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重型汽车锥齿轮副表面处理与强化工艺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材料表面处理工艺,特别是一种重型汽车中、后桥锥齿轮副表面处理与强化工艺。
背景技术:
重型汽车锥齿轮副是汽车中、后桥传递动力的关键部件,服役过程中承受强烈的扭转和冲击疲劳,对其内、外在质量有很高的要求。重型汽车中、后桥锥齿轮副经渗碳淬火后,为提高该锥齿轮副的疲劳强度及减小轮齿磨损,要对轮齿进行强力抛丸及磷化处理。锥齿轮副原表面处理与强化工艺过程为主、从动轮分别清理→完成辅助工序(校直等)→强力抛丸→磨削机加工→配对→成对加热除油(碱液槽)→水洗→酸洗除锈→水洗→表面调整→磷化处理→入库装桥。该工艺由于磷化工序前用酸液和碱液对工件表面进行清洁处理,造成环境污染,危害工人身体健康,不利环保要求,生产效率也低。
发明内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效率高、节能降耗、利于环保、操作简便易行的重型汽车锥齿轮副表面处理与强化工艺。
本发明的一种重型汽车锥齿轮副表面处理与强化工艺,包括如下步骤主、从动轮分别清理→完成辅助工序→磨削机加工→配对→强力抛丸→表面调整→磷化处理。
为了使工件获得较好的光洁度,有利于工件磷化,强力抛丸使用悬链通过式强力抛丸机,抛丸速度70-100m/s;工件自转速度5.2r/min;丸粒流量2×250kg/min;抛丸节拍4min/两对。
为了使工件获得较好的抗疲劳和耐磨性能,磷化处理后得到的磷化膜厚度为(2-5)×10-3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工艺采用主、从动轮配对后进行强力抛丸、表面调整,接着进行磷化处理,不经过除油(碱液槽)及酸洗除锈工序,工件表面同样能够达到清洁并利于轮齿表面形成磷化膜的目的,减少了除油及酸洗除锈工序,使得本工艺效率高、节能降耗、利于环保、操作简便易行。由于强力抛丸丸粒抛射力度大,工件经强力抛丸后表面因工件磨削机加工带来的油污、工件表面的氧化皮、铁锈等彻底地除去,工件表面光洁,很好地满足了磷化工序对工件表面的要求,工件磷化后磷化膜符合产品技术要求。
图1为重型汽车锥齿轮副强力抛丸悬挂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动锥齿轮,2、从动锥齿轮,3、定位装料座,4、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主、从动轮分别清理→完成辅助工序(校直等)→磨削机加工→配对→强力抛丸→表面调整→磷化处理。
图1给出了本发明实施强力抛丸时的示意图。主动锥齿轮1和从动锥齿轮2设置在定位装料座3上,定位装料座3上连接有挂钩4,工件强力抛丸的技术要求是轮齿弧高值0.36~0.46mm;抛丸覆盖率大于100%。本发明所用设备是一台QZG-T200悬链通过式强力抛丸机;磷化工序在磷化生产线完成,磷化膜厚度(2-5)×10-3mm。强化抛丸机的抛丸室为密封结构,能够同时对两挂(对)锥齿轮副进行抛丸。每钩负载200kg;抛丸速度70-100m/s(变频无级调速);丸粒流量2×250kg/min;工件自转速度5.2r/min,抛丸节拍4min/两对。
在强力抛丸机的悬链上有12个如图1所示的挂钩4,即12个工位。每个工位上设置一对锥齿轮副,每对锥齿轮副重52Kg(主动轮9Kg,从动轮43Kg),启动动作按钮,悬链做周向运动,工件依次进入抛丸室,同时每挂工件在抛丸室内自转,进行强力抛丸,每四分钟有2对完成工序;卸下锥齿轮副后装在磷化筐内,每筐装两对,转移到磷化生产线,经表面调整后浸入磷化槽,磷化6-8分钟吊出磷化筐即完成重型汽车锥齿轮副表面处理与强化工艺。整个生产过程无需对锥齿轮副进行表面除油及酸洗除锈工序。
权利要求
1.一种重型汽车锥齿轮副表面处理与强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主、从动轮分别清理→完成辅助工序→磨削机加工→配对→强力抛丸→表面调整→磷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汽车锥齿轮副表面处理与强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强力抛丸使用悬链通过式强力抛丸机,抛丸速度70-100m/s;工件自转速度5.2r/min;丸粒流量2×250kg/min;抛丸节拍4min/两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型汽车锥齿轮副表面处理与强化工艺,其特征在于磷化处理后得到的磷化膜厚度为(2-5)×10-3mm。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型汽车锥齿轮副表面处理与强化工艺,本发明的一种重型汽车锥齿轮副表面处理与强化工艺,包括如下步骤主、从动轮分别清理→完成辅助工序→磨削机加工→配对→强力抛丸→表面调整→磷化处理。本工艺不经过除油(碱液槽)及酸洗除锈工序,工件表面同样能够达到清洁并利于轮齿表面形成磷化膜的目的,减少了除油及酸洗除锈工序,使得本工艺效率高、节能降耗、利于环保、操作简便易行。由于强力抛丸丸粒抛射力度大,工件经强力抛丸后表面因工件磨削机加工带来的油污、工件表面的氧化皮、铁锈等彻底地除去,工件表面光洁,很好地满足了磷化工序对工件表面的要求,工件磷化后磷化膜符合产品技术要求。
文档编号C23C22/05GK101058886SQ20071001400
公开日2007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1日
发明者朱连光, 宋克伟, 燕丽娜, 宋军 申请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