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延模具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拉延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压边圈及复位装置;其中,所述压边圈安装于所述下模;所述复位装置安装于所述上模;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复位块及驱动所述复位块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复位块用于在所述压边圈复位前,延伸于所述上模与所述压边圈之间,并在所述压边圈复位后,由所述上模与所述压边圈之间抽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复位装置的设置,有效避免压边圈在复位时对料带产生干涉;且复位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利于成本控制。
【专利说明】
拉延模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机械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拉延模具。
【背景技术】
[0002]拉延模(DR)是在压力机的作用下,通过凸模.压边圈.凹模的联合作用使平板状坯料经过塑性变形获得稳定的空间形状的一种工艺装备。拉延一般常用单工序拉延,其生产稳定性高,但人工成本高和生产效率低。有些产品根据客户生产力和成本的控制需要开发级进模连续生产。
[0003]然而,级进模拉延对于料带的整体稳定性较弱,要在结构设计当中主要要考虑到压边圈回位干涉料带的因素,有些设计可以把上模拉深放置在上脱料板上,这样可以防止干涉,但上模需要足够大的成型力受力在上脱料板上,这样会导致成本的增加和整体结构的不稳定。还有些设计会做拉延伸缩带,让系带自由伸缩,这样也会导致料带送料过程中的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拉延模具,旨在低成本实现压边圈复位,有效避免压边圈复位对料带的干涉。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拉延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压边圈及复位装置;其中,所述压边圈安装于所述下模;所述复位装置安装于所述上模;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复位块及驱动所述复位块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复位块用于在所述压边圈复位前,延伸于所述上模与所述压边圈之间,并在所述压边圈复位后,由所述上模与所述压边圈之间抽离。
[0006]可选的,所述复位装置还包括连接块;所述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所述连接块驱动所述复位块。
[0007]可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固定安装于所述上模的双动气缸;所述双动气缸包括缸体及推杆;所述缸体固定安装于所述上模;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于所述推杆远离所述缸体的一端,并与所述复位块固定连接。
[0008]可选的,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复位块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0009]可选的,所述推杆与所述连接块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0010]可选的,所述缸体通过连接件固定安装于所述上模。
[0011]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呈“L”型,一端与所述上模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缸体固定连接。
[0012]可选的,所述缸体通过螺钉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
[0013]可选的,所述连接件通过焊接或螺钉连接的方式与所述上模固定连接。
[001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复位装置的设置,有效避免压边圈在复位时对料带产生干涉;且复位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利于成本控制。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拉延模具一状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拉延模具另一状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拉延模具又一状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拉延模具再一状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0]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拉延模具。
[0023]参照图1至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拉延模具一状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拉延模具另一状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拉延模具又一状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拉延模具再一状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拉延模具包括上模100、下模200、压边圈300及复位装置400;其中,所述压边圈300安装于所述下模200;所述复位装置400安装于所述上模100;所述复位装置400包括复位块420及驱动所述复位块420移动的驱动装置440;所述复位块420用于在所述压边圈300复位前,延伸于所述上模100与所述压边圈300之间,并在所述压边圈300复位后,由所述上模100与所述压边圈300之间抽离。
[0025]具体的,当所述上模100与所述下模200在合模打死之前,所述复位块420位于初始位置,也即所述复位块420位于所述压边圈300的侧边(如图1所示)。当所述上模100与所述下模200再合模打死时,所述驱动装置440驱动所述复位块420向右移动,并延伸于所述上模100与所述压边圈300之间(如图2所示)。拉延完成后,所述上模100向上移动,所述复位装置400随着所述上模100向上移动,同时,所述压边圈300也随着所述复位装置400向上移动。所述上模100、复位装置400及压边圈300同时向上移动,并走完下模200行程,也即所述压边圈300复位完成(如图3所示)。所述上模100继续向上移动,所述驱动装置440驱动所述复位块420由所述上模100与所述压边圈300之间抽离,回复到初始位置(如图4所示)。
[0026]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复位装置400的设置,有效避免压边圈300在复位时对料带产生干涉;且复位装置400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利于成本控制。
[0027]进一步的,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复位装置400还包括连接块460;所述驱动装置440通过驱动所述连接块460驱动所述复位块420。具体的,所述驱动装置440为固定安装于所述上模100的双动气缸;所述双动气缸包括缸体442及推杆444;所述缸体442固定安装于所述上模100;所述连接块460固定连接于所述推杆444远离所述缸体442的一端,并与所述复位块42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460与所述复位块420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推杆444与所述连接块460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0028]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双动气缸及连接块460实现对所述复位块420的驱动,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0029]进一步的,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缸体442通过连接件500固定安装于所述上模100。具体的,所述连接件500呈“L”型,一端与所述上模10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缸体442固定连接。所述缸体442通过螺钉与所述连接件50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500通过焊接或螺钉连接的方式与所述上模100固定连接。
[0030]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连接件500实现驱动装置440与上模100的固定连接,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00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下模、压边圈及复位装置;其中,所述压边圈安装于所述下模;所述复位装置安装于所述上模;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复位块及驱动所述复位块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复位块用于在所述压边圈复位前,延伸于所述上模与所述压边圈之间,并在所述压边圈复位后,由所述上模与所述压边圈之间抽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装置还包括连接块;所述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所述连接块驱动所述复位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固定安装于所述上模的双动气缸;所述双动气缸包括缸体及推杆;所述缸体固定安装于所述上模;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于所述推杆远离所述缸体的一端,并与所述复位块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复位块通过螺钉固定连接。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与所述连接块通过螺钉固定连接。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通过连接件固定安装于所述上模。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呈“L”型,一端与所述上模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缸体固定连接。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通过螺钉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通过焊接或螺钉连接的方式与所述上模固定连接。
【文档编号】B21D37/10GK205684587SQ201620614647
【公开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1日 公开号201620614647.8, CN 201620614647, CN 205684587 U, CN 205684587U, CN-U-205684587, CN201620614647, CN201620614647.8, CN205684587 U, CN205684587U
【发明人】黄丛林, 黄华, 周海生, 史运节
【申请人】深圳市华源达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