火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辅助喷液管外径为10-14晕米,内径为7-9晕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机用钢质凸轮轴中频感应淬火装置,属于淬火技术领域,主要特点是在立式淬火机床一侧感应器、主喷液接头的下方设置辅助喷液管,辅助喷液管与主喷液接头间经固定带固定,辅助喷液管外接冷却介质源,本实用新型是对现有立式淬火机床结构的改进,具有以下优点:1)能够解决因凸轮轴二个凸轮因距离过近导致的质量问题;2)安装方便,只要将辅助喷液管固定在感应器下方并调节好流量即可;3)成本低。
【IPC分类】C21D1-667, C21D9-30
【公开号】CN204311099
【申请号】CN201420766586
【发明人】邓长有
【申请人】亚新科凸轮轴(仪征)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