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焖炉检修方法

文档序号:3399818阅读:7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炉焖炉检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炼钢厂高炉的检修技术,具体说来涉及一种对高炉的焖炉检修方法。
背景技术
炼钢厂高炉维修一般分为大修、中修、常规检修。大修周期一般为8-10年,工期一般为50-60天;中修周期一般为4-5年,工期一般为35-45天。在高炉冶炼生产过程中,炉子上部(炉顶大法兰以下)炉内耐火材料炉衬烧损垮塌,炉喉钢砖烧损,炉顶大、小料钟烧损不能密封(特别是高压炉子),只要以上其中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问题,就要影响生产,被迫停下检修,这就是常规检修。
传统的常规检修方案,其步骤大致为高炉先停火,再将炉内原料从炉风口扒出,然后根据检修部位搭设工作平台,最后进行受损部位的检修。工作平台是整个检修过程中检修人员站立的地方,它一般包括三层,从下至上依次为工字钢支架——槽钢次梁——钢板(一般选择4mm厚的普钢)。高炉要熄火、炉料要扒出是为了保证检修人员的安全,按照上述检修方法,如果不熄火、不扒料,因为炉料焚烧过程会产生气体,存积久了而不能得到有效排放,气体可能爆炸,即使不爆炸,溢出来的气体也可能造成煤气中毒。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常规检修,虽然安全性通过熄火、扒料得以保证,但工期较长,一般在25-30天左右;且高炉恢复生产时,因为已停火和掏空炉料,需重新进料,重新升温,达到正常出铁的时间需要3天左右。更有甚者,有时高炉从高温降下来后,炉内耐火材料炉衬、炉子冷却壁(铸钢件)会因为热胀冷缩的原因(高炉生产时炉内温度在1000度左右)而出现炸裂,需要更换,这将迫使整个高炉提前进行中修,浪费材料及设备配件,工期延长,费用大幅增加。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高炉常规检修方法存在检修工期长,且复产耗时长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全新的高炉常规检修方法,它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缩短检修工期,且能很快复产。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高炉焖炉检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检修部位决定将要搭建的工作平台的高度,再根据工作平台的高度决定炉内料面的高度,使炉内料面距将要搭建的工作平台底部1.2-1.5米。
2、在炉子不熄火、处于休风状态下,将炉子所有风口、出铁口用耐火泥封死。
3、在炉壁上开设进出通道。
4、在炉子上搭建密封、隔热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位于进出通道下部。
5、穿过工作平台底部引设进、出气钢管,进、出气钢管上端穿过进出通道接出炉子外部。
6、对炉内衬耐火材料、炉喉钢砖及炉顶大、小料钟进行检修。
上述工作平台至少包括四层,由下至上依次为由相互交叉的槽钢或工字钢构成钢架基层;铺设于基层上的钢板为第二层;厚度不低于3mm的石棉布为第三层,石棉布四周用耐火泥扎实密封;细沙为第四层,其厚度不低于200mm。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出气钢管位于炉子外面段并联有压缩空气管,压缩空气管与出气钢管的气流合并。
采用上述检修方法,因为不熄火、不扒料,而工作平台对炉料密封又非常严实,炉内煤气完全通过出气管导出,故称之为焖炉。进气管和压缩空气管的设置,使气体导出更加彻底,不会对检修工人有任何威胁,安全性相当高。检修时不用熄火,使炉子处于休风状态即可,也不用将炉料从风口扒出,检修工期大为缩短,一般在12天左右,较以往缩短一半。检修完毕,拆除炉内工作平台,打开风口、出铁口即可复产,一般复风8小时即可正常出铁,高炉恢复正常生产,复产周期明显加快。因为不熄火,炉内部件不会因为热胀冷缩而出现裂炸现象,不存在提前中修问题,使整个检修过程的费用较以前大幅下降。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检修时高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工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实施本方法的同时可以参考图1、图2,以助于理解,其中1-工作平台,2-进气管,3-出气管,4-炉料,5-风口,6-出铁口,7-压缩空气管,8-炉顶大法兰,11-工字钢支梁,12-槽钢次梁,13-钢板,14-石棉布,15河沙。
下面详细介绍本发明高炉焖炉检修方法的具体步骤1、首先决定炉内料面的高度,使炉内料面距将要搭建的工作平台底部1.2-1.5米,而工作平台的高度根据检修部位决定。
2、在炉子不熄火、处于休风状态下,将炉子所有风口、出铁口用耐火泥封死。
3、在炉壁上开设进出通道,该通道供施工人员和材料进出。
