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双辊铸轧薄带钢的浇注模具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浇注模具,具体涉及一种双辊铸轧薄带钢的浇注模具。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双辊铸轧薄带钢是将高温钢水直接浇注入一对相对旋转的铸轧辊之 间;铸轧辊又为结晶辊,双辊之间留有1 6mm辊缝,铸轧辊旋转达到速度0 150m/min, 其内部通有循环水;在铸轧过程中,钢水连续供应,钢水一面沿双辊(铸轧辊)向下流动,一 面在内部冷却下结晶,同时结晶的钢带在双辊之间受轧制力,在上述综合的作用下,薄带钢 连续的产出;由上可知,为了达到薄带钢连续生产,钢水必须通过一套定量的供应系统,即 浇注模具,浇注模具为双辊连续供应适量的钢水而产出薄带钢;如连续供应太多,钢水沿双 辊端侧封处溢出,从而带子边缘受阻难以正常铸轧;如连续供应钢水不足,产生铸轧事故造 成断带,铸轧也不能连续进行;现有的浇注模具,从中轴线向外钢液流速变慢,钢液出液量 渐小,流量不均勻,致使薄带钢厚度不一致,板材质量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辊铸轧薄带钢的浇注模具,浇注模具在工作 过程中与钢水液面控制相结合,达到钢水连续适当供应,保证铸轧薄带钢连续产出,实现大 批量工业化连续生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浇注模具内设T形浇注道,T形浇注道由直浇道 和横浇道组成,横浇道上分布一组内浇口贯通直浇道。本实用新型的双辊铸轧薄带钢的浇注模具中,内浇口呈双排列。本实用新型的双辊铸轧薄带钢的浇注模具中,内浇口向下15°倾斜。本实用新型的双辊铸轧薄带钢的浇注模具中,每两个内浇口的中心距为80-100 毫米。本实用新型的双辊铸轧薄带钢的浇注模具中,横浇道的中轴线向外的内浇口的直 径渐大。本实用新型的双辊铸轧薄带钢的浇注模具中,横浇道宽度为薄带钢板宽减100毫 米。本实用新型的双辊铸轧薄带钢的浇注模具中,横浇道直径为直浇道直径加5毫 米。本实用新型的双辊铸轧薄带钢的浇注模具中,内浇口总面积等于横浇道面积。本实用新型的双辊铸轧薄带钢的浇注模具中,浇注模具安装在铸轧辊上方 450-700毫米处。本实用新型的浇注模具的横浇道的中轴线向外的内浇口的直径渐大,钢液的出液 量也渐大,钢液流量整体均勻,薄带钢厚度一致,保证品质稳定的铸轧薄带钢连续产出,实 现大批量工业化连续生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直浇道,2、横浇道,3、内浇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浇注模具内设T形浇注道,T形浇注道由直浇道1和横浇道2组成, 横浇道2上分布一组内浇口 3贯通直浇道1。本实用新型的双辊铸轧薄带钢的浇注模具中,内浇口 3呈双排列。本实用新型的双辊铸轧薄带钢的浇注模具中,内浇口 3向下15°倾斜。本实用新型的双辊铸轧薄带钢的浇注模具中,每两个内浇口的中心距为80-100毫米。本实用新型的双辊铸轧薄带钢的浇注模具中,横浇道2的中轴线向外的内浇口 3 的直径渐大。本实用新型的双辊铸轧薄带钢的浇注模具中,横浇道2宽度为薄带钢板宽减100毫米。本实用新型的双辊铸轧薄带钢的浇注模具中,横浇道2直径为直浇道1直径加5毫米。本实用新型的双辊铸轧薄带钢的浇注模具中,内浇口 3总面积等于横浇道2面积。本实用新型的双辊铸轧薄带钢的浇注模具中,浇注模具安装在铸轧辊上方 450-700毫米处。
权利要求双辊铸轧薄带钢的浇注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浇注模具内设T形浇注道,T形浇注道由直浇道(1)和横浇道(2)组成,横浇道(2)上分布一组内浇口(3)贯通直浇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辊铸轧薄带钢的浇注模具,其特征在于内浇口(3)呈双 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辊铸轧薄带钢的浇注模具,其特征在于内浇口(3)向下 15°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辊铸轧薄带钢的浇注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两个内浇口的 中心距为80-10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辊铸轧薄带钢的浇注模具,其特征在于横浇道(2)的中 轴线向外的内浇口(3)的直径渐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辊铸轧薄带钢的浇注模具,其特征在于横浇道(2)宽度 为薄带钢板宽减100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辊铸轧薄带钢的浇注模具,其特征在于横浇道(2)直径 为直浇道(1)直径加5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辊铸轧薄带钢的浇注模具,其特征在于内浇口(3)总面 积等于横浇道(2)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辊铸轧薄带钢的浇注模具,其特征在于浇注模具安装在 铸轧辊上方450-700毫米处。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辊铸轧薄带钢的浇注模具,在浇注模具内设T形浇注道,T形浇注道由直浇道(1)和横浇道(2)组成,横浇道(2)上分布一组内浇口(3)贯通直浇道(1)。本实用新型的浇注模具的横浇道的中轴线向外的内浇口的直径渐大,钢液在流动过程中管壁摩擦等受阻,对流速影响得到补充,为此,在每个内浇口中钢液流量整体均匀。从而,薄带钢厚度一致,保证品质稳定的铸轧薄带钢连续产出,实现大批量工业化连续生产。
文档编号B22D11/06GK201659273SQ20102016863
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5日
发明者张玉良 申请人:张子益;张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