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刷形携砂纤维抛光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刷形携砂纤维抛光轮,尤其是它的多根携砂单丝纤维能组成多种形状的抛光磨具制品,可打磨、抛光各种金属、非金属制品的多种形状的表面。
目前,公知的打磨材料是布轮、砂纸、砂布及其制品,比如砂带、砂盘、百叶轮及ZL93222074·6专利《纤维携砂抛光布》和其所制成的各种抛光磨具,因它们的基材本身或制品较硬,柔性差,弹曲性低,不易打磨抛光曲面、凹凸面、异形件表面,按其功能性质仍可视为是平面系列抛光磨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曲面系列抛光磨具,它是类似毛刷形状的刷形抛光轮,利用它不仅能打磨各种平面,弧形表面,还能打磨抛光金属及非金属制品的曲面、凹凸面及多维空间制品中的各骨架表面,而且还不会损坏表面尺寸,也不会烧伤工件而影响其抛光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用较粗的单根尼龙纤维,比如用φ0·2以上尼龙丝纤维通过含磨料的胶液,使磨料均匀地、包附在纤维表面,然后通过烘干、定型制成磨料牢固地粘合在纤维上的携砂纤维,再将这种长丝携砂纤维用机械方法切断成一定长度,比如较长50-80mm,中长30-50mm,较短10-30mm长度或任意长度的携砂纤维,并梳理成同一方向后,将其多根携砂纤维一端装卡固定或粘合在抛光轮不同形状的骨架上,另一端悬空直立或束立,就制成了不同形状的刷形携砂纤维抛光轮。因每根携砂纤维均为独立的直立状态,可大幅度的伸缩弯曲和偏离原直立形状,固有很大的弹性,能与各种异形表面吻合。在手工或机械运动带动下,可使多根携砂纤维表面磨料砂粒刃面接触被抛工件的深凹或孔内壁处运动、同时与工件凸面接触的、被压缩弯曲的携砂纤维也在凸面处运动,就起到了打磨抛光的作用,并带走了废屑和磨削热量,不烧伤工件,重要的是在打磨抛光过程中,纤维和它所携带的磨料砂粒因磨擦而微量破损起毛和砂粒脱落,形成了纤维与磨料的同步消耗,保持了后续磨料颗粒突出形成的切削刃,因而磨削、抛光效果都很好。
采用上述方案,可以打磨、抛光各种金属、非金属制品的表面,尤其是解决了模具,凹凸工件、沟槽、螺旋工件、多维空间制品,奇形怪状的工艺品的表面除锈、打磨、抛光。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一是本实用新型的携砂纤维结构示意图。
图二是园型的刷形携砂纤维抛光轮结构图。
图三是图二园型的刷形携砂纤维抛光轮的断面图。
图四是碟盘型刷形携砂纤维抛光轮结构图。
图五是束刷形携砂纤维抛光轮结构图。
图中(1)纤维、(2)胶粘剂和磨料包附层、(3)园抛光轮骨架、(4)较长携砂纤维、(5)园轮装卡固定或粘合层、(6)较短携砂纤维、(7)碟盘轮固定粘合层、(8)碟盘轮骨架、(9)中长携砂纤维、(10)束刷轮装卡固定或粘合层、(11)束刷轮骨架。
图一中(1)是φ0·2以上的尼龙丝纤维。(2)是已经粘合在尼龙纤维上的磨料砂粒。这种砂粒粘合在纤维表面突出的砂粒层,与尼龙纤维组成了微观上凹凸不平的有磨削作用的携砂纤维。
图二中(3)是园形抛光轮骨架。(4)较长携砂纤维。
图三断面图中(5)是园轮装卡固定或粘合层,它将图二中的(4)多根较长携砂纤维一端随骨架形状均匀地装卡固定或粘合在抛光轮骨架上,并使携砂纤维另一端均匀地悬空直立,就组成了刷形抛光轮。当抛光轮骨架固定在机械上运动时,就带动了其多根携砂纤维运动。在运动中使其与被抛工件表面接触,在携砂纤维表面砂粒磨削作用下,就起到了打磨和抛光作用。
图四中(6)是较短携砂纤维,通过(7)碟盘轮装卡固定或粘合层与(8)碟盘轮骨架固定成一端悬空,一端与骨架连接的碟盘形纤维携砂抛光轮,可在手工或机械带动下,进行大面积的打磨抛光。
图五中(9)是中长携砂纤维,通过(10)束刷轮装卡固定或粘合层与(11)束刷轮骨架,将一端与骨架连接成的束刷形纤维携砂抛光轮,可在手工和机械运动带动下,进行凹面、沟槽等进行打磨抛光。
权利要求1.一种刷型携砂纤维抛光轮,其特征是在刷型携砂纤维抛光轮中,尼龙丝纤维表面粘合上磨料砂粒的多根携砂短纤维一端悬空,另一端装卡固定或粘合在抛光轮不同形状的骨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刷型携砂纤维抛光轮,其特征是尼龙丝纤维与磨料砂粒是胶粘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刷型携砂纤维抛光轮,其特征是有多根携砂纤维一端装卡固定或粘合在抛光轮不同形状的骨架上,另一端是悬空直立成刷形状态。
专利摘要一种能够除锈、打磨、抛光各种金属、非金属的刷形携砂纤维抛光轮,它是用较粗的尼龙丝纤维通过含砂胶液,烘干、定型成携砂纤维。然后定尺切断,将多根携砂纤维一端装卡固定或粘合在抛光轮骨架上,制成刷形携砂纤维抛光轮。这种抛光轮弹性极大,散热快,纤维和磨料同步消耗,在手工或机械运动带动下,能打磨、抛光金属、非金属制品的各种平面、凹凸面、异形表面,且不烧伤工件。
文档编号B24D13/00GK2211885SQ95204828
公开日1995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15日
发明者董玉泉 申请人:董玉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