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六流方坯中间包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炉外精炼装置,具体为连铸浇注钢水的中间包。
(二)
背景技术:
中间包是冶金炉外精炼的一种装置,它是保证获得优良钢质的关键,其 作用是冶金过程钢液中夹杂物的去除、巻渣、湿度的均匀化等。目前常见的 六流方坯中间包存在着各流钢水温度差别大,包内钢水温差大,钢水过热度 高,夹杂物上浮等问题,因而困绕着生产。
(三) 实用新型技术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六流方坯中间包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依据了下述的技术方案。六流方坯中 间包结构,具有浇注区和冲击区,在所述的浇注区出口处设置一堵带有导流 孔的坝墙,将浇注区与冲击区分隔。
在所述的冲击区内设置挡坝。
所述的导流孔在所述的坝墙上对称设置。
所述的导流孔的倾角为15~40度。 所述的坝墙为梯形,导流孔设置在梯形的斜边上。 坝墙与中间包的侧壁之间有固定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之处在于可使钢液在中间包内的流动达到最优化。 中间包死区体积减少2/3;夹杂物上浮率提高了百分之六十左右;钢液到达各 流的最大时间差减少百分之六十左右;中间包钢水温度差最少可降低10度。
消除钢包注流对中包工作层的直接冲击及冲击区结冷钢的现象,提高中 包使用寿命,连浇炉数提高百分之九十六。综合成本降低0.09%。可有效阻止钢液表面扰动的发展,注流对中间包底衬的冲击大为减轻,
从而提高中包内衬的使用寿命;可以减少中间包内钢液的死区体积,縮短钢
液到达中间包各流的时间差,增加钢水在中间包内的停留时间,促进夹杂物
的上浮;钢液近似平均的分配到中间包的各个浇注区。
(四)
图l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请参见附图1。该中间包具有浇注区1和冲击区2, 在所述的冲击区2的出口处设置一堵带有导流孔3的坝墙4,将浇注区1与冲 击区2分隔。浇钢时钢包钢液首先注入冲击区2,区内的钢液面上升到一定的 高度后,通过坝墙4上的导流孔3流向浇注区1。其结果冲击区口设置的坝墙 4柯以有效阻止钢液表面扰动的发展,使表面波动集中在注入区l;同时由于 冲击区2对钢液的缓冲作用,注流对中间包底衬的冲击大为减轻,并且在以 后的连浇过程中,中间包底衬不再受到冲击破坏,从而提高中间包内衬的使 用寿命。
导流孔3在所述的坝墙4上对称设置且其倾角为15~40度。根据需要设 置在坝墙4上的导流孔可以使钢液按照设计目标流动,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中 间包内钢液的死区体积,而且能縮短钢液到达中间包各流的时间差,增加钢 水在中间包内的停留时间,促进夹杂物的上浮,并可以将钢液近似平均的分 配到中间包的各个浇注区。导流孔角度的优化设计,可以使钢液流动向上做 类似抛物线的运动,使其导出的注流落脚点符合最优化设计的要求。
在所述的浇注区l内设置挡坝5,可消除钢液沿包底流动,并配合合适的 坝墙导流孔,能縮短钢液到达各流的时间差,增加钢液在中间包内的流动路程,减少死区体积,延长钢液在中间包内的停留时间,促进钢中夹杂物的上 浮。挡坝的设置还能有效的截止能量流,并为高能量流助力。这样可有效的 縮短钢液到达各流的时间差,并进一步减少死区的体积。
所述的坝墙4也可以是梯形,导流孔3设置在梯形的斜边上。
坝墙4与中间包的侧壁之间有固定装置6连接,保持其坝墙的稳定性。
权利要求1、六流方坯中间包结构,具有冲击区(2)和浇注区(1),其特征在于在冲击区(2)出口处设置一堵带有导流孔(3)的坝墙(4),将浇注区与冲击区分隔。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六流方坯中间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 浇注区(1)内设置挡坝(5)。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六流方坯中间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 流孔(3)在所述的坝墙(4)上对称设置。
4、 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六流方坯中间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导流孔(3)的倾角为15 40度。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六流方坯中间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坝 墙(4)为梯形,导流孔(3)设置在梯形的斜边上。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六流方坯中间包结构,其特征在于坝墙(4) 与中间包的侧壁之间有固定装置(6)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炉外精炼装置,具体为连铸浇注钢水的中间包结构。该中间包具有冲击区(2)和浇注区(1),其特征在于在冲击区(2)出口处设置一堵带有导流孔(3)的坝墙(4),将浇注区与冲击区分隔。在所述的浇注区(1)内设置挡坝(5)。本实用新型的优越之处在于可使钢液在中间包内的流动达到最优化。中间包死区体积减少2/3;夹杂物上浮率提高了百分之六十左右;钢液到达各流的最大时间差减少百分之六十左右;中间包钢水温度差最少可降低10摄氏度。消除钢包注流对中包工作层的直接冲击及冲击区结冷钢的现象,提高中包使用寿命,连浇炉数提高百分之九十六。综合成本降低0.09%。
文档编号B22D41/00GK201329415SQ20082023085
公开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5日
发明者包燕平, 李子林, 郭世宝, 齐新霞 申请人: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