4、搭建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位于进出通道下部。其步骤为A、根据炉内检修部位决定工作平台的高度,该高度距离炉内料面1.2-1.5米。本实施例选择的高度为1.5米,因此在炉子上距离炉内料面1.5米的高度开四个孔,孔内穿插2根32#工字钢,作为工作平台第一层。B、在第一层32#工字钢上面铺设10#槽钢作为工作平台第二层,第二层槽钢与第一层工字钢相交叉,槽钢的间隙为0.4米。C、在第二层槽钢上面铺设δ=4mm的钢板作为工作平台第三层。D、在第三层钢板上满铺厚度为4mm的石棉布作为工作平台第四层,石棉布四周用耐火泥扎实密封。石棉布的作用有两个一是起隔热作用,因为炉子没熄火,炉内温度较高,而石棉布耐高温,传热功能差;二是起密封作用,因为炉子没熄火,炉内要产生大量煤气。E、在第四层石棉布上满铺河沙作为工作平台第五层,河沙的厚度为250mm。河沙起密封和隔热作用,因为河沙的晶粒细,密封作用非常好,同时它的传热功能差。本工作平台的第一、第二层可以统称钢架基层,作为铺设钢板层的底层。
5、穿过工作平台底部引设进、出气钢管,进、出气钢管孔径为76mm,上端穿过进出通道接出炉子外部,下端进入炉内面料上方的空腔并使出气钢管的插入深度比进气钢管的插入深度浅300mm。
在出气钢管位于炉子外面段并联有4分的压缩空气管,压缩空气管与出气钢管的气流合并,出气钢管与压缩空气管之间的夹角为30度。压缩空气管在于使炉内空气加速排放,它由闸阀调节其风量,出气管的温度越高,闸阀开得越大,反之越小。这样,通过出气管进行排放,使得工作平台下面炉内产生的煤气浓度不至于过高,保证了炉内施工人员的安全。
6、对炉内衬耐火材料、炉喉钢砖及炉顶大、小料钟等受损部位进行检修。
维修人员按上述方法通过进出通道进入工作平台对受损部位进行检修,这种检修同现有技术一样,不作详述。检修完毕,拆除炉内工作平台,将进出通道密封,将封死的风口、出铁口重新亮开,复风后开始恢复生产,一般在复风后8小时即可正常出铁,炉子恢复正常生产,工期大大缩短,费用大幅下降。
上述实施例中,工作平台每层的厚度是优选方案。其选择有三点因素需考虑强度、密封和隔热。如第一、二、三层考虑的是强度,钢材的标号如小了,会影响强度,但也不可太高,如果太高,会形成浪费,满足强度即可。第四、五层,石棉布和河沙起密封和隔热作用,如果厚度不够,密封和隔热作用达不到,但也不能太高,如果太高,也形成浪费,尤其对于贵重的石棉布来说,更是如此。实践表明,一个理想的石棉布厚度范围为3-5mm,以4mm最佳,因为普通的石棉布厚度即为4mm;而一个理想的河沙厚度范围为200-300mm。对于第一、二层来说,钢材的标号确定后,其铺设的疏密程度也完全是因为强度,选择的出发点同上。当然也可以同时考虑标号和疏密程度来满足强度,如标号高,可铺稀一些,反之,则铺密一些。
权利要求
1.高炉焖炉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检修部位决定将要搭建的工作平台的高度,再根据工作平台的高度决定炉内料面的高度,使炉内料面距将要搭建的工作平台底部1.2-1.5米;2)在炉子不熄火、处于休风状态下,将炉子所有风口、出铁口用耐火泥封死;3)在炉壁上开设进出通道;4)在炉子上搭建密封、隔热工作平台;5)穿过工作平台底部引设进、出气钢管,进、出气钢管上端穿过进出通道接出炉子外部;6)对炉内衬耐火材料、炉喉钢砖及炉顶大、小料钟进行检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出气钢管位于炉子外面段并联有压缩空气管,压缩空气管与出气钢管的气流合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炉焖炉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至少包括以下四层由相互交叉的槽钢或工字钢构成钢架基层;铺设于基层上的钢板为第二层;石棉布为第三层,石棉布四周用耐火泥扎实密封;细沙为第四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炉焖炉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层石棉布厚度不低于3mm;第四层细沙厚度不低于200mm。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炉焖炉检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决定炉内料面高度,在炉子不熄火、处于休风状态下,将炉子所有风口、出铁口用耐火泥封死,再在炉壁上开设进出通道,然后在炉子上搭建密封工作平台,通过工作平台引设进、出气钢管,最后对炉内受损部位进行检修。采用上述检修方法,炉子不用熄火,处于休风状态,也不用将炉料从风口扒出,检修工期大为缩短,一般在12天左右,较以往缩短一半。检修完毕,复风8小时即可正常出铁,复产周期明显加快,也不存在提前中修问题,使整个检修过程的费用较以前大幅下降。
文档编号C21B7/00GK1733941SQ20051005725
公开日2006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5日
发明者李福初, 吕凤华 申请人: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