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向节外星轮车外形上卸料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万向节外星轮车外形上卸料装置,属于轿车驱动轴用等速万向节产品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万向节是汽车底盘关键零部件,万向节与传动轴组合,称为万向节传动装置;在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的车辆上,万向节传动装置安装在变速器输出轴与驱动桥主减速器输入轴之间;而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的车辆省略了传动轴,万向节安装在既负责驱动又负责转向的前桥半轴与车轮之间,它的主要功能是当主动轴和从动轴发生角位移时,能够灵活传递动力和转矩。等速万向传动装置一般由固定式等速万向节、滑移式等速万向节和中间轴组成。固定式等速万向节安装于车轮一侧,滑移式等速万向节安装于差速器一侧,中间轴用于连接万向节,起到传递运动和转矩的作用。滑移式等速万向节包括外套和滚动元件,中间轴的滑动和摆动,能够带动滚动元件滑动和摆动,从而传递滑动动力和转矩。
[0003]万向节外星轮是等速万向节传递力矩和转向的重要节点,其抗疲劳强度和使用寿命,关系着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众所周知,万向节外星轮主要包括钟形壳部和与钟形壳部同轴连接的连接轴部,万向节外星轮的车铣加工主要分为车外形和车内腔两个步骤,在自动化数控加工中心中,有必要设计一种可以抓取万向节外星轮连接轴部以进行车外形加工的自动化装置。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万向节外星轮车外形上卸料装置,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种万向节外星轮车外形上卸料装置,包括:并排布置的第一车外形车床和第二车外形车床,和设置于所述第一车外形车床和所述第二车外形车床上方的车外形平移轨道,所述车外形平移轨道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车外形车床上方,所述车外形平移轨道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车外形车床上方;
[0007]所述车外形平移轨道上设置有升降气缸、平移驱动伺服电机和循环驱动链带,所述升降气缸的缸筒活动设置于所述车外形平移轨道的底部,所述升降气缸的缸筒与所述循环驱动链带的局部固定连接并由所述循环驱动链带带动运动,所述循环驱动链带连接所述平移驱动伺服电机并由所述平移驱动伺服电机驱动沿着所述车外形平移轨道的长度方向循环运动;
[0008]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朝下设置且底部设置有竖直设置的旋转座,所述旋转座的底部设置夹持机械手,所述夹持机械手的一端设置有夹持部,所述夹持机械手的另一端设置有旋转连接轴,所述夹持机械手上还设置有旋转固定轴,所述旋转固定轴的轴线与所述旋转连接轴的轴线平行,且所述旋转固定轴位于所述旋转连接轴和所述夹持部之间,所述旋转固定轴设置于所述旋转座的下端,所述旋转座的上端和所述旋转连接轴之间设置有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的缸筒与所述旋转座的上端铰连接,所述旋转气缸的活塞杆自由端与所述旋转连接轴连接。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车外形输送带,所述车外形输送带的输送终止端位于所述第一车外形车床和所述第二车外形车床之间且位于所述车外形平移轨道的下方。
[00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下:
[001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万向节外星轮车外形上卸料装置,可以自动抓取万向节外星轮连接轴部以进行车外形加工,且同时可以为两台车床抓送万向节外星轮工件,且可以根据需要抓取竖直放置或水平放置的万向节外星轮工件。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万向节外星轮车外形上卸料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外形平移轨道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循环驱动链带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升降气缸和旋转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旋转座和夹持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0018]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万向节外星轮车外形上卸料装置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所述万向节外星轮车外形上卸料装置,包括:并排布置的第一车外形车床I和第二车外形车床2,和设置于所述第一车外形车床I和所述第二车外形车床2上方的车外形平移轨道3,所述车外形平移轨道3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车外形车床I上方,所述车外形平移轨道3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车外形车床2上方;所述车外形平移轨道3上设置有升降气缸4、平移驱动伺服电机5和循环驱动链带6,所述升降气缸4的缸筒活动设置于所述车外形平移轨道3的底部,所述升降气缸4的缸筒与所述循环驱动链带6的局部固定连接并由所述循环驱动链带6带动运动,所述循环驱动链带6连接所述平移驱动伺服电机5并由所述平移驱动伺服电机5驱动沿着所述车外形平移轨道3的长度方向循环运动;所述升降气缸4的活塞杆朝下设置且底部设置有竖直设置的旋转座7,所述旋转座7的底部设置夹持机械手8,所述夹持机械手8的一端设置有夹持部81,所述夹持机械手8的另一端设置有旋转连接轴82,所述夹持机械手8上还设置有旋转固定轴83,所述旋转固定轴83的轴线与所述旋转连接轴82的轴线平行,且所述旋转固定轴83位于所述旋转连接轴82和所述夹持部81之间,所述旋转固定轴83设置于所述旋转座7的下端,所述旋转座7的上端和所述旋转连接轴82之间设置有旋转气缸9,所述旋转气缸9的缸筒与所述旋转座7的上端铰连接,所述旋转气缸9的活塞杆自由端与所述旋转连接轴82连接。
[0019]还包括车外形输送带10,所述车外形输送带10的输送终止端位于所述第一车外形车床I和所述第二车外形车床2之间且位于所述车外形平移轨道3的下方。
[0020]工作时,首先所述车外形输送带10将万向节外星轮工件输送至所述车外形平移轨道3的下方,所述升降气缸4带动所述旋转座7以及所述旋转座7底部的所述夹持机械手8下降,当万向节外星轮工件是连接轴部朝上竖直放置的,则保持图4和图5所示的状态,直接夹持抓取万向节外星轮工件,然后所述夹持机械手8上升并通过所述循环驱动链带6带动在所述车外形平移轨道3上移动至所述第一车外形车床I或所述第二车外形车床2的上方,然后所述夹持机械手8下降直至万向节外星轮工件进入所述第一车外形车床I或所述第二车外形车床2内的加工位置处;加工完成后,所述夹持机械手8移动至所述第一车外形车床I或所述第二车外形车床2的上方然后下降并取出万向节外星轮工件,再上升移动至所述车外形输送带10上方,然后根据需要调整所述夹持机械手8的状态,如果需要水平放置万向节外星轮工件,则通过收缩所述旋转气缸9,使所述旋转连接轴82围绕所述旋转固定轴83向上运动,直至使所述夹持机械手8处于竖直或接近竖直的状态,然后所述夹持机械手8下降并将万向节外星轮工件水平放置在所述车外形输送带1上。
[0021]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万向节外星轮车外形上卸料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并排布置的第一车外形车床(I)和第二车外形车床(2),和设置于所述第一车外形车床(I)和所述第二车外形车床(2)上方的车外形平移轨道(3),所述车外形平移轨道(3)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车外形车床(I)上方,所述车外形平移轨道(3)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车外形车床(2)上方;所述车外形平移轨道(3)上设置有升降气缸(4)、平移驱动伺服电机(5)和循环驱动链带(6),所述升降气缸(4)的缸筒活动设置于所述车外形平移轨道(3)的底部,所述升降气缸(4)的缸筒与所述循环驱动链带(6)的局部固定连接并由所述循环驱动链带(6)带动运动,所述循环驱动链带(6)连接所述平移驱动伺服电机(5)并由所述平移驱动伺服电机(5)驱动沿着所述车外形平移轨道(3)的长度方向循环运动;所述升降气缸(4)的活塞杆朝下设置且底部设置有竖直设置的旋转座(7),所述旋转座(7)的底部设置夹持机械手(8),所述夹持机械手(8)的一端设置有夹持部(81),所述夹持机械手(8)的另一端设置有旋转连接轴(82),所述夹持机械手(8)上还设置有旋转固定轴(83),所述旋转固定轴(83)的轴线与所述旋转连接轴(82)的轴线平行,且所述旋转固定轴(83)位于所述旋转连接轴(82)和所述夹持部(81)之间,所述旋转固定轴(83)设置于所述旋转座(7)的下端,所述旋转座(7)的上端和所述旋转连接轴(82)之间设置有旋转气缸(9),所述旋转气缸(9 )的缸筒与所述旋转座(7 )的上端铰连接,所述旋转气缸(9 )的活塞杆自由端与所述旋转连接轴(82)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节外星轮车外形上卸料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车外形输送带(10),所述车外形输送带(10)的输送终止端位于所述第一车外形车床(I)和所述第二车外形车床(2)之间且位于所述车外形平移轨道(3)的下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万向节外星轮车外形上卸料装置,包括并排布置的第一车外形车床和第二车外形车床,和车外形平移轨道;所述车外形平移轨道上设置有升降气缸、平移驱动伺服电机和循环驱动链带;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朝下设置且底部设置有竖直设置的旋转座,所述旋转座的底部设置夹持机械手,所述夹持机械手的一端设置有夹持部,所述夹持机械手的另一端设置有旋转连接轴,所述夹持机械手上还设置有旋转固定轴,所述旋转固定轴设置于所述旋转座的下端,所述旋转座的上端和所述旋转连接轴之间设置有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的缸筒与所述旋转座的上端铰连接,所述旋转气缸的活塞杆自由端与所述旋转连接轴连接。
【IPC分类】B23B15/00
【公开号】CN205165891
【申请号】CN201520901416
【发明人】王键钦
【申请人】芜湖天金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3日